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塔木德密码:犹太人的传世智慧
3008200000030

第30章 合作能双赢

一个人的力量只能搬动一块石头,两个人的力量能拔起一颗树木,而一百个人的力量能征服一座森林。

——犹太箴言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凡事都需集体的力量,单枪匹马打天下实属不易之事。在商战中,犹太人就非常重视合作,他们认为找一个旗鼓相当的合作伙伴是成功的一半,合作不仅可以扬长避短,共同承担风险,而且可以增大双方的力量,三国演义中孙、刘联合抗曹就是这个道理。那么怎样才是满意的合作伙伴呢?犹太人的回答是明确的,他们愿意和知识渊博、精明能干有雄厚实力的犹太人合作。总之,合作宛如找对象一般,各自有不同的标准和不同的需要,不能一概而论。但有必要提醒各位,不学无术、无特长的不可合作;对人持怀疑态度、不以诚相待者不可合作;善于巴结逢迎、见风使舵者不能合作;思想僵化保守,不能跟上时代节拍且一意孤行的人不能合作。当然,与有实力的伙伴合作,看似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大公司往往以强欺弱,容易大鱼吃小鱼。不过,既然是双方合作,就有其合作的必要性,双方是各取所需,实力弱的一方,没必要对另一方一味迁就,一味迁就的结果是姑息养奸,对方一旦掌握了你的特长,你就会被一脚踢开。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合作有时很难成功。创业时,彼此尚能同甘共苦、同舟共济,而一旦有了胜利果实,彼此就会为各自的利益争个面红耳赤,最终导致合作失败。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既能选择志同道合、素质高的合作伙伴,又能将丑话说在前头,签订详细、完善的合作协议。单单以友谊为纽带,以感情为基础的合作,最终是不可靠的。犹太人以理智的头脑选择合作伙伴,他们的合作往往是成功的。犹太民族除了种种民族性格之外,还有其他的生存法宝,比如经久不衰的民族意识等等。团结互助的集体观念就是犹太人生存法宝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犹太民族团结互助的观念是强悍的。犹太人认为提供帮助是“富人的责任”获得帮助是“穷人的权利”在那些艰苦的岁月中,犹太人每次筹集向国王交纳的税款时,富人往往自觉地替穷人掏腰包,接济贫穷在犹太人中蔚然成风。哪怕是家无三餐的穷苦犹太人,也都保存着一个攒钱的小盒子,准备施舍给比他们更穷的人家。一些犹太社团设有一种“吃饭日”的制度。每周不同的日子里,穷苦的犹太学生分别到不同的犹太人家庭中去吃饭,以便使得这些学生能够安心读书。犹太社团里必定会有慈善机构,这些慈善机构都是靠着富裕的犹太人的捐助来维持的。近代以来,在中国上海首屈一指的犹太富商沙逊家族,在发迹之后,就回到故乡巴格达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二战期间大批犹太难民涌入上海的时候,他们一举出资15万元进行救援。绝大多数犹太人坚持以集体利益为重,认为个人只作为相互依靠的集体的一分子才能存在,并且,犹太人的这种集体观念是“强有力的”东欧一些国家的犹太社团成员为了清除相互之间存在或可能存在的隔阂,在赎罪日前夕做礼拜时,往往真诚地向相遇者打招呼,说声“请宽恕我”这个时候,那个人肯定会全神贯注地听完他的话,然后立即回答:我宽恕你。他也要向对方寻求宽恕。这种方式成为犹太人之中一条不成文的法律,就是社团的首领和德高望重的长者也不例外。有的时候,两个犹太人误会太深,见了面都视如不见,互相躲避。那么,与他们都很熟的老人就会主动上前,使其中一方首先开口,这样做,至少会使他们平息怒气,甚至握手言和。在新的移民地区中,虽然犹太人没有严密的组织,但是,在很多地方,犹太人自行做出两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周聚会一次,或集体做礼拜、或开研讨会、观看电影、欣赏音乐等;在住宅的选择上,他们也要体现集体特色,尽可能集中居住在一起,发生意外时,相互援助。犹太人的这些民族特性,很大程度上是同他们长期流亡的经历分不开的。试想,当一个民族,被迫离开栖身之处,四处流浪,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有一套生存的智慧,不得不团结起来,犹太人就是利用抱成一团的力量,来保护他们的生存之地,获取一份生存的机会。正是团结互助,犹太人才在世界上历经打杀、迫害、侮辱,而更加繁兴,在生存的恶风险浪中幸存下来。在犹太人心目中,任何人都不可妄想占据所有的东西。因此,在犹太人看来,对于人们来说,分享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但是,大多数的人总是希望分享别人的利益,而不希望别人与自己分享。对此,犹太拉比常常用以色列的两个内海——加利利海和死海给犹太人以这方面的教训。死海在海平面下392米的低处,它的周围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对岸则是约旦的领土。死海的水中含有很高的盐分,盐的比重很大,当人们掉进去时,身体会自然浮起而不会淹死。死海的水中无鱼,也没有其他任何生物。加利利海是一个淡水湖,里面含有很多生物,因耶稣基督曾在此地渔猎,而享有盛名。海中盛产一种“圣彼得鱼”这种鱼虽然外观丑陋,可是肉味鲜美,已成该地名产。加利利海边餐厅林立,都以售圣彼得鱼为主,来游览的旅客们常常因此大饱口福。加利利海的岸边的老树枝叶茂密,树上百鸟云集,啼声悦耳,真是一个充满生趣的美丽世界!相形之下,死海就没有这么活跃。死海没有任何生物生存在其中,周围也没有半棵树,更听不到鸟儿的歌声,连飘浮在死海上的空气,都让人觉得沉重而透不过气来,从来没有一只住在沙漠上的动物,到岸边去喝水,因为如此,人们才会名之为“死海”吧。两者为什么形成如此差别呢?犹太拉比们的解释是:加利利海不像死海——只知收,而不知出。约旦河流入加利利海之后,又流了出来,最后到达死海。加利利海接受了多少东西,也会给别人多少东西,所以它经常是活生生的。而每一滴水,到了死海之后,都要被占有。死海把所有的东西都占为己有,只知进而不知出,所以生物都不愿意住在其中,成为死气沉沉的景象。水不流,鱼不栖,没有任何生物饮水,只取而不予,这是非常不正常的现象。因为死海从来不分给别人什么,所以它才会“死”在那里。在人的一生中,也常常会遇到像死海这样只进不出的人。因此,犹太人认为,人应该像加利利海那样活跃,经常给予,千万不能学死海,只进不出。有进有出,这才是聪明人的经商之道。而犹太民族在经商之中就常常注意这一点,既接受人家的给予,同时也很注意把自己的东西给予人家,把分享作为人生的信条。这是犹太人成为世界上最优秀民族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