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向犹太人借智慧
2977200000022

第22章 犹太人用智慧讲诚信(1)

诚信是衡量人的一把尺子

被人信任的第一要素是:诚实。诚实是树木的根,没有根,树木也就没有了生命。

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指出:金钱是山上的树木,诚信是山中的泉水。

在犹太人看来,被人信任的第一要素是:诚实。诚实是树木的根,没有根,树木也就没有了生命。

当人们问摩根在用人方面最看重什么时,他明确回答道:“我们很注重应征者的信义程度。一旦你在金钱的使用上有了不良的记录,我们公司就不会雇用你。很多公司也跟我们一样,很注重一个人的品行,并且以此作为晋升任用的标准。我们这样做的理由有三点:第一点,一个人在金钱上毁约背信,就表示他在人格上有缺陷;第二点,一个人在金钱上不守诺言,他对任何事都不会守信用;第三点,一个没有诚意信守诺言的人,他在工作岗位上必定也会玩忽职守。在金钱方面有不良记录的人,犯罪率是一般人的10倍。当我们支出金钱时,要诚实守信,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我们做人处事。”

摩根的用人标准说明这样一个问题:诚实是衡量人品行的一把尺子。这把尺子,无论在古今中外,它适用于对一切人的检验。诚实守信不仅是一个人品行的证明,它还使人树立起对家庭、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

犹太先知曾经预言未来世界的审判首先要问五个问题,其中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在做事情的时候诚实吗?”其他四个问题依次是:“你腾出时间学习了吗?”“你尽力工作了吗?”“你渴望得到神的救赎吗?”“你参与过智慧的争论吗?”

把诚实摆在学习、工作、信仰和智慧之前,可见犹太先知对诚信的重视程度。

诚信就是财路

既要把商品的缺陷说给顾客听,也要大声宣布“我的货是最好的”。

犹太民族的先知训示他们的后人说:

“你们不可行不义。要用公道天平、公道砝码,要用公道升斗、公道秤。”

他们的要求是具体的:

不可有一大一小两样的砝码和量器;

批发商每个月清洗一次量器,小生产商一年清洗一次;

小生产商要经常清洗砝码,以其不发黏为度;

店主每周要清洗一次量器,每天清洗一次砝码,每称完一样东西都擦拭一次天平。

诚信是犹太商法的灵魂,是商业活动的最高技巧。犹太商法不仅要求商人“把坏豆子从谷桶里清除出去,而不能放在消费者看不到的谷桶最下面”,还禁止在买卖中用颜料涂描衰老的奴隶以及病弱的牛羊、陈旧的器具。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这些“商品”的缺点给顾客暴露出来。然而,他们既要把商品的缺陷说给顾客听,也要大声宣布“我的货是最好的”。

彻底的诚信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对世界的修饰。为了使世界看起来漂亮一些,犹太人的先知允许人们把好衣服洗得更光鲜,把麻布衣服拍打得更薄更精致,把窗子和篮子涂上艳丽的色彩。

现代犹太人对诚信的阐述当然贴近现代的社会。诚信就是财路,就是商业活动中最高的技巧。无论在西方世界还是在东方世界,无论是对大商人还是对小商人而言,这条犹太商法无时无地不在得到证明。

他们明明白白地告诉顾客“我要赚钱”,他们让世界清清楚楚地看着他们怎样赚钱。

犹太商人绝不奸诈。在世界商业史上第一个提出“不满意可以退货”的,就是犹太商人朱利叶斯·罗森沃尔德。罗森沃尔德是美国希尔斯·罗马克百货公司的老板,这句闻名于世的口号提出于19世纪初。

做一个有道德的商人

交易就是交易,而不是为交易而交易。它教导人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商人,而不是做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

在农业社会,犹太人就已遵从简单的商业道德。这充分体现了犹太人重视公平和讲道理的交易原则。

《塔木德》中指出:商业交易是一种特殊的行为原则,交易就是交易,而不是为交易而交易。它教导人们做一个有道德的商人,而不是做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

犹太人认为:买者的权利,即使没有明文规定所有保证,买者仍然有权要求他买的东西必须是品质优良,毫无缺陷的。即使卖者打出“货物出门,概不退换”的招牌,买方若事后发现东西有瑕疵,也有权要求退换。但是,卖方若事先声明货物有缺陷,而买者愿买,买后便不可退换。这是契约,双方必须遵守。

自愿吃亏与上当受骗是两回事。《塔木德》坚持的原则是保护买方利益。

买方可在购买到东西一天到一星期之内,拿着所买的东西去请教别人。犹太人认为,买主不一定对所买的东西很内行,由懂行者作判断,然后决定是否退换,这都是允许的。在农业社会,犹太人就有监督买卖的官员,例如,如果店主出卖液体货品时,瓮底有以前的残渣,便被视为不公平,官员有权过问。

《塔木德》时代,商品没有统一价格。价钱由卖方张口要,但若买主付出超过一般行情的1/6时,这次交易可以被视作无效。货、款各退回卖方、买方手中。这是《塔木德》所订的规律。它不光保护买方利益,也保护卖方利益。当买方没有购买诚意时,就不可以进行商谈。如有人表示愿意购买某商品,他人就不可争购。犹太商人是最具商业道德的买卖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摘取“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与此是分不开的。

合理避税,绝不漏税

纳税是和国家订立的神圣的“契约”,无论发生什么问题,自己也要履行契约。谁偷税、漏税、逃税,谁就违反了和国家所签的契约。

在犹太人的经商观念中,他们一方面信守“绝不漏税”,一方面又善于“合理避税”。

“绝不漏税”,是犹太人的又一句经商格言,这体现了他们强烈的纳税意识。犹太人以能够纳税为一大光荣。犹太人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商人都重视交税。在犹太人的心中,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纳税是和国家订立的神圣的“契约”,无论发生什么问题,自己也要履行契约。谁偷税、漏税、逃税,谁就违反了和国家所签的契约。违反“神圣”的契约,对犹太人来说是无法原谅的。

一个瑞士人到海外旅行,回来时将一颗宝石藏在鞋里企图不纳税就入境,结果被当地海关查出扣留。一位同行的犹太人看到这种情况时十分奇怪,问道:“为何不依法纳税,堂堂正正地入境?”按照国际惯例,像宝石之类装饰品的输入费,最多不会超过8%,如果照纳输入费,堂堂正正地进入国境,若在宝石出卖时,只要设法提价8%就行了。这样简单的计算方法,小学生都会。

但是,犹太人“绝不漏税”并不表明他们轻易地就交出不合理的税款。他们讨厌被人随意征税。犹太商人在做一笔生意之前,总是要首先认真地计算,这笔生意是否能挣钱,先粗略算出在除去税款以外,他们有多少钱能装入自己的口袋。

犹太人为了多赚点钱,在税收上想了不少点子,最后的答案是两个字:避税。

在长期的商场历练中,他们总结出一套合法避税的办法。他们充分研究有关税收的各种法律法规,努力做到在某些方面比国家征税人员更懂税收。

其实,犹太商人在世界各地苦心经营各自的一方天地,并没有多少时间运用他们高超的智慧去思考如何避税。他们认为,避税不应是从商者的根本目的,即使是一个天才避税者,也不能够通过避税迈入富人的行列。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促使管理者对管理决策进行更加细致的思考,进一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即使有合法避税的初衷,但过分玩弄避税技巧,滥用避税方法,还是极易遭遇恶意避税的风险的。在犹太人的心目中,神圣的契约可以是商品,宝贵的时间可以是商品,为赚钱可以暂弃自己的宗教信仰,但良知和尊严绝对不会出卖。

“纳税天经地义,避税合理合法。”犹太人的圣典《塔木德》早就有过类似的表述。他们在做到合法避税的同时又做到绝不漏税,从根本上来说是得益于由《塔木德》等犹太圣典所承载下来的智慧。

合法避税又绝不漏税,这就使犹太商人在世界各地有了生活和发展的根基。

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一个人考虑得再周密,如果没有同对方考虑到一个点上,还是会造成某种误会式的冲突。

在犹太商业文化中,“瞎子点灯”是那种主动使对方了解商业逻辑,是使彼此成为知己的哲学,其精彩之处在于让对方从自己的利益着想,从而更有力地调动对方。

一个人考虑得再周密,如果没有同对方考虑到一个点上,还是会造成某种误会式的冲突。对于这种可能性,犹太人早就有所体察,并将自己的感悟浓缩在一则极巧妙的寓言中。

在漆黑的道路上,有个瞎子提着灯笼在缓缓前行。对面来了个人,见他是个瞎子,就不解地问他:“你一个瞎子,还提个灯笼干嘛?”瞎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因为我打了灯笼,不瞎的人才能看到我啊。”

对瞎子来说,在漆黑的道路上行走,自己跌倒的可能性远远大于被行人撞倒的可能性。那些习惯于靠眼睛走路的人,对黑暗的熟悉度远不及永远眼前漆黑的瞎子。于是,瞎子亮起了灯笼,这灯光不是照向路面,而是照向自己,以便让每个相遇者都可以看到瞎子,及早避让,从而使瞎子顺利地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