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作为文化的载体,很早就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尤其在西方,绿色是剧毒的颜色,其中含有麻痹成分的苦艾酒就是梵·高的最爱——“绿色缪斯”梵·高曾经说过:咖啡馆是个会让人毁掉自己、让人发狂的地方,因此我用路易十五的柔绿色、用孔雀绿,再衬以黄绿色、粗糙的青绿色,我用这些来表现在低矮的咖啡馆里蕴含的黑色力量;所有的一切都笼罩在魔鬼熔炉一样的氛围中,泛着硫磺的颜色。他在这里所形容的正是苦艾酒,它是一种艺术家和诗人趋之若鹜的毒药,它可以让人们超越理智到达正常思维下很难达到的境界。
苦艾酒是碧绿透明的液体,他的气味略带点怪味,味道特别苦。它之所以如此神奇,能使人产生一种特别的兴奋感,是因为其中含有苦艾脑成分,这种化合物是一种类似于大麻的化学成分,也是苦艾酒致幻作用的来源。但一般人看来,它简直就是去精神病院的门票。然而接触到它的人都深深地爱上了它,沉醉在它所带来的梦境里无力自拔。
1792年诞生于瑞士瓦尔德特拉韦尔地区的苦艾酒,是68度的烈性酒,它的主要成分是苦艾、茴香、海索草、茴芹等药草,最早是被医生用来治百病的药酒,它还曾一度被军队当成防疫品发放给官兵。它有轻度的致幻作用,因此这种绿色烈酒,很快就流传开来了。到了十九世纪的下半叶,苦艾酒受到欧洲艺术界和知识界人士的喜爱,而在法国更成为流行时尚,人们亲切地称它为 “绿色小精灵”在十九世纪的最后十年中,享乐主义在法国蔓延,举办波希米亚饮酒狂欢会的红磨坊盛极一时,人们在红磨坊喝得最多的也就是这种苦艾酒。
关于苦艾酒的传奇故事有很多,在这些故事中大多都是以艺术、风雅、时尚、性、凶杀、医药、毒品等为主题,雅俗皆很有看点。很多大名鼎鼎的画家都与苦艾酒有各种瓜葛,除了大名鼎鼎的梵?高以外,莫奈也是他的终极拥护者,英国作家奥斯卡·怀尔德,诗人查里斯·波特莱尔,爱伦坡和二十世纪著名的作家海明威等也都醉饮过这种酒。他们把苦艾酒称为绿色仙子,它被认为是一种功效强大的催欲剂,更是他们创作的灵感泉源。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苦艾酒,就不会有这么多文学作品及艺术品诞生了。因此苦艾酒也被称为是唯一一种适于艺术家喝的液体。
在此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苦艾酒深深地嵌入到了欧洲的文化发展历程里,它能够激发艺术家的灵感,这体现在毕加索和梵?高的作品中,甚至于还体现在梵·高血淋淋的耳朵上。 1876年,法国印象派大师埃德加·德加创作过一幅油画,就是以苦艾酒为名。而整个作品中充满了酒精麻醉下的消沉和淡淡的忧伤。《梵·高传》中也有一段描写梵·高饮用苦艾酒的描述:梵?高白天在阿尔卡萨的乡间写生,金黄的烈日让这头寂寞的兽干渴难耐,便在星夜里一头扎入 ‘绿色缪斯’的怀抱。多年之后,阿尔卡萨——这个苦艾酒徒们密集的地方竟因这种“令人疯狂的绿色”成了绘画史上的一处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