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2999100000047

第47章 科学重建: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3)

产业重建是灾区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的内生动力,重建规划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基调,充分利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经验,比如成都·阿坝工业园、广元川浙工业园等“飞地园区”模式等,指导和推进灾区工业生产力布局优化和提升。坚持调整结构、优化升级,优化布局、集聚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企业主体、政府支持等四大原则。产业重建不是简单的恢复,而是在重建中调优结构、转变方式、提升水平,推动工业发展走上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良性发展之路,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切实增强灾区“造血功能”。充分依托灾区最大的绿色资源,加快培育发展绿色产业,壮大水电、农产品加工等资源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绿色电冶一体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依托产业园区,推进灾区产业布局调整。根据灾区地质地理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多途径推进适宜、适度重建区内产业园区的提质发展,增强产业承载能力。支持雅安市名山区、雨城区、荥经县等地以原有的产业园区为基础,建立完善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发展一批符合产业定位和发展重点的优势企业、重点项目。在工业恢复重建中,灾区应进一步加大工业项目的招引工作力度,依托本地优势企业新上一批技术改造项目。我们将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如设立专项资金、减免受灾企业税收、对受灾地区实施优惠的信贷政策以及直购电试点、优先安排重建土地等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土地等优惠政策。

(五)以强调尊重自然为理念推进生态跨越性重建

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要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打造全国灾区生态重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实现生态资源大区向生态经济强区的跨越。灾区生态重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的基本特征是要建设自然生态秀美、人文生态优美、社会生态和美的幸福美丽新家园。自然生态秀美,就是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把合理开发资源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彻底改变传统经济单一的资源依赖,形成多元化的低碳、环保、循环经济发展格局;人文生态优美,就是要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生态创意产业,构建覆盖灾区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社会生态和美,就是要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按照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四川“两个跨越”,坚持民生优先、共同富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把灾区建设成为生产更现代、城乡更协调、生活更富裕、生态更优美、社会更和谐的生态发展示范区。

四、奋力推动灾区跨越提升

五年前汶川特大地震的灾后恢复重建是一场宏大、前所未有和纷繁复杂的全民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灾后重建的理念上进行了根本性创新,将发展作为其最重要的本质特征,以灾区经济社会超常规重建、跨越式发展为核心,坚持走立足发展、全面跨越的发展型重建之路,形成了发展型重建的模式。芦山地震灾后科学重建的最终目的也是要推动灾区各项事业实现跨越提升。

纵观国内外的地震灾后重建模式,一般都采取了先恢复后发展的方式。即优先恢复基本的、紧急的住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项目,再进行产业重建,而在产业重建中大多也是以先“复原”为主,再考虑“升级”发展。其灾后重建的速度比较缓慢,重建周期较长。实际上,在分析许多国家(地区)的灾后重建结果后可以发现,各国(地区)对其地震损毁的住房、设施、企业等等的重建主要是“恢复”,提档升级的“发展”只是个别国家或一国的局部领域,而且属于较低程度的“发展”。

我们现在提出的推动灾区实现跨越提升,不再是灾区原貌的简单恢复而应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不再是重新回到发展原点而应实现根本性提升,通过巨灾带来的重建机遇实现灾区的超常跨越发展,让灾区经济社会通过重建重新跃升到全新的发展高度。一是发展水平全面高于灾前。灾区城乡住房、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的现状要显著超过灾前原有水平,让灾区群众住进更加漂亮舒适的房屋,让灾区群众享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让灾区拥有更加宽敞平坦的道路交通。这意味着通过地震的“涅槃”,使灾区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重生”。二是在民生优先基础上实现产业重建。产业重建对于扩大就业和扶贫帮困,推动灾区经济发展上台阶、人民生活上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使重建领域涵盖民生项目和产业项目,在确保民生项目重建的基础上,让产业重建成为灾区持续发展的后劲所在,在确保民生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的前提下,聚集各方力量和各种资源,通过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来实现灾区经济社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

专栏 国外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主要做法

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地区发生了里氏7.2级大地震,造成6432人死亡,34523人受伤,房屋毁坏超过10万栋,基础设施破坏严重,造成经济损失达到1000亿美元,是日本战后遭遇的最大一场自然灾害。当年7月,日本“阪神·淡路震灾复兴规划制定调查委员会”便制定了为期10年(至2005年)的“阪神·淡路震灾复兴规划”。该规划提出了重建的5个基本目标:①建设21世纪的福利城市;②建设向世界开放、充满文化气息的社会;③建设既有产业高度化、新型产业茁壮成长的社会;④建设抗灾能力强、能够安心生活的城市;⑤形成多核网络型都市圈。同时,该委员会提议将规划前5年目标中对灾民生活的支援、废墟和瓦砾的处理、公路与港口的修复、社会福利设施和文教设施的修复重建等需要紧急应对的重建事项作为“复兴特别事业”,由中央政府给予特别的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受损最重的兵库县政府又制定了灾民住房、公路、铁路和港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建计划,即“紧急复兴3年规划”。其中,“兵库住宅复兴3年规划”提出:到1997年(3年内),建设125000套住宅的目标。在随后的重建过程中,兵库县还先后制定了“复兴规划推进方略”(1999年3月)、“后期5年推进计划”(2000年11月)、“最终3年推进计划”(2002年12月),作为复兴规划的补充和细化。兵库县《产业重建计划》明确设定了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其中,中期目标为3年,主要是“企业再建、恢复”。具体从两方面努力:①通过产业基础设施的全面恢复和各个领域的企业再建等,使净产值恢复到震前水平。②基于长期目标展望,推动现存产业的结构优化,打造符合21世纪要求的新技能、新产业的基础。此外,以大概10年为期限设定了长期目标,主要是为了“全面重建”。具体从两方面着手:①使净产值回归到假设没有地震灾害影响的情况下的原来的成长轨道上,或者有所超越。②为了确保面向21世纪的长期持续的发展,应力求构建新的产业结构。可见,日本阪神大地震的灾后重建过程,是优先实施灾民住房、公路与港口、社会福利设施和文教设施等“复兴特别事业”(紧急复兴项目),再进行“企业再建、恢复”(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其先恢复后发展的特点比较明显。

印尼是一个海洋群岛国家,地震频发。2004年底,印度洋海底地震引发大海啸,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北端的亚齐特区成为重灾区,死亡人数高达20万,无家可归者在50万人以上,9万多所房屋被毁坏,另有6万多所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几乎所有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系统、学校、医院和公共建筑都被严重损坏。印尼灾后重建的重点是基础设施的恢复,首先是交通的恢复。“交通是救援和重建中最重要的,必须首先得到恢复。”而以旅游业和渔业为主的产业重建主要由业主(民间投资)自己进行,政府为他们提供低额贷款,以供他们购买新的设施。可见,印尼地震后的重建主要是基础设施的“恢复”,虽然其整个重建持续到2009年(共5年),但是其产业重建并没有得到专门重视,重建中“发展”的内涵明显偏弱。这一点从其重建结果上也能够清楚地看到:据介绍,截至2008年4月底,在印尼亚齐和尼亚斯两地,共新建了10万多所房屋,781所医院和991所学校得到了恢复,1649个地区建筑和934所政府大楼得到了重建,2500多公里的公路和255座桥梁恢复通车,全国范围内的11座机场和18个海港已经正常营运。

(摘自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编《发展型重建——灾后崛起的四川模式》)

总的来说,在“4·20”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将恢复与提升、当前与长远、政府与市场、物质与精神、困难与机遇等五大关系综合考虑,实现化危为机、跨越提升。灾后恢复重建应紧扣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突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统筹兼顾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政府与市场,把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把灾后恢复重建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结合起来,与“两化”互动、“四化”同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走出科学重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之路。

王东明书记指出:“我们要把灾区恢复重建作为全省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重灾区的首要任务,统筹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英雄的四川人民有着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巨大胜利的经历。今天,四川人民也一定能够战胜“4·20”芦山强烈地震带来的挑战,靠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努力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奋力谱写威武雄壮的“中国梦”四川篇章。

(执笔人:翟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