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向犹太人借智慧
2977200000052

第52章 犹太人励志教育智慧(2)

很多教育家的理论表明,每个人都有成就感与自尊感的需要,每个孩子毫不例外地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与肯定。对孩子进行鼓励之所以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这是因为它符合孩子喜欢成功、喜欢鼓励的心理特点,它可以成为一个孩子成功的动力。

孩子的成功来源于父母的夸奖。孩子既需要成功,也需要夸奖与鼓励。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成才,首先要为孩子创造机会,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有某方面的优点。如果父母善于发现和肯定,就会使孩子更加自信、更加热情、更加努力,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认真仔细听孩子把话说完

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要尽可能放下手中的活,听孩子说话。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他说话,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和鼓励,也就更愿意向父母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了。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些孩子兴冲冲地想跟父母说一些事,但父母总是忙着手中的事,武断地打断孩子的话。有的父母在惩罚孩子时,根本不听孩子要说什么,也不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如果这样下去,亲子之间的沟通就会产生问题。

如何克服这个问题呢?一位犹太家长认为,作为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父母要尽可能放下手中的活,听孩子说话。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他说话,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和鼓励,也就更愿意向父母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了。如果和孩子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孩子也就不会向父母隐瞒什么了。

作为称职的父母,在听孩子的谈话中,不但要努力地听进去,而且还要积极思考,能从孩子的谈话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不好的方面加以指正,对好的加以真诚的赞扬。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用平等与欣赏的态度与孩子讨论。

在与孩子的交谈中,如果孩子指出父母的缺点,父母应该谦虚地接受,并表示感谢;或者向孩子解释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缺点,甚至可以真诚地请孩子帮助自己改正缺点。

在与孩子的交谈中,如果孩子主动把自己犯的错误、接受的批评告诉父母,父母应该首先表扬孩子的勇敢精神和真诚态度,对孩子这种直面现实的行为表示肯定。接下来,可以和孩子一起进一步分析他面临的问题,包括产生问题的原因、克服的措施,甚至于可以进一步讨论,如果不改正缺点和错误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让孩子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增强改正缺点的决心。

在与孩子的交谈中,不少父母认为孩子不会说出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这种认识是不对的,一个孩子有他的经历,就会有他自己的思想。虽然孩子很小,可他们也有得到尊重与爱的需要。因为孩子弱小,一切都要靠成人帮助,往往显得特别无助,更加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如果父母只顾自己的感情需要,不顾孩子的心理需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头上,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只能让孩子更加孤独。如果父母仔细倾听孩子的诉说并回答孩子的问题,不但可以加深亲子关系,还可以增强孩子的信赖感和安全感。

惩罚孩子要讲究方法

对孩子进行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惩罚,要比苛刻的惩罚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要因为你的孩子不肯吃那些你认为对他身体有好处的东西,就对他实行一个星期的活动的限制,拿走他的点心就可以了。

惩罚孩子时,不要让孩子感到被羞辱或者说是被贬低,也不要让孩子感到窘迫。

父母惩罚孩子的目的是要让孩子认识到,不好的行为往往源于某种不好的决定,良好的行为取决于某种好的决定。当父母惩罚孩子而让孩子感到窘迫时,这种惩罚所制造出来的不健康的感情就会让孩子受到某种程度上的伤害。

同时,这种窘迫只会导致孩子认为你卑鄙或者是不公平。

当这种情形出现时,你的孩子就可能会以怒气相对抗。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让你与你的孩子之间的关系恶化。

惩罚必须合理。对孩子进行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惩罚,要比苛刻的惩罚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惩罚是依据孩子的不良行为的大小做出适当的处理。不要因为你的孩子不肯吃那些你认为对他身体有好处的东西,就对他实行一个星期的活动的限制,拿走他的点心就可以了。

合理的惩罚,会让孩子认识到恰当的行为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孩子反复发生的不良行为,只有在你尝试过几种积极的补救措施之后,实施惩罚才是应该的。例如,你的两个孩子吵架,你可以对这两个吵架的孩子说:

“如果你们不停止打架,这个周末你们就不要出去玩。”

指出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其影响比惩罚的效果更好。当孩子们相互协作和共享欢乐的时候,使用鼓励和肯定的态度,会有另一种效果。

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大多数成年人会首先想到用惩罚来处理。如果你用肯定性的反馈来说明不良行为举止的影响,就可以改善不良行为举止本身。肯定性反馈使用起来容易得多,也有趣得多,肯定性反馈能创造孩子们的内在动力。它教孩子自律,并能促成一种健康、愉快的家庭氛围。

使用肯定性反馈,强化孩子某种良好行为举止。当他们试图用某种否定方式来引起你的注意时,不要理睬他们。

对孩子使用肯定性反馈有以下好处。

让孩子愉快地接受批评;

强调孩子良好的行为和举止,它教会孩子思考;

增加动机;

给孩子创造一种成功感;

增强孩子的自尊;

给孩子自信;

教会孩子相信他们的决定;

激励孩子去寻找目标;

当孩子做出好的决定时,他感到开心;

鼓励孩子和父母们交谈;

教会孩子看到其他人肯定性的方面。

成功的父母更强调积极的方面。肯定性反馈、杜绝和惩罚总是有效的,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成功教育的关键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些原理,并根据你的需要加以使用。

勇于尝试不怕犯错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认知的过程。大人的经验固然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但孩子的亲自尝试要比大人的教诲深刻得多。即使孩子在亲身尝试的过程中犯错误,我们要允许他们犯错误。

鼓励孩子勇于尝试,让孩子不断提升自我。犹太父母经常强调这一点。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往往只是直接灌输自己的过往经验,直接代替孩子回答问题,而不是启发孩子,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中得出自己的答案。

犹太拉比经常给孩子们讲这个故事。

18世纪下半叶,本杰明·韦斯特在英国画坛的杰出表现被称为艺术奇才的“横空出世”。这位英国皇家学院的院长,一生的作品除少数宗教、神话题材以外,绝大多数是描绘英国在殖民北美洲时期的一些历史题材。他被英王乔治三世奉为上宾,雷诺兹爵士称他为“最值得尊敬的怪物”。本杰明·韦斯特1738年10月出生于美国,不到20岁就已经是纽约市颇有名气的肖像画家了。

关于自己的成功,他认为是母亲的一个吻才使他有了今天的成就。本杰明·韦斯特的母亲叫萨拉·皮尔森,是一个贵格会信徒的女儿。她嫁给一个贵格会信徒韦斯特之后,就一直定居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印第安人居住地。他们共有十个孩子,本杰明·韦斯特是十个孩子中最小的。韦斯特的家里很清贫,十个孩子的大家庭的重担都压在萨拉一个人身上。

1745年,本杰明·韦斯特7岁。这年夏天的一天,母亲让本杰明去照看亲戚家的一个婴儿,要他用扇子赶走婴儿脸上的苍蝇。那天中午,在本杰明的细心呵护下,婴儿慢慢地进入梦乡。小本杰明·韦斯特被熟睡着的婴儿的异常美丽吸引住了。他用手在扇子上比划着,就像要画下婴儿美丽的脸庞。这一切被母亲萨拉看到了。“你想画下宝宝的脸吗?”萨拉微笑着问本杰明。“我不会画画,我画不出。”本杰明说。“可是,你不画怎么知道你画不出呢?”萨拉指着桌子上的一红一蓝两瓶墨水说,“你试试。”母亲说完,便走了。本杰明拿出一张纸,打开墨水瓶,画了起来。过了好一会儿,画是画好了,可他的脸上、衣服上都沾了很多的墨水,桌子上也是一片狼藉。他担心母亲看到这个脏乱的局面,他可能会挨骂。哪知母亲走过来,用她特有的慈爱目光看了一眼那张画,声音颤抖着惊叫起来:“哦,天哪,这简直就是小萨莉的照片啊!”然后,她搂着本杰明的脖子,亲吻了他一下,并且说:“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认知的过程,大人的经验固然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但孩子的亲自尝试要比大人的教诲深刻得多。即使孩子在亲身尝试的过程中会犯错误,我们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因为他们有能力去犯错误,也同样有能力改正错误。能在犯错误中得到正确的答案,那是最珍贵的。本杰明·韦斯特母亲的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孩子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会有许许多多的疑问。做家长的要意识到疑问是孩子求知的动力。犹太家长在孩子有了疑问的时候,先不会忙着给孩子正确的答案,他们会因势利导,让孩子在疑问中探求事情的真相,借此启发孩子的探求欲望。这样一来,孩子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得到加强。

每位父母都应该像犹太家长那样,鼓励孩子尝试,让孩子不断提升自我。

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己

先天只是出身,后天才是生命的实质,生命的实质必然要由超越来维持和升华:超越自我——超越出身——超越局限。

有两个人,他们各拥有一条长10米的绳子,怎么让对方的绳子变短?用剪刀剪短对方的,还是用绳子加长自己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

《塔木德》上说:与其超越别人,不如超越自我。

在犹太人看来,人的生命由两部分组成,父母给予的以及自己赋予的,其实也就是先天和后天。先天只是出身,后天才是生命的实质,生命的实质必然要由超越来维持和升华:超越自我——超越出身——超越局限。

犹太人常常用一则故事来教导孩子。

有一对父子都是拉比。父亲性格温和,考虑周到,是位成功的拉比;而儿子却孤僻、傲慢,他一直没有成功。

有一天,儿子对父亲抱怨。老拉比说:“我的孩子,作为拉比,我们之间的区别是:当有人向我请教律法上的问题时,我给他回答。他提的问题以及我的回答令我的提问人和我都满意。但是,若有人问你问题,则双方都不满意。你的提问人不满意,是因为你认为他的问题不是问题;你不满意,是因为你不能给他一个答案。所以,你不能怪别人,你自己必须放下架子鼓励自己,才能成功。”

“父亲,你是说我必须超越自己?”

“是的,”父亲回答,“真正超越自我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

正因为犹太人把“超越自己”的历史传统融入血液中,所以,犹太民族成为全世界最勤奋的民族之一。

一位犹太教育家说得好:

如果勤劳自勉,借以超越自己,总有一天,就会自然而然地超越别人。

忍耐是一种高素质的象征

忍耐是一种高素质的象征,善于忍耐的人最终将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

《塔木德》中有这样一句话:等待的人,最终会得到一切。

据说,犹太史上最伟大的拉比希雷尔是一个堪称忍耐典范的人。关于他,在犹太人中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一次,有两个人打赌,说如果谁能让希雷尔拉比发火,就可以赢400元。

这天刚好是安息日前夜,希雷尔正在洗头。

这时,有个人来到门前,大声喊道:“希雷尔在吗?希雷尔在吗?”

希雷尔赶忙用毛巾包好头,走出门问道:“孩子,你有什么事?”

“我有个问题要请教。”

“那就请讲吧,孩子。”

“为什么巴比伦人的头是圆的?”

“你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原因在于他们缺乏熟练的产婆。”

那个人听完,就走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来了,大声喊道:“希雷尔在吗?希雷尔在吗?”

希雷尔拉比连忙又包好头,走出门来问道:“孩子,你有什么事?”

“我有个问题要请教。”

“那就请讲吧,孩子。”

“为什么帕尔米拉地方的居民都长烂眼睛?”

“你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原因在于他们生活在沙尘飞扬的地区。”

那个人听完,又走了。

过了一会,那个人又回来了,问:

“为什么非洲人长的都是宽脚板?”

“你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希雷尔拉比说,“原因在于他们生活在沼泽地带。”

那个人听完了,没走,又说道:“我还有许多问题要问,但我怕惹您生气。”

希雷尔干脆把身上都裹好了,坐下来说:“有什么问题,你尽管问吧。”

“你就是那个被人们称为以色列亲王的希雷尔吗?”

“不错。”

“要真是这样的话,但愿以色列不要有许多像你这样的人。”

“为什么呢?”

“因为为了你,我输掉了400元。”

希雷尔问明情况后,对他说:

“记住了,希雷尔是值得你为他输掉400元的。即使再加400元也不算多,而希雷尔是决不会发火的。”

在犹太人看来,忍耐是一种高素质的象征,善于忍耐的人最终将得到他想得到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