高举那根“打狗棒”的,当然就是那位在汉景帝主政的时候,就一直影响着大汉朝廷的窦太皇太后。我个人认为,年少的刘彻,究竟要用黄老治国,还是儒学统治,对窦太皇太后来说,并不是根本的问题,只要把国家政体把控好,别让大汉江山七拱八翘,也就可以睁眼闭眼认可了。
所谓黄老学说,本就与睁眼闭眼,没有太大的距离。
当然,这得保障老太婆的既得利益。
如果既得利益不得保障,那“距离”就大了去矣。
但是,一封奏折,“距离”即刻显现。
这封奏折,让窦太皇太后不得不高举“打狗棒”。因为它正好就触及了窦太皇太后的根本利益。这份奏折是赵绾上奏的,内容只有一个:为确立大汉皇帝的权威,朝廷大事不必向东宫汇报。
所谓“东宫”,就是窦太皇太后居住的地方,原本叫长乐宫,位于未央宫之东。赵绾慑于窦太皇太后之威,当然不敢明指出来,所以,以东宫代之。
不向东宫汇报,也就是别把爷们儿干的国家大事,告诉那位已经是瞎眼的老太婆,免得这老古董指手画脚,阻碍政府改革。
这其实就是要把瞎眼老太婆踢出权力中心。
很多人什么事情都看得谈,唯有权力无法看淡。
尽管已经是瞎眼的老太婆,也不例外。
从这封奏折中,我们的读者肯定可以看出,这位少年天子刘彻的背后,其实有窦太皇太后在掌舵。好家伙,你要把掌舵人踢入河中,这不是“谋财害命”吗?
当然赵绾王臧包括刘彻在内,他们想要谋取的,肯定就是真正的权力。
不好意思,窦太皇太后出手了,因为掌舵的这份权力,她老人家显然不会放弃。你想把我老太婆踢入河中吗?别瞧俺老人家老胳膊老腿而且还瞎眼,但是要把你几个跳梁小丑踢入河中,老太婆还是游刃有余。
在2000多年前的那一天,她老人家当然就带了一大群跟班,雄赳赳气昂昂,蜂拥而至,直接就闯进了英俊少年刘彻的宫殿。
这汹汹的气势,显然就让还没有满16周岁的少年天子,那充满美好憧憬的小小心灵,当场发怵——被吓滴。
他什么时候见过如此的阵仗?
面对惊慌失措的刘彻,窦太皇太后甩给这位神猪皇帝一溜证据:这是赵绾的犯罪证据,你瞧着办吧?
刘彻显然不知这是什么样的犯罪证据,惶惶然接在手里,根本就还没有来得及看,窦太皇太后又恶狠狠地跟出了一句话:别以为这天下就只有你能干皇帝,据我所知,淮南王就非常有才干,他干皇帝肯定会比你干得更为出息。
这句话非常具有威胁性:别以为我老人家腿脚杆儿不好使,而且眼睛已瞎,但我心中明镜似的,以我在朝中的威望包括手中的实权,弄不好,俺废了你!
这个世界,话语权永远都在实力一边。
到这个时侯,刘彻终于明白了一个颠簸不破的真理,表面上他看起来是皇帝,但实际的权力,其实依然掌控在窦太皇太后手里。
没有实权,除了是人家的一颗棋子之外,其实什么都不是。
因为篇幅的限制,我显然无法将这一斗争的所有细节描述出来。我就直接告诉大家结局吧:赵绾、王臧被打入大牢,并逼迫身亡;窦婴、田蚡因有外戚背景,下课——回家吧,该干嘛干嘛去。
他们的职位由黄老学说的代表人物许昌庄青翟等人代替。
整个朝廷,再次回到“无为而治”的正确轨道上来。
小小年纪的刘彻同学,恐怕还真是神猪下凡,在实力对比极为悬殊的情势下,即刻审时度势,低头认错。15周岁的孩子,这么一个大弯,居然说转就转,实属不简单。
好嘛,窦太皇太后发话了,看你小人家认错态度还算端正,挖掘错误思想的根源,也算诚恳,本老太婆放你一马。
儒学思想的第一次博弈,以失败收场。
逆反少年
到这个时侯,刘彻大约真的就明白了,他老爸汉景帝任命卫绾为太子太傅的深意。一个滴滴儿学问都没有的车把式,为什么就可以担当自己的老师?是要卫绾教自己学问吗?显然不是。汉景帝其实就是在告诉刘彻,一个表面上看起来老实巴交、暗地里左右逢源的人,才可以让自己活得足够的长。
是的,汉景帝的意思,不是要刘彻学会多么高深的学问,而是要刘彻学会,怎样为人。
如果连为人都不会,无论学问有多么的博大精深,也无论有多么浩瀚的鸿鹄大志,都走不了多远。历史告诉我们,锋芒毕露的人,其实非常的容易夭折。
尽管刘彻贵为皇帝,但毕竟太过年少,政治经验的缺失和运作手腕的幼稚,就已经决定了,他难敌纷繁杂乱的关系网络中,那股看不见摸不着却无处不在的强劲暗流。尽管他恐怕也感觉到了暗流的存在和凶猛,但是他却无以对策,因为他根本就看不见,而且也想不到。
毕竟只有15周岁,我们今天这样大的孩子,每一天想得最多的恐怕还是如何逃脱父母的监督,可以自由游戏。但是,条件已经不允许刘彻与普通大众的孩子一样,他要面对的,是掌控国家政体的整个局面。
这一次的博弈,给了刘彻一个深切的教训,他玩的不是游戏,他玩的是政治。游戏的失败,永远可以从头再来,但政治的失利,就是惨痛的流血。
他最为倚重的两位大臣赵绾和王臧,就在他的眼皮底下,头颈分家。
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为了完成自己从小即立下的鸿鹄大志,他必须:退。
不退的后果,倒不一定是他的性命不保,但皇位不保,说不准就真成了事实,中国的历史也就得重新写过。幸运的是,他退了。
刘彻很快即明白了这个道理,很多时候的“退”,却正好就保护了自己,也为“进”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孔圣人早就教导我们:欲跃而必后退。
刘彻的退,就正好为自己保住了皇位。
刘彻运用的这一招,其实与他的爷爷、祖爷爷所用的招式,没有更多的新意,也没有多大的差别,归纳起来就一个字:忍。
怪不得,我们中国人“忍”功第一,大汉皇朝从刘邦到刘彻,如果不算前后少帝,也就5个皇帝,真正能够建功立业的,也就是“忍”字集大成。
我们今天的人们,基本上无一例外地肯定知道一个现象,从生长期来看待一个人,15周岁的少年,正是逆反心里极为严重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里,只要是家长或者老师赞成的,孩子就一定会反对,只要老师家长反对的,孩子就一定支持,甚至坚定不移地拥护与捍卫。
这样的心理,我出现过,你也出现过,我们所有的人,都出现过,或者必然会出现。如果我们的孩子正在这一年龄阶段,那么,他们将正在出现。
心理学上,称这样的孩子为叛逆期的孩子,称这样的心理,为逆反心理。
如果,家长或老师以专制的手法,强制高压,那么,得到的结果,必然是孩子的强力反弹。
压制得越凶,反弹得越厉害。
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同样处于逆反心理极为严重期的汉武帝刘彻,在如此的境况下,他居然就忍住了。
那个时侯,他的的确确还没有年满16周岁。
莫非,他还真是——神猪下凡?
在政治角逐中,他“忍”住了窦太皇太后的高压。在自己的后宫里,他居然还“忍”住了那个颐指气使的陈阿娇同学的无理取闹。那个时侯的刘彻,已经与陈阿娇结婚。在前面的篇幅里,我们就已经知道,刘彻能最终被推上太子宝座,陈阿娇包括他的妈妈刘嫖都起来了不可或缺是作用。就算这次窦太皇太后高举打狗棒时,也不得不顾及陈阿娇的感受和立场,下手有情。可以这样说,刘彻如果没有与陈阿娇联姻的这层关系,无论他是否神猪神狗下凡,他要登上皇帝的宝座,并在这次政治风波中没有被窦太皇太后的打狗棒打将下来,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
当然,陈阿娇颐指气使就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老太婆掌住舵,刘彻还不得不陪着笑脸。
这让他非常的郁闷。
毕竟只有15、6岁,他得找点事情出来。不然他会疯,他总得调节自己嘛。
在这一段时期里,刘彻干了两件大事。
玩的就是心跳
第一件事,就是扩建上林苑。
当刘彻的政治抱负遭到窦太皇太后的打狗棒一阵挥舞,打得晕头转向满地找牙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发生了转变。他突然发现,打猎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政治这个东东,现在看来是不能玩儿了,再玩,还不知谁谁谁的人头又会落地。那就打猎吧,尽管也会有“头”落地,但一定不会是人头。这事,既不违背老太婆的无为而治,还可以让自己风风火火热血奋张。
15、6岁的孩子,无论是否神猪神狗下凡,贪玩都是天性。刘彻尽管天子,但同样地,也是孩子,当然不会例外。他这一风风火火,居然就“风火”到了宫外,纵马驰骋。那是一个他无法用腿脚杆儿丈量的广阔的天地,无论他如何的快马加鞭,风驰电掣,也无论的坐骑是乌骓还是赤兔,他都没有办法把这样的天地跑完。
这天地儿,实在太大。
只不过,他的风风火火,把大片大片的庄稼和稻田,弄得一塌糊涂。
因为,他在围猎。
不是他一人围猎,一个人也围不了猎。是他的一大群跟班们共同围猎。一众人一众马,通通都是年少轻狂,精神饱满热血奋张,荷尔蒙飞溅,犹如出笼的猛兽,在山涧、在庄稼地里,疾风骤雨般呼啸着射鹿、逐兔、追狐……铺天盖地围捕。
农民伯伯愤怒了。
他们究竟围猎有多少的胜利果实,农民伯伯肯定不知道,但是因围猎捣毁了大片大片的稻田和庄稼,却让农民伯伯心疼,也伤心……这是他们一年果腹的收成啊,被糟蹋如斯,那不是在下一年里全家,甚至全族老老少少都要饿肚子吗?
那不得行!
在N多位长者的带领下,爷爷奶奶们出来了,大人孩子们出来了,男人和女人们也出来了,满山遍野的农民兄弟,通通都出来了。爷爷奶奶加孩子当然就站在田间地头,骂,恶骂!男人和女人当然就抄起了锄头和木头棒子,阻拦、风赶、猛打!这是反围捕,铺天盖地的农民兄弟,蜂拥着逐渐把这帮少年轻狂的小子们包围。恐怕,N多个村子的农民兄弟通通都出来了。
而且,这阵势,居然还惊动了两个县的县太爷。
可以想象,刘彻同学的破坏力,究竟多大?县太爷一看,糟践如此大片的庄稼,你不是要本县农民兄弟离乡背井讨饭吗,这还了得?两个县令当即决定,各自招呼本县民团,抓!
呵呵,玩笑开大也。有县太爷撑腰,农民兄弟可就玩命也,木头棒子加锄头,奔涌而至。
刘彻的那般跟班们傻眼,即刻大叫:平阳侯在此,你们敢乱来?
啊,居然称人家乱来。
平阳侯是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的丈夫。他们以为农人们多半就没有见过什么市面,叫一个平阳侯出来,多半就会把小民们吓得抱头鼠窜。
还别说,一听平阳侯,众多的农民弟兄还真就停手。但县太爷可见过市面啊,平阳侯很大吗?平阳侯无论多大,也得遵守大汉律令不是。
平阳侯就可以这样随意捣毁广大农民同志们辛苦一年并赖以生存的庄稼吗?
县太爷再次大吼:抓。
啊,木头棒子加锄头扁担一拥而上。
跟班们慌矣,不得不再次高呼:皇帝陛下在此!
并同时出示大内腰牌。
这一回,县令吓着了。
因为他碰上的还真是皇帝陛下。围捕大汉皇帝,这是什么性质的行为?
其后果,就不是掉脑袋的事情了,那是要灭族滴。
关键的问题是,灭几族?
两位县令的腿脚杆儿,当然也就只能发抖,浑身也没有来由地筛糠——被吓滴。
总的来说,刘彻还是属于那种懂事的乖孩子。现在回过头来,的确踩坏了大片的庄稼。他没有拿出不可一世的皇帝派头,而是好言安慰。毕竟,他不过就是压抑得难受,要透透气,可没有想过要灭掉县太爷的族。他嘻嘻一笑,很有一点儿羞涩地“曰”了:不好意思哈,朕就是闷慌了想透透气,没想到踩坏这么多庄稼。这样吧,大家报个数,朕为你们报账。
唉,县太爷提到嗓子眼儿上的那颗心,放回到了胸腔里,农民伯伯也欢欢喜喜,有了钱钱,这庄稼随便踩。但刘彻却不会干这样的傻事了,带了他的人,撤离终南山。
可是,他并没有玩够,意犹未尽。领导没有玩过,跟班们的主意,显然就会很多,一来巴结了领导,二来领导玩乐,自己不也是玩乐吗?而且还公费,何乐不为?
一不做二不休,在跟班们的建议下,刘彻决定不回长安,长安一堆老古董,实在不好玩。既然都出来了,疯就疯个过瘾。当即策马而奔,往长安相反的方向,疾驰而去。
众跟班们,蜂拥跟随。
据说,这一奔袭,就到了河南柏谷(今河南省灵宝县),不大远,如果在航空线路上,距离长安就180多点公里。在那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刘彻带着他的一众跟班,一阵马蹄的轰鸣,即到了一客栈。看样子,是要投宿。唏哩哗啦一大片人一大众马涌进院里,这让客栈老板眼睛发跳。
啊,什么人?黑灯瞎火这么一大帮,黑压压一片!
仔细一观察,啊,刀剑长弓样样齐全,土匪吗?
客栈老板多少还是见过一些世面,他断定这是一伙强人。表面上不露声色,暗地里下定决心,他得为民除害。这老板,在当地大约属于那种有点儿人缘的主儿,毕竟,在如此地界儿可以开一家容纳刘彻前呼后拥众多跟班的客栈,至少银子不会太少吧?当然也多少得到当地的一些荷尔蒙发达的青年、游民、地头蛇等等的尊敬。
一句话,这老板在当地也多少算得上一呼百诺的主儿,而且正义凛然。在安排好刘彻们吃饭喝酒的间隙,他居然就招呼了一大帮持刀拿棍的汉子回来。
啊,他要干啥?
他当然要为民除害。
以他的眼光,他已经断定刘彻众人非贼即盗,肯定就是坏蛋一族。
老婆娘吓坏了,这这这,要火拼吗?
老板很严肃:是滴,今晚趁着月黑风高,俺要替天行道。
老板娘多半就属于常常被老板欺压的角儿,老板要干的事情,她屁都不敢放。但是,她可以为老板包括老板招来的众多哥们弟们儿温酒:来来来,既然要替老天行道,那就喝点酒儿,既壮胆又行色!等那伙人酣睡正甜时,咱们再摸去“咔嚓、咔嚓”,岂不手到擒来?
咦,这主意好!老板表扬,这婆娘平日里温不囵吞,关键时刻聪明不说,还懂事矣。大伙儿,来,大碗喝酒,壮胆行色!
于是,还真就大碗喝酒。
这一喝,就“喝”到爪哇国去了——醉矣。
唉,这老板,多半是属于那类豪气干云,但脑子并不发达的一类人。
本就奔着革命理想而聚众,哪有几碗酒就喝醉的道理嘛?
呵呵,这老板,多半不大靠谱儿。
幸好他不靠谱儿,不然这祸就闯大矣。
老板醉矣,众豪杰也被老板娘散去,天不亮即通知刘彻众人,倒出内情并卿表歉意。刘彻唏嘘,感叹老板娘聪明,不然真的刀枪对搏,死伤不定,这玩笑就真开大矣。
这玩儿,可真是有些儿心跳。
刘彻当即决定,打道回长安。
回到宫里,刘彻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把老板和老板娘通通召来,当然不是要惩罚他们,是奖励:老板娘护驾有功,赐千金;老板警惕性高,拜羽林郎(官名)。
呵呵,总算皆大欢喜。
韬光养晦
刘彻这一次偷跑出宫,玩是玩得心跳了,就是稍微玩过了一滴滴儿火。不是踩坏农民兄弟的庄稼,就是被警惕性高的革命群众当了盗贼。尽管有惊无险,但下一次……如果真让那位善良的老板娘不幸而言中,好酒好肉喝迷糊了,再一个一个地“咔嚓”,我们中国的历史,也就被改写了。
那么,不去玩了吗?
显然不可能,因为他呆在宫里没事做,窦太皇太后早为他安排好了处理国家大事的人选,他不过就是橡皮图章——当一尊木偶,这事儿,显然不好玩;回到后宫里,啊,颐指气使的陈阿娇,又让他脑袋肿大,而且,还不敢发着。
晕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