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辅导读本18讲
2999100000025

第25章 创新驱动:增强转型发展跨越提升新动力(3)

四川省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和水平之上。2012年四川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84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2013年一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2279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8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为37.5%。高新技术产业已成工业领域增长最快、效益最好的板块。但是从人均水平看,四川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6.9%,人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国地方平均水平的6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的82.7%和88.4%,发展不足、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存在。要追赶跨越、同步全面小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必然之选。

当前,从省情和所处发展阶段来看,四川省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既要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做大规模,又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在追求“量”的同时提升“质”的水平,从追求覆盖面到追求高品位和追求高端产业、产业高端。要实现这种目标任务,做到规模与速度并进,质量和效益同升,根本举措是必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支撑引领为核心动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化解产能过剩,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增强全省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通过创新,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

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是一个历史的相对概念。我国传统产业的规模非常巨大,并在解决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扩大内需、保障国防安全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产业并不绝对是低利润、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也可能产生高附加值和高利润,关键取决于创新在产业中的活跃程度。事实上,传统产业推动和使用新技术的空间十分巨大,新技术不去渗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则新技术的现实生产力功能不能得到应有发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国际国内复杂经济环境变化、依靠创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举措,也是抢占经济增长制高点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立足当前,更是能够着眼长远。大力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带动能力大、就业机会多、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型产业,是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各国发展经验表明,即使在发达的经济体中,传统产业事实上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并且继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把高技术活动扩散到低技术产业部门中,传统产业依然可以生机勃勃。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创新,传统产业同样产生高附加值,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和利润份额。传统产业并不缺乏技术机会,相反传统产业在新的历史机遇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潜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研发,鼓励和推进传统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找准市场需求,实现产品创新,使传统产业做出高端产品,增强其占据高端价值环节的能力和竞争力。不能仅仅看着新兴产业,也应该关注传统行业的创新,传统产业不是包袱,而是宝贵的资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大力发展高新产业同样重要,只有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良性轨道。

(四)通过创新,处理好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关系

我国经济总体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经济增长贡献中,一般物的要素投入接近七成,知识、技术等只有三成左右,而发达经济体的比例正好相反。从产业链和价值链关系看,突出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层次偏低,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存在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在整体上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关键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器件等还依赖进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还比较少。我国产业结构矛盾表面上是三次产业之间关系的不协调,实质上是产业链和价值链中过度集中于生产和加工制造环节的中低端,研发、设计、营销、品牌、供应链等关键环节滞后或缺失,由此带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贸易条件恶化、国民收入增长缓慢、服务业比重偏低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来促进价值提升势在必行。未来一个时期,我国结构调整应以突破关键环节、提升价值链为重点,通过创新创造价值、服务提升价值、低碳拓展价值,推进由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向依靠质量、品牌和服务等非价格竞争转变,加快实现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由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

目前,我国企业对价值链日益重视,譬如著名服装企业雅戈尔以价值链整合产业链,成立五个品牌工作室,不仅负责品牌推广,还负责设计、开发、制造、物流等环节。这种调整意味着品牌已经成为雅戈尔今后的战略中心,今后一切工作将围绕品牌塑造、价值链提升展开。

五、加快人才强省建设

人才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活水源头”,是最关键的创新要素。经多年建设,四川省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人才大省。到2011年底,全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793.8万人,其中,党政人才41.7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43.7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58.6万人,技能人才258.2万人,农村实用人才90.6万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0万人。但四川省还不是人才强省,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先进地区比仍有较大差距,在人才素质、结构、效能、环境、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必须高度重视,抓紧解决。

(一)着力于谱写人才强国四川篇章,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推动四川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发展,构筑西部人才高地,依靠人才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加快人才发展,重点是加强能力素质建设,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发挥人才资本效能,提高人才竞争力和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现阶段,四川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市场化、国际化提升期,跨越发展、爬坡上坎关键期,人才工作面临新要求。经济全球化和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将进一步推动人才交流,必须主动参与国际国内人才竞争与合作,促进人才开发开放。四川省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的跨越,将赋予人才工作新任务,必须围绕多点多极发展,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突出人才发展重点,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着力服务发展。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注重紧贴企业、产业改进加强人才工作,不断提高人才效能,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实现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并进。

坚持人才优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

注重以用为本。把用好人才作为促进人才发展的中心环节和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创造条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富源泉充分涌流;

突出高端引领。始终把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重点,着力聚集四川省发展需要的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以高端人才发展带动各方面人才整体开发,以关键人才突破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突破,建设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提升区域竞争力。

(二)着力于支撑多点多级发展,统筹建设不同类型地区人才

坚持整体推进、差异化发展的思路。根据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的要求,在进一步做大做强成都人才队伍的同时,大力优化人才区域、行业布局,大力加强地震灾区、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建设,推动不同类区人才协调发展。围绕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不同“点”、“极”人才需求,分区分类分层构建人才支撑体系。围绕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的人才需求,实施“灾区急需紧缺人才培训计划”,提高灾区现有人才的能力素质。坚持培养、引进、稳定并重的思路,以民族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人才为重点,深入实施“民族地区人才振兴行动”、“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等项目,加快民族地区人才队伍建设。探索建立省内相对发达地区对老、少、边、贫地区的人才定向帮扶长效机制,实施“边远贫困地区人才援助计划”,持续开展干部、人才定点扶贫、援州援藏工作。

坚持开放的理念和国际化视野,强化人才区域合作。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人才资源,深入实施海外引才“百人计划”。广泛吸引、整合省内外人才资源,实现人才和智力资源开放共享,推进区域人才一体化,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人才发展格局。根据成渝经济区的总体规划,以“一极一轴一区块”为依托加快人才资源集聚,构建成渝人才富集区。积极争取国家和东部的人才对口支持,以人才支持带动资金、项目支持。

(三)着力于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开发城乡各类人才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构建人才发展“城乡互动”格局,推动城乡人才开发、使用一体化。满足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需要,抓住农村人才发展的薄弱环节,采取“以城带乡”、政府引导、利益联结、政策激励等措施,大力引导城镇人才服务“三农”。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科技进村入户”等项目,大力推进“人才进村行动”,提高科技助农兴农水平。深化涉农高校、涉农科研院所与地方的合作。推广“乡土人才超市”,整合农村人才资源,采取组织化、专业化、市场化的方式开展惠农助农服务。实施“业主引进计划”,鼓励城镇创业人才携带技术和资本,到农村创业兴业,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实施“农村卫生人才援助工程”,推进乡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服务。统筹选调生工作、“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各类引导大学生到基层服务、创业的项目和政策,完善大学生服务农村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大劳务培训力度,加快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智能型转变。持续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劳务扶贫培训等项目,搞好农村“五匠”、“特色工艺人才”培训、认证。

(四)着力于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优化人才环境

1.优化人才政策环境

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人才和激励现有人才两个关键环节,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步伐,营造有利于成才、成事的政策环境。

在人才培养上,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培养结构动态调整机制,优化教育布局和学科专业结构,实现人才培养“供需衔接”;在人才引进上,优化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引进办法,面向国内外大力引进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尖端产业、推动优势产业做强做大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创业人才;在人才评价上,紧扣用人单位需求,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能力业绩为导向,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科学化、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

在人才使用上,完善人才选用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鼓励科技人才潜心创新,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在高校、科研机构中实行符合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同特点的职业发展政策;在人才流动上,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提供服务、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流动配置机制;在人才激励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人才创业扶持力度,在创新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在人才保障上,依法保障各类人才合法权益,完善社会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党政机关人才向企业、事业单位流动的社会保险衔接办法,支持用人单位为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在人才投入上,逐步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投入结构,加大人才投入力度,推动人才优先发展。完善政府人才投入管理政策,整合各种人才开发资金,提高人才投资效益。

2.优化人才事业环境

紧贴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搭建人才事业平台,拓展人才创新创业空间。打造好科技创新人才基地,围绕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军民融合示范城市和国家重要的科技自主创新型区域、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等,加强科技服务基础平台和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打造好发展创业人才基地,根据建设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需要,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高校创业园、高校毕业生创业园等各类产业园区为重点,建设一批创业人才发展平台;打造好技能创优人才基地,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一批企业技能创优中心,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新技能推广体系,搭建技能人才创优平台;打造好农村创富人才基地,根据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西部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需要,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优势特色农产品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农村人才创富平台。

3.优化人才市场环境

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人才中介服务业,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优化人才市场布局,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市场管理制度,坚持管办分离、政事分开、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开的原则,深化政府所属人才服务机构改革,打造人才交流的公共服务平台。拓展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强化市场的供求、竞争、价格三大机制建设,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执笔人:伏绍宏李后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