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功的中国家教(大全集)
3002700000055

第55章 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1)

■原文: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

■听到成功的召唤

人生之所以会变得精彩,其实是来自于梦想的精彩。没有人生下来就精彩,精彩是需要你自己去正确的。人的成长就好像是一个不断攀登高峰的过程,当你攀过一座又一座人生的高山时,在不断的征服和跨越中,你就会拥有一个精彩充实的人生。

在美国,有一个叫加纳的孩子,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黑人家庭,他的成功就是一个不断进取、创造命运的传奇。加纳自幼家庭十分贫困,因此他5岁时就不得不开始劳动,8岁开始赶骡子,帮助家庭维持生计。

加纳生来勤奋听话,他有一位不平常的具有进取精神的母亲。她目睹自己家庭的生活环境,即使每日艰苦劳动,收入仅能糊口,孩子也还是没有读书的机会。她知道自己的家庭与繁荣昌盛的社会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她慢慢觉得这个现实必定有什么原因。她想啊想,时常同自己的儿子讨论这个问题。

有一天,她与儿子加纳讨论说:“加纳,我们不应该贫穷。我不愿意听到你说,我们的贫穷是上帝的意愿。我们的贫穷不是由于上帝的缘故,而是因为你的父亲从来就没有产生过成功的愿望,我们家庭中的任何人都没有产生过出人头地的想法。”

母亲这番话给加纳的心灵刻下了深深的烙印:没有产生过成功的愿望,即没有进取精神,没有积极的心态,甘愿世世代代贫穷下去。加纳此时虽年纪不大,但他的心里已萌发了成功的决心,从此他时时刻刻注意怎么走上成功之路。他总是把他所需要的东西放在心中,把他不需要的东西置之不理。这样,他成功愿望的种子慢慢开始发芽、生长。

加纳为了走上成功之路,选择了经商作为自己奋斗的途径。他先从当小伙计入手,在零售百货店里当推销员。6年后,他懂得了哪些商品最畅销,哪些用户习惯买哪种商品,并与众多的顾客相识了。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决定自己经营创业,并把肥皂作为经营产品。于是,他靠自己积累的资本,从肥皂厂购进一两箱肥皂,然后自己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

在积极进取心态的支撑下,加纳不畏各种劳累和困难,一块一块地推销肥皂,一分钱一分钱攒,积累资金,一年365天坚持不懈地奔跑。就这样,一晃12年过去了,他家里的生活一天天改善,但他并不因此而泯灭了继续进取的积极心态,相反,他伺机获取更大的成功。后来,他获悉供应肥皂给他的那家公司由于内部原因,拟拍卖出售,售价是15万美元。加纳通过种种努力买下这家公司,最后他终于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

加纳的成功是一个靠努力改变命运的典型例子。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够不断地激励加纳,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呢?这个推动力就是:进取心。

进取心是神秘的宇宙力量在人身上的体现,为了获得和满足这种力量,我们甚至愿意放弃舒适的生活乃至牺牲自我。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我们需要这种激励,它是我们人生的支柱。一旦我们有幸受这种伟大推动力的引导和驱使,我们就会成长、开花、结果。进取心带来的激励也存在于我们体内,它推动我们完善自我,追求完美的人生。但如果我们无视这力量的存在,或者只是偶尔接受这种力量的引导,我们就只能使自己变得微不足道,不能取得任何成果。并且,这种向上的愿望,这种至高无上的力量,也有可能会消失。一旦染上懒惰的习性,我们就会停滞不前。

其实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在我们的人生里,总是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推动我们追求更高的理想。我们整个人类的发展就像一条永无尽头的河流,而我们的进取心也是永无止境的。这说明,正是我们的进取心,才让历史得以进一步地发展。进取心,是一种最高尚的欲望,这种内在的推动力从来也不允许我们停下来。它不断地激励我们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其实,即使我们今天所达到的境地也许足以令人羡慕,但我们却可以轻易地发现,我们今日的位置和昨日的位置一样,完全无法让自己完全满足。一旦我们想原地踏步,耳边就会响起那个神秘声音,听到向更高目标努力的召唤。翱翔于九天之上吧,雄鹰!

如果不能流泪,就选择微笑面对

在美国的一座山丘上,有一间不含任何有毒物、完全以自然物质搭建而成的房子,里面的人需要由人工灌注氧气才能存活,并只能以传真与外界联络。

住在这间房子里的主人叫辛蒂。1985年,辛蒂在医科大学念书,在科研中因接触杀虫剂使自己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她对香水、洗发水及日常生活接触的化学物质一律过敏,连空气也可能使她支气管发炎。这种“多重化学物质过敏症”是一种慢性病,尚无药可医。

患病头几年,辛蒂遇到的这一灾难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1989年,她的丈夫吉姆用钢和玻璃为她盖了一个无毒的空间,一个足以逃避所有威胁的“世外桃源”。辛蒂所有吃的、喝的都得经过选择与处理,她平时只能喝蒸馏水,食物中不能有任何化学成分。

8年来,35岁的辛蒂没有见到一棵花草,听不见悠扬的声音,感觉不到阳光、流水。她躲在无任何饰物的小屋里,饱尝孤独之余,还不能放声地大哭。因为她的眼泪跟汗一样,可能成为威胁自己的毒素。

而坚强的辛蒂并不在痛苦中自暴自弃,她不仅为自己,也为所有化学污染物的牺牲者争取权益而奋战。1986年,辛蒂创立“环境接触研究网”,致力于此类病变的研究。1994年再与另一组织合作,另创“化学伤害资讯网”,帮助人们免受化学物质的伤害。这一“资讯网”已有5000多名来自32个国家的会员,不仅发行刊物,还得到美国上院、欧盟及联合国支持。

生活在这寂静的无毒世界里,辛蒂却感到很充实。因为不能流泪,她选择了微笑。

有人说,生活像一面镜子,当对着镜子里的人笑时,镜子里的人也对你笑。我们何不打开自己的心,用那坚忍不拔的斗志,去挑战生活中的种种困境,用明媚阳光般的笑脸,去面对生活,让生命泛出光彩,也让自己走出一片美好的天地呢?

走过苦痛与挫折,用爱与热情去面对生活,生活依然充满着鲜丽的光彩。

■原文:别忘了妈妈之于你不仅仅是一般的母爱,而尤其因为她为了你花的心血最多,为你受的委屈——当然是我的过失——最多而且最深最痛苦。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呢?

■溺爱是一种伤害

在参加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时,我问一个13岁的北京男孩:“为什么野炊时中国孩子不如日本孩子能干?”这个孩子一针见血地回答我:“遗传呗!”他说:“爸爸、妈妈为了让我进个好学校,叫我住在姥姥家里。我姥姥有三不准,刀不准动,电不准动,火不准动。我长到13岁,火柴也不会划。我连家炊都不会,哪还会野炊啊?不是我们不想干而是不会干。”

这个孩子的坦率让我想到了冰心先生的一席话:“有时候,母爱并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譬如,‘小皇帝’的出现。”

的确,对孩子过度的保护会成为一种伤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一些磨难,这是一种规律。“酸甜苦辣都是营养,生活百味都要体验。”如果把磨难和体验全部省略了,一切都替他包办,看上去是顺利了,是舒适了,结果却使他软弱而闭塞,胆怯而无能。现在有一种现象,叫“30岁儿童”,都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没有长辈陪在身边就惶惶不可终日。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这样一种成长状况,那您就切记:关爱不要溺爱。

不要过度的呵护你的孩子

有一个叫桑塔的女孩子,在她十三四岁时,突然开始闹病,经常呕吐,这时她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一个人拉扯着她和其他的孩子,带她看了很多医院,结果都没有什么起效,母亲就把她带回了家,所有的事情都替她操办,桑塔所需要的,只是躺在床上接受母亲的照顾。再后来,她连生活都不能自理,彻底地病在床上。

后来,桑塔的姐姐说,自己的小妹从小就身体单薄,经常生病。生病时,母亲就倾尽自己的精力和心力照顾。桑塔想吃什么,母亲都会放到的床头,一直这样下去,桑塔也就习惯了躺在床上,饭来张口,什么都不会做,这种状态一直到现在。姐姐说,妹妹的病其实应该是母亲造就的。

后来,在姐姐和医生的帮助下,桑塔接受了治疗。后来,桑塔能握住杯子自己喝水,自己也起来稍微走动一会儿,有时候还会到院子里晒会儿太阳。但是,医生说桑坦的心理年龄还处于孩子的水平,造成她长期卧在床上主要是她心理方面的原因,她得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一种病——臆病。要让她完全恢复是不可能的,因为她的最佳治疗时间已经错过了。这真的太遗憾了!

就是因为家里人的过度呵护与关心,让一个原本正常的孩子丧失了自己美好的青春,丧失了自己正常、健康、快乐生活的能力。她未来的路还很漫长,我们都不知道以后她会面临些什么,我们只能为她惋惜。可是,惋惜也没用了,她最适合治疗的时间已经错过。试想,如果当她生病后,母亲能够狠心一点,让她坚强地应对自己的生活和疾病,也许,现在她就不会瘫痪,而是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过度的呵护,让一个本该正常、健康的人,慢慢变成了一个不能自理的“残疾”。这很可怜,却也真的很可悲,可是,这样可悲的事,却每时每刻都在上演。多份来自儿科临床的报道及有关机构的调研结果都显示,虽然生活越来越富裕了,但并没有使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反而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

其实,如今的孩子变得如此弱不禁风,经常容易罹患一些疾病,虽然与环境污染等因素脱不开干系,但是主要的原因还是父母对孩子养育得都太精细、照护过度所造成!想想看,夏天躲在有空调的家里,怕宝贝晒坏了,加之室内温度低,使宝贝失去了出汗的机会;冬天里怕宝贝冷,不让去户外活动。由此,宝贝的免疫系统受不到冷热刺激,不能对自然变化应激而变。这样,一旦气温下降,他们在外面没能及时添衣,或者环境稍微有些其他的什么变化,他们的身体立马就吃不消,就容易生病了。同时,还有各种疫苗和抗生素等,身体的免疫系统被越来越多的人工手段“保护”着,由于家长太注意卫生了,让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免疫力变得十分差。

我们看了这些过度呵护的例子,难道还不会有一些启发么?生活中其实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宝贝健康茁壮地成长,面对那些娇贵的孩子,不妨还是“狠心”一点,不要那么过度地保护他,孩子确实脆弱,但是并不是要待在无菌室里的试验品。应该让宝宝多到大自然中运动,饮食上要注意均衡营养,不要什么都要最贵的,实际上并没有意义,反而对宝宝的健康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在生活中一定要避免过度呵护,只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素质,让孩子不要再那么脆弱,培养出孩子坚强的性格。这样,暂时的“狠心”,将换来将来的“安心”“省心”“开心”。我们为什么不去这么做呢?要知道,也许你今天的过度关心,换来的却是一个无能的孩子,还有他对你“关心”的怨恨。

孩子正像被过度呵护的吊兰,他们的成绩、特长有如吊兰的叶儿,光鲜惹人爱,有谁走进孩子的身心,更在意他们能否舒展地成长?有谁着眼孩子未来,更在意他们在关爱适度的空间自立!家长们照顾着孩子饮食起居的一切,大事小事一律操办,把孩子当成花朵一样养在温室里,不轻易让孩子独立、锻炼。结果造就了一个个整天无精打采、表面光鲜的孩子,可是,一旦有什么病痛、困难、挫折到来,他们就不堪承受。

马克·吐温的教育

马克·吐温有三个女儿,他是一个非常慈爱的父亲,他把女儿们当做掌上明珠,家庭中常常充满了笑声,洋溢着温馨。从女儿开始懂事时,每当他写作累了,他就叫来女儿,让她们坐在自己的椅子扶手上,给她们讲故事,故事的题目由女儿选择。她们常不假思索地拿起画册,让父亲根据画面上面的人或动物即兴编故事。马克·吐温虽然可以毫不费力地编出一段生动的故事来,但是每次他都非常认真,从不敷衍。

在这个家庭里,父母和女儿之间始终保持着一种平等、民主和相互尊重的关系,洋溢着和睦融洽的气氛。父亲从来不摆出一副做家长的架子,训斥女儿。孩子有了过失,马克·吐温也决不姑息,让她们记住教训,不能重犯。只是,马克·吐温惩罚女儿的方式与众不同。

有一次,马克·吐温夫妇想带着孩子到农庄度假,一家人坐在堆满干草的大车上,颤悠悠地向郊外驶去,一路上饱览着美丽的田园风光,这是女儿们向往已久的事了,因此她们一路上唧唧喳喳说笑不停。可是就在大车出发前,不知出了什么差错,大女儿苏西动手把妹妹克拉拉打得哇哇大哭。事后,苏西主动向母亲承认错误,但是按照马克·吐温制定的家规,苏西必须受到惩罚。惩罚的方式还要女儿自己提出来,母亲同意后,就可以施行。苏西提出几种受惩的办法,包括她最不情愿受到的惩罚——不坐干草车旅行。她知道自己犯了错,别人是不能代替自己的,犹豫了老半天后,苏西终于下了决心对母亲说:“今天我不坐干草车了,它会让我永远记住,不再重犯今天的错误。”虽然母亲很不忍心看着自己女儿那么痛苦,但是她知道,只有女儿自己承担责任以后才能进步,这种刻骨铭心的感觉是自己不能代劳的。

而马克·吐温非常理解女儿自己决定的受罚方式对她自己究竟有多大的分量,他后来在回忆这件事时说:“并不是我让苏西做这件事的,可想起可怜的苏西失去了坐干草车的机会,至今仍让我感到痛苦——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20年。”

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父亲,有这样一个温馨、民主的家庭生活环境,马克·吐温的女儿们幸福地长大了。

■原文: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生不会完的。你跟我两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吗?清清楚楚的,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除了外界的原因没有能使你把假期过得像个假期以外,连我也给你一些小小的不愉快,破坏了你回家前的对家庭的期望。我心中始终对你抱着歉意。但愿你这次给我的教育(就是说从和你相处而反映出我的缺点)能对我今后发生作用,把我自己继续改造。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