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魔鬼说服术
3007200000015

第15章 间接说服——利用对方感兴趣的人或事说服对方(1)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生物,不能脱离了社会孤立地存在。每一个人,都必定和另外一些人、一些事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在说服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了解被说服者的情况。当我们发现直接说服无效时,或是不适合进行直接说服时,可以借助他感兴趣的人或事,代替我们进行说服,这就是间接说服法。

说服方式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当你用这种方式说服不了他人时,还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另一种方式还不行,还可以再换一种方式。如果你直接去说服不了他人,可以换一个同他关系更密切的人去通融;有时凭密切的关系也说服不了他,那可以借用在威严上能使之屈服的人或事去说服他。总之,办法是有的,就看你是否能进行正确的选择。

间接说服的优点

在预备说服一个人的时候,我会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来思考自己以及要说的话,花三分之二的时间来思考对方以及他会说什么话。

——林肯

间接说服,就是本人不直接出面,而是借助他人或事,即以有影响力、有说服力的第三者说服对方。这样的好处在于,对方不觉得是你在说服他,而是在他感兴趣的人或事的影响中不知不觉被说服。

查尔斯·华特尔在纽约市一家大银行工作,奉命写一篇有关某公司的内部报告。他知道某人拥有他非常需要的资料。华特尔先生去找那个人,他是一家大工业公司的董事长。当华特尔先生被引进董事长办公室时,一个年轻的秘书从侧门伸出头来,告诉这位董事长她今天没有什么邮票可以给他。

“我在为我那12岁的儿子搜集邮票。”董事长对华特尔解释说。华特尔先生说明了来意,开始提问题。董事长的回答却总是模棱两可的,他不想说出心里话,无论怎样的好言相劝都没有效果,这次见面很快结束了。

“坦白地说,我当时不知该怎么办。”华特尔先生说:“接着我想起那位董事长的秘书对他说的话——邮票,十二岁的儿子?我联想到我们银行的国外部门搜集邮票的事——从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上取下来的邮票。”第二天早上,华特尔先生再去找那位董事长。首先请人传话说,有一些邮票要送给他的孩子。结果,华特尔先生受到热情欢迎,那个亲热劲儿,即使是那位董事长要竞选议员,跟华特尔的握手也不可能再这么热烈了。这位董事长满脸笑容,客气得很,边看邮票边说道:“我的乔治将会喜欢这张。”他不停地说,还一面抚弄那些邮票,“瞧这张,这是无价之宝。”

华特尔同董事长花了一个小时讨论邮票,瞧他儿子的一张张照片。然后一个多小时,董事长把华特尔想知道的东西都讲出来了,还把他的下属叫进来,问他们一些问题,甚至还打电话给一些同伴,向他们了解情况,然后告诉华特尔,总之,他把一些数字、报告和信件的内容一股脑儿告诉了华特尔。结果,华特尔满载而归。

华特尔从单纯采访的角度开启不了那位董事长的心扉,于是从他最感兴趣的事物(邮票、儿子)着手,达到了解对方商业情报的目的,获得了成功。他采用的就是间接说服的方法。

间接说服,主要是针对对方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些貌似与本意无关的东西或行为打动对方的心,以达到真正的目的。这种方法利用了人类感情的广泛性特点。人的感情发生并非只有一个触点,而是因各人不同的气质、性格、喜好、所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而拥有诸多的感情触发点。也就是说,想说服别人并非只有一条路,而有是多条路。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个感情链。如果你抓住了这根链条上的任何一环,就有可能产生连锁反应,达到你所要触及的感情点,这也是你要说服人的基础。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的感情场周围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感情链,只要你善于观察和发现,要使一个人动情并非难事。当然,这不是鼓励人们去拉拉扯扯,搞庸俗关系学,而是指出这个客观事实,以便为正当目的服务。

当你因无法说服对方而苦恼时,别忘了使用间接说服法。

巧用故事说服对方

真正口耳相传的,不是产品创意与特色,而是故事。

——赛斯·高汀

我们经常发现:很多人在听完一场演讲之后,过不了多久,内容就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对于里面的故事却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

故事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影响力工具,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通过讲故事来化解对未知的担忧和生活上的挣扎。巫师和族人们一同围坐在营火边,将具有意义的故事传述给族人,教导他们培养对世界的正确认知,以及如何延续生活。

在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里,大臣的女儿用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吸引了国王的注意,拯救了许多无辜的生命。同样,我们从小受到各式各样的故事熏陶,不但开启了个人的智慧之窗,也影响了个人的人格特质……

这些都可以证明,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可能产生多么巨大的说服力。因此,我们在进行说服时,应该懂得多使用故事来帮助我们达到说服的目的。比如说,当朋友因为失去长期依靠而心生恐惧的时候,我们可以讲述这样一则故事:

一朵看似弱不禁风的小花,长在一棵高耸的大树下。小花庆幸有大树作为她的保护,为她遮风挡雨,每天可以高枕无忧。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伐木工人,三两下就将大树锯了下来。小花非常伤心,痛哭道:“天啦!我唯一的保护都失去了,从此狂风会把我吹倒、大雨会把我打倒!啊!以后我该怎么办呢?”

远处的一棵树安慰她说:“你可千万别这么想,事情跟你想象的正好相反——少了大树的阻挡,阳光会照耀你、甘露会滋润你;你弱小的身躯将更强壮,你盛开的花瓣将一一呈现在灿烂的阳光下;人们会看见你,并且称赞你!”

确实,一个人失去了一些本以为可以长久依靠的东西,自然会有难过和难以割舍的痛苦,但这其中,却也隐藏着无限的可能和机会。这则小故事将说服披上了一层亲和的外套,让人容易接受,而且不易忘记。

故事也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最快的方式,通过故事,可以传神地将你的意念传达给对方、深深地影响对方。有人曾做过实验,以同样的条件进行相同的说服活动,其中一组不使用任何技巧,另外一组则加入“故事”元素。结果发现,两组的说服效果相差很大!我们也可以发现,市面上的许多品牌或商品,一旦被注入“故事”,增加了口耳相传的元素,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从而引起轰动。

应该注意到的是,流传已久的名言、成语、寓言和俚语,其背后通常也都有典故,也就是“故事”,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简洁的话语视为故事的浓缩版本。它们的影响力有时也不亚于故事。

不管是故事还是名言、成语等,都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在说服过程中应酌情运用。为了能让它们在说服过程中发挥最大的功效,在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时要把握“适时”、“适当”的原则。否则,要是引喻失当,会让人贻笑大方,有损自己的说服力。

2.引用名言时,如果能加上明确出处或原创者的名字,将可大大提升说服效果。

3.运用故事进行说服时,务必要把握好“简洁有力”的原则,注意当时环境和时间是否恰当,同时配合适当的语调和肢体语言。

利用他人的支持

一个人的眼睛是现在的他,一个人的嘴巴是将来的他。

——高尔斯华绥

蒋介石去世那年,蒋纬国的军衔是中将,这已经是他当中将的第14个年头。根据国民党的规定,当了14年的中将若还未晋升为上将,就应强制退役,军衔也随之取消;上将则是终身制。时任“总统”的蒋经国并不打算给蒋纬国晋衔,为此蒋纬国想了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