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好风好水好生活
2985900000009

第9章 风水学的科学观(4)

风水中水的情形特别讲求弯曲环抱,最忌直去无收,这在几乎所有风水书中都很强调的。《博山篇·论水》中说:“水近穴,须梭织。到穴前,须环曲。既过穴,又梭织。若此水,水之吉。”又曰:“洋潮汪汪,水格之富。弯环曲折,水格之贵。直流直去,下贱无比”。再曰:“水为朱雀,亦是贵局。有声为凶,无声为吉。”《阳宅撮要》“总论”中说:“其基既阔,宜以河水辩之。河水之弯曲乃龙气之聚会也。”

但是,风水中认为,弯曲的河流是以河曲之内为吉地,河曲外侧为凶地。《堪舆泄秘》中说:“水抱边可寻地,水反边不可下。”这大概是以水为居住条件的先民在对河流的变化作了长期观察后得出的结论。

看水口有哪些讲究

在实际当中,并非所有的水都符合风水的要求,因此,风水对水有种种的选择。首先,要选择水形。风水最看重的水形是水口。所谓水口,是指众水汇集之口,或泉之源头。在平原,水口为河口;在山区,水口多是山口或泉之源头。山口其地多为众水冲积而成的盆地,土地湿润,水草肥美,适于居住。古人以水口周围为风水宝地,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水能聚气,众水所归,水多必气盛。至于泉水水口,则因为是水之源头,古人以其为气之源。

所以说,水流中最不可忽视的是水口。

水口,是风水学重要内容之一,明代有位精通风水和医学的常熟人,写了《水口篇》,书中开篇即阐明:水口是宅居的门户,相地必须注意水口,讲究周围环境与门户的协调统一。

书中说:“夫水口者,一方众水所总处也。昔人谓,入山寻水口;又云,中土求水口;又云,平地难得者,水口。盖局之大小,山之贵贱,咸于是乎别也……,若在山中,必得交互水口,方为有力;若结都会及帝王陵,必有北辰尊星坐镇水口,高命耸异,望之惊慑者始合,……此总水口也,亦名大水口。若中间只结一地,余皆为用者,其近身当必有小水口……,昔人谓:大水之中寻小水者,指此。盖水口乃地之门户。”

这段话强调了水口的重要性,并将水口分为大水口与小水口。水口的大小之分,主要是依据水口周围的山势来划定的。大水口,有高耸而惊慑人心的山峰坐镇水口,小水口则砂势平缓。山区的水口还与周围的山相关,一般要求有山回抱

《青乌经》说:“狮象蹲踞回互于水上或隔水山来缠襄,大转大折不见水去方佳。”宋·黄妙应《博山篇·论水》也谈到水口应有山峦环抱:“水口重重,将相之关。山谷水口,倍加结■。……左右交牙,气聚其间。”

古人对理想的风水宝地有一形象的描述。如:“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俯”,即指玄武方向的山峰要垂头,朱雀方向的山岭要翩翩起舞,青龙方向的山势要起伏连绵,白虎方向的山坡要俯伏柔顺。然而,真正理想的风水宝地仅此仍不够,还需要有一个紧锁的水口。如《风水讲义》中描述的:

“靠山起伏,高低错落,曲曲如活,中心出脉,穴位突起,龙砂虎砂,重重环抱,山外有山,层层护卫;清泉为源,水口紧锁。”

以泉水源头为水口风水宝地的例子,见于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所记桃花源。桃花源式的水口常在村落入口处,进入水口即进入了该村的界地。这种水口成为全村汲取洁净饮水的所在,其实用价值不言自明。在观念上,又成为“地之门户”,聚气藏气的屏障。

陶渊明理想的桃花源具有这种水口格局,所以成为人间天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水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水口”在中国古代村落的空间结构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水口的本义,是指一村之水流入和流出的地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被看作是“财源”的象征,“水环流则气脉凝聚”,水“左右环抱有情,堆金积玉”。所以,风水中对水之入口处的形势要求不严格,有滚滚财源来即可;但对水出口处的形势就要求很严格了,必须水口关锁,为的是不让财源流失。所以,风水中的“水口”概念也逐渐成了“一方众水所总出处”的代名词。

中国古代村落环境尤为重视水口的形势。“凡一乡一村,必有一水源,水去处若有高峰大山,犬牙关锁,重叠周密,不见水去,……其中必有大贵之地。”总之,“水口之山,欲高而大,拱而塞,此皆言形势之妙也。”

江西芳溪水口形势就合此特点:“水口之间宜有高峰耸峙,所以贮财源而兴文运也,……芳溪四面皆山,东有桐冈相合,西有狮岭风坡,北有牛洞太山,南有炉峰笔架,其缜密之势列如屏墙,惟东南隅山势平远。”

在南方山水发达的村落,水口之处是一村出入的交通要道,故特别重视水口地带景观的建构。

由于水的形态千别,千姿百态,屈曲环绕的水也就有多种形态。对此,风水家作过种种具体的探讨,制定出种种具体的规定,其中多有重复繁琐矛盾之处,这里不详述。

水质与风水有什么关系

风水家们不仅把水形与聚气联系在一起,而且还把水质与聚气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水味以甘甜为上,辛咸次之,酸苦最下。”

黄妙应《博山篇·论水》说:“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愠,主中贵。其色淡,其味辛,其气烈,主下贵。若酸涩,若发馊,不足论。”可见水的味道反映出气的优劣,为什么呢?芽这是因为:“水本无味,因土而变味。气以变土,土以变味。地有气而后水有味,故盐地皆龙气所钟。其余州郡之大者,城内必多咸水。乡村多有咸水者必多富贵,此亦可以卜地气矣。”

原来水甜、水咸、水酸、水苦,皆由地气所决定,因此反过来,由水味可以辨气之高下、优劣,选择水质好的水流,也就可以找到生气聚结的地方。水质与所谓生气的关系,虽属迷信观念,但其中也蕴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水质好的流水,居民饮之健康长寿,自然会人丁兴旺。

风水家们还注意到各种地下水与聚结生气的关系。认为好的地下水有结龙气、生气之功能:“阴穴近之,乃龙气之旺,大富贵地方有此应”;而不好的地下水则有冲犯损耗、削弱龙气的弊端,不宜择穴。

下列地下水的周围就不宜结穴:

冰浆水又称泥水泉,“阴穴近此最凶”,大概泥水泉混浊无生气可言;

汤泉又称温泉,“凡是汤泉莫寻地”,可能是温泉水散发快不能凝气;

矿泉水与今日饮用的“矿泉水”不是同一概念,又称红泉,“龙脉气钟于矿,他时矿乍发泄,必致掘凿伤毁”,矿泉水呈红色,气味又难闻,也许被认为会损伤生气,但矿泉确于人的身体不利;

涌泉,“泉自地中涌出起泡喷沸,或石岩涌出,乍起乍没如潮水起白泡者,不可求穴”;

溅泉,“出窍如射,冷冽殊常,乃阴极肃杀之气,不可求穴”,涌泉与溅泉或许都因为喷溅激烈,不能凝气,所以不能为穴;

没泉,漏气之泉,当然不能作为穴地,“水从下漏者也。下有虚窍潜通他所,水溜其下,如没池中,不见其去。此乃虚陷之地,气不融结,不必求穴”;

黄泉,因为容易干涸,耗损龙气,故不能结穴,“水落黄泉,春雨乍起由其水骤涨而起。雨才止,而水即浸入地中,四时干竭,乃浮沙之地,龙气虚耗,不结阴地”;

漏泉,气随水漏,固然也不是好地,乃龙气之弱者,不可求穴”;

冷泉,多阴冷之气,也不能结穴,“清流冷冽,乃受极阴之气,决不能融结造化也”。

风水家察看地表水形,品尝水质,判别地下泉水,其目的都是为了寻找聚结生气的风水宝地。

再说,植物需要浇水,人类需要饮用水,而水质决定生命的状况。中国上古的许多书籍都谈到水质问题、《周易·井卦》:“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即有泥巴的井水,人和鸟兽都不饮用。

水质直接影响人的体质,许多疾病都是由水质不好而引起的。《吕氏春秋·尽数》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殖与痤人,苦水所多与怄人。”这就是说秃、咽炎、颈癌、恶疮、佝偻等病都与水质有关。

不同地域的水份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合物质,有些可以得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终年不断,热气腾腾,当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药还见效。后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酚。《山海经》记载,“石脆山穷有港永,”其中有流赭,以涂午马无病。

水质对植物生长也极为重要。北魏的郦道元在《山海经》中记载南阳祁县城东有条小溪,“源旁悉生菊草,潭间滋液极为甘美,云此谷之水土,餐挹长年”。

云南省腾冲县有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但是元生物,鸭子和飞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经科学家调查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氢。这是杀害生物的剧毒物质。

《三国演义》中描述蜀国士兵深入到荒蛮之地,士兵误饮毒泉,伤亡惨重,可能与这种毒泉有关。在这样的水源附近,是不宜修建村庄居住的。

风水思想主张考究水的来龙去脉,辨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这条原则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水质清明,味觉甘甜为吉;水质浊暗,味觉苦涩为凶。这方面,现代科技已有了先进的测试手段和技术指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水学在几千年前就已经不仅重视观测地上水,而且重视察验地下水,在这方面为后世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定穴”有那些讲究

前文已经介绍了龙脉、寻龙、问砂、观水等一系列风水问题,而“定穴”则是最后一关。地脉之穴,有于人身之穴,不仅阴宅讲究定穴,阳宅同样讲究。

穴,指山、地气脉的聚结处、或隆起处之类地形。穴是藏聚生气的地方。一般说来,山水相交,阴阳融凝之处是正穴;隆地而又避风,干燥,无虫蚁侵害之处为好穴;来龙终止,前面有水,两边有山护卫之处是为上佳之穴。

中国风水学论穴,来自人体脉络穴位的比拟。认为:地理脉络与人体脉络具有相同的规律。认为“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

就城市的山川格局而论,风水学以龙脉的聚结,即山水的聚结来进行考察,有大中小三种“聚居”:“大聚为都会,中聚为小郡,小聚为乡村。”穴又引申为龙脉止聚、砂山缠护、川溆萦回,“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之一区域中心点。故又有称“区穴”、“明堂”、“堂局”,穴为它们的核心之点。

中国风水学认为“穴不虚立,必有所倚”,“以龙证穴”,“以砂证穴”,“以水证穴”,“因形拟穴”,“全其天工,依其环护”,“务全其自然之势,期无违于环护之妙而之耳”,乃至“如画丹青妙手,须是几处浓,几处淡,彼此掩映,方成佳景。”龙、砂、穴、水的选择必须综合权衡方可达到至善至美。

穴是指具体基址,是一个选定了的范围较大的区域中的一个点。点穴也就是指定建筑基址。中国风水学认为“穴要的”,就是要选中那个最佳位置。的者,靶子的中心也。

风水学峦头法认为“有龙必有穴。龙真穴亦真,龙假穴亦假。”在绵亘的龙脉中,远者百里千里,近者十里二三里,寻龙于浩渺之间,选穴场实非易事。正如《古人》所云“三年寻龙,十年点穴。”

风水穴的穴形,往往因局部地形的差异而分为窝穴、钳穴、乳穴、突穴等。窝穴,又名开口穴,或窟穴。古书所云形如燕窝,其凹处是也,以高山为常见。

窝穴,即水口收拢,里面突现空旷之地,有如窝形之状。

钳穴,即两脚叉开如钳者,又名开脚穴、叉钳、虎口等,高山平地皆有之。

乳穴,穴星开臂,中间生乳者,又称悬乳穴、乳头穴等,平地高山皆有之。

突穴,穴星平中起突者,又名泡穴。古书所言形如覆釜,其颠可富,以平地为常见。

被称为定穴的迷津《琼林国宝经》重点介绍了奇形怪穴法,如高窠、低窠、长窠、短窠、反窠、侧窠、双窠、单窠、大突、小突、蟠曲、坡垂、龙虎、骑跨、平地、山巅、依山、傍水、水中、倒挂、石中、骑龙、夺气、借气、水砂、过海、抛闪、挂灯、花头、漩涡、流星、泛水梅花、仙人出帘、蹄涔、金柜、覆钟、金字、人字、垂佩等。同时还介绍了怎样利用这些怪穴的妙招。

风水师经常把大地比作人体来寻找风水穴位。《玄女青囊海角经》卷三:“定穴之法如人之有窍,当细审阴阳,熟辨形势。”风水中有一句话叫作“相地如相人”,这就在考察山的各部分时常与人体各部分进行比较:

“因龙首尾以辨肢足爪鬣,因臂腕以辨腰脐液乳,因浅深以辨腹肠,因藏露以辨胃腑,因高下以辨颡角……盖有坐龙腕、镇龙脚、避龙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