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3000000000078

第78章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世上随便什么事,都有两面,这一面占了便宜,那一面就难免吃亏,做生意更是如此。

俗话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一点是不分职业的。似乎完满的事情总是难以发生。但是正是因此人们才有追求圆满的欲望。经商之人对两得也是有不懈追求的。胡雪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胡雪岩观察行情甚精,按照他的总结就是:世上随便什么事,都有两面,这一面占了便宜,那一面吃亏。做生意更是如此,买卖双方,一进一出,天生是敌对的,有时候买进便宜,有时候卖出便宜,涨到差不多了,卖出,跌到差不多了,买进。这就是两面占便宜。

买的时候很便宜,卖的时候很贵,这其中的差价就是占了两边的便宜。这是经营买卖的最基本规律,离了这个再多的算计也是白搭。但是话又说回来,想在任何时候都能两面占便宜,还是需要有灵活的头脑的,毕竟时局和行情都在发生着变化。

胡雪岩自小在钱庄当学徒,深体钱业生意之奥秘。所以在开业之初,虽只有十万左右的款项,且每笔款项的存货日期相逼甚紧,他还是有魄力调动资金,及时投入新的丝茧生意。

档手刘庆生刚一听到胡雪岩的调度,迟迟不敢苟同。他认为作为一名优秀钱庄伙计,应该深知钱庄需要有大批头寸做后盾的道理,不然很容易陷入窘迫境地。胡雪岩猜透了他的心思,就拿“无息币”的道理给他讲了一番。胡雪岩说,搞钱庄生意的,就是要算准了,今天进款多少,余款多少,什么时候要支出多少,有可能还有些什么样的进项:眼光要放远,统总起来盘算,让钱活起来,不要积死在手上。钱业生意最害怕的就是烂头寸。别人存款来了一大堆,放不出去,没地方用,完了,要是这样的话,过不了多久就该准备关门大吉了。

胡雪岩的这套商业思想,是按原则又不按原则的做法。按胡雪岩的话讲就是要有“眼光”有眼光就是要观察,能发现市场行情的变化,心中总要有个大数,统一安排自己的经营。这还不够,还要善于主动出去活动,以自己的社会活动影响市场行情的变化,使它朝着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当然,一旦能够开始影响行情,对市场所做出的预期自然会更为准确,更为可靠。

胡雪岩从刘庆生手里调动这笔资金时,他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估计到王有龄一俟署理湖州,另一批新款自然源源而来。这也更促使他做出冒险放款的决定。甚至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就在第二天,由于事先曾有款放交情给了调任江苏藩司的麟桂,麟桂一到任后马上派人来告诉阜康钱庄,浙江押往江南大营的协饷全部由阜康庄代理。相形之下,刘庆生感到第一天放款出去是极为正确的。不然,这么多头寸摆在那里,真是只落个虚好看了。

精明的商人不但要掌握规律,为自己的商业活动服务,还要不被市场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要观时察变,在市场接近饱和时抛出,而且要毫不留情。这时的商品越贵,越要及时处置,不能犹豫。反之,在商品价格接近低谷时,要大量购入。

生意之所以俗称为买卖,精华就在这一进一出之间。抛售和购买时的基本原则,就是“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胡雪岩虽然幼时受教育不多,但观察行情甚精。

这段话一方面讲生意经,另一方面推诸世情,认为世上无论什么事,都有两面。在现实生活中,免不了在这一面占便宜,在另一面吃亏的。不过吃亏是福,全在你怎么看。因为吃亏的同时意味着你已经顺便给了别人一个人情,而人情总是有机会回报的。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落得做顺水人情,先彻底满足了对方的要求,才能化已经吃亏的情势为有可能带来回报的情势。这就是胡雪岩所说的,做人一定要漂亮,不能做只占得了便宜而吃不了亏的人。

所以说,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做人都要对进出做到心中有数,因为吃不了亏,就把吃亏看得甚重,一旦发觉自己吃亏,就看不到吃亏的另一面,不知道吃亏同时意味着“便宜”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功利心太强就容易走极端,不存功利念头又容易失时机。想两边占便宜就要先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在最合适的时候买进,对形势有比较准确的预测,不计较暂时的小亏,在最合适的时候卖出。其实,生意和人生的曲线往往是重合的,都是一条条的隐形波浪,总会有高有低,就看你是否看得到“顶点”和“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