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2999000000075

第75章 改制十年(1)

据四川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最新公布:2012年,川航股份公司在四川企业100强排名榜中名列第27位(在本土企业中排名第15位),在四川服务业企业50强中名列第7位,在四川企业效益20佳中名列第8位,在四川企业纳税20佳中名列第18位。在四川省服务业企业100强中收入增长名列第2位,纳税排名第7位,利润排名第8位。在2012年入围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的8家四川服务业企业中排名第1位……川航的快速发展和辉煌业绩令人自豪,然而急剧变化的市场也带来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

李海鹰提出,公司所有干部都要在战略转型进展顺利之时保持头脑清醒,看清“隐藏危机”,自觉增强忧患和危机意识,并要求在全员中开展“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大讨论。大讨论在不断地深入进行,而隐藏其后的川航战略转型也在悄悄地逐步深化。

川航低调庆祝改制十年

2002年8月29日,川航在成都锦江宾馆隆重召开成功改制后的新公司成立庆典,原四川航空公司由此变身为两家企业——四川航空集团公司和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川航集团公司坚持“以航空产业为主,兼顾多元投资;建立现代制度,提高竞争能力”的发展战略,属下有航空运输、航空食品、航空培训、航空旅游、机场管理、房地产开发等业务板块。2010年12月,川航集团再次圆满改制,更名为“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8月29日,是川航成功改制十周年纪念日。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在28日乘坐川航北京—成都的航班上,为川航欣然题词:“十年跨越,辉煌永远!”

改制十年业绩辉煌,如何庆祝?川航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股份公司总经理李海鹰定调:“简朴、低调、热烈、自娱。”

于是,川航给每个人增发了一个月岗位工资,所有食堂均加餐免费一天,公司总部和成都机场北头基地显眼处挂起了庆贺标语;《四川航空报》增刊4个版,以《辉煌十年》为题,在头版上刊登了成立时的揭牌和五家股东代表在一起的大幅照片,刊登了蓝新国董事长的致词;在二、三版通栏列出了股份公司十年来的重要事件100条,并专门发文在全公司开展《十年十件大事》评选活动;列出了旅客运输量、机队飞机架数的每年递增表;在第四版刊登了干部职工对改制十周年的微博感言。

川航文化传媒公司在所编印的《川航股份公司成立十周年特刊》中,刊登了蓝新国董事长的致词、对四家股东代表的采访和《中国民航报》刊登的李海鹰专访文章,并制作了长达十分钟的庆贺短片,在庆典晚宴和楼宇电视上播放。短片尽数了公司十年发展的辉煌业绩,用机队规模、旅客运输、资产总量、所获荣誉等数字的巨大变化,高歌了川航改制的成功。

当天中午和晚上,川航集团和股份公司分别举办了总经理助理以上领导、一级部党政负责人和部分退休干部代表参加的庆祝宴会。会上,李海鹰分别宣读了蓝新国董事长写就的亲笔信。

四川省国资委对川航集团十年庆典非常重视,副主任任丁、省国有企业第三监事会主席刘红、四川发展(控股)公司工会主席刘玉环欣然出席。

李海鹰在题为《聚力翱翔智胜未来》的讲话中说,十年来,川航集团克服了资本不良、资源不优、资金不足等重重困难,经受住了“非典”、特大地震灾害和金融海啸等严峻考验,着力推进本部及下属公司改革重组,先后完成鹰联航重组、东北航重组、集团公司制改革、房地产公司改制等,实现了“快速、健康、和谐、突破性”发展,从成立时总资产6.78亿元,拥有7家下属投资公司(项目),投资总额1.74亿元,到现在总资产28.7亿元,增长近4倍;主营业务收入从7646万元增至14.5亿元,利润总额从亏损5955万元到2011年盈利3.1亿元,确保了国有资产大幅增值。

2002年,集团投资川航股份飞机13架,到2012年8月,投资三家航空公司飞机增至89架。今天的川航集团不仅拥有较完整的航空产业链,形成了航空产业六大板块的格局,拥有投资公司(项目)21个,投资总额9.77亿元,十年净增投资8亿元,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他指出,四川正处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关键时期,处于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正迎来大有可为的重大机遇期。川航集团将把握科学发展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跨越提升、改革发展之路,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在当晚川航股份公司举行的庆典会上,川航集团公司总经理王凤朝宣读了贺信,李海鹰总经理如数家珍般回顾了改制十年的历史,展望了“十二五”规划的美好前景和工作思路,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在激动、热烈的气氛中,大家频频举杯相庆、互敬,为十年的辉煌,为辛勤付出的汗水,为川航更加美丽的明天……

安全管理分享《最高职责》

2012年10月22日,川航成都—普吉航班起飞15分钟后发现EGT无显示,返航成都临时调机执行,累计延误14小时18分;10月24至25日,公司因哈尔滨大雾取消航班20班,返航备降3班,延误7班;10月27日,公司因三亚“山神”台风侵袭取消航班7班……航班连续大面积不正常,原因均有据可查。然而却让人感觉到,川航虽战略转型初见成效,但却经不起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经不起意想不到的突然逆转,经不起起起伏伏中的大小折腾,经不起发展顺利之中的异常变故……此现象背后有更重要的原因,即是人的思想、意识、观念、状态等方面还没有跟上公司转型的步伐,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快速发展深层次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对其应有的警觉性、敏感性和危机感缺乏。

2009年1月15日,美国人切斯利?萨伦伯格将因鸟击而造成双发引擎熄火的飞机成功迫降于哈得孙河上,机上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幸免于难,他也因此被誉为缔造了“哈得孙河奇迹”的传奇机长。两年后,由他撰写记录这段故事的《最高职责》一书在国内出版,而本书的译者原中国民航局局长杨元元也曾是飞行员。

作者在书中写道:“我接受的训练使我不能容忍任何低于职业最高标准的事,所有航空公司和航空界的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责任:致力于保证每一天的安全,零事故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把这称为对‘职责’的日日专心致志。这是一个超越自我的目标。”

李海鹰认为,《最高职责》是安全文化的最高境界。为了分享《最高职责》,川航购买了1000本发至每位飞行员和全体安全管理干部手中。

2011年1月18日,川航正式实施联合办公集中运行管理机制,初步建立AOC运行模式,提升了公司运行效能和品质。2012年10月25日,川航召开安全管理提升会。总经理李海鹰在会上三问安全,即“我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到底怎样?怎样衡量安全水平?怎么客观、科学判断不安全事件?”指出安全工作具有极大的逆转性,要求大家时刻保持警惕、时刻保持工作状态、时刻提升安全意识,最终提升安全效益。

航安部就安全质量监察情况、安全管理状况做分析,针对体系内控作用偏弱、执行力不高、风险管理需要加强、体系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发挥不理想等,提出了下阶段的工作思路与建议。地服部通过开展三级立体监察,不仅有效加强了安全监察工作,而且在促进安全文化建设,提升骨干管理能力等方面都取得较好效果。通过运用部门级、科室级、班组级监察制度,从计划编制、实际开展、调查处理、跟踪验证四个方面,将监察思维根植于管理者日常工作中,同时与绩效管理结合,提升了员工的安全工作参与度。工程技术分公司将风险管理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有效加入对风险管理的二次评价环节,通过使用科学的系统分析方法,有效梳理出危险源,同时利用数据评价模型,开展不安全事件的分析与预测,使预测结果与实际状况达到较高的吻合程度。

货运安监在关心安全之时,更关心“你我他”。货运部总经理曾小兰积极倡导“保证安全第一、争取航班正点、确保效益最大化”的理念。安监室全员现场跟班学习监装监卸、收货等业务,把脉工作流程,坚持参与部门讲评会和每日班组交接会,从关注手册内容,到关注人员养成,并重新制定了《内部培训管理规定》,通过现场随机抽问,进行实地评估,使安全培训的重心从内容转向具体的工作者。他们把预防不安全事件的窗口从事后移到事前,培养了17名安全内审员,坚持对所有驻外货运处、无营业部外站进行定期抽查和走访,无缝衔接部门级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使不安全信息报送、日常监察、风险管理及问题整改等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并将其纳入代理人诚信度考量指标,有效地实现了互相沟通、前移关口双赢。

新技术护航飞行正能量

2012年9月4日10时32分,CSC101航班在九寨黄龙机场落地,标志着川航空客A319-133机型九寨RNP AR程序验证飞行圆满完成。

“向新技术要安全,要效益。”中国民航局李健副局长参加验证飞行,并在讲评会上指出了新技术应用的意义。他认为,新技术应用将在安全、正常、效率、效益、环保五个方面为民航发展带来明显提升,并将适时带动局方政策改变。俯仰之间,新技术应用正在悄然改变航空公司、机场的运营模式,它为提升复杂机场的安全运行水平、航班正常率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从RNP新技术的运用来看,它不需要用地面设备,仅依靠卫星导航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在保障飞行安全、提高机场运行正常性、增加飞行商载、节约燃油等方面可以发挥突出作用,大大减少航班返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