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立足商界
3001800000001

第1章 乡村男孩的机会

“那间灰色的小茅屋好像是美国所有伟人的出生地。”一位访美的英国作家说。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举出成百上千个例子来证明这一说法的正确性。林肯、格兰特、加菲尔德、格利礼、惠蒂埃、克莱门斯、沃纳梅克、洛克菲勒、塞勒斯、W·菲尔德、比彻、爱迪生和威斯丁豪斯都在农场和乡村小镇塑造了强健的体格、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这一切使他们成为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的王者。

据说有一次韦伯斯特在西部访问时,大平原地区的一个当地人为自己家乡拥有广袤的麦田、辽阔的玉米地和巨大的牧场而自吹自擂。他问韦伯斯特:“你们在到处是丛山乱石的新英格兰农场上种什么?”“人。”这位伟大的律师回答道。

有17位美国总统来自小镇或农场。前总统罗斯福尽管出生于城市,却用自己的艰苦奋斗证明了亲近自然的好处。

“真奇怪,为什么土生土长的纽约人很少出名?”查尔斯·温盖特说:“在所有公认的100位重要的纽约市民中,90%以上在乡村长大。大多数重要的牧师、编辑、医生、艺术家和商人来自于其他州或别的地方。难道是缺乏精神和肉体上的活力导致纽约人被这些竞争者超越?到处都是外省人的伦敦、巴黎、柏林和其他欧洲城市也存在同样的情况。这些外省人凭借充沛的精力和超群的能力,取代了城市里长大的人的地位。”

有位作家在整理40位成功人士的回信时发现,其中22人出生于农场,10人出生于小乡村,只有8人出生于城市。22人的童年基本在农村的环境中度过,3个人在孩提时代从农场搬到了乡村,只有一个人后来去了城市。但是在平均年龄为16岁时,所有这些成功人士都在城市里打拼,努力“赚大钱”。

大自然为我们绘制了一张无法靠人工完成的人生蓝图。要不是诚实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郊区人和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涌入城市,我们的大城市将在人造环境中走向衰落。人类种植的农作物的产量永远不能超过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食物量。人和人类的食物都离不开阳光照耀的田野和微风吹拂的群山。

肌肉运动时吸入的新鲜空气增加了乡村男孩的耐力和肺活量,城市却无法做到这一点。耕地、挖掘和割草使他的肌肉更有力量。农场是个巨大的健身房,是一所超级手工培训学校。杂活不仅能使他得到锻炼,还使他获得具有实用价值的能力和才智。他必须自己制作那些买不起或不容易买到的工具或玩具,操作、调试和修理很多机器设备。他的才智和创造力不断地得到锻炼。他对机械原理和工具了如指掌,也总有灵丹妙药应对危机。因此,无论什么工作,他都能应对自如。

除了健康的身体和灵巧的双手,乡村生活还带给男孩数不清的好处。他更亲近自然,不断地接触近在咫尺的巨大的创造过程。这个创造过程带来了一切自然而真实的东西。他触摸到了城市男孩无法接触的真理。他置身于永恒的现实主义学校中,只要他认真地去体会,变幻莫测的云彩、一望无际的大地和四季的变迁都能教给他生活的秘密,加深他对生活的理解。巍峨的群山和深邃的峡谷让他领略到什么是雄伟。高耸入云的山峰让他感受到什么是庄严。蜿蜒的江河让他体会到什么是平和与宁静。一切植物和动物皆可获得赖以生存的营养,这使他意识到大自然的恩惠。母性的光辉和对动物的照料使他学会去爱。

他生活在伟大化学家的实验室中。在那里,可以看到土壤创造奇迹的过程,以及黑土地里如何生长出色彩最绚烂、气味最芬芳的花草,供人和动物享用的食物以及用途广泛的树木。

花蕾的绽放,水果里汁液形成的奇妙过程,植物和树木纤维的生长,蜜蜂、鸟和其他生物的行为和神奇的本能,每种材料的使用和操作——这一切都会在长时间里不断地培养乡村男孩的实际动手能力,也是他的毅力、博学和处乱不惊的重要源泉。

农场中的男孩会很自然地想在城市里寻找发展机会。他会与看起来束缚他的封闭狭小的环境抗争,他的勃勃雄心会绘制一幅在城市里取得巨大成功的蓝图。他会梦想巨大的商店、规模宏大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不计其数的自我发展的良机、优秀的日校和夜校、青年基督教协会(类似于夜大)和其他能满足求知者愿望的机构。换句话说,对于乡村男孩来说,大城市是机会的海洋。他会觉得自己正在岩石、森林和坚硬的土地上荒废时光。

但是他应该认识到,那些被他视作成功路上绊脚石的花岗岩、群山和小溪,正时刻将力量注入他的体内,将钢铁注入他的血液,将毅力注入他的静脉之中。

这一切会大大增加他未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他应当意识到自己的大脑和肌肉正在积蓄力量。这些力量将在未来决定国家的命运,将成为国家这艘巨轮的脊梁。他应当意识到,这个国家所积蓄的力量会重新在成功的银行家、律师、商人、铁路工作者和政治家身上得以体现。降临到他身上的最大恩惠是他生于乡村,长于乡村。他永远都不应该对此视而不见,而应铭刻在心。如果最终自己禁不住诱惑,选择只和其他人在一起工作、生活和争斗,而不是去亲近注定给他回报的大自然,那么农村生活中所积蓄的力量将使他有能力迎战城市生活中的破坏性的、竞争性的力量。

留在乡村或乡村小镇的男孩并不一定会被剥夺取得成功的机会。很多大公司都是由小镇上的穷人创立的。

在放弃乡村的广阔天地投身城市中令人压抑的斗争之前,乡村男孩应认真思考自己的机会、能力和爱好。

如果乡村男孩能做出理性的判断,而不是梦想着得到城市里的众多机会、更好地图书馆和学校,他就会象林肯一样努力使自己免受贫瘠和封闭的环境的不利影响。对他来说,每本书都是珍贵的奢侈品,为他封闭的生活开启了一道更为宽阔的大门。如果他决意走入外面的世界,那些看起来会阻碍他的东西就会变成通往高处的台阶。

在回答关于城市与乡村的机会问题时,已故纽约主教波特说:美国人生活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年轻人从乡村流向城市。那些对乡村的闭塞感到不满的年轻人,很容易受到随处可见的报纸和廉价的杂志上介绍的五彩斑斓的城市生活的吸引。他们把目光转向城市。一有机会,这些年轻人就会涌入城市。

只有那些拥有非凡才能或擅于抓住千载难逢的良机的人才能成为杰出人物。大多数人只能满足于平凡的生活。纽约和芝加哥这样的城市所提供的平凡的岗位数远超过需求量。对大城市里人满为患这一可悲的事实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公寓里挤满了找工作的人。

“这种失败通常源自人类自身。很多情况下人的主要错误在于他具有普通人的弱点,由于能力有限又没有受过训练,他无法应对巨大的困境。他必须生存下去。生活中的种种危急迫使他走上堕落甚至违法之路。没有接受过训练的乡村少年满怀强烈的梦想来到城市。几年之后,在城市里的奋斗可能会损害甚至毁掉他的性格和身体。这难道就是对母亲所付出的关爱的回报吗?当她年老时,拿什么来抚慰自己?这难道不是一场悲剧吗?在我看来,美国人的生活中没有比这更悲哀的了。在自己的家乡,男孩可能做得很好。在城市里,他的力量无法抵抗敌对的力量和诱惑。

不可否认,在纽约这样的城市里年轻人有很多机会。城市需要受过训练的年轻人。与创造血肉之躯和灵魂的速度相比,大城市能更快地毁灭他们。简单的乡村生活塑造了年轻人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性格。他们首先在城市中获得立足之地,并以此为基础爬到远远超过在乡村能达到的位置。

但为了成功,大多数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几乎每个过着典型城市生活的人都像是一台处于高压之下的发动机。每天我们都强加给神经系统更多的让人无法承受的工作或快乐。日复一日这台机器逐渐被磨损。最终,最脆弱的地方(大脑或者是其他器官)崩溃了,这个人也随之垮掉。几乎每次都是英年早逝。于是就需要找个人顶替他。然后又有一个在乡村长大的年轻人愿意全力以赴地工作。又一个血肉之躯被贪婪的城市——永远对青春、热情和活力垂涎欲滴的巨大怪物——吞入胃中。

城市中的受雇者有失去个性、思想和立场的危险。在乡村,年轻人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在城市里,尽管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可做,年轻人还是应该花点时间思考。他应该替自己想想,努力保持自我。他应该保持朴素,因为朴素就是力量,在思想、举止和着装上避免装腔作势。要注重内在的自我而不是外在的表现。对众多神灵(金钱之神、权力之神、智慧与知识之神以及许多其他神灵)的崇拜引起他的困惑。他应当努力保持正确的价值标准。如果在工作和玩耍时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去理会精神和肉体的种种诱惑,最终他将成为城市的征服者之一,在城市中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著名的长老会牧师、城市和宗教改革家查尔斯·帕克赫斯特建议普通的乡村男孩留在故乡。他说:“这是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严肃的问题。总的来说,我倾向于不鼓励任何男孩,特别是普通的年轻人,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因为阻碍他们发展的力量非常强大,而且还在变得更加强大。城市需要优秀的人才,但是村庄和小镇同样需要他们。普通人在乡村能获得的机会多于城市。当然,大城市中的机会更多,但是每个机会都有10个应聘者在争夺。在城市中能赚更多的钱,但高昂的生活费又耗尽了薪水。因此在城市比在乡村更难攒钱。普通人应该留在乡村,应远离城市这个充满平庸、痛苦、诱惑和犯罪的巨大漩涡。大公司和托拉斯正大肆兼并每家企业。小人物和小公司没有生存空间。公司没有灵魂,也别指望它们会表现出兄弟之情。竞争在加剧。这种竞争不会培养创新,只能摧毁成千上万人的创新精神,把他们变成人体机器。随着银行或商店规模的扩大,人们心中只剩下一个目标——尽全力把公司变得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