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健康生活的909个禁忌
3009100000012

第12章 饮食习惯中的健康陷阱(1)

▲不良就餐习惯

专家分析:生活中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容易被人忽视,如果我们能认真重视并及时纠正这些毛病,对健康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1)蹲食:一些人有蹲食的习惯,其实经常蹲食既容易引起消化功能失调,还可能形成消化道溃疡。

(2)快食:有的人吃饭“狼吞虎咽”,这很容易造成胃炎和溃疡。

(3)烫食:这种习惯很不好,烫食会损伤食道粘膜,刺激粘膜增生,留下的瘢痕和炎症,长久下去可诱发癌变。

(4)暴食:暴食会引起严重的消化不良、腹痛和腹泻,有的还发生急性胃扩张和胃出血,如抢救不及时,还可能危及生命。暴食还是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因素。

温馨提醒:及时纠正不良就餐习惯有益健康。

▲喝汤不吃“渣”

专家分析:有人做过实验,用鱼、鸡、牛肉等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煮6小时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留在“渣”中。经过长时间烧煮的汤,其“渣”吃起来口感虽不是最好,但其中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温馨提醒:除了吃流质的人以外,应提倡将汤与“渣”一起吃下去。

▲喝饮料解渴

专家分析:人渴了应该饮水,这是每一个人的生理自然反应。可是时下,有许多的年轻人在口渴时,想到的是喝饮料,用饮料代替水。不管怎么说,饮料都要比淡而无味的水好喝。以至于许多的人,在日常或口渴时,喜欢用饮料代替饮用水,认为这样即可以享受清爽可口的口味,又可以解渴,可谓是一举两得。殊不知,这样做是错误的,如果长期的用饮料代替水,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我们都知道,水是人类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成年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5%,每人每日生理需水量约为2-3升。人体内一切生理活动,如体温调节、营养物质的输送、废物排泄等,都需要水来成全。如果饮用水中化学物质含量不当,不仅使水的感观性状恶化,而且直接危害人体健康。饮用水的酸碱度有一定要求,pH值应在6.5-8.5之间;水的硬度应适当,所含钙、镁元素应能符合平时饮食习惯。过酸、过碱、过软、过硬的水,对人体都是不利的。饮料中含有大量有机化学成分和人工合成添加剂,同时其制作过程早已将纯水中的成分作了很大改变,对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也相应减弱。因此,各种合成饮料不是不能饮用,但不可饮用过量,尤其是当人体急需补充水时,最好补充纯净的不含其他添加元素的水源,而不能用饮料代替,这对儿童来说尤为显得重要。

温馨提醒:饮料虽然口味美,饮用也应有限度。

▲不吃绿叶蔬菜

专家分析:生活中,有许多的人因为工作繁忙或者是饮食习惯等原因,大多只吃主食,蔬菜等副食吃得很少,绿叶蔬菜吃得更少。长期不吃绿叶蔬菜,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绿叶蔬菜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和尼克酸,含有铁、钙、磷、铜、钼、锌、碘、硒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这些元素虽然含量不大,但其生理作用极其重要。而且大部分为水溶性,不能在体内长期滞留,需每日从膳食中摄取。如果长期不摄入某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就会破坏体内生理调节功能,患上相应的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症。长期不摄入绿叶蔬菜,有可能使体内同时缺乏多种有效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人体内的一切生理活动,都需要酸与碱性的相对平衡,失去了这种酸碱平衡,人就会生病。人体酸碱特性,是与每日摄入的食物相联系的。凡能在体内代谢中产生酸性物质的食品为酸性食品,这些食品有大米、小麦、小米、玉米、花生、酒类、鸡、鸭、鱼、虾、蟹、贝等。凡能在体内代谢中产生碱性物质的食品为碱性食品,这些食品有豆类、水果、蔬菜、茶叶、咖啡等。可以看出,日常膳食的主食绝大部分为酸性食物,只吃主食、不吃或少吃水果蔬菜的习惯,只能使体内代谢呈酸性,导致酸性体质,诱发疾病。因此,长期不吃绿叶蔬菜是不利于健康的。

温馨提醒:绿色是健康的象征,每天摄入适量绿色蔬菜是身心健康的保证。

▲口味过重

专家分析:说起盐,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每天的食物中都要加盐,只有在食品中加入盐,其特有的鲜、香才能被人体品尝出来。盐可以和不同的食物调制出不同的味道,被人们称为“百味之祖”。食盐中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盐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对人体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钠离子为人体神经细胞传递信息,同时有助于维持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氯离子能在人体流泪、流汗时起抗菌作用。适量食用食盐,可以促进人体发育、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另外,碘盐中所含的碘元素有益于甲状腺,可以使人远离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尽管盐对人体有这么多好处,但是,吃盐也是要有限量的,食用过多会引发多种疾病。钠离子在人体中一旦过量,便会转化为沉淀物附着于血管壁上,影响血管壁的弹性同时影响血液流通。长时间如此,会导致人体血管硬化、血压升高,从而引发脑血栓、脑溢血、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甚至猝死。在我国,北方人饮食偏咸,而南方则偏甜或偏辣,因此北方人患有以上疾病的概率也远高于南方人。

温馨提醒:在我国人均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少于6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来讲,还要降低一些,大概在每人每天2-4克较为适宜。

▲狼吞虎咽

专家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由于工作繁忙或事情紧急,逐渐养成了快速吃饭的习惯。有人甚至将吃饭当作一项额外的负担来对待,一日三餐总是狼吞虎咽、“速战速决”,这样的习惯对人体健康是无益的。这是因为:首先,大口大口吞咽,未经认真咀嚼就匆匆咽下去,使得许多食物尚未切碎即入腹中,无形中增加了肠胃的负担。其次,未经认真咀嚼,口腔中的淀粉酶与食物未经充分搅拌,食物中的淀粉没有达到初步水解就被送入胃中。而人的胃里面缺乏淀粉酶,不能使其水解,从而又加重了十二指肠和小肠的负担。

温馨提醒:如果你不想得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就要勤动上下颌,把食物在嘴里多嚼几下,吞咽不能太快。

▲烹饪油反复使用

专家分析:对于喜欢做油炸食品的人来讲,在品尝喷香的油炸食品时,也一定会舍不得将剩下的油倒掉,而是喜欢连续用上多次,甚至十几次。这样做无非是为了保持每次煎炸食物时有够深的油量和减少为此所付出的成本。然而,最近西班牙科学家所做的—项研究表明,反复使用已用过的烹饪油容易引起高血压的发生。

温馨提醒:研究人员建议人们在烹饪中用过的油重复使用次数最多也不要超过三次。

▲剩菜回锅

专家分析:日常生活中,常有人把剩下的饭菜一次次地加热食用,以为这样就可以防止饭菜腐败。其实从医学角度分析,这种观点并不全正确。在一般情况下,通过100℃的高温加热,几分钟即可杀灭某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但是对于食物中细菌释放的化学性毒素来说,加热也是无能为力,有时反而还会使其浓度增大。另外,在各种绿叶蔬菜中都含有不同量的硝酸盐。硝酸盐是无毒的,但蔬菜在采摘、运输、存放、烹饪过程中,硝酸盐会被细菌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尤其是过夜的剩菜,经过一夜的盐渍,亚硝酸盐的含量会更高。而亚硝酸盐经加热后,毒性会增强,严重的还可导致食物中毒,甚至死亡。另外,像发芽的土豆中含有的龙葵素、霉变的花生中所含的黄曲霉素等,都是加热无法破坏掉的。

温馨提醒:常温下,存放到第二天产生亚硝酸盐较多的有菠菜、菜花、豆角、青椒,而菠菜中的亚硝酸盐远远超过其他蔬菜;产生亚硝酸盐较少的有西红柿、莴笋、韭菜、西葫芦、茄子、蒜苔、胡萝卜、芹菜。

▲长期不吃肥肉

专家分析:脂肪和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一样,也是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具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适当合理地摄入脂肪,不仅可以帮助人体储存热能,还可以保护脏器,提供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并能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等。如果身体缺乏了脂肪,就会出现体力不足,身体免疫功能下降,蛋白质消耗增加,智力下降,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长期不吃肥肉是导致身体脂肪缺乏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吃肥肉会使机体处于低胆固醇状态,不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还可能会引起某些微量元素如锰和锌的缺乏。据报道,一个18岁的正常女孩子,全身脂肪至少要占其体重的23%,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就容易造成原发性闭经。

温馨提醒:据最近报道,营养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将肥肉用文火炖四小时后,肥肉中的饱和脂肪酸可减少30%~50%,胆固醇可降低50%左右。

▲剩菜打包

专家分析:都说熟菜一般不打包,可有时不可避免地会打包一些回家。其实煮熟的蔬菜不宜在高温下长时间存放,因为各种绿叶蔬菜都含不同量的硝酸盐。蔬菜在采摘、运输、存放、烹饪过程中,其所含的硝酸盐会被细菌还原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尤其是隔夜的蔬菜,亚硝酸盐的禽量会更高,加热后毒性增强。而打包回来的一些富含淀粉类的食品,如年糕等,在没有变味情况下食用后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原因在于它们易被葡萄球菌寄生,这类细菌的毒素在高温加热下也不会分解,解决不了变质问题。所以,这类食品即使打包回来也最好在四小时内吃完。

温馨提醒:在准备将食物打包带回家时,要注意以下问题:凉拌食物不适于打包。打包后的菜肴要迅速放入冰箱内,并尽快吃完,切勿放太久。从冰箱中取出的打包食物在吃前必须回锅,如加热不彻底,食后就有可能致病。

▲主食太少

专家分析:现代人的主食消费量越采越少,已有食量不足之势。这固然是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但其中也隐藏着危机。营养专家认为,谷类食物含有的碳水化合物,除为人体提供能量外,还是B族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主食地位的改变,一个明显的危害就是易导致维生素B1的缺乏。粗杂粮中维生素B1的含量远高于精米白面。动物性食品摄入过多,危害更为严重。动物脂肪对心血管是非常不利的。动物脂肪在碳水化合物不足的情况下代谢不完全,会使血液中积聚有毒的废物——酮,酮会引起恶心、疲劳等症状,并会损害脑部健康。近年来,这类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与不以谷物为主食、动物性食物摄入量激增有很大的关系。

温馨提醒:营养专家提出:一个成年人每日粮食的摄入量以400克左右为宜,最少不能低于300克。

▲不吃早餐

专家分析:早餐的数量和质量,可影响全天体内血糖的水平。人体的能量来自血糖,其次靠脂肪和蛋白质氧化产生。只有血液中有适量的糖,身体的每个细胞才能随时获得所需要的能量。脑细胞对血糖的波动最为敏感,因为脑细胞所需能量只能从血糖获得,不能从脂肪和蛋白质中获取。未用早餐或早餐吃得很少的人,在食物消化完毕、血糖减少以后,思维开始变得迟钝而混乱。学生在低血糖的情况下学习效率显著降低,司机在低血糖情况下开车与在醉酒情况下开车同样危险。为了搞清早餐的作用和吃什么样的早餐好,有人做实验发现,早餐只吃淀粉食物的人,餐后血糖下降得很快,上午多数时间血糖都在正常水平以下;早餐加上一杯牛奶或两个鸡蛋的人,上午血糖则可以保持在正常范围内,身体也感到舒服。

温馨提醒:不少家庭早餐只吃干食,取些油条、烧饼或面包、饼干,就着咸菜或火腿肠,干吃一下就完事。这种“全干食”早餐对人体健康,尤其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

▲早餐进冷食

专家分析:很多女性一早就喝凉果汁或吃凉食物。直接饮用冷果汁,虽说可以提供蔬果中的营养成分及帮助清理体内废弃物,但这样做并不科学。因为人的体内的器官喜欢温暖的环境,身体温暖,微循环才会正常,氧气、营养及废物等的运送才会顺畅。早餐热食,可以保护胃功能。胃功能并不单纯指胃这个器官的功能,其中还包含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后天的免疫力、肌肉的功能等。早晨的时候,体内的肌肉、神经及血管都还呈现收缩的状态,假如这时吃喝冰冷的食物,会使体内各个系统更加挛缩、血流更加不顺,伤了胃功能的同时,也会损伤身体的抵抗力。

温馨提醒:吃早餐时,千万不要吃凉食物,更不要先喝蔬果汁、冰咖啡、冰果汁、冰红茶、绿豆沙、冰牛奶等冷食。

▲午餐凑合

专家分析:很多白领女性由于工作忙、时间紧,去哪里解决午餐确实是个难题。大多数人选择外卖盒饭或者吃单位的工作午餐,还有些选择洋快餐。另外,还有一部分人为了保持身材,甚至干脆不吃午餐。这种“打游击”的饮食习惯一旦形成,就会造成许多隐患。

(1) 胃病: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工作几年后,胃就不知不觉出了问题。多数人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社交应酬多,饮酒过量造成的,其实不然。引发胃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午餐的不规律和马虎。

(2) 精力不济:处于脑力、体力双重重压下的现代职业者,经过一个上午的辛苦工作,中午如果只凑合着吃一顿没有营养的饭食,那么午后的工作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

温馨提醒:午餐在一天的工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早餐占全天热能的30%,午餐占全天热能的40%,晚餐占全天热能的30%。显然,午餐营养与否对于一个白领来说是很重要的。

▲晚餐不当

专家分析:紧张的工作竞争,快节奏的生活,使不少家庭养成了早餐和中餐匆匆忙忙、晚餐丰盛的“生活习惯”。实际上这种习惯并不科学。(1)晚餐太晚: 一些家庭要在晚上8、9时,甚至10时才进晚餐,这是不科学的,长此以往,胃肠疾病难免就会出现。(2)比例失调:一般来说,早中晚三餐的比例应为3:4 :3,如果晚上9~10时睡觉,其比例可为4:4:2。(3)进食后也不宜马上上床睡觉,否则被食物充盈的胃肠就会压迫肝、胰、胆等消化器官,极易发生胰腺炎、胆囊炎,有的甚至在睡梦中突然发生休克与猝死。

温馨提醒:晚餐最好能早点儿吃,以不超过8点为宜,最好安排在下午6点左右。而且晚餐后4个小时内不要睡觉,这样可使吃下的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丰盛的晚餐

专家分析:俗话说“晚餐少一口,能活九十九”。但现在很多家庭的晚餐都过于丰盛,鸡鸭鱼肉摆满餐桌,其实这样的吃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些食物大多都晚餐太饱、太丰盛,消化液分泌供不应求,食物停滞于胃肠,生成脱氧胆酸等致癌物质,易诱发结肠癌。有专家认为,长期失眠、多梦的患者,不妨在晚餐上找找原因,少而精的晚餐,或许可以解除失眠、多梦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