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101个故事读懂亚洲文明
2985700000025

第25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与衰落(8)

起义爆发后的第二年,郭子兴率起义军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朱元璋得知部队已经来到凤阳,立刻赶去投奔,成了郭子兴手下的一员将领。朱元璋出身凤阳的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因为家庭困苦还当过和尚。但是,这个其貌不扬的人却有着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当他加入郭子兴的部队后,很快就崭露头角,屡建战功,成为郭子兴最为器重的将领之一。

1354年(至正十四年)郭子兴一病不起,朱元璋得到了这支部队的指挥权。从此,他带领自己手下的一批将军、谋士开始了南征北战,扩充实力的岁月。1356年,朱元璋率兵占领集庆(今江苏南京),改名为应天府,将这块地方作为自己第一个根据地。但这时候朱元璋的力量相较于其他几股起义军还非常弱小,处境十分艰难。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采纳了谋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韬光养晦,无论外边情况怎样风起云涌,朱元璋也不为所动。经过几年积累,朱元璋终于有了与强大的部队抗衡的经济、军事实力,最后,他终于决定和其他争权的部队一较高下了。

1363年,朱元璋灭掉强大的陈友谅部队,1367年,剿灭张士诚,两个最强大的竞争对手除掉后,朱元璋在1368年的正月在应天称帝,年号洪武,建立明朝。不久他又命徐达、常遇春等北伐,攻占大都(今北京),元顺帝北逃,元朝在中国99年的统治宣告灭亡。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大明共经历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国祚276年。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这个从农民阶级登上王座的统治者对民间疾苦十分同情。他着手改革,一方面给农民肩负,大力恢复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生产;一方面严惩贪官污吏,手段残酷,又绝不容情。他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但没多久就被叔叔,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走皇位,建元永乐,是为明成祖。随后朱棣又兴建北京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朱棣在位期间,明朝疆域开扩,国力雄厚,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成祖之后,又有仁宣之治。使中国成为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又一盛世,史称“治隆唐宋”、“远迈汉唐”。

1435年,明英宗继位。这位不满9岁的皇帝什么都不懂,朝廷上一时奸佞当道。后来,宦官王振得宠。公元1449年,瓦剌部进军南犯,英宗与宦官王振领兵五十万出击,行至土木堡被瓦剌军所袭,明军全军覆没,英宗也被俘。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瓦剌军很快就兵临北京城下,这次事件史称"“土木之变”。皇帝成为瓦剌军的俘虏后,朝廷上下一片哗然,但是在于谦的率领下,马上立明景帝,打退了入侵的瓦剌军,挽救明朝于危亡之中。

明朝政治最清明的时期是在明孝宗弘治年间。这个时候内阁成为最大的发言机构,皇权反而要让步。嘉靖皇帝即位后只知道炼丹,不理朝政,国家大权落入奸臣严嵩手中。到了明朝万历初年,神宗终于得到了一位能干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的鼎力辅佐。由此揭开了张居正改革的序幕。在张居正的主持之下,朝廷裁汰冗官冗员;全国丈量土地,抑制豪强地主;改革赋税制度推行一条鞭法,还任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理练兵,保卫边疆。这一系列措施,是的万历初年呈现出明代中叶以来最好形势。张居正逝世之后,神宗腐败国库空虚,东北后金崛起,对中原虎视眈眈,再加上明末三案、魏忠贤专权,明朝的衰落已经无人能够阻止了。

1628年,不堪压迫的农民起义首先在陕北爆发,涌现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几十支起义军。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深得农民拥护。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占北京,崇祯皇帝在景山自缢身亡,主宰中国的明朝至此灭亡。之后清兵入关,并打败李自成的大顺政权,进入北京。在北方,原明朝残余势力大多投降清朝或与清朝合作共同对抗起义军;而在南方,忠于明朝的各种势力建立了数个流亡政权,史称“南明”,在随后的十多年间被清朝逐一消灭。

明朝自建立之后,成为东亚地区最为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明朝疆域达1100多万平方公里(后期约570万平方公里),包括内地两京十三省、东北、新疆东部、明朝疆域宣德时期西藏、青海、南海诸岛引、今缅甸北部、内蒙古大部、越南中北部,西伯利亚东部等地,并曾在东南亚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影响力波及整个亚洲和非洲东岸。

虽然到了明朝后期政治腐败,郑成功仍在1662年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岛,首次在台湾岛设立行政机构一府两县(东宁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正式管理台湾全岛,台湾收归中国版图引。

明朝的经济规模在当时居世界第一,不论是在生产工具上,还是在产量上,农业的发展都已远远超过前代,而农业的发展使更多劳动力解放出来,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明朝的青花瓷器、宣德炉等手工业产品已成为今天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当西方文艺复兴走上繁荣的时候,中国出现了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等一大批科学家,地理学家。此外,外交政策的开放让一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贡献了力量。中国传统科学技术也借助知识、技术的交流和融合进入了最后的加速发展阶段。

在文学方面,明朝《永乐大典》是一部宝贵的文化典籍,而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三本就是出于明朝。科学著作则出现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天工开物》以及《徐霞客游记》等,直到今天仍是值得借鉴、研究的珍贵文献资料。

在永乐年间,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曾率远洋船队六次出使,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加强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

53. 伟大的壮举:郑和下西洋

明朝初年,朱元璋在统一云南的战争中把一个12岁的孩子带进宫中。这个孩子名叫马三保,出生在穆斯林家庭。因为三保聪明活泼,讨人喜欢,朱元璋就让他当了燕王朱棣的近侍。朱棣发动夺取政权登基后,非常看重这个多次出谋划策,智勇双全的马三保,很快将他升为太监首领,并赐姓“郑”,宠信与日俱增。

经过明成祖数十年的恢复发展,明朝社会逐步走向繁荣。但是在沿海地区总有倭寇的骚扰。为了改变倭寇影响沿海贸易的状况,公元1404年,郑和作为使臣来到日本,希望日本皇帝能解决倭寇的问题,在整个出使过程中,郑和显示了出色的外交才华。当明成祖准备出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出使南洋时,挺拔英俊、精明能干的郑和成了率领使团出海的不二人选。

经过数年的准备,以郑和为首的七位宦官船长带领的钦差使团的船队组成了。在这个使团中,翻译、僧侣、医生、技工、水手、厨师、杂役共二万七千八百多人,所有设施一应俱全。公元1405年7月11日,六十艘具备当时世界最先进技术设备的大船从江苏太仓刘家港出海,郑和开始了第一次西洋远航。

郑和的船队来到爪哇、旧港、苏门答腊、锡兰山、古里等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受到了友好接待,郑和宣读了明成祖友好往来的诏书,赠送礼物,很多国王答应派遣使者回访。

但是当郑和一行到了马六甲海峡时却遭遇了广东人陈祖义的海盗团伙。郑和船队携带的大批珍宝让陈祖义眼热心黑,抱着抢劫郑和船队的目的接受了想为民除害的郑和的劝降。夜深之后,十几艘海盗船悄悄地驶向郑和的宝船。陈祖义本来志在必得,但他万没料到郑和早已接到报告,做好了应战的准备。陈祖义的海盗船悄然无息地越靠越近,突然,海面一片灯火通明,郑和的人马将海盗诱入包围圈,一网打尽。公元1407年,郑和船队圆满完成任务回到中国。此后,直到公元1421年间,郑和一共进行了五次远航,除了上述几国外,还到过暹罗、真腊、淡马锡、急兰丹、柯枝、忽鲁谟斯、祖法儿、木骨都束、麻林(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东非海岸。公元1419年,随郑和一同回国的不仅有非洲使节,还有一只长颈鹿。公元1430年,六十岁的郑和第七次出海。这次访问的国家非常多,因此时间也非常久。当船队返航至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之科泽科德)的时候,郑和一病不起,不幸辞世。船队行至爪哇后遗体再也无法保存,只能葬在了当地。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的壮举,比西方达伽马、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早了八十多年。这充分说明了在明朝时期,中国的航海技术、综合国力均领先于世界同期水平。郑和的远航,密切了亚非各国的政治联系,成功地构建起一个中国东南亚经济贸易网,使中国同外国间的贸易、经济文化经久不衰。至今在南洋一些国家还保存着郑和的遗迹,向人们诉说着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

郑和下西洋是不以获利为目的的。他每到达一个地方,就将携带的宝物献给当地的统治者,七次下西洋给明朝造成巨大经济负担,随着明朝国势的逐渐衰落,远航活动只能悄然结束了。



54. 朝鲜国的建立

高丽王室依附元朝若干年后,终于在元朝逃回漠北后失去了擎天柱。元朝蒙古人回到漠北以后,朱元璋没有放弃追赶,而是不断出兵征讨。同时也向东北用兵,准备把东北纳入自己的版图之下。这时候东北的统治者是高丽国王,接到朱元璋大军压境的报告后,他以为蒙古可以与自己互为救援,于是更是坚定了出兵对抗明军的念头。同时,高丽皇族王氏认为只要帮助元朝夺回天下,自己就能够继续统治朝鲜,于是派出大将李成桂出兵南下,进攻新成立的明朝政权。就这样,天真的高丽王氏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又选择了错误的将领,结果将自己推向危险的深渊。

这时候距离朱元璋一统中原已经二十年了,要想撼动新生政权谈何容易。更何况李成桂这个人岂是甘居人下者?

心怀二心的李成桂带兵刚过了鸭绿江,但是他的兵马没有开赴战场,反而悄悄折回朝鲜,打了高丽王氏一个措手不及。就这样,1392年,李成桂建立了新的王朝。

李成桂称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投靠大明。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高兴,特意取“朝日鲜明”之意,将新的王朝定名为朝鲜,从此就有了朝鲜这个名字。而作为回报,李成桂将鸭绿江以北、以西的土地割让给了大明,并且宣布尊大明为天朝,朝鲜永远为大明的属国。不但如此,朝鲜还使用明王朝的年号,立太子、立皇后、新皇登基等等都要上奏明朝。

对于这种高度服从的承诺,朱元璋非常满意,于是,宣布朝鲜为“永不征讨之国”,整个大明王朝对朝鲜都没有兵戎相加。

1592年(万历二十年),日本大名丰臣秀吉进攻朝鲜,日本攻势凌厉,半年时间内攻占汉城、开城、平壤,朝鲜王朝岌岌可危,朝鲜李氏向大明求救,万历皇帝派兵增援,结果把丰臣秀吉打回日本。从此朝鲜对明王朝更加感恩戴德。

当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后金,并且做出了攻打大明的架势后,朝鲜为了回报明朝,在后金的后方不断骚扰,引起了后金统治者的强烈不满。

1627年,明朝崇祯皇帝登极,后金攻入朝鲜,朝鲜国王被俘。无可奈何之下,朝鲜只好与后金结成兄弟之盟。后金以为从今后方无忧,哪知前线攻打明朝军队,后方的朝鲜还不断偷袭。

后金大汗皇太极见朝鲜国王如此不讲信义,派人去责骂。结果朝鲜国王回信说:“我与后金乃是兄弟之国,但是我与大明乃是父子之国。岂有为了兄弟,而冒犯父亲的道理呢?”

皇太极接到回信,也实在找不出理由反驳,只能暂时记下这笔账。又过了几年,皇太极改后金为清朝,自称皇帝,并且给朝鲜发送公文,要求朝鲜派人朝拜。结果朝鲜王朝拒绝接受国书,不承认皇太极为中华皇帝。

1636年,也就是后金改称清朝的那一年,皇太极再度发兵朝鲜。明朝这次又没有提供援军,导致皇太极又一次攻破朝鲜首都,俘虏了朝鲜国王。这一次,朝鲜无奈之下,只能接受清朝册封,宣布为清朝的附属国。

八年之后,清朝入关,清朝的顺治皇帝终于名正言顺的当上了中华皇帝,在这之后的两百年里,朝鲜王朝十分恭顺,深得历代满清皇帝的赞赏。

从元代到明代,再到清代,朝鲜都对中原王朝十分忠诚。

李朝建都于汉阳(今首尔)。历经27代君主共五百余年,其大部分时间内先后作为中国明清两朝的重要的外藩属国。李氏朝鲜的国土大体上相当于今天朝鲜和韩国的总和,北方以鸭绿江和图们江同中国为界。王朝的首都初在高丽王朝的故都开京(今开城。又称“松都”),1395年定都于汉城。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后再度迁都开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乱后最终定都汉城。1896年,朝鲜宣布独立,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李氏朝鲜灭亡。

55. 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清朝

1644年3月,清军入山海关,明朝灭亡。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了。清朝(公元1616年~1911年)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也是入主中国的第二个少数民族。在清朝统治的将近300年时间里,中国的封建社会从繁荣走向衰落,最终结束于资本主义民主革命之中。

女真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这个民族的人们长期居住在白山黑水之间,精通畜牧渔猎。3000多年前,女真被称为“肃慎”,到了汉朝时期,“肃慎”更名为“挹娄”,隋唐时期称“靺鞨”,建立了渤海国。到了宋朝时期,这个民族被称为“女真”,并建立了金国。明朝初期,女真族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

明朝后期,女真族在领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统治下迅速发展起来。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定都赫图阿拉,正式与明朝分庭抗礼。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发动了进攻明朝的战争。此时,明朝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农民领袖李自成攻克北京城,明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灭亡。李自成当上皇帝后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激起民愤,结果只做了十七天皇帝便被赶下台来。此时,皇太极已经去世,福临在多尔衮的辅佐下向山海关发起攻击。最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福临将清政府从沈阳迁至北京,建立了全中国的统治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