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一种让人发笑的事情,而有的幽默是让人在发笑后有所思考的。这种幽默一般是以事物的阴暗面作为题材编写的笑话。有这样一则新闻:重庆的一名男子极端厌世,抱着必死的决心跳进了嘉陵江。民警赶到后百般规劝都没有效果。但没想到一支烟的功夫,这位寻死者改变了主意,自己爬上来了!旁边的人就问:喂,怎么不死了?他的回答是:河水实在太臭,令人无法忍受,我实在是想死都死不成啊!这是一个笑话:你都准备死了,还怕水臭吗?但是这件事儿要是摆到环保局,它就不是笑话了:它只能说明污染实在是太严重。这就是灰色幽默。
以下为大家列举了一些灰色的幽默,或是博得你的一笑,或是从中你能体会出一些人生哲理。
一、20年前,妈妈抱着她的小孩在等车,别人都笑话孩子长得难看,于是妈妈哭了,一个卖香蕉的老大爷拍拍她说:大妹子别哭啦!把香蕉给你家猴吃吧!真可怜都饿得没毛了……”
二、农民赶驴进城,遇到无赖,无赖说:吃饭没?农民说:吃了。无赖又说:我问的是驴。农民一听,转身对驴扇了两耳光:你在城里有亲戚也不说一声。
三、你听过吗?前世500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一过,1000次回眸才有缘今生相视一笑,我俩这样的朋友,上辈子没干别的,就是在不停地回头了……
四、清早起来,公鸡把母鸡好顿揍,别人把它们拉开,问母鸡:公鸡为何打你?母鸡说:我也不知道,问公鸡吧,公鸡说:它今天早晨起来下了个鸭蛋!!!
五、某饭店养了只鹦鹉挂在门口,有客到就说:你好!欢迎光临!一位常客想:我快点进,看你有什么反应。于是,一天他“蹭”就跑进去了,鹦鹉说:吓我一跳!!!
以上这些都是“灰色幽默”的体现,也是灰色包容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有了灰色幽默,而什么又是灰色地带呢?现在,“灰色地带”这个新名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现代人的词典里。
其实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泾渭分明的,黑与白都是极端的表现,而大部分的事情,都不是那么两极,因此人们把那些不黑不白,不好不坏的事物统称为灰色地带。
美国电影《灰色地带》里,导演把“灰色地带”指为中间地带,临界地带。灰色地带”是个中性词,因此它在地理位置上,在男女关系处理上,在经济收入上,多次出现。男女中的暧昧关系就是“灰色地带”经济收入中工资、津贴以外的收入也是“灰色地带”的表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升、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有着“灰色”做代名词还有“灰色文化”灰色文化”也呈现出形式多样、现象复杂、危害更加深远的态势,对其进一步加强管理势在必行。当前“灰色文化”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仍然令人堪忧。
“灰色文化”的特点是善打“擦边球”混迹于健康与不健康之间的亚健康文化。 “灰色文化”的存在无可争议,普通民众承担着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的压力,人们由此产生的抱怨以及潜在的欲望,都可以借助“灰色文化”中的戏谑和“擦边球”段落在短暂的时间内宣泄出去。
网站上娱乐版登载的文章常以刺激性的字眼招徕网民;网络聊天工具、论坛和网络游戏中不良信息充斥其中;手机传播中无聊内容和垃圾信息令人防不胜防;在茶社、民营“小剧场”等表演场所,演员们用低级庸俗的表演和下流黄色的笑话取悦观众,甚至在银幕、荧屏上,也不乏打着“艺术”幌子的露骨表演等。林林总总,可谓怪招迭起,花样百出。如今,这些“灰色文化”在手机短信、互联网上愈演愈烈,并和城镇茶社、夜总会、桑拿洗浴场所等领域的“娱乐表演”的“荤口打趣”相辅相成。
客观而言,灰色文化”也并非豺狼猛兽,运用得好了,它也有着自己的可爱之处。例如在紧张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风趣幽默、无伤大雅的娱乐段子,会令人捧腹一笑、或哑然失笑,放松身心,也算是公德一件。但是,灰色文化”毕竟不能作为精神文化的主流。例如网络上盛传的一些不雅照片、手机上的无聊短信、电影和电视中的露骨激情镜头,这些虽然还没有达到被“封杀”的境地,但却无不充斥着人类最原始的欲望和低级的趣味,呈现出一片并不明朗的“灰色景观”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
近几年,在社会中表现的“灰色文化”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娱乐无罪”很多“灰色文化”的传播者高喊着“娱乐无罪”的口号,大肆恶搞,对主流文化大兴篡改、戏谑之风。这类“灰色文化”呈现出的就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价值观的日趋扭曲。例如:网络文化中出现的“网络暴民”现象,很多网民可以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胡言乱语、肆意污蔑、恶性侮辱、破口谩骂,这就是由于缺乏实质性的监管约束,责任意识的缺失。更糟糕的是,有些已经形成群体性的现象,并相互鼓噪。更加上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隐蔽性及无处不在的广泛性,如果这样的恶性群体在网上膨胀发展的话,在未来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是难以估计的。
第二,眼球经济”这类“灰色文化”的特点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招徕观众眼球是其最大的诉求。例如,如今在网络上的 “大红人”芙蓉姐姐,通过贩卖低俗而一举成名。许多的影视也是打着“擦边球”许多的媒体也是多方制造各种耸人听闻的噱头,只因为“不炒不红”每一个热点都吸引着大量的看客,每一个事件都伴随着攻讦和口水,每一场“战争”都有冉冉升起的“新星”虽然“眼球经济”的规模不小,利润”是唾手可得,然而背后的危害也更为深远。眼球经济”的另一面就是“看客经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必然导致社会责任感的淡漠、整个社会走向空虚和浮躁。
第三,标准不一”在色情、暴力、性文化等敏感文化问题上,标准不一”时常让“灰色文化”从中渔翁得利。近年来广受关注的《色戒》与《苹果》两部电影受到的不同待遇,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当前我们的尺度尚缺统一标准。标准不一”的结果就是大家不知何谓“不宜”何谓“低俗”大多数人“见害不管”见黄不言”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然而“灰色文化”仍然在自己的地带大行其道,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被动地接受,深受其害。
第四,无伤大雅”很多“灰色文化”打着“无毒无害”无伤大雅”的幌子,实质上却是“人生消极总结”戏谑政治体制”恶搞夫妻生活”等有害社会信息的自由传播。这类“灰色文化”的危害如同“温水煮青蛙”任其泛滥,会让人们在一笑中丧失了警惕,对其危害视而不见。最可怕的是,一些分辨能力不强的年轻人,十分容易沉溺于这种低级趣味之中。这类“无伤大雅”的传播在手机短信息中最为显著。让人担忧的是,随着移动技术的进步,多媒体信息成为主流后,黄色图片乃至色情小电影都可能在手机上大肆传播开来。同时,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拥有手机,其中还有很多的初中生,甚至是小学生,各种低级趣味乃至色情短信息蔓延所带来的危害,尤其值得社会的关注与警惕。
从目前的态势看,灰色文化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快发展,更加严重。灰色文化的特点是,表现上不一定出声,但影响深远。说到底,灰色文化只是个软现象,它的危害特别有局限,但是长期处理不好,它的负面后果会浮出水面,打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