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西方音乐史纲与名曲赏析
2999600000022

第22章 浪漫主义音乐(3)

舒曼钢琴曲的代表作有:《蝴蝶》、《克莱斯勒偶记》、《童年情景》、《大卫同盟舞曲》、《狂欢节》等。他的钢琴曲结构简明、主题清晰、旋律优美流畅,许多钢琴曲都有一个富于诗意的浪漫标题,给予聆听者以无限的遐想空间。他的钢琴曲具有古典的结构与浪漫的情趣相结合的特征。

舒曼艺术歌曲的代表作有《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恋》、《桃金娘》等33部套曲和14首单曲,他的艺术歌曲常以女性作为主人公,选用爱情题材,对女性的心理描写尤为精致,旋律富有诗意,钢琴伴奏地位突出。他常常选择浪漫主义诗人的诗作为歌词,注重以音乐来描摹、烘托、渲染歌词蕴含的诗情画意。他与舒伯特、布拉姆斯一道被后世誉为浪漫主义艺术歌曲“三杰”。

作为音乐评论家,舒曼在莱比锡创建了《新音乐报》和“大卫同盟”组织,以此宣传浪漫主义音乐,抨击艺术上墨守陈规。他大量著文介绍巴赫、贝多芬、肖邦等杰出音乐家,推介像勃拉姆斯那样的音乐天才。他自任主编长达10余年,他的《新音乐报》成为了当时进步音乐思想的喉舌,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舒曼的妻子克拉拉(Clara Schumann,1819-1896)是一位19世纪备受尊敬的钢琴家,被誉为19世纪下叶欧洲第一女性钢琴家。她对舒曼钢琴音乐的发展和传播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克拉拉5岁开始随父亲维克学习钢琴,12岁随父亲在欧洲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克拉拉11岁时就和维克的学生舒曼成为兄妹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兄妹感情逐渐发展恋情。当两人将情侣关系向父亲维克挑明时,立即遭到了维克的强烈反对。最终,克拉拉和舒曼结为了夫妻,却与父母永远地断绝了亲情关系。婚后的克拉拉成为了舒曼音乐创作的得力助手。由于早年手指受伤,舒曼一直不能够很好地演示自己的钢琴作品,他的钢琴作品几乎全都经过克拉拉之手修改完善,并通过克拉拉的钢琴独奏音乐会源源不断地向世人推出。即使在舒曼去世以后,克拉拉仍然坚持在自己担纲的音乐会上推广舒曼的音乐作品。正是由于克拉拉的努力,才使得舒曼在19世纪欧洲各地享有盛誉。

6. 肖邦

肖邦(F·F·Chopin,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演奏家,被誉为“钢琴诗人”。出生于波兰首都华沙近郊的采拉左瓦佛拉,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贵族后裔。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1816年开始师从瑞夫内(Vojtěch ·ivny 1756- 1842,捷克)学习钢琴,1818年在华沙登台演奏吉罗维兹(Vojtěch Matyá· Jírovec,1763-1850,捷克)的协奏曲,大受好评,被誉为天才,从此在贵族沙龙中颇受欢迎。1822年起跟随华沙音乐学院院长埃尔斯纳(J.Elsner 1769-1854,波兰)学习和声与对位。1825年出版钢琴作品《c小调回旋曲》,这部作品虽然标为Op.1,但实际上并不是他的首部作品。1826-1829年就读于华沙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作有《克拉科维亚克回旋曲》。1829年,他创作了《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并在维也纳举行了两场音乐会。肖邦清新优美的曲风获得了维也纳听众的喜爱,返回华沙后,已是一位声名远播的音乐家。1830年华沙起义前夕,爱护肖邦的师长和亲友将他送往维也纳,以躲避战火的侵袭。离开故国之前,肖邦随身携带了一抔波兰泥土,并一直把它保留在身边直到去世。1831年,从维也纳前往英国的途中,获悉华沙起义被俄罗斯占领者残酷镇压的消息,他怀着满腔悲愤,创作出著名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由于华沙起义失败,肖邦打消了返回祖国的念头,计划在巴黎开拓自己的天地。1831年9月,抵达巴黎,主要依靠担任家庭钢琴教师为生,逐渐结束了公开演出生涯,潜心作曲。1830-1835年间创作有众多的钢琴作品,如:《bE大调夜曲》、《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b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bG大调“黑键”练习曲》、《g小调叙事曲》等。

在法国,肖邦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要人物,包括德国诗人海涅,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舒曼等人。舒曼曾经发表文章赞扬肖邦的钢琴曲《“把手伸给我”变奏曲》:“先生们,请脱帽致敬,这里出现了一位天才!”1836年肖邦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George Sand,1804-1876)坠入爱河。不久,肖邦因患肺结核,于1838年与乔治·桑一起到西班牙马约卡岛静养。其间创作了《bD大调“雨滴”前奏曲》、《bA大调波罗奈兹》、《#c小调圆舞曲》等钢琴作品。肖邦和乔治·桑的情人关系长达10年之久,这段关系对肖邦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最终于1847年因关系不合而分手。1848年肖邦返回巴黎,1849年因肺结核病加重而逝世,临终前请求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

肖邦的作品几乎全都是钢琴作品,其创作涉及当时流行的各种钢琴音乐体裁,包括有夜曲、叙事曲、玛祖卡、波罗奈兹、即兴曲、幻想曲、练习曲等,很多作品至今仍是钢琴家的演奏曲目。他的创作个人特点鲜明,对很多钢琴体裁都有创新和发展,提升了它们的艺术高度。

肖邦的夜曲,他的早期作品在织体和情调上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爱尔兰钢琴家菲尔德(J·Field,1782-1837)的影响,但他很快摆脱了束缚,将夜曲发展成一种纯粹个性化的体裁。他的夜曲充满自由自在的幻想情调,极富浪漫气质。其主旋律清晰飘逸、抒情典雅,伴奏织体以分解和弦加上大量华丽流淌的装饰音构成,和弦多样、和声色彩丰富,复杂的织体线条错落有致,他的夜曲常常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肖邦的夜曲风格对后世作曲家的钢琴音乐创作影响深远。

肖邦的玛祖卡和波罗奈兹体现出他灵活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元素的才华和能力,作品中充满浪漫主义气质的丰富想象力。他的玛祖卡融合了波兰乡村舞曲的特点,具有独特的波兰民间乡土气息,三拍子,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乡村风格类,这类音乐单纯质朴,结构较简洁,织体与和声都较为简单;另一为城市风格类,这类音乐优雅细腻,织体与和声较为精致,有时可见丰富的调性变化。波罗奈兹又称波兰舞曲,与马祖卡相比,它更具有华丽庄重的贵族气质。肖邦的波罗奈兹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激情类,其音乐节奏强劲、气势宏大;另一为柔情类,音乐优美细腻、诗意盎然。

练习曲原是作曲家为学生练习某种演奏技巧而创作的曲子,往往音乐动机单一。肖邦的练习曲给予了这种体裁全新的创造,使其既具有训练价值又具有音乐会演出价值,极大地提升了练习曲的艺术性。他的练习曲大多织体相对统一,艺术形象简单,并且都有针对性的技巧练习,但这些作品并不是单纯机械的训练和平庸枯燥的音乐,肖邦将非常情绪化和个性化的浪漫主义气质融合其中,赋予了一定的思想内涵。

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他的演奏精致细腻、音色美妙动人,极具表现力。他打破了古典音乐曲式结构的均衡性,音乐多为非方整性的长短句式,旋律飘逸舒展,节奏伸缩多变,带有即兴创作的风格。他常使用反复的手法来增添音乐趣味。他非常重视装饰音与踏板密切配合的运用,常用大跨度音程、琶音构成旋律伴奏织体,常用大量倚音、回音、颤音、波音和长线条装饰音跑句,使得旋律、柔美、圆润,音乐色彩绚烂、飘逸,加上踏板的运用,形成萦绕闪烁、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无限的回味与遐想。肖邦善于通过钢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创作和演奏风格均独树一帜,他是浪漫主义钢琴演奏风格的杰出代表、“诗意派”钢琴艺术的标志性人物,其音乐风格仍是今天钢琴艺术界的风格坐标系之一。

二、中期浪漫乐派

中期浪漫乐派活跃于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代表人物有李斯特、瓦格纳、布鲁克纳、勃拉姆斯、弗兰克、柴科夫斯基、小约翰·施特劳斯等。他们的许多作品都充满激情、幻想与诗意,展现出自由自在、不拘一格、个性鲜明的浪漫主义音乐特点。这段时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成熟期,但古典主义风格在一些作曲家的创作观念中仍然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中期浪漫乐派的创作体裁主要为交响音乐、歌剧等大型体裁。同时,还有一些新体裁出现,如李斯特的交响诗、瓦格纳的乐剧等。

1. 李斯特

李斯特(F·Liszt,1811-1886),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评论家、音乐活动家。于匈牙利雷定(Raiding)6岁起开始学习音乐,9岁即登台演奏。1821年移居维也纳,曾先后师从萨里埃里(Antonio Salieri,1750-1825)学作曲、从车尔尼 (Carl Czerny,1791-1857)学钢琴。1823年,12岁的李斯特接受车尔尼的建议前往巴黎报考巴黎音乐学院,但他的报考遭到院长凯鲁比尼(L. Cherubini,1760-1842)等人的拒绝,理由是学院有只招收本国学生、不招收外籍学生。之后,李斯特以私塾的方式向巴黎的音乐学院教授、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雷哈(A. Rejcha,1770-1836,捷克)等人学习。1824-1827年间,李斯特在法国和英国连续出演钢琴独奏音乐会,音乐会的成功使他的名气激增,他的钢琴家地位也由此奠定。

19世纪上叶,巴黎成为欧洲新思想新文化的聚集地。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雨果、拉马丁等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想,资产阶级的各种政治学说,对于年轻的李斯特产生了莫大的吸引力。他在学习音乐之余,还努力探究哲学、文学,广泛接触各种新鲜事物,积极交往进步的文学艺术家。

1831年3月,李斯特观看了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演出。帕格尼尼出神入化的炫技演奏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当年,他采用帕格尼尼的《b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中的一个主题创作出钢琴独奏曲《辉煌钟声大幻想曲》。此后,他努力锤炼自己的钢琴技巧,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钢琴艺术中帕格尼尼。19世纪30至40年代,是他旅行演出的黄金时期,也是他钢琴炫技演奏风格的形成时期。1831-1838年间,他以帕格尼尼作品为主题,共创作出6首钢琴曲,之后将它们合集为《帕格尼尼超级练习曲》。他的足迹遍及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俄罗斯等,他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高难度钢琴演奏技巧征服了他的所有听众,征服了全欧洲,遂被誉为“钢琴魔王”、“钢琴炫技演奏大师”。

1848-1861年间间,李斯特寓居德国魏玛,担任魏玛宫廷乐长。这13年是他一生中音乐生涯的辉煌时期。在此期间,他伏案写出其最享誉后世的大量优秀作品: 2部交响曲,2部钢琴协奏曲,2部钢琴套曲,全部13首交响诗中的12首,全部19首匈牙利狂想曲中的15首等。在此期间,他指挥演出了格鲁克,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的歌剧,撰写了大量宣传当代优秀作曲家及其新作的文章。由于他的人格魅力、远见卓识、杰出的音乐才能,以及令人惊叹的音乐技艺和辉煌的音乐成就,使他周围很快形成了一个具有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德意志作曲家群。在他的倡导和精心策划组织下,1854年在魏玛建立了“新魏玛协会”,1861年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德音乐协会”,他均被推举为两届协会会长。在他的努力下,1848-61年间的魏玛成为德国的音乐中心之一。他也被德国音乐界公认为该时期“魏玛乐派”的领袖。

1861年李斯特迁居罗马,1865年接受低品神职而成为“李斯特神父”,此后,他的创作中心转向宗教音乐领域。1869年,他返回魏玛常住,并经常往来于魏玛、罗马和布达佩斯三地,从此,他几乎完全放弃音乐创作,而忙于公益事业。70年代初,他发起匈牙利布达佩斯音乐学院的创建工作,该音乐学院最终于1875年建成,李斯特成为该学院的第一任院长,并担任教授。1886年7月31日,他在出席德国拜罗伊特(Bayreuth)“瓦格纳音乐节”期间,不幸染上肺炎在拜罗伊特去世。

李斯特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运动中的杰出人物,他既是钢琴艺术大师,又是是交响音乐大师;不仅是作曲家,而且是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作为演奏家,作为作曲家,李斯特一生共创作和改编了700多首多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集中于钢琴音乐和交响音乐两个领域。钢琴作品主要有:19首《匈牙利狂想曲》、《12首超级练习曲》、2套《旅游岁月》,等;交响音乐作品主要有:《山上所闻》、《塔索》、《前奏曲》等13部交响诗,2部交响曲《浮士德》、《但丁》,2部协奏曲《b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等。李斯特是标题音乐的倡导者,喜欢给自己的钢琴作品或交响音乐作品起一个文学性或哲理性标题,并且还于1850年前后首创了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体裁-交响诗。交响诗体裁一经问世便受到音乐界的广泛青睐,这种体裁至今仍为广大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所喜爱。

作为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李斯特写出大量文章介绍前人新人、点评音乐新作,他的文章主题涉及到诸如韦柏、柏辽兹、肖邦、瓦格纳等,他的《肖邦传》一书为后世研究肖邦的重要史料。

今天的钢琴乐器是在19世纪初成型的,今天的钢琴技术规范也是在19世纪完善的。19世纪以来,钢琴艺术形成主要两大演奏风格:1.诗意派风格,2.激情派风格。同一时期的肖邦和李斯特分别成为这两种钢琴风格的代表,肖邦是诗意派演奏风格的代表,李斯特是激情派演奏风格的代表。

2. 瓦格纳

瓦格纳(W·R·Wagner,1813-1883),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出生于德国莱比锡一个爱好艺术的小职员家庭。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全家随即迁往德累斯顿,继父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戏剧演员。在继父的影响下,幼年的瓦格纳对戏剧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曾在14岁时就写出了一部长达五幕的悲剧《莱巴尔德与阿德莱达》。1828年,在莱比锡布商公所的音乐会中,瓦格纳第一次听到了贝多芬的作品,1829年又在在莱比锡剧院观看了贝多芬的歌剧《菲德里奥》,贝多芬充满激情和气势宏伟的音乐极大地震撼了瓦格纳,使他立志学习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