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7天让你读懂生活心理学
3005500000012

第12章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掌控情绪的心理方法(3)

28.情绪转移——控制情绪的蔓延

张总经理对公司的状况不大满意。在一次办公会议上,他作了激励的讲话,保证自己将以身作则,每天做到早到迟退,力图率领大家扭转公司的颓势。谁知几天后的一个早晨,张先生看报太入迷了,出发的时候,离上班时间只剩几分钟了。他匆匆忙忙地开车,闯了两个红灯,被警察扣了驾驶执照。

张先生气急败坏,他抱怨道:“今天活该有事,我向来遵纪守法,该死的警察不去抓小偷,却来找我的麻烦,真是可恨!”

回到办公室,正好碰到销售经理来向他汇报工作。他不带好气地问销售经理上周那笔生意敲定没有。销售经理告诉他还没有。

张先生吼道:“我已经付给你七年薪水了。现在我们终于有一次机会做笔大生意,你却把它弄吹了!如果你不把这笔生意争回来,我就解雇你!”

销售经理一肚子的不满,心想:“我为公司卖了七年力,公司少了我就会停顿,张总经理不过是个傀儡。现在,就因为我丢掉了一笔生意,他就恐吓要解雇我,太过分了!”

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问秘书:“今天早上我给你的那五封信打好了没有?”她回答说:“没有。我……”销售经理冒起火来,指责说:“不要找任何借口,我要你赶快打好这些信件。如果办不到,我就交给别人。虽然你在这儿干了三年,不表示你会一直被雇佣!”

秘书心里想:“有病啊!三年来,我一直很努力工作,经常地超时加班,现在就因为我无法同时做两件事,就恐吓要辞退我。欺负人呢嘛!”

秘书下班回家,看到八岁的孩子正躺着看电视,短裤上破了一个大洞,她就叫起来:“我告诉你多少次,放学回家后不要去瞎闹,你就是不听。现在你给我回到房里去,今晚不许看电视了!”

八岁的儿子走出客厅时想:“妈妈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我,就冲我发火,真不讲理。”这时,他的猫走到跟前,小孩一生气,狠狠地踢了猫一脚:“给我滚出去!你这臭猫!”

看,张先生的消极情绪通过漫长的链条,最后传导到了秘书家的猫身上。

其实这样的情绪转移现象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一个人的不良情绪一旦无法正当发泄和排解,会怎么样呢?这时此人往往会找一个出气筒,把情绪转移到别人的身上。

人的心境是很容易扩散和蔓延到周围的人和事上的,有时甚至是无意识的,自己也很难控制。

但是无论如何,拿别人撒气是不对的,对别人是不公平的。我们肯定不希望别人把我们当出气筒,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也该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向别人乱撒气才好。

那么遇到不良情绪该怎么办呢?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自己想办法消化。我们应该学会调整情绪的方法,及时扭转不良情绪,避免它的蔓延。让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有一天,姜先生来到一家珠宝店,走近柜台,把手提包放在柜台上,开始挑选项链。这时,一位男士推门走进珠宝店,也过来选珠宝。姜先生礼貌地把包移开,但这人却愤怒地瞪了他一眼,意思是,他是个正人君子,无意碰姜先生的手提包。这人感到受到了侮辱,就摔门而去,临走还说:“哼!神经病!”

莫名其妙地被人骂一句,姜先生很生气,也没心思买珠宝了,就离开商店,开车回家。

马路上碰巧堵车,姜先生非常烦躁:哪来这么多的破车;这些臭司机简直不会开车;那家伙开得那么快,不要命啦;这家伙水平太臭了,怎么学的车?……

在一个交叉路口,他遇上一辆大型卡车,那辆卡车先慢了下来,司机伸出头向他示意,让他先过,脸上带着友好的微笑。不知怎的,姜先生的一肚子不快,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像这个卡车司机那样,用自己的好心情给别人带来愉快,而不要让不良的情绪无限蔓延下去。

而且我们要懂得原谅别人。当别人对我们不友好时,不一定是真的对我们有什么恶意,也许他遇上了什么不顺心的事,一时转不过弯来,不知不觉就把气撒到了我们身上。对这样的人,我们也不必过于计较,要尽量宽容为怀。

29.心理代偿——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当人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往往会放弃最初的目标,通过达到实现类似目标的办法,谋求愿望的满足。这种做法叫做代偿行为。

例如,遇雨不能打网球时就打乒乓球;没能进入A公司,于是努力争取进入同一系统的B公司;同A的恋爱没能成功,于是跟A有相似之处的B成了新的追求目标;等等。在以上例子中,我们说B对于A具有代偿价值。假如B与A相比非常容易达到,或是与A相比价值较低时,即使达到了B目标,也不能成为对于A的代偿。只有当B与A很相似,得到B的困难度与得到A的困难度相同甚至更大时,B才会具备较大的代偿价值。也就是说,能够使当事人感到,得到B就像得到A一样。代偿行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的。对于最初的目标所抱有的愿望如果很强烈、很迫切时,就很难通过代偿行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老刘在一个研究所工作。十几年来,他为人正直,工作勤奋,逐渐成为该所的技术骨干,凡事总缺不了他。可是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也没有如愿评上工程师职称。开始所里卡毕业年限,等年限够了,职称评定又冻结,解冻后,又因名额有限没有赶上这班车。这使他的性格改变了。原来他对个人的事从不计较,现在逢人便谈职称问题,表示如何的不平。他的脾气也不是和和气气的了,因为一件小事可能就会粗着脖子大声嚷嚷。别人不与他谈职称,他认为人家有意不理他,有人说上几句同情话,他心里又难受。在单位有压力,回到家里不愉快,状态很不好。

他的同事老黄是与老刘一起分到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差不多,也是几次没评上工程师。老黄虽然也发几句牢骚,但情绪却比老刘乐观洒脱得多。他说,一开始我也很苦恼,可是时间一长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几乎毁了我的生活,家里家外搞得好紧张。我从来没有不相信自己,这次也立志要发奋。几年来,我自费学习了英语,最近又在学商业知识。我想条件成熟后去搞民办科技实体。最近我还在撰写一本书。这使我有更多的话题去交更多的朋友。这时再看,那些先评上工程师的人,有的却已泄了劲,没有了压力,生活得并不比我更愉快。

两个人遇到了同样一件事,却一个苦恼,一个快乐。这除了他们彼此有不同的性格、志趣等因素之外,还与他们对待所遇障碍的态度有关。老刘只有一个寄托———评职称,而且是始终不可变更的。这就将他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千钧系于一发,整日为此担心发愁,错过了其他许多可能的机会。其实能否评上职称外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人是无能为力的。他这样做,等于是把自己喜怒哀乐的决定权交给了别人。而老黄却有许多寄托———评职称、学习、办实体以及与朋友相会。职称评不上,他还可以有其他的东西作为代偿。别人决定的事听凭自然,而他去做自己可做决定的事,去寻找自己的快乐,并向未来投资,使自己将来的发展道路更宽。

30.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学——人人都需要自我安慰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说的是一只饥饿的狐狸路过果林,看见架子上挂着一串串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却摘不到,只得悻悻离开,嘟囔着:“葡萄还是酸的。”

在西方,这个故事甚至被引入了词典,短语“sourgrapes”(酸葡萄心理)就是来自于此,是指得不到的就说不好。而心理学中也借用了这个术语,用来解释人类心理防卫的一种机制——合理化的自我安慰。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处于那只狐狸的境遇。比如,一个公司职员很想得到更高的职位,却总也得不到提升,为了保持内心平衡他会自我安慰:职位越高,责任越重,还不如现在工作轻松,乐得逍遥自在。

与“酸葡萄”心态相对应,还有一种心态被称为“甜柠檬”心态,它指的是人们对得到的东西,尽管不喜欢或不满意,也坚持认为是好的。比如,你买了一套衣服,回来后觉得价钱太贵,颜色也不如意。但你和别人说起时,你可能会强调这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即使价格贵点儿也值得。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本来是为了研究“每个人对事情的兴趣,是否影响到了工作效率”,但是间接证明了“酸葡萄甜柠檬定律”的存在。

心理学家招募了一批大学生来做一些枯燥乏味的工作。其中一件事是把一大把汤匙装进一个盘子,再一把把地拿出来,然后再放进去,来来回回半个小时。还有一件是转动计分板上的48个木钉,每根顺时针转四分之一圈,再转回,也是反反复复耗费半个小时。

工作完成后,再分别给予他们1美元或20美元的奖励,并要求他们告诉下一个来做实验的人这个工作十分有趣。

奇怪的是,结果发现与一般的预期相反,得到1美元奖励的人反而认为工作比较有趣。

这似乎证明了,人们对已经发生的不好的事情,倾向于通过自我安慰、自我欺骗,把它的不愉快减轻。

这不由得让我们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我们都知道阿Q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胜利法,被称为“阿Q精神”。比如阿Q挨了假洋鬼子的揍,无奈之余,就说“儿子打老子,不必计较”,来自我安慰一番,也就心平气和了。

过去,这种明显的自欺欺人心理,成为人们的笑谈,遭到否定、批判。但是,今天的心理学家认为,适度的精神胜利法在心理健康方面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愉快的事,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左右、无法更改的。

那该怎么办呢?难道就要为此一味地愁苦、懊恼吗?那显然不利于身心的健康,也不利于事情的解决。这时候,使用一下阿Q精神,安慰一下自己,对于心理调节可能非常有效。实际上心理健康的人,多少需要有点儿阿Q的精神。

对于相同一件事,如果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结论就会不尽相同,心情也会不一样。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事情都存在积极性和消极性,当你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如果只看到消极的一面,心情就会低落、郁闷。这时,如果换个角度,从积极的一面去看,说不定能转变你的心情。

比如当你感冒时,与其为一时的痛苦而烦恼,不如想一想,感冒可以使人的自身免疫力提高;当你遇到挫折时,应该看到失败是成功的前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是一种收获;当遇到倒霉事时,你可以想一想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有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中被盗,他的朋友写信来安慰他。他在回信中说:“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瞧,凡事换一个角度去看,事情就显得不一样了。

当然,如果事情还有改变的余地,我们就不倡导进行自我安慰,而是要面对现实,主动去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