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必备的99个谈判技巧
2987900000027

第27章 谈判成功的重要要素(6)

所以,当对手生气时,最巧妙的方法是给对方一个发泄情绪的机会。人们一旦把自己的不满告诉别人,就会有一种解脱感。如职业妇女在下班回家后,正想告诉丈夫这一天在公司里不顺心的事时,丈夫就抢着开口说:“好了!我知道,你的工作相当辛苦,对不对。”如果丈夫真的这么脱口即出,妻子的沮丧情绪会更强烈。

世人称日本著名的松下公司的发起人松下幸之助为“经营之神”,然而殊不知这位“经营之神”经常在工作中责骂部下,但是他的责骂方式非常巧妙,其秘诀在于他责骂之后的处理方式。

据三洋机电公司前副董事长后藤清一先生回忆,年轻的时候,他在松下公司任职。某一次,因为一个小的错误,他惹恼了松下先生,当他进入松下的办公室时,只见松下气急败坏地拿起一只火钳死命往桌子上拍击。然后,对后藤大发雷霆,后藤被骂得狗血淋头,正欲悻悻地离去,突闻松下说道:“等等,刚才因为我太生气了,不小心将这火钳弄弯了,所以麻烦你费点力,帮我弄直好吗?”

后藤无耐,只好拿起火钳拼命敲打,而他的心情也随着这敲打声逐渐归于平稳。当他把敲直的火钳交给松下时,松下看了看说道:

“嗯,比原来的还好,你真不错!”然后高兴地笑了。

责骂之后,反以题外话来称赞对方,这是松下用人的高明之处。然而,更为精彩的还在后头呢!后藤走后,松下悄悄地给后藤的妻子拨通了电话,对她说:

“今天你先生回家,脸色一定很难看,请你好好地照顾他。”

本来,后藤在挨了松下的一顿臭骂之后,决定辞职不干,但松下的做法,反使后藤佩服得五体投地,决心继续效忠于他,而且要干得更好。

谈判者亦是如此。假使能设法让对方把心中郁闷的情绪通通发泄出来,他必然能够理性地进行谈判。所以,当你接受对方的指责时,不要阻挡,也不要逃避,让对方有机会发泄他的不满。

三、使用象征性的体态语言缓解情感冲突

使用象征性的体态语言缓解情感冲动也可以使对方发泄不快。在商业上,个人情感的输赢没有实质意义。非要弄清谁是谁非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谈判者追求的是在双方利益均实现的基础上取得双赢的局面。因此,在缓解情感冲突时,有些象征的体态语言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使局面发生逆转。例如,与对方握手,赠送一份小礼物,表示请吃饭等。经验丰富的谈判者认为,用行为表示道歉是谈判中成本最少,而回报最高的投资。

善意对待对手

当一个人看到对方出于善意地为自己着想,他能拒绝对方提出的合理条件吗?当然是不会的。这样,谈判就会出现转机。我们怎样表达我们的善意呢?

时时尊重对方

人类行为有个极为重要的法则,即在不愿惹什么麻烦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许多友谊和永远的快乐。谈判桌上亦是如此,总在想象,今天的谈判对手是友善的,彼此是默契的;不用花费很大的代价就可以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谈判,取得满意的结果。但是,事实并不是如此,我们总是遇到麻烦,总需要不断地“讨好对方”,或者有时候对方甚至是被惹怒的。要使对方能心平气和地与我们谈判,告诉对方我们是善意的,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我们都能得利。这样就可以加固对方的信念——我们是善意的,是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而谈判的。

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说过:“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动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对别人尊重,就可以让别人体会到,他被人肯定着、重视着。古今中外,多少哲学家、圣贤之人都说着同样的话。索罗亚斯特在波斯用这个原则教导门徒;孔子也谆谆劝导他的门生;道教的师祖老子在函谷关也这么说过;基督降生的前500年,佛陀已在神圣的恒河边教诲众生:你要别人怎么待你,就得先怎么样对别人。

那么,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尊重别人?在什么地方尊重别人?怎么去尊重别人?答案是:随时随地。

我们知道,在餐馆里点了一份炸薯条,而女伺者却端给你马铃薯的时候,如果我们说一句:“对不起,麻烦你了,但我们点的是炸薯条。”女伺者可能会这么回答:“不,一点也不麻烦。请您稍等,您的炸薯条一会儿就到。”她会高高兴兴地把马铃薯换走,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我们送上炸薯条。因为我们的一句“对不起,麻烦你了”已经对她表示了尊重。

我们还可以使用很多日常用语来表示我们的尊重,如“对不起”、“麻烦你了……”、“可否请您……”、“请问你愿不愿意……”、“你介不介意……”、“谢谢”等。

当一个人发现他是被人尊重的,那么同样的,他也会以尊重的眼光看对方。而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也往往不会被认为是有恶意的,或心怀叵测的。这样,在谈判桌上才能相敬如宾,彼此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展开探讨,实现彼此的谈判目标。

视谈判对方为朋友

谈判时要记住,你要先把对方当做一个有血有肉的朋友,然后才把他当做谈判对手。这是一个向你挑战的立场不同的朋友,而不应该把他看成是生死相搏的仇人。

以私人身份去了解谈判的对手,对于谈判的顺利进行有很大的帮助。和“陌生人”谈判与和“熟识的人”谈判,两者的情形完全不同。对你而言,“陌生人”只是一个抽象的名词,因此你容易采取冷漠的态度。如果谈判的对象是同学、同事或朋友,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假如你能尽快使谈判的对方变成熟人,谈判就容易进行了。而且,这样做对了解对方的为人与背景也比较容易。即使再困难的谈判,若能在这种熟知的关系下互相培养信赖心理,将能使双方意见的沟通更为顺利。

要形成这种友好关系,谈判开始之前就应该进行工作。尽早与对方认识,研究对方的好恶,积极地制造私下见面的机会。在谈判前,尽早和对方交谈;谈判结束后,也不要急着掉头就走,多说一些题外话,让彼此都松懈下来。

你想要影响的人可能防范意识很强,可能对你的建议很反感,你不妨花点时间聊聊天,谈谈天气、交通、星期天的足球赛和你昨天晚上想到的小问题。反正能让彼此熟悉的话题,说什么都行。倒杯咖啡给别人,或是接下对方送来的饮料,或者说个笑话,你尽可能先把冷冰冰的僵局打开,培养出一种好的商量气氛。另一方面,在交谈时要真诚待人。认真地替别人解决问题,别人当然也会喜欢你。和别人交往时让他觉得他很重要,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你。多和对方提他的事、多谈对方感兴趣的事,这样聊下去,一聊聊上好几个小时,其间你就会有机会说到你想要讨论的话题。

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协商的时间越短,过程就越紧张。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你的谈判对手不懂得在谈判过程中设身处地地替你想一想,不懂得在谈判过程中注入人性关怀。

所谓人性关怀指的是你站在你的立场上跟对方协商,而不是赤裸裸地告诉对方,你是在代表公司,在为公司争取最大的利益。我们来看下面哪一种说法比较有说服力:“凯伦,我替你想过了,这样做对你最好。”“我们公司替你们公司拟定的方案如下……”显然,你会更愿意接受前一种谈话方式。

专业的谈判专家很擅长利用替人着想的小技巧来达到目的。比如电视上的播音员称呼记者的时候,通常只叫名字:“很好的报道,玛丽。”“今天有什么运动消息吗?泰德。”“明天会下雨吗?彼得。”我们听起来有时候可能会觉得很不习惯,但是他们之间这样谈话就显得很亲切,会带给观众轻松的感觉。现在所有的新闻节目都是照这个模式走。其实,我们对我们的队员有什么感觉,我们就会有什么样的队伍。

比如美国的李·埃克卡在电视上为克莱斯勒汽车做广告,并不是因为他的领袖魅力或是演技出众。广告企业看重的是他这个人。他们认为埃克卡这个人的形象能替公司卖车子,他那种强烈的魅力可以打动潜在的消费者。

在塔斯脱总统任职时期,有一天罗斯福到白宫来访。恰好总统和夫人外出不在,罗斯福得以有机会和白宫那些曾经服侍过他的老仆人打招呼。他叫着每一位老仆人的名字,连厨房里洗碗盘的女仆也不例外。

当他见到在厨房里工作的女仆爱丽丝时,他问她是不是还在烘玉米面包。爱丽丝说,她有时做一些给仆人吃,楼上的人并不吃。

“他们真不懂得品味。”罗斯福大声说道:“我见到总统的时候一定这么告诉他。”爱丽丝用盘子装了一些玉米面包给他。他拿了一片到办公室去吃,并且一路和园丁、工人打招呼——他和每一个人寒暄聊天,就像以前一样。曾经在白宫当过40年仆人的文克·胡弗含着眼泪说道:“这是我两年来唯一感到快乐的日子,谁也不愿意把这一天和一张百元大钞交换。”

不要纠缠于不会有答案的问题

美国电视剧《卡尼与蓝西》说的是蓝西一家人如何奋斗拼搏,最后终于过上好日子的故事。其中有一片段是说蓝西一直和哈维研究,如果她想做的大事成功了,那笔财富怎么使用。

蓝西是个实际的人,她喜欢为了不时之需而存钱,觉得那样才具有安全感。这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长期不稳定,所以对财富或是积累财富有一种特别的渴求。而哈维则不同,他是那种讲究享受的人,他要的是地位,喜欢买一些奢侈的东西,往往哈维看重的东西,对蓝西来说可能一点意义都没有。

蓝西就这个问题经常和哈维争辩,两人也因此感觉对方不理解自己而陷入痛苦。

纠缠于一个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使彼此不能信任,同样,步步追问也存在使关系走向僵化的风险,因为它让人觉得被怀疑、被否定。

“我决不会答应”的禁忌

一家公司的老板问一名最受信任的助手,某项谈判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助手回答说,谈判对方的要求太苛刻了。接着,他又补充道:“当然,我告诉他们这是痴心妄想。我们决不会答应这些条件的。”

老板马上打断他的话,批评道:“千万不要告诉对方,你决不答应什么!你的选择越多,拖住他们的时间越长,你的位置就越稳固、越有利。”

老板说得好。事实上,这个道理十分明白,老板本来就不需要提醒下属的,然而下属就是不知道。这使我们想起了一位父亲对性情鲁莽的儿子说的话:“除了家庭意外,千万不要把你的真实想法告诉别人。”可是实际上,商场上的许多人都违背了这个基本原则,也许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这个原则。

他们说:“我付款决不超过10万美元。”其实你知道只要对方说些委婉动听的话,他们就会付出更多的钱。

他们说:“这次我要价不得少于10万美元。”这也是愚蠢透顶的装腔作势。其实,他们完全可以接受低于10万美元的价格。

他们说:“我从来不为这位经理工作。”这样说就会毫无必要地减少了一个选择工作的机会。

“告诉别人你决不答应做某事”类似于最后通牒。我们知道,最后通牒有一正一负两方面的作用。负作用就是它能使谈判陷于彻底破裂。这就好比他们对别人关了大门,又希望别人再来敲门,和他们重新聚在一起。可是,别人还会再来敲门吗?

人们违反“千万不要说你决不答应做某事”的原则,几乎都是由性格的弱点或者错误的自尊意识造成的。他们常常夸大自己或者商品、服务的价值,公开处于攻击位置,结果他们失去的机会比创造的机会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