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功的中国家教(大全集)
3002700000034

第34章 劝学(1)

■原文:盖自西汉以至于今,识字之儒约有三途:曰义理之学,曰考据之学,曰词章之学。各执一途,互相诋毁,兄之私意,以办义理之学最大,义理明则躬行有要,而经济有本。词章之学,亦民以发挥义理者也。考据之学,吾无取焉矣,此三途者,皆从事经史,各有门径。吾以为欲读经史,但当研究义理,则心一而不纷。是故经则专一经,史则专熟一代,读史则专主义理,此皆守约之道,确乎不可易者也。

译文:总体上说从西汉一直到今天,识字的读书人,大约有三种途径:一是义理之学;一是考据之学;一是词章之学。往往各执一门学问,而去攻击其他两门学问。兄长的私人意见,以为义理之学最大。义理明白了,那实行起来更可抓主要害,经世用有了根本,词章之学,也是发挥义理的。考据之学,我觉得没有可取。这三种途径,都从事经史,各有各的门径。我觉得想读经史,便应研究义理,那样更专一而不分散。所以经要专守一经,史要专熟一史,读经史专主义理,这都是守约的道理,的确不可改的。

■精读与泛读

精读与泛读历来是学问家读书的两种方法,从来没有哪个人一生只靠博览群书而最终学有所成的,更没有哪位大学问家平生只读一本书而成名成家的。

然而古人似乎更偏重于“精读”,因为这里包含着一种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就曾说过这么一段话:“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当如人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并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而且历史上还流传着这位才子抄录《汉书》《史记》的故事,并传之为美谈。

对于这种精读的做法,曾国藩似乎并不以为然,他在指导儿子读《汉书》的时候说道:“须以勤敏行之,每日至少亦须看二十页。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页,明日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而不能毕一部。如煮饭然,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须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甲五经书已读毕否?须速点速读,不必一一求熟,恐因求熟之一字,而终身未能读完经书。”

这种观点自是有其高明之处的,当人们迷惑于读书“在精不在多之说”时,必定在读书时放不开手脚,总恐于自己读书不够“精”,不够透彻而踟蹰不前,最终甚至一辈子都读不完一本经书,这一点大概不是曾国藩的杞人之虑,因为有事实可以为证,“吾乡子弟未读完经书者甚多”,大概多是苦于那种没必要的顾虑吧!

所以读书要:精读泛读都不可偏废。就如同现代著名散文家秦牧所主张的,读书要学会“牛嚼”和“鲸吞”。鲸吞当然无异指大量的泛读,牛嚼自然是精读了。他说:“老牛白日吃草之后,到深夜十一二点,还动着嘴巴,把白天吞咽下去的东西再次‘反刍’,嚼烂嚼细。我们对需要精读的东西,也应该这样反复多次,嚼得极细再吞下。有的书,刚开始先大体吞下去,然后分段细细研读体味。这样,再难消化的东西也容易消化了。”

泛读精读是读书的两翼,哪个也偏废不得,只有两者结合使用才是真正的读书良法。

读书需讲求方法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吕洞宾下山,想要寻觅一个不慕富贵而堪传道的弟子。后来他遇上了一个青年。吕洞宾就用指头点石成金赠给那青年,那青年不要。吕又把一块大石头点成金子,他仍不要,最后把一座山点成金子,那青年仍不动心。吕洞宾正以为自己找对了人,便问他要什么?那人说,我不要点成的金,我要你那点金之术。

这个故事本来是讽刺那些贪婪的人,但换个角度想,它也告诉我们不论做什么事,方法总是很重要的,读书也不例外。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说道: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就是告诉我们,读书之人,不可死读书本,需讲求方法。

曾国藩也非常强调读书方法的问题。在他的家书、日记,以及与朋友的信件中随时可以看到他对于读书方法的论述。首先,他认为,读书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同的人在读同一种书时方法不尽相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应用不同的方法来读书。比如在学习的初级阶毁,主要任务是迅速摄取信息,读书时就要速点速读,不能句句求熟。据此,曾囯藩提出“看者涉猎宜多、宜速;读者宜主讽咏宜熟、宜专;看者‘日知其所亡’,读者‘月无忘其所能’。看者如商贾趣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挲,但求其久。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土防隘,二者截然两事,不可缺亦不可混。”

其次,读书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可机械地死背。曾囯藩教导孩子,读书记性好或坏并不重要,“所虑者第一怕无恒,第二怕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明白。此却是大病若着实是看明白了,久之必得些滋味,寸心若有怡悦之情,则自略记得矣。”

再次,应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采取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有些人记性好,有些人则悟性高,那么在读书时则必须用不同的方法,否则效果就不好。曾纪泽“读书记性不好,悟性较佳。若令其句句读熟,或责其不可再生,则愈读愈蠢,将来仍不能读完经书也。若蛮读蛮记蛮温,断不能久熟,徒耗日工而已。”

此外,还强调读书必须坚持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五统一的方法。曾国藩凭着自己的经验阅历认为,要五到俱全,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他讲过的“切己体察”,实际上即是指身到;“虚心涵泳”,实际上即是指心到;看书读书,实际上即是指眼到;写字作文,实际上即指手到;诵密吟,实际上指口到。

凡此种种,不一而是,我们应该借鉴前辈们总结出经验与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读书过程中总结适合自己的好方法。

掌握方法进步才快

如果我们试着观察一些平时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就会发现一个属于他们的共同特质,那就是他们在休息的时候总是玩得最投入、最痛快的那些孩子,而一旦到了开始学习的时候,他们总是专心致志,完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任何其他的事情都不能让使他们分心。

有科学实验数据表明实践证明,青少年的注意力一般只能保持大约45分钟,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注意力就会大幅下降,无法集中精神,学习效率也随之渐渐降低。所以,为了提高学习的效率,最好以4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让孩子休息一会儿,调整一下情绪。这是保持注意力的最好方法。所以我国的学校大都采取这一制度,但是有少数学校为了追求更高的成绩,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讲究科学的方法,这样做只会适得其反。

据说爱因斯坦在研究的空闲里,经常拉小提琴。演奏乐曲,不但可以通过听音乐达到放松,还可以活动身体。人的专注力是有限的,如果长期保持高度集中的专注,只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因此,应该给头脑―点休息的时间。

但是,学习中的休息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0分钟,因为超过了10分钟,会较难收心。人天生有惰性,休息太久时,惰性也就会出现,孩子接下来想再学习的心情就会很难恢复。所以休息也要适度。适度的休息,会让孩子有精力再持续努力的学习。

根据科学家研究:中午时分,是白天最想睡的时候,若能小睡一下,下午跟晚上都会更有精神。所以让孩子养成中午小睡10分钟的习惯,可以换来他们晚上一个小时的好精神;若能睡上20分钟,晚上就能多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这样算起来真是很划算。

登高望远是―种很有效的调整方法。三度空间的方向感比二度空间的方向感有用得多。不论领着孩子到哪座大楼,请登上顶楼。从窗户向下俯视,查看熟悉的地方和所面对的方向。当然,聪明的家长宁可让孩子放弃―整天的地面游览,也要让孩子置身空中俯视万物。

当然,也可与孩子乘坐透明玻璃电梯观光,因为四面都是透明的,这样可以使他们从繁重的学习之中抽身出来,放松身心。

走进大自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带领孩子从户外慢跑远比在健身房练有氧体操有益。户外运动有助于孩子认识周围的环境以及训练他们的智力与判断力,这些在室内很难能达到效果。

走路也是很好的放松方法。告诉孩子,真有读不下去的感觉时,不如就离座走一走。在走路的时候,全身的肌肉会得到放松,也会有较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有助于记忆。要学会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

通过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轻松扎实地记住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以一种放松的心态去学习,使人消除疲惫以及大脑高度紧张的状态,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休息的时候,多观察大自然的事物,学会用―种轻松的状态,思考和开发自己对书本以外的认知和发现感悟能力。

学知识要做到活学活用。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和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要学会做到对比区分。这样,不但能把书本上的内容真正地消化,理解得更加全面透彻,把未知的答案留给自己下―阶段的学习中去,还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持续地学习,会很容易觉得疲倦,但若能适度地休息,就会学得比较起劲,才会更有效率。适当的放松有助于学习。有些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想着别的事情,而在玩的时候又牵挂着学习,结果学得不好,玩得也不尽兴。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最会学习的人也是最会玩的人,这才是真正会学习。”有些家长和老师不太了解这个道理,也做不到这点,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花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考不到第一名,怎么还有时间去玩?其实观察一下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就会发现,他们在休息的时间里总是玩得特别开心。所以,玩得开心,学得专心,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

王国维,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是杰出的诗人,文艺理论家,国学大师。他在少年时期就中了秀才,名声也开始大噪。但是,他并不喜八股文,用所积蓄的钱买了《史记》《汉书》等典籍后,开始专心研读。他在学术研究上,能有“三代两汉之古籍,全部烂熟于胸”的基本功,这是小时候苦读书的缘故。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从事文史哲学数十载,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来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郭沫若先生曾经评价他“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王国维最有名的论著就是他的《人间词话》,他在其中提出,读书治学有三种境界,并就此援引了三句宋词名句加以说明。

第一种境界是说初学阶段的人,就像刚从平地登上高楼,眼界顿开,并意识到了自己过去所学知识少得可怜。他用晏殊《蝶恋花》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句子阐述了第一种境界。第二种境界所说的是在求知欲的驱使之下,专心致志地读书,废寝忘食,致使身瘦衣宽,容颜憔悴,但是为了求知治学,却毫无悔意。他用柳永《凤栖梧》中的句子“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来描写这一境界。

第三种境界所说的是真知实学来自于“千百度”的钻研和探索,一旦有收获便会体会到幸福和欢乐。他用辛弃疾《青玉案》里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形容第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经历了三种境界之后,终于成了一代大师,达到了最高的读书治学境界。

■原文:魏荫亭先生既来军中,父大人命九弟教子侄读书,而九弟书来坚执不肯。欲余另请明师。余意中实乏明师可以聘请,日内与霞仙及幕中诸君于熟商。近处惟罗研生兄是我心中佩仰之人。其学问俱有本原,于说文‘音学’舆地,尤其所长。而诗、古文辞及行楷书法,亦皆讲求有年。

译文:魏荫亭先生已经来到军中,父亲大人命九弟教子侄们读书,而九弟坚执不肯,要我另外请名师。我心里实无名师可请,日内与霞仙府幕诸君子反复商量,近处只有罗研生兄,是我心中佩仰的人,他的学问都有本源,在《说文》音韵学及舆地学方面更是有特殊造诣,而诗古文辞及行楷书法,也讲求有成就。

■郑玄求学于马融的故事

马融和郑玄都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大师,在学术上郑玄的造诣还要高于马融,可以称得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在郑玄33岁那年,虽然已经学富五车,但他自己却毫不满足,学无止境,越学反越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当他感到函谷关以东的学者已经无人再可请教了的时候,便通过友人卢植的关系,离开故国,千里迢迢西入关中,拜扶风马融为师,以求进一步深造。马融是扶风茂陵(今属陕西兴平)人,为当时全国最著名的经学大师,学问十分渊博。他遍注儒家经典,使古文经学达到了成熟的境地。他的门徒上千,长年追随在身边的就有四百余人,其中优秀者亦达五十人以上。

马融教学很有个性,不太注重儒者风范,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而且他只亲自面授少数天赋高的高材生,其余学生则由这些高材生转相授业。

郑玄投学门下后,三年不为马融所看重,甚至一直没能见到他的面,只能听其子弟们的讲授。但郑玄并未因此而放松学习,仍旧日夜寻究诵习,毫无怠倦。有一次,马融和他的一些高足弟子在一起演算浑天(古代一种天文学)问题,遇到了疑难而不能自解。有人说郑玄精于数学,于是就把他召去相见。郑玄当场很快就圆满地解决了问题,使马融与在场的弟子们都惊服不已,马融对卢植说:“我和你都不如他呀!”自此以后,马融对郑玄十分看重,郑玄也得到了马融亲自授课的机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郑玄便把平时学习中发现而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一一向马融求教,对于书中的奥旨寻微探幽,无不精研,终得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郑玄在马融门下学习了七年,因父母老迈需要归养,就向马融告辞回山东故里。马融此时已经感到郑玄是个了不起的人才,甚至已经超过自己,他深有感慨地对弟子们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他意思是说,由他承传的儒家学术思想,一定会由于郑玄的传播而在关东发扬光大。

做学问自身努力勤奋是一方面,有名师指导是另一方面,有了名师的指点,常常会让自己在学问的海洋中如鱼得水。

为孩子的成功选择方向

在现在的社会模式下,人们对孩子的教育,主要是依靠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协调和交流,就显得尤其重要。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好的老师,还需要有冷静理智的眼光,不是仅仅追求“重点”那么简单!结合孩子自身的特点,为他选择合适的老师和环境,才是明智之举。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就撒手不管不顾的做法,是极其错误、不科学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