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鹰舞:美丽川航之路
2999000000018

第18章 乔迁新址

川航成立后的12年里,办公地点搬迁过5次:1986年11月底,被任命为川航总经理的朱宇平把自己当时在第三机械工业局的办公楼腾出来几间,作为新成立的川航办公室,虽然简陋,但川航总算有了一个落脚之地。两个月后,川航搬到了成都空军华西坝招待所。一年之后的1988年1月,川航搬到位于成都市青羊宫附近的京川宾馆。

由于京川宾馆地处成都市一环路外侧,又正逢一环路维修,所以经常停电,加之当时路窄大车多,交通不畅,前往机场很不方便,于是便在同年11月搬到了价格相对便宜、交通条件较好的玉林旅馆,并在此一驻就是10年。10年间,玉林旅馆在原四层楼旁建起了一栋7层客房,名称也把“旅馆”二字改成了“宾馆”。

公司条件艰苦,干部职工的住房也显得格外寒酸。当时川航只有成都胜利村1处家属区,还是狭窄院子里仅有的1幢红砖外墙的3层楼,住的也大多是家在外地的飞行人员。公司领导基本上住的都是原单位住房,众多基层干部和职工或借住,或租住,或寄住……“自由人”般散落在整个市区。

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随着雄伟壮观的川航大厦投入使用,川航的“安居工程”迅速实施,很快解决了干部职工的住房问题。

新川航大厦第一次升国旗仪式

1998年12月,川航办公区由成都市玉林宾馆搬迁到了位于机场的川航大厦,这是川航第5次搬家,正式宣告川航成立12年后第一次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新建的办公楼格外惹眼,高12层,中央空调,玻璃外墙,办公室采光很好,楼梯和走廊都很宽敞……1999年1月4日是新年后上班的第一天,公司领导、机关和基层单位的干部职工早早地来到大厦楼前整齐列队,等待着公司成立12年来第一次升国旗的仪式。

一月的严冬,天气虽然寒冷,可大家心里却是热的,这热来自公司大家庭的温暖,来自川航和伟大祖国一起蒸蒸日上。

升旗仪式开始,伴随着国歌那刚劲明快的旋律,庄严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仰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大家心潮澎湃,思绪万千:祖国的巨大变化,公司的发展壮大,新一年的任务责任……短短的几分钟,大家受到了一次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

庆贺新办公大楼启用的鞭炮声才刚刚响过,大楼就迎来了第一批特殊的参观者。他们是川航实现蓝天梦的创业者——公司第一批退休的老领导、老同志。

11年前,他们曾经露天开会,车上办公,也曾随着公司地址的变动“走马灯”

似的不断搬迁。如今,面对雄伟明亮、极具现代气息的办公大楼,大家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他们一边认真地听介绍,一边仔仔细细地看。

新的信息中心是集系统开发、网络监控于一体,能对外承担技术合作的信息开发公司,公司配备了由电脑监控的航空安全监测系统,能够为航空安全提供更加强大而有力的保障……听着介绍,老领导们说:“航空公司是现代化运输企业,不仅要有先进的机型,还要有信息的快速反应,搞科技投入是必须的,也是值得的。”

当看到自己的老部下都“鸟枪换炮”了,看着众多新人充满朝气的精神劲儿,老人们有些激动了,一再叮嘱大家,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办公环境,勇挑重担,努力工作。

参观结束,退休老同志十分庄重地在川航大厦前合影留念。

1999年3月16日,省委副书记秦玉琴、副省长王金祥等领导在蓝新国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川航大厦里新建的公司荣誉室。17日,刚刚参加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从北京乘坐川航飞机归来的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谢世杰和前来迎接的省委副书记秦玉琴、杨崇汇、张中伟及省委常委冯崇泰等领导,一起视察了川航新办公区。领导们详细询问川航创业发展的情况,对川航人克服重重困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川航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和要求。

238名职工乔迁肖家河新居

1998年1月,干部职工关注的川航肖家河职工宿舍,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238户职工领到了新居钥匙,喜迁新居。

肖家河宿舍作为川航“凝聚力工程”的重要项目,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亲临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和困难,及时指导,全力支持。公司基建部、财务处及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克服困难,使肖家河宿舍建设如期完工。新年伊始,职工们欢欢喜喜乔迁新居,高高兴兴地过了一个欢乐春节。

在新居入住仪式上,职工代表王刚发言。他说:

我有幸作为新区入住的用户之一,感到无比兴奋与喜悦。

衣、食、住、行可谓人生之大事,温饱之后,“住”就显得更加重要。许多职工多年来没有固定居所,要么祖孙三代共处一室,要么租房栖身,有的甚至被原单位从所分配的住房中请了出来。有同事开玩笑说,要是解决了住房问题,我把总经理的像挂在堂屋……可见住房问题已经影响到了职工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然而,要解决职工居住问题谈何容易?众所周知,前几年公司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而且公司培训楼上马也急需资金,解决职工住房问题虽然被提了出来,但无奈资金困难只好一推再推,我们焦急地盼望着,等待着……新一届公司领导上任后,想职工所想,急职工之急,把解决职工住房困难放在重要位置,在公司经营稍有好转之初,便毅然决定暂停培训楼建设,抽出资金上马肖家河住宅区,并将该工程定为本年度公司的“一号工程”。经过一年多紧张建设,美观、宽敞、明亮的住宅楼已矗立在我们面前,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无比激动。我代表即将入住的全体职工,感谢蓝总、唐书记及各位公司领导的关怀,感谢基建、房管部门和工程建设者所付出的艰苦劳动。如今,我们已然安居,明天将更加乐业,川航也一定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回想过去,在我们加入川航这个光荣的集体后,我们曾为它的崛起而艰苦奋斗,今后也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川航的腾飞做出更大的贡献!

双流机场北头崛起川航新基地

2000年6月14日下午,雨后天晴。蓝新国和川航诸多领导来到机场北头基地,检查搬迁前新基地的基础建设情况。

生产指挥中心综合楼和机务航材综合楼是新基地的两幢主要建筑。阳光下,大楼白色瓷砖的墙壁熠熠闪光,气派而漂亮。蓝新国笑言“真像到了凡尔赛宫”。

此前,川航为了适应现代化航空发展需要,扩大飞行基地,改善机务办公维修环境,投资上亿元在机场北头拥有土地500亩,经过一年半建设终成规模。新基地一部分为停机坪,另一部分是生产指挥中心综合楼、机务航材综合楼和川航与德国汉莎集团合资的航空食品基地等配套建筑群。整体规模宏大,内部配套完备,一改以往南头维修,东头指挥的零散局面。

陪同人员介绍:办公楼里的地面全部是红白相间的瓷砖铺地,洁净大方且具现代感;每一扇门都是实木加工而成,结实耐用又不失简洁美观;每一间办公室都宽敞明亮,采光极好;每一处都按不同用途合理布局,周到细致;就连隔音墙都以黄色花纹瓷砖贴壁,显得很有品质。所有装修材料都是建设者们跑了很多地方,一家家选,一处处比较讲价采购来的,价钱不贵但质量却好……蓝总一边看一边听,连声称赞:“不错,真不错!”

来到货运营业厅,长方形的营业厅面积很大,中间用与天花板相连的花岗石柜台隔开。蓝总笑着对身旁其他领导说:“我上次来还没有完工,当时我也没有想到这个货运大厅会这么漂亮。”接着,公司领导还先后检查了新基地的食堂、招待所、停车库等。

为了迎接新基地的启用,各入驻单位都在楼下大门上拉起了大红的横幅标语,扎起了由气球和鲜花编扎成的彩门,院子里到处彩旗飘飘,干部职工个个喜气洋洋。

2000年8月6日清晨,随着飞机起飞的第一声轰鸣,新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开阔的停机坪,现代化的办公区,成为昔日野草丛生的机场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

“航空花园”为成都南站添彩

2001年1月18日上午,地处成都火车南站的川航“航空花园”落成典礼正式举行。院内彩旗飞扬,喜气洋溢,领到新房钥匙的干部职工更是兴高采烈,欢天喜地。

川航航空花园占地20亩,总投资1.4亿元,从1999年3月1日动工修建。4幢25层住宅大楼经验收均为优良工程,成为当时成都火车南站的一大亮点。

1997年,川航提出“凝聚力工程”计划,决心在负债运营的情况下优先解决职工住宅,让员工安居乐业。“员工利益为首”的思路在那时已经形成并开始实施,领导决心已下,但落实起来难度很大。

最大的难题是建设资金。相关部门人员找多家银行贷款,可是人家一看报表:资产少、盈利水平低、负债率高……均婉言谢绝,直到立项验资时才勉强过关。

报建时,按规定要交纳10多项费用,如:城建配套费、商业网点费、人防异地建设费、园林绿化费、教育附加费、消防配套费、环境保护费、散装水泥费、墙改费、投资调节税等等,每平方米需交纳各种税费近200元。航空花园建设总面积7.8万平方米,需交纳各项费用1500多万元。他们听说为转业干部修建住房可以优惠,经咨询才明白,除当年转业干部外均不能享受。

川航是军转复退军人的较为集中的地方,能否申请照顾?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多次向市建委汇报情况,并把由人事部门整理的400多名转业干部花名册呈上,最后终于争取到按城建配套费减半收取特优政策(每平方米交纳80元),仅此一项,就节约资金300多万元。为了进一步争取优惠,他们又找到主管城建的副市长汇报,争取到在所有规费减半基础上人防建设费全免,共计800多万元。为了这个“优惠”,川航基建部门先后写专题报告20多个,被人戏称为“报告专业户”。

川航办公新区和一处处职工住宅区的建成使用,使公司的整体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干部职工士气高涨,公司的凝聚力增强,生产运营充满了巨大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