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3000000000055

第55章 接受风险融资,压力变效益

冒险是一种勇气和魄力,险中有夷,危中有利,倘要创立惊人战绩,就应敢于冒险。

一旦看准,就大胆行动,这在如今是许多商界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冒险和出奇相连,出奇和制胜相伴,所以西方有谚语说:幸运喜欢光临勇敢的人。冒险是一种勇气和魄力,险中有夷,危中有利,倘要创立惊人战绩,就应敢于冒险。

不冒险,怎么会有机会?如果冒险了十次,六次成功,四次失败,你还是成功的。用胡雪岩的话说,也就是“不冒风险的生意人人会做,如何能够出头?他要学山西票号借款给那些调补升迁的官员,表面看来似乎没有什么风险,而事实上并非如此。那些新官上任,也有可能在到任途中或到官不久就出了事,生老病死,丢官弃官,兵荒马乱之中,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要是发生这种事情,借出去的钱很可能血本无归。

说到底,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不担任何风险的生意。而且,商场上一笔生意能得利润的多少,常常是与经营者应承担的风险大小成正比。富贵险中求”所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似乎是商界一条古今至理,中外相通的风险原则。胡雪岩创业之初的生意,就没有一桩生意是没有风险的。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以后,胡雪岩通过接受太平天国兵的存款来融资的举措,就担了极大的风险。

胡雪岩做出吸收太平军兵将存款的决定,自然有他自己细致的考虑。首先是这一举措确实有它的可行性。太平军占据江南富庶之地已历数十年,聚敛财富不计其数,据史料记载,洪秀全定都南京以后修建的天王宫内城金龙殿,殿内楹柱所敷金彩全为真金粉末;当年曾国荃攻下安庆,仅在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驻守安庆修建的英王府内,就搜敛了不下二十万两银子的财宝,运往他的老家。由此可以推断,太平天国中下层兵将中,许多人一定通过各种来路积蓄了不少的私财。如今太平军已成苟延残喘之势,他们中的好些人已经开始暗地里盘算着如何躲过这场劫难。对于太平军兵将来说,这个时候是保命容易保财难,而他们只要保住财产,逃过这场劫难之后,风头一过,局势一定,后半辈子也就可以衣食无虞,而这些人的财产当然是变成现银存到钱庄里最保险。

不用说,接受逃亡太平军兵将为隐匿私产存到钱庄的钱款,风险也是明显存在的:

第一,按朝廷律例,为太平天国兵将者,自然是“逆贼”既是“逆贼”其家财私产便是“逆财”逆产”照理不得隐匿。接受逆产,便为隐匿,一旦查出,很有可能被安上通“逆”助“贼”的罪名,与那些太平兵将一同治罪。

第二,太平军逃亡兵将的财产既是“逆财”逆产”抄没入公则是必然的,被抄的人倘若有私产寄存他处,照例也要追查。接受这些人的存款,如果官府来追,则不敢不报。虽然官军中不乏贪财枉法之辈,自己搜刮太平军私财不报,因而客观上使一些太平军兵将可以逃过官府抄没家产的追查,但尽管如此,也绝不能完全排除有些人要一查到底的可能。这样,一旦查出,即使不被安上接受“逆产”的罪名一同治罪,存款也必被官府没收。按钱庄的规矩,风平浪静之后有人来取这笔存款,钱庄也必得照付,如此一来,钱庄不仅血本无归,还要“吃倒账”

有这两层风险,接受太平军逃亡兵将的存款,也就是在冒大大的风险了。但是这笔“买卖”风险大获利也大,因为这样的存款不必计付利息,等于是人家白白送钱给你赚钱,所以胡雪岩仍然决定要如此去做。

“敢于冒别人不敢冒的险”这确实是一个希望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一个人,要干一番事业,尤其需要敢于冒风险,因为风险有时可以变成压力,压力变成动力,动力就变成了效益体现出来。

现在人们把市场竞争比作战争,的确,竞争之地虽不闻战火硝烟,却也是风险满目之所。这里容不得怯弱者立足。你想取胜,绝对不能怯战,需有两军相逢勇者胜的胆识。不敢冒风险,不愿担当风险,就不会有成功,当然,冒险、承担风险,并不见得什么风险都去冒。如果你想靠偷税漏税来聚敛财富,如果你想尔虞我诈盘剥他人,用这些见不得人的方式来求取钱财,去冒险,这是铤而走险,这样的风险不要去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