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冰鉴大全集(超值金版)
3005800000027

第27章 情态(1)

情态与神

原典

容貌者,骨之余①,常佐②骨之不足。情态者,神之余,常佐神之不足。

注释

①骨之余:余,这里理解为外部表现,即容貌是骨的外在表现。②佐:辅助,弥补。

译文

容貌是人骨骼的余韵与外部显现,常常能弥补骨骼方面的不足;情态则是神的余韵与内部精神状态的外在表现,常常可以弥补内在精神状态的不足。

解读

《冰鉴》专立一章论述“情态”,把情态作为观人的重要内容,这是《冰鉴》切近实用的突出之处。观骨、望气、五行等,给人玄虚之感,人的情态却到处可见,一般人也可悉心对照,一目了然。《冰鉴》将人的命运与之联系起来,的确是胜人一筹。

“情态”是什么?曾国藩说:“情态者,神之余。”“神”是“情态”的来源,“情态”则是“神”的余韵和流风。情态,简单地说就是人的情态,一伸一欠,一顾一盼,一举手一投足,都属于情态之列。

曾国藩对情态是十分重视的,因为他认为神态难以把握,而通过情态可以窥见神态之秘密,两者关系十分密切。总的来说,两者具有以下关系:源流关系,表里关系,动静关系。即“神”蓄含于内,“情态”则显于外,“神”以静态为主,“情态”以动为主,“神”是“情态”之源,“情态”是“神”之流。

“情态”是“神”的流露和外现,二者一为表,一为里,关系极为密切。所以说“情态者,神之余”。情态应是人内心欢悦痛楚的面部表现,如果一身精神不足,要由情态来补充,佐以优雅洒脱、清丽绝俗、优美端庄、气度豪迈、冷艳飘扬之态,当然别有一番风姿。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论,一身病态,精神自然是不足的,虽得珍贵药物调养,仍然回天乏力;但她一身的冰雪聪明,弱态娇美,凄苦轻扬,却别是一种美丽。这是情态者,神之余的一种。

神与情又是经常合在一起的,是为“神情”。神与情有所不同,细细区分起来,神隐含于内,情显露于外,一个抽象,一个具体,前者不易识别,后者易于识别;神以静止态为主,情以运动态为主;神是持久性的内在力量,贵在充沛,隐隐有形;情通常以瞬间表现为主,贵在自然淳朴。

如果说神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事物,使人不易理解,那么情态的具体性则能够作神的补充。在考察人物时,通过各种情态来由外及里地发现人物的真性情、真本质,这是相对容易办到的事。

常见有容貌清秀俊雅美丽的,但举手投足之间却俗媚难持,这是容貌佳秀而情态不足的;又有容貌丑陋、观不入目的,却是端庄贞谨,不失一种深藏的内在美,这是容貌不足而情态有余的;两种情况的根源在于环境的修养和造化,其中有家庭的影响、社会的熏陶与自身的修炼。古人讲,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贵者因书而守成,皆因为书中的知识和道理启迪人的智慧提高人的修养所致。由此可见,情态乃神的外部表现与补充,神可经由后天的修炼得到改变。

如上所述,如果其“神”或嫌不足,而情态优雅洒脱,情态就可以补救其“神”之缺陷,所以说“常佐神之不足”。

“神”是“情”之源,“情”是“神”之流,有什么样的“神”,才会产生什么样“情”。但是,由于两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由“神”而产生出来的“情”或许正好让人感知到其反面。“神”是“情”之里,“情”是“神”之表,“里”所具有的本质性的东西决定着“表”所呈现出来的东西。由“表”去认识“里”,应该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神”与“情”之间还具有动与静的关系。“神”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特性;“情”具有比较突出的临时性特点,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特性。

“神”“情”合起来叫“神情”,是一个词,但不要把分开来的两者当成是一回事,两者相去甚远。“神”是本质,“情”是现象;“神”是内容,“情”是形式。要注意区分这两者。

曾国藩说:“久注观人精神,乍见观人情态。”这是他考察人物时的两个步骤和层次,即“初观情态”和“深察精神”。

情态的表现形式很多,可以在瞬息之间发现变化。曾国藩专门将其分为“恒态”和“时态”详加分析。精神是一个人心性的内在东西,不容易察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曾国藩才久久地注视江忠源,等他走后才说明“名扬天下,壮烈惨节而死”的判断。

情态的特征之一就是变动不定,在对人物进行鉴别的时候,只能把情态作为考察内容之一,只能将其当做一个局部。如果局部不足,整体还过得去,就应该予以考虑,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整体已坏,即使某一个局部尚佳,也难当大用。

处世活用

情态是一个人内在精神思维,投注于外部举止行为的动态表现,和一个人的容貌静态显示大不相同。由于个人的后天习性——经验和文化素养的差异,因此形成千姿百态的情态,用来展现个人不同的风格,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由于时常涉及个人安全、生存、自由、荣誉等基本需求,大多数人的心事不欲外露;或是缘于个人心性的根本差异、学习过程之习惯性、社会生活条件之不同,因此,就一件相似内容所表现出的内在意思而言,经常呈现出千奇百怪的外显情态,足以迷惑人心,令人难以捉摸。然而,经由长期历史经验的累积,仍能将纷杂多样化的情态,加以科学分类,进行简化和定型,能捕捉人之动态行为所传达的信息,并且透过外露有形的情态,借以深入探求当事人潜藏的内在心灵,就其潜藏动机或者是无意识的举止动作,解析真实的内在意义。

1.走路的情态:

一个人行进的神态,能够展现其内心的情绪和健康的好坏。健康自信的人,身体平直稳重,而脚步宽广有力。反之,不健康的人,其行进走路往往缓慢,而且步伐较小。情绪不稳定的人,行进间身体往往左右、上下晃动不停。一个人心胸光明正大,走路一定抬头挺胸,反之,行进间摇头晃脑或是低头沉思,必然内心有所隐私,具体如下:

(1)龙行虎步者贵态:龙行者,行进时身躯不晃动;虎步者,步伐宽阔有力,若是一个人身体平稳,步伐宽阔有力,足证该人身体健康,情绪平和,内心充满自信,事业自然容易成功。

(2)鹅行鸭步者至富态:男人如果身体肥壮腿部粗短,走路缓慢稳重,如同鸭鹅行进一般,足证该人情绪平稳,做事情胸有成竹,自是条理清楚,能够累积大量财富。

(3)行者心地险恶态:个人行走时,头部、手部、脚部都在动的人,好像三折的形状,足见该人内心偏颇不平顺,行事往往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4)走路时脚跟不着地者心性不良态:一个人走路时脚跟不着地,轻浮跳跃不停的样子,古人称做雀跃,足见该人心绪不安宁,往往投机取巧不安分,是破财奔波之相。

(5)行步挺直者光明磊落态:一个人走路抬头挺胸自是充满自信真诚。身心健康的人容易得到他人的敬重,事业也会取得成就。

(6)行步低头者短视近利态:一个人心事复杂,心胸不开朗,行进时,往往会一边沉思,一面走路,挥洒不开,自是短视近利的小人格局。

(7)行则头偏嘴翘者下流态:一个人走路的时候,时常翘着嘴巴,并且歪斜头部,该人性情往往偏离社会一般价值,坚决固执己见,难以和人相处,所以安心下流,而终必穷困一生。

(8)挽手同行者浪荡态:男子应该有独立自主的性格,用来开创一番事业。男人相互间,若经常有牵手拉手的举动行为,往往缺乏独立个性,所以会产生依赖习性,往往是流浪或是赌博之人。

(9)扶肩并立者放荡态:男人相互间若是经常有勾肩搭背的举动,心态上往往是轻浮随便,做事情任性妄为,是佻达颠狂之人。

(10)汪洋阔步者得意态:内心得意者,心情愉快舒畅,所以走路轻快有力,神情愉悦,步幅宽广。

2.坐的情态:

一个人的坐相稳定性及其端庄与否,也可以印证该人的身心健康和品行,兹分别叙述如下:

(1)好的坐相以沉静平正为佳。一个身心健康、思虑纯正的人,坐相自是大方自在,所以能够持久安静,并且身躯平稳正直。

(2)坐得久而不会倦怠,且精神气色保持清爽的人,除身心很健康外,对所从事的工作也是专注投入,思虑一定非常缜密,因此胸有成竹,做事容易成功。

(3)坐常摇膝:一个人坐着经常摇晃膝腿,显示其思绪混乱,心无定见,而且容易见异思迁,是投机、趋炎附势的人,性格往往轻薄刻毒,自是不好的坐相。

(4)坐而低头:贫苦。

(5)坐而转身四面:毒。

(6)坐而摇头晃脑:狡猾。

(7)坐而乱色变容:凶恶愚贱。

(8)坐而频移或是摇股摆腰:劣相。

3.饮食的情态:

饮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也是每天都要实行的行为,通过一个人摄取食物的情态,来理解其性情和相关信息,有很高的可信度。一个人除吃得饱吃得好外,还要吃出健康、吃出快乐和文化来。因此好的吃相,挟持食物缓和而有次序,咀嚼食物大口而且适当,嘴里含物,绝不说话,生气时候绝不吃东西,所以能够吃出健康,吃出美味,吃出快乐幸福。

(1)食少而肥,个性宽和。一个人心宽,才会体胖,所摄取的食物虽然不多,然而能够完全消化吸收,所以身体会很丰腴。

(2)食多而瘦,性情杂乱:一个人虽然摄取很多食物,但是性情混乱,情绪不安宁,导致小肠难以吸收胃部所传送来的食糜,无法转换成养分,所以身体依然消瘦如昔。

(3)吃东西很快的人个性急躁:一个人性情急躁,吃东西的时候,往往在思索下一步的工作,难以用心品尝食物,所以吃东西速度经常很快。

(4)吃东西很缓慢的人性情温和:一个人性情温和,喜欢舒缓享受品味人生,所以饮用食物,经常是不慌不忙的。

(5)抬头吃东西,并且含在嘴里的人,寒贱歪行:一个人吃东西应该俯下头部就碗盘而食用或是挟持递送至嘴巴就食,若抬头而食,必然挟持食物过嘴部,并且含在嘴里不及时吞咽,显示该人性格扭曲,品格低下。

(6)吃东西牙龈露出来:一个人吃东西的时候,应该不急不徐,含蓄有礼,若系整排齿龈露出来,显示该人文化素质差,人缘会不好,所以一生辛苦,易短命。

(7)吃喝时饮料食物纷纷流滴散落的人品格低劣:一个人饮用食物,应该从容不迫,和谐有礼。若是慌忙急躁,仓惶失措,食物必然散落四处,足见该人教养不好,品格自是低劣。

(8)虎食狼餐者贵:人吃饭时候如同虎狼一样迅速猛急,短时间内即餐盘一空,显示该人身心健康,劳动力强盛,急欲填补流失的体力,所以是贵相。

早年的李鸿章桀骜不驯,目中无人,并且带有虚伪的个性,远非重朴质的曾国藩所能看得过。但曾国藩看出李鸿章确有才干,日后必成大器,遂予重用。在后来长期的磨炼中,李鸿章逐渐改变其浮巧和锋芒毕露的弱点,越发稳重和坚忍,最终青史留名。

曾国藩以发展的眼光看人,的确高人一筹。

汉代叱咤风云的大将韩信,早年家贫,又不会做买卖,常寄食于别人,众人多嫌弃他。淮阴屠户当众欺负他,使他蒙受“胯下之辱”。他后来投奔项羽,不受重用。萧何不计其过往劣迹,慧眼识真才,发现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潜能。萧何月下追韩信,向刘邦保举其为大将军,并鼓励他施展才华。在漫长的楚汉战争中,韩信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为刘邦建功立业出了大力。

如果刘邦总是用韩信受过胯下之辱的往事来估量韩信的才能,而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人,则韩信就只能成为别人眼中的无能之辈,一代人才就会被埋没。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用静止、孤立的观点看待人,会把活人看成“死人”。只有在发展中看人,才能真正做到知人、识人。

商界活用

大家都知道,日行千里的良马,如果没有遇到伯乐,就会被牵去与驴骡一同拉车;价值千金的玉璧,如果没有善于鉴别的玉工,就会被混同于荒山乱石之中。

纽约的第七街,是美国时装工业的中心。即使置身于美国近五千家大型服装公司的激烈竞争中,约南露珍服装公司仍然能独领风骚、独占鳌头,这其中有其董事长大卫·斯瓦兹不可抹杀的功绩,他也由此而获得“时装大王”的美誉。

纵观大卫的发家史,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让他受益最大的是他知人善任的能力。

还在19岁时,斯瓦兹就利用自己做工的积蓄,和别人合办了一个服装厂。但没过多久他就越来越深切地体会到,老是和别人做同样的衣服并非长久之计,必须有个好的设计师,能设计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新产品,才能在服装业稳坐钓鱼台,立于不败之地。

有一天,他来到一家零售店推销成衣,那位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左右的老板只瞄了一眼他的衣服便直言不讳地抛出一句话:“你的公司没有设计师。”这句话一下子就触到了斯瓦兹的心病。

老板接着从店里请出一位身穿蓝色服装的少妇,并问斯瓦兹:“她身上穿的这件衣服比起你们的衣服来怎么样?”

“实在是好看多了!”斯瓦兹不禁脱口而出,由衷地称赞道。

“这是我特地为我太太设计的。”老板骄傲地说,“别看我只开了这么间小店,可我从来也没有把你们这些大老板放在眼里。你们除了刚愎自用、固执偏狭以外,有几个懂得设计的?简直连一丁点美的细胞都没有!”

斯瓦兹听着这番几近侮辱的话,毫不在意,仍然笑容可掬地问道:“你为何不找一家大公司一展所长呢?”

没想到一提到这个话题,老板就发泄开了:“我就是死,也不要去给别人当伙计了!我在三家公司干过,明明是他们不懂,还偏偏说我固执!我是灰心透了,他们懂个屁!”

斯瓦兹知道,越是这样倔强自信的人,往往越是身怀绝技的怪才,便下定决心要将他争取来担任自己公司的首席设计师。

一开始提出要聘请他时,这位名叫杜敏夫的老板断然拒绝了。但斯瓦兹已经认定了他是个人才,于是不惜以“三顾茅庐”登门拜访,恳切邀请。杜敏夫终于被感动了,来到斯瓦兹的公司走马上任。当上了首席设计师。

在杜敏夫的指导下,斯瓦兹首先采用人造丝做衣料,一步领先,出尽风头,约南露珍服装公司的业务也随即扶摇直上,发展势头一片大好。

对于一个想获得长远发展的企业而言,招收人员是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之一。人员选择的优与劣,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员队伍的素质高低,人员等级越高,挑选工作也就越困难。具有潜质的人有如待琢之玉,似蒙土的黄金,暂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没有得到公众的承认,若没有独具慧眼的“伯乐”,是难以被发现的。

观人精神与观人情态

原典

久注观人精神,乍见①观人情态。

注释

①乍见:乍一看。

译文

长久的审视,应该主要用于观察人的精神状态;短暂的见面,则主要用于观察人的情态。

解读

情态以动为主,因此在鉴别人物时,情态只是考察的内容之一,犹如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有缺陷,整体尚好,大体不坏;局部虽佳,整体已坏,则难当用。犹如一株大树,枝丫坏死、而整株树仍有生命力,仍不失根深叶茂之美;如果大部坏死,虽余有一枝半丫的绿意,终失其整体的完美,叫人叹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