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帖睦尔,武宗海山的次子,元明宗的异母弟。泰定帝病死,阿速吉八继位后,他被大将另立为帝,前后两次登基。公元1328—1332年在位,在位5年。
图帖睦尔在其父海山、叔父爱育黎拔力八达当政期间,他度过了童年生活。叔父死后,其堂兄英宗即位,他被流放于海南琼州,后来另一堂叔泰定帝在位时,为念及叔侄之情,于公元1324年将他召回京城,封为怀王,镇守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不久,泰定帝对他又放心不下,又下令将他迁居建康。但图帖睦尔仍演绎出了惊心动魄的夺权弑兄的真实历史剧。不过,这位两次登基的皇帝并没有因此快乐,他一直活在权臣控制和道德谴责的阴影下,而道德的负罪感更是让这位元朝最博学的皇帝作出了迂腐的传位方针,也许这样他觉得会赎去他的罪过,但他的继任者并没有他那么天真。
1、文宗复位
明宗既死,文宗又带着皇帝宝玺疾驰返回上都。燕帖木儿昼则率卫士护从,夜则亲自巡护。文宗抵达上都后,遂在诸王大臣劝说下复正大位。
作为争夺帝位的主要功臣,燕铁木儿和伯颜得到了蒙古历史上帝国前所未有的权力和荣誉。为了酬答燕帖木儿的殊勋,文宗曾下诏褒奖燕铁木儿。诏书先称赞他勋劳卓著,忠勇无比,所以应该享有太师、太平王、答剌罕、中书右丞相、录军国重事等11个头衔,并独揽朝纲。然后重申凡号令、刑名、选法、钱粮、造作,一切中书政务,悉听总裁。要求诸王、公主、驸马、近侍人员和大小衙门的官员,如果胆敢越过燕铁木儿上奏,便以违背皇帝论处。再次肯定了燕铁木儿的显赫地位。这样,燕铁木儿囊括了政府的政治、军事、监察和文化事业的所有权力。燕铁木儿在天历二年(1329)建立了大都督府,这使他可以直接控制6个卫军机构,其中3 个是由他同族的钦察士兵组成的。燕铁木儿的亲属亦分享了他的权力,他的叔父、弟弟都被委以要职。燕铁木儿的四个姐妹中,有三个与皇室成员成婚。
燕铁木儿钦察贵族势力的强大,引起了蒙古贵族的不满。知院阔彻伯、脱脱木儿等人密谋发动政变,以图除掉燕铁木儿。结果,被人告发,燕铁木儿立即调集钦察亲军将阔彻伯等人逮捕,下狱,处死,抄家。这一事件之后,文宗对燕铁木儿的恩宠更为隆重优厚。
伯颜的权力和荣誉仅次于燕铁木儿。他是燕铁木儿之外惟一兼任三职以上的人,给他的封号有太尉、太保和太傅,任御史大夫、中书省左丞相,并长期任知枢密院事,此外还有许多兼职。与燕铁木儿相同,伯颜直接控制着忠翊卫和宣毅万户两个卫军机构,并被封为浚宁王。对他最高的荣誉是将忽必烈的曾孙女许配给他为妻。与燕铁木儿一样,伯颜的亲属也分享了他的权力。他们二人显然代表了蒙元历史上权臣的一种新模式,与过去的八邻部人伯颜及玉昔帖木儿、哈剌哈孙或铁木迭儿都不同。虽然八邻部人伯颜和玉昔帖木儿、哈剌哈孙都在皇帝即位时起过重要作用,但在皇帝即位后,他们作为皇帝手下的蒙古那颜,都表示出恭顺和效忠。铁木迭儿确实专权,但这是在皇太后答己的支持之下,没有他自己的独立权力基础。相反,燕铁木儿和伯颜不仅是名副其实的帝王废立操纵者,他们还在官僚体系和军事体系上构建了自己的权力。文宗在位期间处于二人阴影之下,但他并非是名义上的皇帝和正统的标志,以及官职和爵号的分发者。即使燕铁木儿秉大权以来,肆意无忌,中外侧目,权倾朝野,处心积虑参与杀害明宗旧臣,以此消除明宗后人争位的隐患,为立文宗子继承皇位铺平道路。但后来的历史证明他的权力还不足以决定皇权的归属。
打着恢复海山帝系旗号并通过兵变掌握权力之后,文宗对其政敌进行了血腥的清洗,并采取措施为夺取帝位制造合理性。在1328 年上都投降之后,对也孙铁木儿后人的支持者的清洗既彻底又残忍。不仅上都派的首要人物都被处死或放逐,他们的财产亦都被没收。宫廷中弥漫着极强的报复气氛,甚至有人建议把所有随同也孙铁木儿巡幸上都的官员全部处死外,为使也孙铁木儿称帝不具合法性,文宗不仅不给他谥号,还将其父亲甘麻剌的牌位从太庙中移出并毁掉。
值得注意的是,两都之战中上都倒剌沙集团主要是回回人,信奉伊斯兰教;而大都燕帖木儿集团则主要是信奉基督教的钦察人,倒剌沙集团的失败,给回回人在政治上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因此,在文宗的中央机构中,没有一个回回人任要职,只有少数的几个回回人在行省机构任职,回回人受到了有元一代最为沉重的打击。同样重要的是,汉人儒官和他们的汉化色目同僚,亦未能在政府中造成更大的影响。
由于文宗的即位很明显是不合法的,为争取贵族和官僚的支持,慷慨的封赠和巨额的赏赐对他来说比以前任何一朝都更为重要。文宗在位四年中,封了24个王,其中9 个是一字王。在这9 个一字王里,甚至有7人不是忽必烈的后人,这是明显违背祖制的,但迫于形势又不得不然。文宗不仅在1329 年恢复了岁赐,上都派被没收的财产亦全部分赐给在帝位争夺中有功的宗王和大臣。
争取蒙古各汗国承认文宗的合法性的活动也在加紧进行。至顺元年(1330)文宗推动了广泛的外交攻势,三个宗王奉命出使察合台、钦察和伊儿汗国。西方三个汗国对这一姿态表示赞赏。在其后三年中,钦察汗国两次派贡使前往图帖睦尔的宫廷,察合台汗国派贡使四次,伊儿汗国派出的贡使则达八次之多。这样,图帖睦尔为自己在蒙古世界重建了宗主权,并且与西方三个汗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很难把1328 年的帝位更迭视为元朝与更广泛的蒙古世界关系的转折点。
虽然政府与前朝一样有沉重的财政压力,但是没有回到海山的“新政”除了造成财政紧张的传统原因外,与上都派的战争,镇压少数民族起义,对灾民的赈济,都需要增加开支,并成为图帖睦尔朝沉重的经济负担。政府并没有尝试用任何激烈的手段来增加收入。为增加收入而采取的惟一措施是继续实行也孙铁木儿的卖官政策。政府试图削减岁赐、作佛事和宫廷的花费。通过这些手段及其他措施,政府将财政赤字保持在可控制的指数之内。与此同时,政府通过海运从长江流域运来了充足的粮食,运到大都的粮食在至顺元年(1330)达到了三百多万石的最高水平。可控制的财政赤字和大量的粮食储备,使政府不用靠印发纸钞来解决财政问题。这是使日用品价格仍保持在仁宗朝水平的部分原因。
2、元朝最博学的皇帝
文宗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营造宫廷的汉化即儒化氛围。他为此所做的努力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己在汉人臣民中的威信和合法性,另一方面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在元朝的所有皇帝中,文宗可能是最博学和最多才多艺的人,他很早就显示出了广博的知识和艺术爱好,在泰定二年(1325)至天历元年(1328)任怀王时,身边就有很多著名的汉人文学家和艺术家。文宗有极好的汉文和历史知识,在诗歌、书法和绘画等许多方面都颇有造诣。文宗采取了许多尊崇儒教和倡导汉文化价值的措施。他还沿用前朝褒扬圣贤的办法,应孔子后裔、衍圣公孔思晦的请求,加封孔子之父齐国公叔梁纥为启圣王,母鲁国大夫人颜氏为启圣王夫人,孔子之妻亓官氏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夫人。后来,又封孟子为邹国亚圣公,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并对颜回、曾参、子思等人也加封了相应某国圣公称号。文宗用加封儒学先圣先贤的办法来提高儒学的地位。天历二年(1329)图帖睦尔派遣官员前往曲阜代祀孔子,至顺元年(1330)皇帝本人亲自参加祭天的郊祀,这是元朝皇帝第一次参加此项中原王朝传统的重要祭祀。为发扬儒家道德,宫廷每年都表彰许多孝子与节妇。
为阻止汉人追随蒙古人和非儒家习俗,1330 年下诏:诸人非其本俗,敢有弟收其嫂、子收庶母者,坐罪。第二年,又下令汉人和南人严禁实行收继婚制。同时,鼓励蒙古人和色目人接受汉人的习俗,蒙古和色目官员在1329 年准许按汉人习俗为父母守丧三年。这是对前朝皇帝泰定帝颁布的凡蒙古、色目人效汉法丁忧者除名的规定的否定。
文宗倡导汉学最具体的措施是建立奎章阁学士院,这就使得当时各族学者和艺术精华的代表毕集于元大都。在天历二年(1329)春季首次建立的奎章阁学士院,为其设定的职能就是“进经史之书,考帝王之治”奎章阁学士院秩正三品,以翰林学士承旨忽都鲁、都尔弥施、集贤大学士赵世延等人担任奎章阁大学士。大学士之下设有侍书学士、承制学士、供奉学士、博士等官。这些职位大多由学问深、声望高的朝官兼任。八月,在奎章阁学士院之下设艺文监,秩从三品,专门负责将儒家典籍译成蒙古文字,以及校勘。艺文监设有大监、少监、监丞、博士等官。监下属机构有两个,一是负责保管书籍的艺林库,另一个是负责刻印书籍的广成局。这些机构的职能包括向皇帝进讲儒家经典和汉文史籍,教育贵族子孙和年轻怯薛成员,收集、校正和编辑书籍,对皇室所藏绘画和书法作品进行鉴定和分类。先后在学士院任职的官员中,有许多著名的汉族士人,包括虞集、欧阳玄、苏天爵。
奎章阁学士院的各种活动有一定的政治意义。这给予他的朝廷一个“精心安排的文明外表”的方式来改变皇帝的形象。奎章阁学士院的核心人物虞集起草诏旨为皇帝的正统辩解,并且著文写诗歌颂皇帝,用自己的真才实学为皇帝效力。
奎章阁学士院确实编辑和出版了一些著作。它最重要的成就也是编辑了大部头的政书《经世大典》按照唐、宋的《会要》体将元代所有重要的官方资料和法律规定编辑于本书中,其目的就是强调元代的统治与以前的中原王朝的统治可以相媲美。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名义上是由燕铁木儿监修,但主要负责此事的是虞集。该书的编辑始于至顺元年(1330) 五月,用了13 个月时间全部完成,正文880卷,目录12卷,公牍1卷,纂修通议1卷,合计894卷。分为《帝号》帝训》帝制》帝系》治典》赋典》礼典》政典》宪典》工典》10 编。前4 编为君事,为编辑这4 编,以前禁止汉人接触的许多蒙文资料被翻译成了汉文。另6 编为臣事,按照儒家经典《周礼》和《会要》的体例编排。由于保存了大量的元代官方资料,经世大典》不但是图帖睦尔的骄人成就,对后来的历史学家也颇有益处。它为明朝初年编撰的《元史》的各志提供了基本资料。虽然该书在1509 年至1605 年间散佚,但许多部分收入明朝类书《永乐大典》
但奎章阁学士院却未使元政府更为儒化。它的影响只是局限在宫廷内部。虞集便认为他对政府的政策毫无影响。文宗去世后不久,奎章阁学士院即被撤销。看来,奎章阁学士院仅仅只是为文宗增加了宫廷的儒化表象。
为了严格官学的考试制度,文宗在至顺元年(1330年)下令中书省、御史台、集贤院、奎章阁的官员共同主持对国子监学生的考试,合格者按考试成绩分等授官,不合格的留校读书,不得授予官职。
至顺三年(1332年)八月,文宗去世。文宗在位期间虽短,但他所提倡的文化治国策略对后世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
图帖睦尔个人小档案
姓名: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出生:1304年
卒年:1332年
享年:29岁
在位时间: 1328-1332年
年号:天历(1328-1330年)
至顺(1330-1332年)
谥号:圣明元孝皇帝
庙号:文宗
父亲:武宗
母亲:文献昭圣皇后唐兀氏
最自豪: 才华横溢
最遗憾:继位不合法
最郁闷:哥哥明宗阴魂不散
最擅长:舞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