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一叶障目
2986800000007

第7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3)

有一天,县官路过学校,听见学生们在大声背诵,弄不懂这是哪一部书,遂下轿让衙役把秀才找来问道:“学生念的是什么书呀?”秀才说:“回禀老爷,这不是书,是一首诗。”县官说:“是哪个文人的大作?”秀才以为县官要夸奖自己,忙说:“小人不才,是我自己作的。”县官听了很生气,说道:“成何体统!来人呀,给我打!”县官对秀才说:“你再念一遍。”秀才只得念道:“一溜三间房。”县官说:“打三下!”秀才又念:“四面四堵墙。”县官说:“打四下!”秀才又念:“门前三棵柳。”县官说:“再打三下!”秀才又念:“房后五棵杨。”县官说:“重打五下!”

秀才回家后,邻人问他:“只说你为作诗挨打,真有此事?”秀才说:“便宜了!便宜了!”邻人不解地又问:“怎么挨了打还便宜了呢?”秀才说:“学堂东西还有一片芦苇我没编上,若编上,早被打死了!”

胡涂

沧州南皮县丞郭务静,特别胡涂,他和主簿刘思庄住在旅店里时,对刘思庄说:“从王伴驾是最难的了。我伴王驾时常回不了家,结果自己的家人丢失了三天,最后在侍卫官的住处要了回来。”刘问:“你夫人也在其中吗?”郭:“如果夫人不在其中,那还会有什么事呢?”他又对刘说:“我近日发现有贼,昨天二更后,我从外边回来,碰见一个贼从我屋里跑出去。”刘问:“丢了什么东西?”郭:“没丢。”刘:“没有丢东西,怎么知道遇见了贼呢?”郭:“我见他逃走时那副狼狈相,不能不怀疑。”

别给我钥匙

五代时,后周左丞孙彦高是个无用之辈,生性顽劣蠢钝,出任定州刺史。年末一个人正在家中喝闷酒,贼人来了,围住他的外城。他却紧锁家门,不敢到刺史大堂去办事。文案上有要发出的公文,就在他家的小窗上递给他。等贼人破城而入时,他还对家仆说:“把府门关好,贼人来了,千万别给他们钥匙。”不久城池陷落,刺史的府宅首先被毁坏。

不要让我吃冷汤水

王溥是五代时期的状元,做过周太祖、周世宗的宰相。后来到了宋朝,官做到太子太师才辞了官。王溥的父亲王祚,在周时,做过观察使。王祚久享富贵,钱物用品十分奢靡,他惟一感到不满足的是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大年岁。

有一天,他在洛阳的官邸中,听到外边有个算命的,就让人叫进来。这算命的原来是个盲人。他先向守卫官邸的老兵打听:“什么人叫我?”老兵说:“是王宰相的父亲。他富贵至极,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否长寿。我现在都告诉了你,你要算得老爷子高兴,等你出来了,会重赏你。”

瞎子见了王祚,奉命布卦,推算流年,十分惊奇地说:“此命相最突出的是寿命长 。”王祚高兴地问:“能活七十岁吗?”盲人笑道:“还要向上。”“能至八九十岁?”盲人又笑道:“还得高。”“能活到百岁?”盲人叹息道:“此命至少要活到一百三四十岁。”王祚十分高兴,说:“这中间有疾病吗?”盲人说:“都没有。”又仔细推算了一番,说:“都没有,只是接近一百二十岁时,春天、秋天脏腑微感不适。很快就会好。”王祚高兴地回过头对身后的儿孙说:“孩儿们可要记住,到那时候千万不要让我吃冷汤水。”

明年多少岁

杭州有一个县令,因为他软弱无能,有个外号叫赵鼻涕的。一天,有个叫钱德明的百姓来告状,说:“钱德明年若干岁……”他一听就发怒,让衙役用鞭子打。钱不服。赵说:“你欺骗我,不说今年多少岁,而说明年多少岁,为什么?”

补画

宦官高隆在任南京守备时,有人给他献了一幅名画。高隆看见这幅名画的上方还有一段空白的地力,就说:“好,好,还要让人再在这上方补画一个刘、关、张战吕布才更好。”

伴食宰相

严讷主持朝政时,曾留一位老朋友吃饭。这个人十分愚钝俗气,却偏偏要装出一副谦逊知礼的样子。他离开座位向严讷谦让说:“必须等宰相大人入席之后我才敢坐。我是个什么人呐,怎么敢当个‘伴食宰相’!”(本意是想说:“怎敢陪宰相吃饭。可“伴食宰相”的含意却是挂名的宰相)

老枣树

张忻大司寇的夫人陈氏是大学士张文端的母亲。张家又和胡中丞家是姻家。而胡家有戏班。

有一天,两家夫人宴会,张对胡说:“听说你府上梨园最好。”胡家夫人不通文义,没听懂梨园的含义,就回答说:“那里称得上梨园,我家只不过是有几棵老枣树罢了。”左右的人都偷着笑了。从此,莱州的人就叫胡家戏班为“老枣树班”。

用羊换之

梁惠王坐在朝堂上,有人牵着一头牛从堂下经过。惠王看见了,问:“牵牛做什么?”回答说:“用它去祭钟。”惠王说:“饶了它吧!我不忍心看见它恐惧发抖的样子,不忍心它没有犯罪就这样被处死。”牵牛准备祭钟的人问:“那么,不祭钟了吗?”惠王说:“祭钟的典礼怎么能废弃呢?换一头羊去祭吧!”

只造第三层楼

有一个富翁去拜访一位朋友,他非常喜欢这位朋友的三层楼房,他站在第三层楼上一面眺望,一面心想自己有钱有势,也该有这样一座高大、宽敞、漂亮的楼房,才不显得孤寒。于是,急忙回家,唤了几个出名的木匠来,问他们会不会造像他朋友那样的楼房。

木匠们回答说:“那是我们造的。”

那富翁一听很高兴,立刻命令造楼。木匠们便打地基,筑墙脚。可是,那富翁却奇异地问道:“你们打算造一座什么样的楼房?”

“造三层楼呀。”

富翁笑道:“既然这样,你们为什么不先造顶上的那层楼,偏要先造地基墙脚呢?”

木匠们一本正经地回答:“造房都是由低到高,层层加盖的嘛!”

富翁大发脾气地骂道:“你们这般蠢人,还啰嗦什么,就给我造那第三层楼好了。”

活脱

有位父亲,教导儿子待人接物的方法,说:“对人说话的时候,要‘活脱’一些,不要一句话说得太死。”

儿子问道:“什么叫‘活脱’?”恰好,这时邻居家来借东西,父亲指着几件器物说:“比如这家来借器物,你不要说都有,也不要说都没有,只说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说得圆滑一点,这话就‘活脱’了。遇事都要这么办。”

儿子记住了父亲的话。有一天,一位客人来串门,问道:“你父亲在家吗?”

儿子回道:“父亲有在家的,也有不在家的。”

秀才买柴

某秀才来到集市买柴,他坐在树下一边看书,一边询价。一个人挑着一担山柴走了过来,秀才便问:“柴卖吗?”那人瞪了他一眼:“不卖?挑到这儿干啥!”秀才一听“不卖”,便低头继续看书。一会儿,又有人挑着一担山柴走过来,放在那儿。秀才又问:“柴卖吗?”柴主说:“不卖?放在这儿干啥!”他一听“不卖”,又低头看书。

天快黑了,集市也散了,可秀才还是没有买到柴。

秀才种花生

城里有个秀才,自以为样样都懂。一天,乡下朋友送给他一篮花生。秀才剥了几粒丢进嘴里,一吃,觉得味道不好,随口吐掉了。他老婆看见了,就把花生炒熟。秀才吃了,觉得很香,便对老婆说:“把这花生种在院子里,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去摘。”老婆说:“炒熟的怎么好再种呢?”秀才说:“生的种下去长出生的,熟的种下去不就长出熟的吗?”

放火三日

有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官,不许人讲“登”字以及和“登”同音的字。谁犯了这个忌讳,就要受处罚。因此,大家都把灯称为火,以免犯了他的讳。

一年元宵节放灯,照例要贴告示。他手下人写好后贴到城门旁,大家围上去一看,竟是“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真后悔

街上,两个秀才在闲聊。甲说:“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个人要买我家的那只大红公鸡。”乙问:“你卖了没有?”

甲说:“那个买鸡的人出手给三两银子,我嫌少,没卖。他又给加了一两,我还是嫌少。就在这时,那只大红公鸡将我啼醒了。”

乙又问:“后来怎样?”甲说:“我醒来知道是做梦,真后悔。就赶快重新闭上眼睛,伸出手对那个买鸡人说:‘四两就四两吧,我卖了。’咳,谁知那个人连影儿也没了。”

念“啥”

有个人念书,读到“啥”字,不认识了,去问先生:“这个字念啥?”

先生说:“这个字嘛,念‘啥’。”

他又问:“是呀!它念啥呢!”

先生说:“念‘啥’!”

他说:“先生,我问的就是它念啥?”

先生气了:“念啥!念啥!我说是‘啥’就念‘啥’!”

今天便宜你了

从前,有一个武官在战场上督阵,查获一名逃兵,他大发雷霆写下一道手谕,作杖毙论处。谁知“毙”字不会写,想改打军棍,可是“棍”字也不容易写。最后只得对逃兵说:“去吧!今天便宜你了。”

祭文

有个财主祭祖,请人写了一篇祭文:“望全家福禄,不见鬼怪病痛,常有银帛收入,断

绝忤逆,祖宗保佑,年年如此。”到祭祖的时候,他儿子念道:“望全家福禄不见,鬼怪病痛常有,银帛收入断绝,忤逆祖宗,保佑年年如此。”原来古人做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他儿子断句错误闹出了这么个天大的笑话来。

大舅爷

从前,有一个目不识丁的财主,要请县太爷来他家吃饭。土财主没有见过大世面,于是一个能说会道的“明公”对他说:“县太爷来了,你把他让到客厅坐下,然后你就双膝下跪,额头点地,口称‘县太爷光临鄙舍,鄙人深感荣幸。’县官来时,一定有主簿一类的人陪同,这些人虽比县官小,但都是县官手下办事的红人,万万得罪不得。”

转眼,县官来做客的日子到了,等到响午,县官差人送信来说县太爷身体欠佳,改由主簿代为赴宴,即刻就到。

这一变动,土财主可抓了瞎,对县官称大老爷,对主簿可该怎么称呼呢?他手拍头顶想呀想呀,猛然心里豁然亮了:这主簿是县官手下的人,比起县官来小了一辈哩,既然称县官是大老爷,那么这主簿定是大舅子无疑了。

中午时刻,县衙主簿坐着轿子来了,财主把主簿请到客厅坐下,然后跪下叩头,高声说道:“大舅爷光临鄙……”,“舍”字还没出口,主簿气得七窍生烟,把桌子一拍:“哼,什么东西!”

土财主吓得战战兢兢地说:“乡村里不方便没有什么好东西,就只买了几斤肉,打了几斤酒,炒了几个菜,打瓶香油,包了些饺子。”主簿一听啼笑皆非,摇摇头说:“唉,你这人真没材料。”土财主说:“有,有,里面放的花椒、茴香不少。”主簿越听越不像话,把脚一跺说:“滚!”“是!是!”土财主在地上打了个滚,站起来就往外跑,边跑边喊道:“孩子们,快烧火,大舅爷要吃饺子哩。”

总兵看书

从前有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花银子买了一个总兵官职。不久,朝廷派他去镇守边关,他想:我不懂兵法怎能带兵呢?于是便叫部下替他去找兵书。部下给他弄来了一部《孙子兵法》。总兵老爷一看,勃然大怒,骂道:“混帐东西!竟敢戏弄老爷。老爷身为总兵,岂能看孙辈的书!”

麻布红裤

县官出门,看到一个浪荡少年在街上大摇大摆地走,一阵风吹过,掀开他的衣襟,露出了鲜艳的红绫裤子。县官看到了,认为他太奢侈,便喝令差役将他拿下,责打十大板。那少年被打了五大板后,痛得硬撑起来道:“老爷冤枉,这红裤上半段是用麻布接的。”

要做母狗

有个私塾先生专门读别字,阎王要罚他做狗,那先生坚决请求做母狗,问他什么缘故,他说:“临财(碰到钱财)毋苟(意即不能随便)得,临难(碰到灾难)毋苟免。”

童生拔须

有个老童生屡试不中,这一年又去赶考。为保持年轻的容貌,将斑白的胡须统统拔光,还照着镜子指着自己的胡须根说:“你一天不放我进去考中,我就一天不放你出来!”

道士吹牛

从前,赵国有个道士喜欢吹牛。艾子问他:“你几岁了?”他便笑道:“连我自己也忘记了!只记得我小时候亲眼见过伏羲画八卦,他是人头蛇身,吓得我生了场大病,后来吃了他的草药才好的。女娲补天时,我正住在地中央,总算没受影响。神农种植五谷时,我早已不吃烟火食了。蚩尤制造五种兵器,竟想来侵犯我,我只用一个手指敲了一下他的头,他就血流满面,急忙逃走。仓颉起初不识字,请教了我才会造字,尧在满月时,我吃过他家的汤饼。

舜小时候被父亲打得号啕大哭,我为他揩过鼻涕眼泪。禹经过我家,我慰劳他喝酒,他说治水要紧,匆忙走了。纣王硬要请我到他酒池里去吃酒,我不肯,就把我放在火上烤了七天七夜,我说笑自如,毫不在乎,他只得把我放了。姜太公那小子钓了鲜鱼,总要送我几尾,我就拿来喂黄鹤。西王母娘娘设宴,总请我坐上席;他的桑落酒真好,醉得我现在还是昏昏沉沉的……所以,我不知自己现在究竟有多少岁数了。”

过了几天,赵王把腰跌伤了,医生说要吃千年的血粉才能复原。艾子便说:“有个道士已有几千岁了,拿他的血治病不是很好吗?”赵王大喜,令人捉住道士,准备杀他取血。道士慌忙叩头求饶道:“说实话,昨天是我父母五十岁生日,我喝醉了,就糊里糊涂说了许多大话。大王不可相信艾子的话。”于是赵王把道土杀了。

和尚嫁祸

某富人居于寺庙旁,有个歹和尚夜间翻墙进富人家,刚欲动手行窃,就主家被发觉。和尚于是夺门而出,主家追奔出来。和尚怕得要命,逃走时跌倒在烂泥中,弄得满头是泥。和尚急急爬起,怕被主家看出是光脑袋的和尚作案.急忙把拳头上的烂泥印在头上,画出一只道士所戴的帽子形状,自言自语:“赖道士所作罢!”

温公受惊

宰相袁太冲同两个官员在宾馆中闲坐,一个官员说:“司马相如与美女卓文君天天在一起,好不快乐呀!”另一个见识浅陋,答话道:“快乐是快乐,宫刑时却也苦极(误把司马迁混同司马相如)。”袁太冲闭目暗笑,想:“这糊涂虫把姓司马的拉扯到一起,过一会儿司马温公(司马光)不也要被扯上吗?”就俏皮地说:“你这话连温公听了,也会被吓一跳。”

石臼当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