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你不理财 财就贬你
2986100000006

第6章 理财习惯和财商——通向财富之路的好伙伴(2)

近代伟大的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被人们认为是理财投资领域内的大师,他曾说过:要把大多数钱投资在少数几家企业的股票上,并且要十分清楚这些企业的投资价值。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只能被限定做出10种投资的决策,那么出错的次数一定比较少,因为此时他更会审慎地考虑各项投资,再做出决策。其实,凯恩斯并没有否定分散投资的作用,但是他认为专注审慎的思考习惯是我们做出理财决策的前提。一般的股民,他们手上持有的股票都在十多种以上,有一些人甚至持有三四十种股票。其实为了达到专注的目的,我们一般持有5~8只股票就足够了,因为我们对公司价值的分析能力是有限的。

纵观在理财投资市场上成功的人,他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非常专注于选股,精心地对待自己的投资方式。其实,分散投资和专注的习惯是不矛盾的,我们集中精力于少数的股票,并不意味着我们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到一只股票上。因此,我们必需培养自己的专注习惯,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少数几只优秀企业的股票上,这样既能避免风险,又能让你有充沛的精力去面对挑战。

理财需要持之以恒

理财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这种态度和责任是对自己未来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个人自我价值的体现。这种态度和责任就要求我们持之以恒,让我们在理财道路上用心、用脑、用时间去浇灌,终有一天财富之苗将茁壮成长。

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只是少数人。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开学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同样的道理如果应用在理财投资领域我们将获得难以置信的财富。例如,一个20岁的人如果每个月投资67元的话,假设年平均收益率为11%,那么在他65岁的时候可以得到100万元的资产。换言之,为了获得一笔100万元的资产,一个20岁的人在这45年中每月投资区区67元,总投入不过36180元。

巴菲特曾说过:“投资成功只需要稳健的方法及坚定的意志,并且坚持长期、分散投资,只可惜许多人的恐惧与贪婪屏蔽掉了最单纯但有效的方法与理智。”

由此可见,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投资领域具有多么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当然,再大的财富也都是由小财富积累而成的,没有平时的积蓄,就不可能去进行大的投资。理财是自始至终贯穿你一生的课题,只要日积月累,你就一定能有一笔可观的积蓄。

持之以恒的理财习惯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节俭的习惯。很多人认为,钱节省不下来,总是有花的地方。其实这是借口,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比如,是否可以少打一次车,少到外面吃一次饭,少做一次美容,或者吃饭的时候少点一个菜,这样都能省下一些小钱。长此以往,积少成多,就会成为大钱。

其次,计划消费的习惯。花钱一定要有计划。无论结婚也好,买房子、买车子、生小孩也好,都要做到事先有计划,这样就不会导致生活拮据。有计划还可以帮助你克制冲动消费,实现理性消费。比如购物应该有计划,每次到超市购物的时候,把想买的东西都写在单子上,不在单子上的东西不买。如果想买一件不在单子上的东西,买之前,可以站在商品前面数十下,然后再问自己是否一定要买,十有八九,能省下这笔不该花的钱。很多人到超市,本来是打算买两样东西,结果却买了五样回来,浪费了不少钱。如果坚持计划消费,就可以少花很多不必要的钱。

然后,记账的习惯。很多人说,我没时间记账,这是不对的。记账是一个好习惯,可以把家庭的收入和支出都以书面的形式记下来,清楚钱是怎么挣来的,又花到了什么地方。可以对照去年和今年的账簿,看看有什么钱是该花的,有什么钱是不该花的。

再然后,学习理财知识的习惯。学习理财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就可以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最后,投资的习惯。爱惜钱、节省钱、钱生钱、坚持不懈是理财的重要部分。对一般人来讲,如果想让自己一生都不缺钱花,投资是一种手段。因此,要养成节省钱去投资的良好习惯。

山东省东营市的秦红英从小家境贫寒,在下岗前就极为重视理财,每月都要从家庭收入中取出20%作为固定的家庭储蓄,并且十几年雷打不动。为了确保这项固定家庭储蓄可以持之以恒,不会因为特殊的家庭需求而更改,秦红英格外重视每1分钱的去向,也极为用心地去琢磨让自己手中的每1分钱都用得物超所值。在全家3口人的服装购置上可以看出这一点。秦红英和丈夫以前都在工厂工作,工厂每年发的劳保工作服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着装,所以家中每年的服装购置费用主要集中在独生女儿身上。从女儿出生开始,心灵手巧的秦红英就亲自动手为女儿做衣服。起初,她用自己年轻时的衣裙为女儿做小服装,等女儿慢慢长大了,她到布料店购买小布头来做衣服。女儿上了中学后,对妈妈做的衣服样式开始有些不满意了,虽然懂事的女儿没说什么,但是秦红英不想苦着孩子。此时,秦红英的弟弟在当地开了一家小服装店,每逢过季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服装积压下来。虽然秦红英的弟弟经营的是成人服饰,但秦红英却每次在过季后都会去格外细心地挑选上几遍,从中翻腾出几件衣服。回家后她需要针对女儿的身材修改腰线、领口等部位,通常只花三四十元钱,就可以给女儿“购买”4至5件新衣服穿,女儿也十分高兴。

1997年,秦红英下岗了。闲来无事时,邻居们看着秦红英女儿身上的漂亮衣服都很羡慕。由于当时适合中学生穿着的服装很难购买,于是一些邻居纷纷找秦红英帮忙制作。闲不住的秦红英痛快地答应了。她先给邻居家的女孩量好尺寸,然后直奔弟弟的小服装店,从过季或过时的积压库存中淘衣服,回来后根据量好的尺寸进行修改。随着制作的服装越来越多,上门来找秦红英帮忙的人也多了起来。为了简化工序,她干脆用低价将弟弟店中可以修改的服装都抱回家,熨烫整齐后挂在屋里,上门来的顾客先挑选好衣服,她再根据顾客要求进行修改,每月单靠这一项就可以赚上600多元。几个月后,秦红英的家成了附近闻名的小裁缝铺。甚至不少人连扦裤边、改尺寸等也找她做,她的收入也相应多了起来。

1998 年,看到学生服装如此有市场,秦红英开始琢磨自己创业,专门生产学生服装。不过要自己创业,秦红英遇到两大矛盾,此时,帮助秦红英解决矛盾的就是她的良好理财观念。按说她可以选择用积攒下的6万元创业,但是,多年理财的经验告诉她,长期的投入与等待才是理财致富、创业致富的先决条件。她希望通过创业赚到更多的钱,但同时她要确保自己投入的每1分钱都不会打水漂。

于是,从有了创业念头开始,她就从为自己理财和为他人理财的角度来处理所面临的两大矛盾:第一,学生服装对面料的结实程度要求较高,但同时价格要相对便宜。对于这个矛盾,秦红英的解决方法是从周遭的小布料厂中专门翻腾出积压的各色劳动布,回来后按照新款式制作,老布料新样式,平均一件服装的成本不超过7元钱;第二,自己办一个小厂,另租一个小店,还是干脆前店后厂?秦红英反复计算了各项投资的费用后,都觉得两者投入太多,不是理想的方案。她觉得还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利用自己弟弟的小店比较好。于是,她先制作了几个款式的衣服,拿到弟弟的小店中寄卖,看到衣服供不应求市场反映良好,她又将以前厂中的下岗姐妹拉来了几个一同制作服装。整整一年半的时间里,秦红英都是让姐妹们到她家中来干活,而没有另租厂开店。后来由于缝纫机的噪音太大,邻居纷纷表示不满,秦红英感到产品销售比较稳定了,才从多年积蓄中拿出4000元钱,租了一个小厂房,购买了二手设备开始规模化生产。

8年时间,从一个下岗女工到现在身家上百万、拥有3家公司的秦红英与别的创业者不同的是十几年精打细算的理财习惯,使她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财务状况一直令人羡慕。

理财需要持之以恒,适当调整自己的理财习惯,完全可以将自己的钱财打理得井井有条。当然,理财也意味着善于分配钱财,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理财规划,做到适度消费,乐于享受钱财,乐于享受生活,用钱财去赢得身体的健康,获得更精彩的人生。

理财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商

别人可以拿走你的一切,但唯独拿不走你的智慧。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点,那就是智慧会随着经验的增加而增加,为了获得理财投资上的成功,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智慧和财商。

李嘉诚曾经说过:在20岁之前,事业上的成功100%是靠双手勤劳换来的;20~30岁,事业有些基础,那10年的成功,10%是运气好,90%是由勤奋得来的;30岁之后,机会的比率也渐渐提高;到现在,运气差不多要占三至四成。其实,我们可以将他的话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人20岁以前,钱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20~30岁时则需要努力地赚钱和存钱;30岁后,理财投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这时如何管理钱变得更重要。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们对财富的管理力度也要增强。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财商,为日后的理财投资行为做出充足的思想准备。

成长在犹太家庭里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灌输很多对将来理财投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在家中负责启蒙教育的家长们几乎都会要求孩子们解答一个谜团:“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产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 孩子们天真无知,给出的答案大多数会想到钱这个好东西,因为没有钱就没有办法买到好吃的零食和好玩的玩具。可这些答案显然不是他们母亲所要的答案,她们会进一步问:“有一种东西是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们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生于1944年的彼得·林奇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在人们的眼中,他就是财富的化身,他说的话是所有股民的宝典。纵观其成长历程,彼得·林奇依靠着自己的勤奋和进取精神不断地提升着自己的理财智慧。退休之前,他只度过两个长假。在父亲去世,家庭突遭变故之后,11岁的他在高尔夫球场找了份球童的工作,与其他球童不同的是,林奇不仅捡球,还注意学习。他从高尔夫俱乐部球员的口中,接受到了有关股票市场的一些早期教育,并且了解了不同的投资观点。当他跟随球手打完一轮球,就相当于上一堂关于股票问题的免费教育课。大二的时候,林奇带着自己积攒下来的收入进入股票投资市场。当时,他从积蓄中拿出了1250美元投资于飞虎航空公司的股票,当时他买入的价格是每股10美元。后来,这种股票因太平洋沿岸国家空中运输的发展而暴升。随着这种股票的不断上涨,林奇逐渐抛出手中的股票收回资金,靠着这笔资金,他不仅读完了大学,而且念完了研究生。可见,彼得·林奇借助生活中微小的机会来提高财商的习惯,为他将来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管我们接收到了多少理财投资理论,实践总是和理论有所差异。理财者进入市场,必须通过一些渠道和途径来了解一些投资常识,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财商,以便掌握各种买卖技巧、买卖策略、理财投资理论等。提升自己财商的办法其实有很多种,在每次投资以后需要检讨自己的投资成绩,不管结果是盈利还是亏损,我们都要多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同时,还可以向现实生活中比较成功的理财者讨教经验和教训。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媒体和书籍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理财投资知识。

缔造了一个全球无可匹敌的“饭店帝国”的希尔顿,也是一个不断利用机会提高自己理财投资智慧的成功者。在他年幼时,为了摆脱家庭危机,家人开办了“家庭式的旅馆”,这艰辛的历程在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不仅使得他在后来创业的日子里,能够经受住更大的失败和挫折,更给他带来了很多的经验。一战时期的军旅生涯使希尔顿的眼界更为开阔了,但父亲的去世是对他最大的打击。希尔顿决定走出家乡,创立自己的事业。这一年,他已经32岁,身上只有5011美元。经过了多次的考验和失败的洗礼,希尔顿的理财投资智慧不断得到提升,最后希尔顿实现了他独霸旅馆业的梦想,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旅馆业大王,他的旅馆王国扩展到世界各地。

任何人的理财投资活动都不可能每一次都赚钱获利,但是,聪明的人总会借助机会来改进自己,从失败中吸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除了拥有健康的体魄,也应在思想和智慧上具备一定的素质。我们认为成功的理财投资者都会具备较高的财商,而财商的动力来源于何处呢?财商并不是天生的,也可以通过后天的自我教育来提升。换句话说,投资自身教育就是一种理财投资方式。

有一位名叫约翰的年轻人,他拥有很多的财富,却依然没有放弃学习,每天下了班他还要赶到夜校辛苦地学习。更令人奇怪的是,他选择的竟是与自己工作并没有联系的音乐。在解释自己为什么会选择在音乐方面进修时,约翰解释道:“因为音乐不仅可以开阔我的眼界,并且还会提高我的创造力。”虽然这位年轻人已经在事业上有了一番成就,但是他并没有认为自己已经成功了。在约翰看来,钱财是自己的身外之物,只有把财富转化成自己吸收的知识,才是收获,才能获得满足的感觉。他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如法律、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拉丁语、美术等科目。事实证明,这些知识不仅滋养了他的心灵,更带给他无限的创造力。这些知识和灵感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他的事业和理财投资。

可见,要想不被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所淘汰,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往往会在自身教育上做出很多投资。

在理财投资之中,良好的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不妨把手头的金钱拿出一部分用于教育投资,学习一些可以提高工作水平和技能,以及能陶冶情操的科目,这将为你打开财富之门提供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