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白话全译)
3004400000029

第29章 九变第八(2)

夏侯渊手下的部将见韩遂的兵马很多,建议挖壕沟打持久战。夏侯渊却说:“我们围城战千里,现在挖沟扎营,士兵们会很疲惫的,不能坚持多久。韩遂兵马虽多,我看很容易打败他。”于是夏侯渊下令擂起战鼓,手下将士神威大振,高喊着冲向韩遂的阵地,韩遂的将士们人心已散,毫无斗志,顿时乱了阵脚,四散奔逃。

夏侯渊得胜回图阳,稍事修整,又兵围兴国城。兴国5 000人逃奔马超而去,其余的人都投降了夏侯渊。夏侯渊又乘势扫荡了高平等地,缴获很多粮草和牛马。

夏侯渊审时度势,赶马超,追韩遂,破兴国,平高平,连战皆捷。仗都打完了,曹操所派的节度使才拿着曹操的命令赶来。

商战使用范例

王光英充分放权

现代生活瞬息万变,无法预测和无法预知的事情很多,领导者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审时度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照抄照搬拿来主义。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按将军命令行事,只有这样,战时负责指挥的将帅才能做到有职有权,真正做到随机应变,不致贻误战机,保证克敌制胜。现代商战中,如果有类似的情况,也应当大胆信任外派的有关人员,让他们有临时处理紧急情况的权力,这样才能保证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获得成功。

中国光大实业公司董事长王光英是一位著名爱国实业家。有一次,他从有关资料中看到一条信息,就是有一批二手汽车需要转让,但是汽车的型号、数量、价格、产地都不清楚。

王光英凭着直觉,感到这是一笔必须迅速抓到手的大买卖。他立即派工作人员,要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把这条信息调查清楚。几天后,情况大致搞清楚了。这是智利的一家铜矿,临近倒闭,业主却不久前订购了一批“道奇”、“奔驰”等由美国、德国等国生产的大型载重车,共有1 500辆,全是刚买来的新车。为偿还债务,业主已决定廉价拍卖这批车。这时知道这一消息的,还有香港、智利和不少其他国家的经贸界人士。

王光英当即决定组建一支采购小分队,他迅速抽调了几位业务人员和相关的技术人员,给他们临时拍板成交的权力,鼓励他们“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相信他们一定能为公司、为祖国做好这一笔生意。

这是一场抢时间、争速度的“闪电战”。小分队接受任务后立即火速飞往智利,抢在其他国家之前与业主取得了联系。他们赶到现场,对汽车一辆辆检验。在确认这批车的质量令人满意后,又连续作战,投入了紧张的谈判。在谈判中,小分队智勇结合,反复与对方磋商价格,最后终于达成协议;这批1 500辆7吨以上、30吨以下的载重车,按原车价的38%全部卖给中国光大实业公司。这笔生意,使公司一下就赚了2 500万美元。

如果不是王光英敏锐的捕捉信息,如果不是王光英充分放权,让采购小分队有拍板成交的权力,小分队不可能如此漂亮、干练、出色地完成任务。可见,充分相信外派人员,充分下放给外派人员应有的权力,这在现代商战中多么有现实意义。

处世使用范例

别做学哈巴狗跳舞的驴子

一个人只要踏进社会的门槛,社会就自然赋予了他许多角色:学生或教师,领导或下属,人子或人婿,人夫或人父……

一个人自然应该承担,而且应该胜任自己必须承担的角色。要承担各种角色,就需要自己变换自己的角色,或者说,要以不同的角色、意识来做人。人生的许多烦恼,常常也就在这不断的角色变换中生出。

虽然,人的社会角色可以不断变换,但是,人就是人,作为人这个个体总不会变,或者说不能变。我们承担的各种角色,其实也就是我们作为人的一部分,是我们独特的个性和独立人格的一种构成。

有个人养了一头驴子和一只哈巴狗。驴子关在栏里,虽然不愁温饱,却每天都要到磨坊里拉磨,到树林里去驮木材,工作挺繁重,而哈巴狗会演许多小把戏,很得主人欢心,每次都能得到好吃的奖励。驴子在工作之余,难免有怨言,总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

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驴子扭断缰绳,跑进主人的房间,学哈巴狗那样围着主人跳舞,又蹬又踢,撞翻了桌子,碗碟摔得粉碎。

驴子还觉得不够,它居然趴到主人身上去舔他的脸,把主人吓坏了,直喊救命。大家听到喊叫急忙赶到,驴子正等着奖赏,没想到反挨了一顿痛打,被重新关进栏里。

无论驴子多么忸怩作态,都不及小狗可爱,甚至不如从前的自己,毕竟这不是它所能干的行当。正如你喜欢看电影,但却未必能当上演员,你爱踢足球,可是联赛你却上不了场。这倒不是让你认命,而是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适合自己的工作,也有不适合自己的工作,看人家做得好,但自己未必能行,还不如专心致志干好自己的本行,让别人来羡慕你呢!

查理·卓别林刚刚参加拍电影的时候,导演让他模仿德国当时一位著名的喜剧演员,可他表演的一直都不出色,直到找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戏路,才成为举世闻名的喜剧大师。

在欧文·柏林与乔治·葛希文两人相识的时候,柏林已是有名望的作曲家,而葛希文还仅是个每星期只能赚35块钱的无名小卒。柏林非常欣赏葛希文的才华,愿付3倍的价钱聘请他为音乐助理。但柏林却说:“你最好别接受这份工作,否则你可能会变成一个二流的柏林;假如你秉持本色努力奋斗下去,你会成为一个一流的葛希文。”葛希文牢记柏林的忠告,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了美国当代著名的音乐家。

我们应庆幸自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应该把自己的禀赋发挥出来。经验、环境和遗传造就了你的面目,不管是好是坏,你都得耕耘自己的园地;不管是好是坏,你都得弹起生命中的琴弦。就像道格拉斯·玛拉赫在一首诗中表达的那样:

如果你不能成为山顶上的高松,那就当棵山谷里的小树吧——但要当棵溪边最好的小树。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棵大树,那就当丛小灌木;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丛小灌木,那就当一片小草地。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麝香鹿,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活泼的小鲈鱼。

我们不能全是船长,必须有人也当水手。

这里有许多事让我们去做,有大事,有小事,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身旁的事。

如果你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那就当一颗星星。

决定成败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于做一个最好的你!

培养健全的心态将带给你平安、自由。切记:不要模仿别人,要发现自我,秉持本色,回归本性。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兵家使用范例

郭嘉消灭二袁

战争中的利与害,亦虚亦实,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凡兴师作战,其利害总是存在于将帅的思维和决策之中。作为全军的指挥,在实施作战指导时,只考虑利的因素而不考虑害的因素,就会麻痹大意,轻举妄动。相反,如果只考虑害的因素,而忽视利的因素,就会丧失信心,动摇士气。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忧丧而死。少子袁尚继位,而长子袁谭不平,命车骑将军驻黎阳。袁尚也怀疑其哥哥,拨给他指挥的兵力很少,还派亲信跟随,实为监视。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继续进攻袁尚兄弟。先渡黄河攻袁谭。袁谭向袁尚告急。袁尚想发兵救助,又怕袁谭得了兵众不还。就亲自率兵救助,与曹操战于黎阳。袁军夜逃,曹军追到邺城下。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攻城,郭嘉却在大胜之机提出撤军,而南征刘表。他说:“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曹操对郭嘉提出的消灭二袁的谋略连连称善。

郭嘉当时提出放弃进攻,待二袁火并,自相残杀,再一举两得的谋略,是建立在对袁氏政权内部矛盾深刻分析基础之上的,是非常高明的谋略。当时,二袁之间存有矛盾,如若急攻,二袁则共处灭亡之险境,必然会为免于灭亡而共同抗曹以求存;而如撤军,假装回军进攻刘表,二袁就没了外忧,内部矛盾上升,定会自相争斗。唐代柳宗元《敌戒》中说的“敌存而惧,敌去而舞……敌存灭祸,敌去召过”,就是这个道理。曹操于是在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八月下令撤军,南征刘表。二袁大喜,随之二袁争夺冀州。袁谭被打败,向曹操请降。曹操假装南征刘表,意在两袁。见二袁如郭嘉所料,正中圈套,不禁大喜,答应袁谭请求,出兵救援。袁尚退守邺城。曹军于公元204年八月破邺城。十二月又转手杀谭。郭嘉之谋略一步步顺利实现。

商战使用范例

并不亏本的亏本生意

处理利害关系时,应当特别注意将有害的因素想得更周到些。

孙子“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的思想,在现代经济生活的广泛领域里得到了运用。1968年,日本的藤田先生与美国的油炸食品公司签订了销购300万把刀叉的合同,交货日期越来越近,藤田突然发现由于许多原因,根本没法按期交货。学过法律的藤田,对于世界各民族的习俗十分了解。美国油炸食品公司的老板是犹太人,犹太人视信誉为第一,如不能按时交货,藤田将会信誉扫地。经过反复考虑,藤田包租了一架波音707飞机,将300万把刀叉空运到芝加哥,虽然在经济上亏损了,但却保住了声誉。第二年,美国油炸食品公司再次找上门来,向藤田订购600万把刀叉。藤田有了第一次的教训,不断加快工作的进程,但是,由于发生意外之事,还是重蹈不能如期交货的覆辙。藤田再次租用波音707飞机,将刀叉空运到芝加哥。两次交易,两次亏本。但是,藤田的良好信誉却得到了商界的赞赏。后来,藤田获得了美国麦当劳汉堡包在日本的总销售权,而两次亏本所造成的损失与总销售权给藤田带来的利润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应当成为我们社会生活中万事行动的第一想。

处世使用范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武则天14岁时便被唐太宗选入宫中,被唐太宗昵称为“媚娘”。当时宫中观测天象的大臣纷纷警告唐太宗,说唐皇朝将遭“女祸”之乱,有一个女人将代李姓为唐朝皇帝。天象中得出此女人多半姓武,而且已入宫中。唐太宗为子孙后代着想,把姓武的人逐一检点,做了安全的处置,但对于武媚娘,由于爱之刻骨,始终不忍加以处置。

唐太宗深受方士蒙蔽,大服丹丸,一时精神陡长,纵欲尽兴,但没过多久,便身形枯槁,行将就木。武则天此时风华正茂,一旦太宗离世,便要老死深宫,因此她时时留心另择新枝的机会。太子李治见武则天貌若天仙,非常喜欢。两人一拍即合,山盟海誓,只等唐太宗撒手,便可仿效比翼鸳鸯了。

当唐太宗自知将死时,仍不忘如何确保李家江山的千秋万代,要让有嫌疑的武则天跟随自己一同去见阎罗王。临死之前,李治和武则天都在他床边,他当着太子李治的面问武媚娘:“朕这次患病,一直医治无效,病情日益加重,眼看着是起不来了,你在朕身边已不少时日,朕实在不忍心撇你而去。你想一想,朕死之后,你该如何自处呢?”

武媚娘是个聪明之人,明白自己身临绝境的危险!怎么办?她心里清楚,只要现在能保住性命,就不怕将来没有出头之日。于是她赶紧跪下说:“妾蒙圣上隆恩,本该以一死来报答。但圣躬未必即此一病不愈,所以妾才迟迟不敢就死。妾只愿现在就削发出家,长斋拜佛,到尼姑庵去日日拜祝圣上长寿,来报答圣上的恩宠。”

唐太宗一听,连声说“好”,并命她即日出宫,“省得朕为你操心了”。唐太宗本来是要处死武媚娘,但毕竟自己喜欢她,心里多少有些不忍。现在武媚娘既然敢于抛却一切,脱离红尘,去当尼姑,那么对于子孙皇位而言,不可能有什么威胁。武媚娘拜谢而去。

李治借机溜了出来,对武媚娘呜咽道:“卿竟甘心撇下我吗?”媚娘满脸无奈的忧伤,她回身仰望太子,叹了口气说:“主命难违,只好走了。”“了”字未毕,泪如雨下,语不成声了。太子道:“你何必自己说愿意去当尼姑呢?”武媚娘理了理思绪,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治:“我要不主动说去当尼姑,只有死路一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殿下登基之后,不忘旧情,那么我总会有出头之日……”

太子李治赞赏武媚娘的才智,当即解下一个九龙玉佩,送给媚娘作为信物。太子登基不久,武则天很快又被召入宫中。

武则天的聪明之处在于做出重大决定之前能“集于利害”,在危难面前能迅速分清主次,并能果断地“退”,从而保全自己的性命。后来时机一旦成熟,武则天果断地由退转进,成为中国历史上声名赫赫的一代女皇。

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兵家使用范例

满足人性的愿望

孙子说:“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这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成就自己的事业的谋略。

自从汉二年(公元前200年)五月开始,楚、汉在荥阳一带展开拉锯战,谁也没有占到多大优势。于是双方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其西归汉,其东归楚。汉四年九月,项羽解围东撤,刘邦也要引兵西归。张良充分认识到此时的项羽因刚愎自用,到了众叛亲离、捉襟见肘的地步。于是,张良、陈平二人同谏刘邦,希望他趁机灭楚,免得养虎遗患。刘邦从谏,亲统大军追击项羽,另遣人约韩信、彭越合围楚军。

汉五年十月,汉军追至因陵,却不见韩信、彭越二人前来驰援。项羽回击汉军,刘邦又复败北。刘邦躲在山洞中,不胜焦躁,询问张良道:“诸侯不来践约,那将怎么办?”张良是一位工于心计的谋略家,他时刻关注着几个影响时局的重要角色的一举一动,探索着他们心灵深处的隐秘,并筹划着应对之策。当时,虽然韩信名义上是淮阴侯,彭越是建成侯,实际却只是空头衔,没有一点实权。因此,张良回答刘邦道:“楚兵即将败亡,韩信、彭越虽然受封为王,却未有确定疆界,二人不来赴援,原因就在于此。您若能与之共分天下,当可立招二将。若不能,成败之事尚无法预料。我请您将陈地到东海的土地尽划归给韩信,睢阳以北到谷城的土地尽划归给彭越,让他们各自为战,楚军将会很容易被攻破。”刘邦一心要解燃眉之急,听从了张良的劝谏,不久,韩信、彭越果然率兵来援。十二月,各路兵马会集垓下,韩信设下十面埋伏大阵,与楚决战。项羽兵败,逃至乌江自刎。长达4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

在处理韩信、彭越索要实惠这件事情上,张良做得十分周到,也充分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好名、好利。划归一些封地给他们,就满足了他们的心愿,使他们各自为战,尽力而战。人没有不自私的,与其让他为你办事,不如让他为自己办事。后者比前者的成功率要高得多。

商战使用范例

摸清客户的底线

有一个人讲了他一次讨价还价的经历。

当我在印尼巴厘岛的时候,有一次去逛街,看上了一个木雕。

“多少钱?”我问。

“20 000卢比。”

“8 000!”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