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7天让你读懂生活心理学
3005500000005

第5章 成功之道在于心——决定成败的心理规则(1)

人们常说“心态决定成败”,的确,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在行为与态度的背后,影响成败的关键因素就是心理。这些心理因素左右着我们,控制着我们的情绪和意志,影响着我们的状态。就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事情的成败。

在本章,我们将与你一起去探寻这股强大而神奇的力量。

10.詹森效应——心理素质决定成败

有一名运动员叫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有些人平时“战绩累累”,卓然出众,众星捧月,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再加上赛场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厚望,使得其患得患失的心理加剧,心理包袱过重,如此强烈的心理得失困扰着自己,怎么能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呢!另一方面是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在北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赛场出现的戏剧性一幕令所有观众体会到了心理素质在关键时刻的决定性作用,中国选手邱健在最后时刻上演奇迹逆转,以总成绩1272.5环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28金。

雅典奥运会,美国名将埃蒙斯在决赛最后一枪中脱靶,将金牌拱手让给我国选手贾占波。四年后,历史重演了。

决赛开始前,预赛成绩埃蒙斯排名第二,而邱健则排名第四。

决赛第一枪,预赛排名第一的拉伊蒙德·德贝韦茨仅打出了7.7环,埃蒙斯打出9.7环超越对手成为首位。此后,埃蒙斯一直牢牢处于第一位的领先位置,在第9枪结束后,埃蒙斯领先近4环排名首位,邱健以落后第二位的乌克兰选手0.1环排在第三位。

最后一枪,邱健打出了10.0环,乌克兰人打出9.8环,而埃蒙斯却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4.4环。这样,我国选手邱健延续了中国选手在此项目中的逆转奇迹,获得金牌。

赛后邱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邱健说:“我非常激动。赛前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我没有太高的期望值。如果期望值过高,有时在比赛中就会受到影响。打前几枪时我很紧张,我努力深呼吸来调整。”

谈到自己17年的训练生涯时,邱健说:“我已经是第四次参加奥运会了,前三次我或者状态不好,或者有伤病。我习惯于认为技术是成功的唯一因素,但后来我发现关键在于射击外的东西。我们队的心理学专家刘大夫和国家队的王教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谈到打最后一枪前是否期待夺金时,邱健说:“没有,我从来没期待能夺得金牌。我只想集中精力打好每一枪。决赛前我知道我和第一名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我仍需要战斗,我仅期待能站上领奖台。”

在被问及打最后一枪前如何控制心理状态时,邱健说:“我经历了数年的心理控制训练,我们知道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心跳会加快,但我知道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平静,例如,深呼吸。不要想比赛结果。”

谈到戏剧性的结局时,邱健说:“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听到观众欢呼时,我感觉我可能得了银牌。但我的教练告诉我得了金牌。”

谈到自己的幸运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贾占波的幸运时,邱健说:“我和贾占波都很努力,金牌属于我是因为美国的埃蒙斯最后一秒时没有保持平静,但我保持了平静。”

正是由于在关键时刻能够平静地控制自己的心态,邱健在历经17年的努力后,终于站到了最高的领奖台上。

而两次出现关键时刻失误的美国选手埃蒙斯则真正体会到了“詹森效应”的怪圈。那么,如何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首先,要认清“比赛”的目的,克服恐惧感,赛场并不可怕,只是比平常正规一些而已。其次,要平心静气地走出狭隘的患得患失的阴影,不贪求成功,只求正常地发挥自己的水平。赛场是高层次水平的较量,同时也往往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树立自信心,一分耕耘必定有一分收获。最终定会交付满意的答卷。

人生有三宝,曰健康,曰财富,曰知识。显然,健康是第一位的,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身健,二是心健。身健是人在世上维持正常生命的物质基础,心健是人在社会上保持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精神基础。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没有一个好的心理素质,在这个世界上就根本谈不上人生的成功和幸福。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事业成功的关键。以往人们在谈论成功的时候,很多人会提及运气、才干、能力、机会等,这些对于成功和成功人士无疑都是很重要的,也几乎是必须的,但是对于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来说,这是比上述更加重要的因素。当今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挑战的激烈、因未来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心理压力,都与人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

人人都渴望成功,然而人生的旅途注定坎坷,成功之路更是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失败会随时出现在你最脆弱、最无助、毫无防备的时候,让你措手不及。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就非常重要了,很多人由于心理素质不好,在遇到困境的时候就消极颓废,一蹶不振,这样肯定就坏事情了。但是有的人心理素质就很好,遇到这样的事情非常冷静和理智,这样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我们不难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如此镇定自若的人,还有什么困难能把他击倒呢?他们怎么会不成功呢?这样的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境地,都能始终保持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心态,坦然面对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事情,而不是盲目悲观,失落、消极。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不会以消极、沮丧的态度面对人生;他们会不断将自己的思想意识调整到最佳状态。

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获取幸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幸福是一种感觉,只有心态健康的人才会有幸福感。当今时代,物欲横流。如果为物质享受所迷惑,贪图物质享受,就容易坠入思想的泥潭而不可自拔。淡泊明志的人,不会被物质享受所诱惑,并能为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懈奋斗,即使生活条件不如别人,也不会计较,反而更加努力,抵制住物质享受的诱惑,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事实上,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光是事业成功才需要的。心理问题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我们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影响。每个人因身体素质、性格品质、接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在对待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差异的。关键是我们能否正确对待,几乎每个人都难免会遭遇失败或挫折,我们不必为过去的挫折背负沉重的精神负担。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靠无数次的磨炼逐渐养成的,更多还是在失败中领悟出来的。所以我们对心理问题既要关注,不能掉以轻心,又要放松心情,有意识地修养和磨炼。当你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时,你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11.瓦伦达现象——怕输不会赢

谈到心理素质,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曾切身体会过心理素质的好坏对成败的巨大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最突出的反映莫过于高考和重大体育比赛。那些在平时成绩优异,到了关键场合却意外败北的例子举不胜举。

心理学上也有一个著名的“瓦伦达现象”,讲的是美国著名高空走钢丝表演家瓦伦达的故事。在一次非常重大的表演中,原本踏钢丝如履平地的他却从七八十米的高空坠落身亡。那天瓦伦达上场前就不停地在对他妻子嘀咕:这次表演太重要了,一定不能有半点的闪失,更不可以失败。其实在这以前任何一次成功的表演中,瓦伦达都只是想着走钢丝的每个技术细节,而从不考虑表演成功与否会给他带来什么。

这种不是专心致志于做事本身,而是一再考虑做事可能带来的后果或其它东西,分散了做事的注意力,反而影响了做事的效果,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著名的“瓦伦达现象”。

人的潜力可分为生理的和心理的两种。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新纪录不断出现,标志着人的生理能力的极限不断被打破,从世界纪录创造者的惊人的生理能力看,人身上的生理潜力还大有发挥的余地。那么,人的心理潜力是否也大有发挥的余地呢?回答是肯定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只要是身心健全的人,他们的心理潜力都不小,关健在于怎样科学地、巧妙地激发人的心理潜力。

心理学家认为,放松状态最有利于激发人的心理潜力。比如,坐在沙发里舒舒服服听音乐的时候,似乎一心在享受着音乐中美的旋律,不在理解和记忆上特别用力,这就是放松状态。放松状态也叫“假消极状态”。因为,这表面的放松和消极是一种假象,而这假象下大量的心理过程在展开:精神状态在形成,自由联想在浮现,个人情绪在起伏……而在这放松状态下展开的心理过程丝毫不使人感到疲劳。

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他向孔子讨教说:“我曾经乘舟渡过一个深潭,艄公驾船的本领神奇莫测。我问艄公:‘驾船到您这份儿上可以掌握吗?’他肯定地回答说:‘可以’。‘善于游泳的人只要经过练习便可以学会,会潜水的人即使从未接触过船也能操作自如。’对于艄公的一番道理,我不是特别理解,但是艄公又不肯作进一步解释,所以请先生给我讲一讲是怎么回事。”

孔子听了弟子的介绍,就向颜渊解答个中奥妙:“游泳能手是不会惧怕水的,他对学习驾船不存在恐惧心理,心情完全是放松的;擅长潜水的人把陆上和水中看成一回事,把船行和车驶看成一回事,把翻船更不当一回事。所以,即使从没驾过船也能操舟自如,悠然自得。”

孔子还给他打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就好比一个参与赌博的人,用瓦块为赌注,心理毫无负担,赌起来轻轻松松,对输赢泰然处之反而常常获胜;他用衣物下赌,就有些顾忌;如果他用黄金下赌,那就会顾虑重重,心情紧张,生怕输掉赌资。其实赌的规则和技巧都是相同的,由于产生怕输的负担,技巧就难以发挥,也就更容易输掉。

打完比喻,孔子说出了自己的结论:凡是以外物为重,怀有恐惧心理的,内心必然怯弱,行为也因此显得笨拙犹豫。相反,对结果抱达观态度,姿态放松的,会表现出最好的水平。

孔子的结论符合心理学的规律。因为人在紧张的情况下,浑身肌肉收紧,思维也感到局促,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大脑会一片空白,还怎么能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呢?做的事情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只有在放松的情况下,你才能发现自己具有的潜力,因为在放松的情况下,你的才能会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也让你惊讶地发现自己平常所不了解的潜力。

在放松状态下,人们可以做平常做不到的事情。例如:印度的婆罗门教能使他的学侣很快记住《吠陀经》。而《吠陀经》以浩繁著称,共有四大卷,其中仅三卷就有十五万三千多个单词。这么多的单词,学生是怎样记住的呢?婆罗门教用来训练这种惊人记忆力的是瑜珈术。而瑜珈术能产生记忆奇迹的关键,是使学生处于放松的假消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人的记忆力最强,思维力最佳。

12.心理定势——是什么让人变得愚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或叫认识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人们在认识新事物时,往往把新事物同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者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把新事物包括进去。也就是说,人们在认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人或事时,总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知识、认识来判断、评价,因而在主观上往往已有一定的定型,在心理学上这叫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常常使人在认知新的事物时产生一种定势效应,即以一种已有的固定看法为根据去认知一个新的社会事物。

有一个楚国人出门远行。他在乘船过江的时候,一不小心,把随身带着的剑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叫:“剑掉进水里了!”这个楚国人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

然后回头对大家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众人对他的行为感到疑惑不解,有人催促他说:“快下水去找剑呀!”楚国人说:“慌什么?我有记号呢。”

船继续前行,又有人催他说:“再不下去找剑,这船越走越远,就该找不回来了!”楚国人依旧自信地说:“不用急,不用急,记号刻在那儿呢。”

等到船行到岸边停下后,这个楚国人才顺着他刻有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可是,他怎么能找得到呢?他在靠近岸边的水中,白费了好大一阵工夫,结果毫无所获,还招来了众人的讥笑。

船上刻的那个记号是表示这个楚国人的剑落水瞬间在江水中所处的位置,可是掉进江里的剑是不会随着船行走的,但船和船舷上的记号却在不停地前进。等到船行到岸边,船舷上的记号与水中剑的位置早已风马牛不相及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发展变化的事物,必然要犯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在心理学上讲,就是用心理定势去看待问题。

实际上心理定势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定势能使人在客观事物、客观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对人和事物知觉得更迅速、更有效。因为个体在认识新的事物时,头脑里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正是凭借这些知识、经验,才使个体对新事物认识得迅速、有效,而不至于需要长时期的摸索。知识、经验的作用正在于此。

但是另一方面,定势效应也能产生消极作用。客观事物千差万别,情况又总在不断变化,而仅仅凭借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知新的事物,又往往容易使人在认识上出现偏差。

俗话中的“老眼光看人”、“想当然”、“按老皇历办事”,就是这种情况。这时,我们需要不断突破我们固有的思维方式,用新的眼光去认识新事物。

人们在思维上有一种惯性,就是容易用过去的观念来衡量新的事物。

我们都知道大象是一种力大无比的动物,可是我们不知道的是,那样的庞然大物,只用一根细细的竹竿就可以把它拴住。世界上许多的驯象人都是这么做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象很小的时候,就被拴在上面,小象虽然拼命挣扎,却无力逃脱。最后它们只好放弃努力,并形成了一种观念:这竹竿是我无法挣脱的。渐渐地,象长大了,虽然它已经有很大的力量,别说是竹竿,就是一棵树也能连根拔起,但它自己却不知道!它以为这根细细的竹竿仍然是它无法挣脱的,甚至连试都没有试一次。

这就是因为它小时候形成的印象,一直保持到长大,却没有通过尝试去发现已经变化了的情况。或者说,拴住大象的不是什么竹竿,而是那种“我没法逃脱”的想法。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心理定势”,就是用过去形成的经验来衡量新的事物。

其实我们不应该笑话故步自封的大象,因为在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