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成功的中国家教(大全集)
3002700000026

第26章 做人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2)

晏子说:“夏朝末年有大力士推侈、大戏,殷朝末年有勇士弗仲、恶吏,这些人都有这神力,可谓是万人不敌之辈,可他们却不能挽救夏桀、殷纣的灭亡。桀、纣的亡国告诉后世一个道理:光靠勇士、蛮力而不懂得仁政,是行不通的。”

庄公仔细体会晏子之言,认为他说得很对,在对他表示感谢之后,还同意从今以后省刑轻赋,施仁政以固国本,让万民敬仰自己,让文臣亲近自己。

晏子下棋,开始时刚猛如虎顾前不顾后,待到后来欲挣扎时,早已成败局。他以此吸引庄公提出话题,并顺势转到以武治国和以仁治国上面来,当庄公不服气时他又举出实例,证明以武治国是不可行的。其婉转自如的口才技巧,令人叹服。

忠言逆耳利于行是历史实践得出的真理,但一个明事理的人,眼前利益而盲目地拒绝一切逆耳的忠言,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和策略让忠言不逆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忠言不顺耳而适得其反的情况。

说话要讲究方式

小珍在生活上一个马大哈,拿什么东西都不当回事,这几天不知何时又丢了几百块钱。好朋友圆圆一听,马上就叫起来:“你瞧你瞧,我说你什么来着?这就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拿东西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仔细仔细再仔细!你怎么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连钱这么重要的东西都保管不好。你还能干什么呀!你想想,你都丢了多少东西啦?我上次送你的那只手提包……”

“够了!够了!你别说了!”小珍气呼呼地打断圆圆的话,“不就是那只手提包吗?丢了就丢了呗!我丢东西我乐意,你管得着吗?”

圆圆本是一凡好意去劝小珍,可她说话的语气过于生硬,其中责备大于安慰,导致两人的谈话不欢而散。

可见,同样是忠言,顺耳的话比逆耳的话更容易被人倾听和接受,正如同我们儿时吃的药,甜味的总比苦味的更受我们的欢迎。因此,当我们向别人提出忠告时,应尽量避免用逆耳的话刺人、伤人,这样不但不会达到你预想的效果,如果话语过重会适得其反。

■原文:勿损人而利己。

译文:不要干损人利己的事情。

■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在一定局限的范围内,可能有靠损害他人利益,从而使自身得到实惠的事情,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根本不存在损人又利己的事情。损人的同时就是在损己,首先,自己的道德良知受到了无尽的谴责,这是第一损。其次,别人遭受了损失,就有可能会报复,那么你将遭受比损他人更严重的反损,这是第二损;当自己损人利己的事情做多了,就会失去周围人的信任,这时候是第三损,损失了他人的信任。当你连对家人亲戚都要拿来做损他人利自己的时候,恐怕就只能成为被所有人所不齿的了,这是第四损。

住高层建筑的人,曾经有那么一些没有良知没有道德的人,为了图方便就把一些垃圾废物直接从阳台抛下。形成了高空垃圾雨,特别是夏天,一些蔬果皮倾倒下来不但很容易击中过路的行人,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自己暂时图了省事,但是久而久之,环境的污染是大家的灾难,干这种事情的人又不能脱离这个社会,最终他也是要遭受损的。

还有那些向河流中排放污染物的工厂的负责人,也属于这种损人利己的,其实应该说损人也不会利己才对,他们不但自取其祸,也终究要遭到法律的严惩。

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时的张英,字敦复,号乐圃,是著名大臣张廷玉的父亲。张英敬信神佛,乐善好施,为官清正,对民生疾苦、四方水旱知无不言,深获康熙的信任。他写的家训《聪训斋语》中屡次提及做人要“立品”:“读经书、修善德、慎威仪、谨言语。”

张英在家教中从来不主张疾言厉色,而是使用日常的浅白语言,细致耐心。他教导儿子张廷玉如何为人处世时,说:“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能处心积虑一言一动皆思益人而痛戒损人,则人望之若鸾凤,宝之如参苓,必为天地之所佑,鬼神之所服而享有多福矣。”

有一件事情,父亲的处理让使儿子张廷玉也深受感动。清朝康熙年间,安徽桐城县发生了一件当朝宰相张英与邻居叶秀才为了墙基争地界打官司的奇闻。因为张英家要盖房子,地界紧靠叶家。叶秀才提出要张家留出中间一条路以便出入。但张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写明“至叶姓墙”,现按地契打墙有什么不对,即使要留条路,也应该两家都后退几尺才行。

这时张英在北京为官,其子张廷玉也考中进士,在朝为官,老家具体事务就由老管家操办。俗语说,“宰相家人七品官”,这位老管家觉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总管,况且这样建墙也有理有据,叶家一个穷秀才的意见不值得搭理。于是沿着叶家墙根砌起了新墙。这个叶秀才脾气倔犟,一看张家把墙砌上了,咽不下这口气,秀才自己动笔,一纸状文告到了县衙,打起了官司。

一个穷秀才与当朝宰相打官司,而且理由也不十分充分,亲朋好友都为叶秀才担心,怕他吃亏,劝他早点撤诉,但叶秀才就是不听,坚持把官司打下去。张家管家一看事情闹大了,就连忙写了封信,把这事禀告了北京的张英。

不久,就接到了张英的回信。信中没有多话,只有四句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这首诗,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来到叶家,告诉叶秀才,张家准备明天拆墙,后退三尺让路。叶秀才以为是戏弄他,根本不相信这是真话。管家就把张英这首诗给叶秀才看。叶秀才看了这首诗,十分感动,连说:“宰相肚里好撑船,张宰相真是好肚量。”

第二天早上,张家就动手拆墙,后退了三尺。叶秀才见了心中也很激动,就把自家的墙拆了也后退了三尺。于是张、叶两家之间就形成了一条百来米长六尺宽的巷子,被称为“六尺巷”。据说,这里成了桐城县一处历史名胜,一直保存下来。

张廷玉牢记父亲的教导,从小就熟读经书,待人宽厚恭俭,后任职大学士、军机大臣。后来张廷玉之子张若霭参加殿试中一甲三名探花,张廷玉闻知后,提出“天下人才众多,三年大比莫不望鼎甲,官宦之子不应占天下寒士之先”,认为儿子还年轻,还该努力学习、磨砺,积攒福德,这样才踏实可靠,恳请将其子列为二甲,雍正从其请,将张若霭改为二甲一名。张若霭后来在南书房、军机处任职,尽职尽责,谦虚自处,颇有其父的遗风。

人们都称赞张家家风淳厚,谦卑公允之心昭昭可鉴日月,祖孙三代都是为官清廉、人品端方、深受百姓爱戴的清官。

■原文:勿称忿而报横逆。

译文:不要用愤怒的言语对待蛮不讲理的人。

■顺应当下,顺畅前行

百鸟鸣叫的清晨,佛陀带领五百弟子,由舍卫城缓缓地往摩竭国行进,一路上肃穆庄严的队伍,吸引了大批前来顶礼膜拜的百姓。

临近中午时刻,佛陀就和这五百弟子一起在摩竭国界边缘的一片树林里歇息用斋。

饭后,佛陀对众弟子说:“所谓‘凡事必有因’,此次我带领你们来到摩竭国,主要是使摩竭国人修布施供养之法,并向邻国——迦师那国传扬佛法的义理。

“迦师那国因地处偏远,百姓缺乏教化,民风尚未开化,国中人民性情狂野、蛮不讲理,而且国内行恶之人甚多,搏斗争执之事时有发生,百姓刚烈凶狠,更是远近皆知。

“但是,我佛慈悲,无论世上如何难以教化的人民都要度化,而且人性本善,人生来皆具有佛性,都能因听闻佛法而得到开悟、得到解脱。众生皆平等,因此将我的教法传入迦师那国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你们之中有谁愿意去迦师那国传布正法,教化其人民吗?”

众弟子听闻佛祖这样说,个个都摩拳擦掌,心中都充满了自信,他们皆想:“我们早已经是四大皆空的佛家弟子,早已断尽三界见思惑,如今只要拿出从前除灭贪嗔痴的智慧与勇气,那么这世上还有什么是行不通、做不到的?相信一定能令迦师那国人信受佛法!”

这时,佛陀弟子中的摩诃目犍连尊者首先站了起来,他走到佛陀的面前,恭敬地对佛陀说:“我佛慈悲,弟子愿意前往迦师那国度化当地的人民。”佛陀点点头,表示赞许。

经过一整天的辛苦奔波,目犍连尊者终于来到了迦师那国的领地,但当他一踏进城门,就惊骇地发现有一位妇人手举菜刀一边挥舞,一边追着一个怀里抱着一只鸡的男人,接着他又看到两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口吐秽言,拳脚相加。

目犍连尊者每往前走一步,都仿佛离地狱更近一步,这里的百姓果真像佛陀讲的那样残暴、凶狠,甚至比佛陀所描述的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毕竟是在佛陀座下修行多年的人,他很快平静下来。

迦师那国的人民从来没有见过僧众,看到目犍连尊者出现都十分诧异,一个个都停止争斗,竞相议论起来:“你看那个人,真是奇怪,剃着光头,还穿着这么破旧奇怪的衣服。”

“真不知是哪里来的疯子。”

目犍连尊者见大家都好奇地议论自己,于是开口规劝众人说:“你们这样刚愎粗野的行为是愚蠢的,假如现在你们不赶快改掉这种恶性,那么将来你们必定在三恶道中受苦,赶快止恶行善,广结善缘吧!佛陀曾说……”

哪知,还没等目犍连尊者把话说完,迦师那国的人民就愤怒地冲他喊道:“你这个不知死活的家伙从哪里来?竟敢教训起我们来了,你还没有这个资格,赶快滚,要不然我们就揍死你!”说完,人们就把尊者轰出了城外。

目犍连尊者生平第一次被人们轰了出来,他实在想不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于是便一路思索着回到了佛陀和其他弟子歇息的树林里。

这时被尊称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遇见了他,便迎上前问道:“目犍连,为何这么快就回来了?迦师那国的人们可和蔼友善?”

目犍连尊者连连摇头,说:“唉,真是惭愧,我竟被他们撵了出来。”

接下来佛陀的五百弟子都一一前往度化该国人民,然而他们的结局也和目犍连尊者一样,都被羞辱一番,无功而返。

众人无奈地看着佛陀,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佛陀依然慈悲安详地让众人不要烦忧,然后派遣了大菩萨中智慧第一的文殊师利菩萨前往迦师那国度化当地的人民。

与其他五百弟子不同,文殊师利菩萨没有一进入迦师那国便急着宣扬佛法、布施民众,而是每见到迦师那国的人民都称赞道:“贤者,你们的作为真令人感到欢欣喜悦。”

接下来,他又去见了国王,并向国王称赞他的每一个子民说:“陛下,住在东海的渔夫工作勤奋、孝顺父母;守在西城的门卫尽忠职守、不辞辛劳;贵国北方的打铁匠智慧与胆识兼具,总能为人们平息争执,消除烦恼……陛下呀!这一定是您的德政彰显,才使得人民如此纯朴善良。”

听了文殊师利菩萨的这番话,迦师那国的国王和百姓都开心不已,人们对文殊师利菩萨的软言慰语很受用,纷纷称赞他的见识,原来残暴凶恶的人都说:“这位菩萨真是太了不起了,居然能这么贴切地说出我的义举,这么精准地看出我的优点。”

在文殊师利菩萨的教化下,该国人民开始渐渐地颂扬佛法,不再整日作恶,而是变得友爱和善,终于达成了佛陀此前的心愿。

常言说得好:“上了哪个坡,就唱哪个歌。”凡事应该看眼前的情况,懂得眼前应该学什么、懂得什么,而不是一味地遵从过往的经验,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判定,否则很可能会遭遇失败。所以人们要学会“与天为徒、与人为徒”,这样就能够大大增大成功指数,人生之路也会走得顺畅些。

用礼让化解矛盾

邻里相处的重要一条就是要有宽容心,古人都能做到“让一让,三尺巷”,如今的我们更有懂得凡事要以和为贵,且不可“得理不饶人,无理搅三分”。要知道:你对别人的过错能够宽容谅解是一种美德!因为邻居家庭环境、性格脾气、社会阅历、文化素养都有着很大的区别,对其显露的缺点或不当之处应加以宽容和谦让,只有这样邻里之间才能和睦相处。

古时候有个叫陈嚣的人,与一个叫纪伯的人做邻居,有一天纪伯趁着夜黑之际偷偷地把陈嚣家的篱笆拔起来,往后挪了一挪。这事被陈嚣觉察出后,心想,你这么做的目的是想扩大自大自己的地盘,我尊重你的愿望,满足你的需要,于是等纪伯回家后,陈嚣主动又将篱笆往后挪了一丈,给纪伯让出了更大一块地盘。天亮之后,纪伯发现自家的地盘宽出了很多,觉察到是陈嚣在故意让着自己,顿时羞愧难当,不仅把侵占的地还给陈家,还主动向后退让一丈。当地的周太守知晓这件事情后,非常赞赏陈嚣的行为和这行为带来的互让效果,抓住这个典型大力宣传,还命人立碑表彰,并将这个村子改名“义里”。

通过上面的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明白,忍让常常能带来互让;互让,就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尊重是保持邻里、社会生存环境安宁、和谐的心理条件,是一种精神文明。假如陈嚣发现纪伯夜拔篱笆占地的行为后,不依不饶,那么结果可能就不是这样了!

遇事能忍让可以消除烦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且又能感动对方,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人心都是肉长的,人心也都是可以烘热的,你的不动气,你的忍让,不但可以免除一场纷争,同时还可能换来对方的义举,最终事情就可以得到更圆满的解决。

曾官拜宋朝尚书的杨玢,年纪大了便告老还乡,安享着悠闲惬意的田园生活。他家住宅宽敞、舒适,家族人丁兴旺。有一天,他在书桌旁,正读着《庄子》,他的几个侄子跑进来,气急败坏地说:“不好了,我们家的旧宅被邻居侵占了一大半,这种事决不能姑息!”

杨玢听后,问:“不必惊慌失措,慢慢说,他们家侵占了我们家的旧宅地……”

“是的。”侄子们回答。

杨玢又问:“他们家的宅子大还是我们家的宅子大?”

侄子们不知其意,说:“肯定是我们家的宅子大了。”

杨玢又问,“他们占些旧宅地,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

侄子们说,“没有什么大影响,虽无影响,但他们实在是太不讲理了,就不应该轻松将他们放过!”

杨玢笑了。过了一会儿,杨玢指着窗外落叶,问他们:“那树叶长在树上时,那枝条是属于它的,秋天树叶枯黄了落在地上,这时树叶又作何感想呢?”他们不明白含义。杨玢干脆说:“我年岁已高,总有一天要离开人世,你们也有老的一天,也有要死的一天。争那一点点宅地对你又有何用处呢?”

他们现在明白了杨玢讲的道理,说:“我们原本要告他们,状子都已经写好了。”

侄子呈上状子,他看后,拿起笔在状子上写了四句话:“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光殿基望,秋风衰草正离离。”

这四句诗的意思是讲:四周的邻居侵占我们的房基地,侵占了就让他们侵占去;我们都该想一想:权利财物这一切东西,都是生带不来,死带不去;试看当年壮丽的含元殿,现已只剩下废弃的地基;那里大片的荒草,正在秋风中悲凄!

子孙们读了杨玢写的这几句诗后,再也不提告状、索要被占土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