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荣格谈人生信仰
2992800000045

第45章 偶然的一致之意义——同时性

这种假设蕴含了我所谓的同时性这种相当怪异的原则,这概念所主张的观点,恰与因果性所主张的相反,后者只是统计的真理,并不是绝对的,它是种作用性的臆说,假设事件如何从彼衍化到此。然而同时性原理却认为事件在时空中的契合,并不只是机率而已,它蕴含更多的意义,一言以蔽之,也就是客观的诸事件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观察者主观的心理状态间,有一特殊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古代中国人心灵沉思宇宙的态度,在某点上可以和现代的物理学家比美,他不能否认他的世界模型确确实实是心理——物理的架构。微物理的事件要包含观察者在内,就像《易经》里的实在需要包含主观的,也就是心灵的条件在整体的情境当中。正如因果性描述了事件的前后系列,对中国人来说,同时性则处理了事件的契合。因果的观点告诉我们一个戏剧性的故事:D是如何呈现的?它是从存于其前的C衍生而来,而C又是从其前的B而来,如此等等。相形之下,同时性的观点则尝试塑造出平等且具有意义的契合之图像。ABCD等如何在同一情境以及同一地点中一齐呈现。首先,因为物理事件AB与心理事件CD具备同样的性质;其次,它们都是同一情境中的组成因素,此情境显示了一合理可解的图像。

易经六十四卦是种象征性的工具,它们决定了六十四种不同而各有代表性的情境,这种诠释与因果的解释可以互相比埒。因果的联结可经由统计决定,而且可经由实验控制,但情境却是独一无二,不能重复的,所以在正常状况下,要用同时性来实验,似乎不可能。《易经》认为要使同时性原理有效的唯一法门,乃在于观察者要认定卦爻辞确实可以呈显他心灵的状态,因此,当他投掷硬币或者区分蓍草时,要想定它一定会存在于某一现成的情境当中。而且,发生在此情境里的任何事情,都统属于此情境,成为图像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一把火柴扔到地板上后,可以形成符合那个情境的图式。但如此明显的真理如真要透露它的涵意,只有读出图式以及证实了它的诠释以后,才有可能。这一方面要依赖观察者对主观与客观情境具有足够的知识,一方面要依赖后续事件的性质而定。这种程序显然不是习于实验证明或确实证据的批判性心灵所熟悉的,但对于想从和古代中国人相似的角度来观察世界的人士来说,《易经》也许会有些吸引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