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副职易犯的88个错误
3010400000004

第4章 副职在自身定位上易犯的错误(3)

要想摆脱拘谨,就要解放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抛弃那些封建教条和呆板的古训,要做超脱的一代,成为一个洒脱的人。其次,要在人前鼓起勇气,自我鼓励。只要多给自己壮胆,多给自己鼓劲,随时注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拘谨就会被克服。壮胆不是凭着傻大胆,鼓劲也不是乱鼓一气,而且要在拓展胸襟,开拓视野的基础上,有利有力地去做。

作为年轻人,过分的拘谨,容易使你失去进取的机会,失去许多本可以交得很好朋友,错过上司或老师赏识你的可能性,漏掉施展才华、发挥才能的机会等等。人世间处处充满竞争,过分拘谨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失利。所以,在上级面前应该有所适当的表现。总之,只要你有信心、肯努力,就没有排除不了的障碍,更何况仅仅是克服拘谨的心理。如果你是一个在人前感觉拘谨的人,并认为拘谨的确阻碍了你与他人更好的进行交往,成为了你社交的障碍,那么试着改变自己与人交谈的方式,你会发现与人沟通将变得轻而易举起来。

6.不善辅佐而胡作

情景故事:

陈利华被提拔为一家控股企业的副总经理,技术出身的陈利华对管理也很有一套,这下可以大展自己的抱负了。陈利华的老板是与他同龄的“海归派”职业经理人,对于陈利华的上任,他表示出谨慎地欢迎。说心里话,陈利华对自己的海归上司的管理方法并不完全赞同,认为他的管理套路在中国可能水土不服。于是,上任之后不到一个月,陈利华便开始尝试着对公司现有的管理政策与流程进行改革。

刚开始的时候,总裁并没有对陈利华的改革表示不满或发表意见看法,这让他感到总裁对自己的改革是信心、放心和授权的,于是,他索性就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

有一天,总裁让秘书把陈利华叫到他的办公室,然后微笑着对他说:“如果你觉得公司的管理架构存在一些弊端,我们可以尝试着分步实施变革。管理架构与流程的变革是一场深刻的企业革命,你的做法不是不可以,但我总觉得现阶段对公司的益处不大,而且实施起来有困难。”

总裁似乎不热不冷的话让陈利华感到阵阵寒意。后来,公司总部派人来找陈利华谈话,询问他上任后的工作情况。最后,总部人力资源总监对陈利华说:“作为副职,你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配合一把手的工作,让团队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把手即便有很多的不足,但我们聘用他做总裁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你的职责就是竭力与一把手保持团结,辅佐他做好工作。”

问题分析:

陈利华在改革的道路上似乎是遇到了难题。总裁并没有完全支持他的改革方案。陈利华作为企业的副总经理,显然是耐不住“寂寞”,想要对企业动大手术,但这又显然不是他应该做的。也就是说,他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忘了——辅佐正职。

副职讲堂:

一把手是领导者,二把手是一个管理者和执行者,作为二把手应该思考企业的未来和发展,但不要整天去考虑怎样左右企业的命运,不要总想着为企业做脱胎换骨的改造,而是要用自己的全部才智与经验去思考如何辅佐好“掌门人”。

作为二把手和副职,其职责就是跟随一把手和领导者建功立业,所以,要摆正位置,端正心态,安分守己,全力以赴地履行辅佐职能。

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感慨地写到:“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表达了曹操对历史上著名的辅政大臣周公的景仰之情。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个儿子,是周武王的弟弟。他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周武王继位后,周公成为哥哥武王的助手。这时候,周公的地位和老臣姜太公相当,都是武王左右最得力的大臣,他们共同筹划灭商大计,完成文王未完成的大业。两年后,周公和武王一起在盟津(今河南孟津县),联合伐商的各国诸侯订立盟约,检阅军队。盟津会盟后的第二年,周公亲自撰写讨伐商纣王的《牧誓》檄文,辅佐武王统率大军渡过盟津伐商。

商朝灭亡,周朝建立之后,为加强对东方辽阔疆域的开拓和统治,周公着手营建东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并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并且宣布各种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谓周公“制礼作乐”。在周公的主持和亲劳之下,制定和推行了一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

周武王在灭亡商朝后的第二年就病逝了。当时,天下人听说武王已经去世,纷纷起来反叛。周公为了应付危难,一方面立武王的幼子姬诵为周成王;另一方面,自己又亲自摄政,结果引起了内部的争权斗争。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摄政时,唯恐失去天下贤人。在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会见前来的贤人;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的由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周公在东征回来后,关于他篡位的流言逐渐地多了起来,说他诛杀管叔、流放蔡淑,是架空成王的一个阴谋。导致年幼无知的成王对周公的疑心也越来越重。为了表示自己的心迹,周公写了一首诗,名叫《鸱鸮》,这首诗表示了周公对周室、成王的忠贞;也把那些散布流言的人比作“鸱鸮”,警告他们“无毁我室”。周公将这首诗送给成王,但成王看后还是不相信周公。在这种情况下,周公从大局出发,果断决定回到自己的封地鲁国去,得到了成王的顺利批准。

这年秋天,在庄稼成熟、还未收获的时候,突然刮起大风,雷电交加,全国上下一片恐慌。这时,一些制造流言的人又对成王说:“天变是不是警告您,要防止周公篡权呢?不然,怎么这么厉害呢?”

听了流言,成王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打开收藏中央文书的金柜,希望找到对付周公篡权的方法。在翻阅文书的过程中,成王意外地发现了周公所做的《金滕》。这是武王生病垂危时,周公向天神祈祷,请求自己代替武王的疾病,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的祈祷文书。年幼的成王这才知道,周公对王室的忠诚是丝毫不容怀疑的。他派人去鲁国请回周公,诚恳地说:“叔父,你一直尽心勤劳王室。侄儿我年幼无知,竟然听信了流言,以至引起了天怒,请叔父原谅我。”从此,成王再也不怀疑周公了,而周公不计前嫌,继续辅佐成王治理西周的天下。

周公旦摄政6年,当成王已经长大,他决定还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在还政前,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然后“还政成乏,北面就臣位”。周公退位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继续完善各种典章法规。年老病终前,他叮嘱说:“一定要把我葬在洛邑,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不久周公辞世。

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在周公身上,体现着杰出臣相的高尚品质。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他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力挽狂澜的重任;在受到成王冤屈的时候,他忍辱负重,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当国家转危为安,顺利发展的时候,他毅然还政于王,退回臣位。他以鞠躬尽瘁,克已奉公作为自己政治生命的原则,忠贞不二,殚精竭虑,安分守己,努力为国家、社稷和民众而奋斗不息,为后人树立了卓越的典范。

“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忠心辅佐一把手,这是检验一个副职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在同一个班子中,一把手与副职同坐一条船,可以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因此,作为副职必须做到一心为公,诚于“辅佐”一把手。一是维护一把手权威要诚。副职要宣传一把手的优点,扩大影响;不把一把手推到矛盾焦点;单位出了问题要主动承担责任,主动“补台”。二是当一把手的参谋要诚。要顾全大局,出以公心,向一把手反映实情、真情,切忌为了一己私利,给一把手出歪点子、瞎点子、馊点子,以假情况去干扰、左右一把手的思路。三是抓工作落实要诚。当决议形成后,无论自己在讨论中所持意见如何,副职都要毫不迟疑地在自己分管工作中全面准确地实现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意图,决不可因自己的好、恶、喜、怒影响决议的贯彻执行。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单位也好,一个部门也好,班子成员都要以诚相待,鼎力相助,这是最起码的风格意识,尤其是副职,处于辅助地位,由于其地位决定其作用,副职的作用就是助手作用、参谋作用。对一把手的支持也是份内事,也是副职必须具备的素质,“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共同垮台”。所以,要注意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对工作要竭尽全力,主动配合。要有超前意识,要善于洞察、观察一把手意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平平常常,随波逐流;二是对遇到的重大问题,竭诚相助,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找对策,解决问题。要用自己的智慧,尽可能站在一把手的角度和组织全局利益的角度出主意,提出富有创造性、实效性的独特见解,要经常分析思考问题,全面了解情况,为一把手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助手参谋作用,才能赢得一把手和群众的认可;三是出现失误后,要尽力协助挽救,努力为一把手补台,主动分担责任,绝不能推卸责任,火上加油。这也是一种人品和道德的体现。

7.不敬权威而挑战

情景故事:

某公司“领导甲”吩咐他的助理“下属乙”去特快专递一份重要资料给客户。于是,“下属乙”同领导确认了客户地址和姓名后,就立刻办了。

没料到两天后,客户打电话给“领导甲”说没收到任何资料。此时,还有几位客户正在领导办公室准备谈业务。“领导甲”随即找来“下属乙”询问缘由,“下属乙”再次说明资料已经按照“领导甲”确定的地址寄出,并拿出回执单证明。

“领导甲”对照了回执单和自己给出的地址之后,马上意识到是自己把地址搞错了。但是“领导甲”却说:“小×,你这人做事这么马虎,地址错了怎么不打电话问我。”

“下属乙”不知所措地回答道:“邮寄之前我跟您确认过地址,当时您说肯定是正确的。”

“推卸责任,狡辩!小×,你这样做是不行的!”“领导甲”马上批评道。

此时,“下属乙”满肚子的委屈说:

“×经理,我记得明明是您说的肯定是正确的,我才去做的呀。”

“你这样的态度时很难做好工作的,从明天开始,你不用来上班了。”

问题分析:

本来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人们互相指出对方的过错,应如同互相称赞成绩一样,令人感到欣慰才是。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被人指出过错,会使人更加清醒,更为冷静,以利反思教训、改正过错,即使说错了,也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以做好预防。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赞扬一个人的成绩,即便是赞扬得有些过头,也决不会招致报复。但指出一个人的过错,不要说指责得过分,只要稍有暗示或刚刚触及这错的外表现象,就有可能招致不满,甚至遭到报复。更不要说是指出上司的过错了。本文中,经理的助理可能没有任何失职之处,但是他错就错在当着其他客户的面,指出错误是由经理本人直接犯下的。这就让领导感觉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自己的颜面丝毫没有得到顾及,他当然会对助理进行报复。

在现代企业里,作为一名与企业同舟共济的员工和对老板忠心耿耿、高度负责的下属,一旦发现老板在工作中出现过错,不应该总是视而不见,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任由老板继续错下去,而必须拿出勇气适时给予指出。但是必须注意不要在众人面前伤了领导的面子。

所以要想指出上司的过错,最好单独和领导一个人面对面地谈,而且交谈的地点也不宜选在公开场合,因为,在没有他人在场的条件下,双方往往能够心平气和,有条有理地交换看法。领导接受了你的意见,而又不失面子,他在心理上是比较平衡的。最后要注意的一点是,一旦领导接受了你的见解,改进了工作,除非他当众宣布,否则最好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是由于你的建议或指正的结果。

副职讲堂:

“您好”,李洪波对老总说,“昨天我交给您的文件签了吗?”老总转动眼睛想了想,然后翻箱倒柜地在办公室里折腾了一番,最后他耸了耸肩,摊开两手无奈地说:“对不起,我从未见过你的文件。”

李洪波如果不懂得给老总台阶下,他会义正词严地说:“我看着您的秘书将文件摆在桌子上,您可能将它卷进废纸篓了!”可李洪波并没有这样说。既然老总这样说,一定有他的难处,何必与他计较呢,要的是他在文件上的签字。

于是李洪波平静地说:“那好吧,我回去找找那份文件。”他下楼回到自己办公室,把电脑中的文件重新调出再次打印。当他再把文件放到老总面前时,老总连看都没看就签了字。

其实老总比李洪波还清楚文件原稿的去向。谁是谁非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维护领导的威严与脸面。在与领导发生冲突时不要一走了之,也不要为了争口气,或为了暂时的面子而大闹一场,因为吵闹不能解决问题,反倒有可能断送了奖金甚至是饭碗。所以,我们应积极面对现实,实际一些。说到实际,谁是谁非并不重要,可能是你对了领导错了,你也应该开动脑筋为领导找一个台阶下,因为合作才是解决冲突的前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把手也是如此,工作千头万绪,用人管人千难万难,疏忽和漏洞在所难免。这时候,身为副职就应该主动出击,帮助一把手分担一些责任。而且,任何一把手都喜欢忠于自己、能够维护自己权威的副职。

那么,在现实工作中,副职怎样才能更好地维护一把手的权威呢?

1.当员工与一把手对立时

在现实工作中,许多员工以玩世不恭的姿态对待工作,他们频繁跳槽,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在出卖劳动力;他们蔑视敬业精神,嘲讽忠诚,将其视为一把手盘剥、愚弄下属的手段;他们认为自己之所以工作,不过是迫于生计而已。

所以,即使一把手很公正、决策一贯正确,员工也可能与企业出现对立面。这时,身为副职,也许你会站在这些员工一边,同一把手对着干。这样做无疑是掉进了晋升道路中难以自拔的陷阱。聪明的做法是,当一把手与员工发生矛盾时,你应该大胆地站出来为一把手作解释与协调工作。而且,当一把手最需要人支持的时候你支持了他,他自然视你为知己。

实际上,一把手与副职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它既可以是上级与部下的关系,也可以是朋友关系。诚然,上级与部下身份不同,是有距离的,但身份不同的人,在心理上却不一定有隔阂。一旦你与一把手的关系发展到知己这个层次,较之于同僚,你就获得了很大的优势。你也可能因此而得到一把手的特别关怀与支持。甚至,你们之间可以无话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