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2976600000024

第24章 孙子谈制胜(1)

战争充满了辩证法,既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纯粹的弱,强与弱都只能是相对而方的。战争中再强大的军队也会有其不足的地方,再弱小的军队,只要指挥得法,也会有不凡之举。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这一句看似平常的话,内涵十分丰富。能够预知到什么仗可以打、什么仗不要以打,这需要高人一筹的洞察力,而这种洞察力又来源于高深的谋略思想和多方面的综合素养,所以极不容易。

常言道:“狡兔有三窟,军师有三策。”军事谋略上,许多将领的智囊,也就是军师运筹帷幄,列阵交战,常常考虑到多种可能,准备好几套方案,通常称为上、中、下三策。

扬长避短——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原文]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孙子兵法·计篇》)

[今译]

如果经过利害的权衡,君主采纳了我的计谋策略,就要设法造成有利的态势,用它辅助军事行动外部条件的形成。所谓有利的态势,就是根据对我有利的情况而采取灵活机动的措施和行动。

[历代论引]

曹操曰:常法之外也。制由权也,权因事制也。

李筌曰:计利既定,乃乘形势之势也。佐其外者,常法之外也。谋因事势。

杜牧曰:计算利害,是军事根本。利害已见听用,然后于常法之外,更求兵势,以助佐其事也。自此便言常法之外势。夫势者,不可先见,或因敌之害见我之利,或因敌之利见我之害,然后始可制机而取胜也。

[兵法札记]

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是“因利制权”的核心内容,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以做到因利制权。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战争充满了辩证法,既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纯粹的弱,强与弱都只能是相对而方的。战争中再强大的军队也会有其不足的地方,再弱小的军队,只要指挥得法,也会有不凡之举。

所以,一个聪明的指挥员就非常重视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劣、长短,合于利则动,无利则止。动则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猛击对方的短处和不足,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楚汉战争之初,刘邦出师不利,大将韩信勇于献策,刘邦果断地采取了他的计策,最终扭转了战争的局势。这正应了孙子的确良那句“计利以听”,也就是韩信的有利计策在刘邦的军事行动中得到了有效的执行。这是楚汉战争刘邦获胜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对韩信来讲,他在灭掉燕国之后,本来按原计划要出师燕国,东向攻齐,但赵国一个谋士的建议却让他不费一兵一卒,轻而易举就说服了燕齐,使之归顺。韩信听从赵国谋士李左车的建议,同样也验证了孙子的那句话“计利以听”。

对于谋士李左车来讲,他在效命韩信之初并没有对韩信原来的军事计划极力推崇,而是根据当时所处的个体军事形势,灵活多变,制定了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军事策略,为楚军营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军事态势,从而轻而易举使燕齐归顺。这就是“势者,因利而制对也”。

[人生感悟]

每个人都有很多能力,但总有一种能力是最擅长的。只有找准自己最擅长的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调动自己身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并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获得成功。

一个人要充分地估测自己,给自己找准位置,充满信心,真诚地估自己能做的和应该做的事,就有可能成为自己所希望的那种人。多少杰出成功人士的经历说明:假如你不仅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而且知道自己不能干什么,在充分发挥才能优势的基础上,在扬长避短的前提下选择你的起点、着力点和努力方向,你就能少走弯路。

乔·吉拉德1929年出生在美国一个贫民窟,他从懂事起就开始擦皮鞋做报童,然后又做过洗碗工、送货员、电炉装配工和住宅建筑承包商等等。但由于没有找到最适合做的事,他没有取得成功。朋友都弃他而去,他还欠了一身的外债,连妻子、孩子的吃喝都成了问题。为了养家糊口,他开始卖汽车,步入推销生涯。

乔·吉拉德以极大的专注和热情投入到推销工作中,只要碰到人,他就把名片递过去,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商店里,他抓住一切机会,推销他的产品,同时也推销他自己。三年以后,他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销售员,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不被看好,而且还背了一身债务、几乎走投无路的人,竟然能够在短短的三年内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他至今还保持着销售昂贵产品的空前记录——平均每天卖6辆汽车!他一直被欧美商界称为“能向任何人推销出任何商品”的传奇人物。

乔·吉拉德做过很多种工作,屡遭失败。最后他把自己定位在做一名销售员,终于获得了成功。成功的最直接、最实用的方法就是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否则,你将在众多人的参考意见中无所适从,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庙算——多算胜,少算不胜

[原文]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孙子兵法·计篇》)

[今译]

开战之间,在朝廷的策划谋算时就能预知胜利的,是因为筹划周密,胜利的条件充分;开战这前就预计不能取胜的,是因为谋划不周,获胜的条件缺少。筹划周密,条件充分,就能取胜;筹划不周,条件缺少,就难以取胜,更何况根本不做筹划、毫无条件呢?

[历代论引]

曹操曰:以吾道观之矣。

杜牧曰:庙算者,计算于庙堂之上也。

梅尧臣曰:多算,故未战而庙谋先胜;少算,故未战而调谋不胜。是不可无算矣。

张预曰:古者兴师,命将必致斋于庙,授以成算,然后遣之,故谓之庙算。筹策深远,则其计所得者多,故未战而先胜。谋虑浅近,则其计所得者少,故未战而先负。多计胜少计,其无计者,安得无败。

[兵法札记]

战场上的胜利,常常属于胆大心细、谨慎用兵的指挥员,而关键之处,就是要求将领有神机妙算的本领。妙算,在《孙子兵法》中作“庙算”,原指古时候用兵在庙堂里举行一定的仪式,谋划作战大计,预测战争胜负,因此它引申义为测和谋划,一旦战争来临,或攻或守,或进或退敌情,己情,有利条件、不利因素,使用多少力量、兵力、怎样部署,把握什么时机,采取什么方略,达到什么程度,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以及作战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等等,都要进行部分的庙算。

自有战争以来,作战双方总要进行一定的妙算。只不过有算得多与少、正如误、自觉与不自觉之分,以及将帅亲自去算或是让军师、参谋、智囊团来算,在“战车”、“马背”上算或是在作战室、参谋部、大本营里算之别。在军事决策中,谁来运筹、用什么方法运筹、以哪里运筹等手段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受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是随着战争的发展和作战方式的变革而发展变化的。但是,算得周密与不周密、正确与错误、自觉与不自觉,却是衡量一个军事指挥员思维能力优劣的主要标志。因为虽说战争之胜负取决于政治、经济、军事、自然诸因素,但仅有这些因素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指挥员的主观努力,对这些因素综合思索,进而作出科学决策。在一定的物质条件下,决策得当,战之即胜,决策失误,败之无疑。

积极主动地搞好庙算,是对指挥员的根本要求。高度重视庙算的作用,这无论从战略、战,以及战斗角度而言,都应如此。对于弱者一方,在强敌面前需要庙算,而且在庙算中要从最困难处着眼,充分估计战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制定出包括失败后如何得动的多种应变方案,预备多种手段,以争取把握应变的主动权。只有真正从思想上注重庙算,才能为摘取战争的胜利果实创造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三国时,魏国的辽东太守公孙渊,于明帝景初元年(公元232年),设置百官,自立为燕王,与曹魏分庭抗礼。最初二年春,魏明帝曹睿令司马懿领兵讨伐公孙渊。司马懿整装待发时,明帝问他如何打败公孙渊。司马懿回答说:“如果公孙渊明辨形势,就会断然割弃眼前利益,弃城出走,以此拖延时日,疲惫我军,待机而战,这是上策。可是公孙渊智浅寡断,上策难用。他必然会认为我军孤军深入,难以持久,定会依托辽河据守,一旦接战不利就会退守襄平,这是下策。我军定能在襄平打败他。”曹睿听后,赞叹道:“看来讨伐公孙渊之战,都在将军心中了。”于是司马懿根据自己的庙算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便率军渡过潢河,穿越华北平原,直捣公孙渊。结果,此次战役,确如司马懿所算的那样进行,叛军大败,公孙渊被斩。司马懿能够决胜千里,在于他能够正确地分析敌我形势,在庙算上棋高一着。

[人生感悟]

高明的战略家和指挥官,能够“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其成功的关键就是庙算,即事先的谋划筹措、分析研究,从而根据具体的客观现实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在人生之中,也是如此。

成功人士通常具有战略眼光,即使他们在决定眼下需要的改革时也是如此。尽管他们的许多见解是以目标、质量或价值为导向的,但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个问题是”,这种想法无疑为他们明确“未来”目标提供了催化剂——考虑未来目标是一种远见。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讲的人是三位砌砖工人的工作态度。

有人问:“你们是在砌砖吗?”

第一位工人爽快地答道:“对,砌砖。”

第二位工人也跟着说:“对,我们是在砌砖。我们在做每小时10美元的工作。”

第三位工人则摇了摇头,说:“你问我在砌砖吧?不。我在建造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虽然这个故事没有告诉我们3位工人的未来,但我们能知道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会有不同的结果。很可能,前面两位工人仍是砌砖工,他们缺乏远见,他们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并没有什么动力推动他们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但可以推测的是,那位认为自己是在建造教堂的工人,不会仍然是砌砖工,也许他已经成为一个工头或承包人,或者是一位建筑师。他会不断地因为他的远见卓识而得到提升。

被誉为清代“红顶商人”的胡雪岩曾经有一句名言:“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生意。”被世界各地华裔商人奉为“经营之神”的范蠡便是一位极有眼光的人,他的成功源自他的眼光。

范蠡是越国大夫。约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范蠡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亡吴兴越。恢复越国后,范蠡高瞻远瞩,不为诱人的官位所左右,而是认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他预见到官场上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安乐,便急流勇退,弃官而去。

范蠡来到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家人,一边在海滨垦荒、种地,养殖五畜,一边看准机会做买卖赚钱。由于范蠡聪慧敏捷,理财有方,时隔不久便积累了巨额资产。齐国国君闻其贤名,欲请他当齐国的丞相。范蠡听到这个消息后,悄然隐退,并将家中财产尽数赠给亲戚朋友。最后,范蠡来到山东定陶。范蠡认为定陶位于天下中心,交通便利,从而定居于此,自号陶朱公。因此,后人更多的只知陶朱公,而不知范蠡。范蠡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从不只顾眼前利益,就事论事,而善于用长远的思考技巧去指导日常活动,处处比别人棋高一着。

要想成功就必须把眼光放远。成功和失败不是一夜造成的,而是一步一步积累的结果。决定给自己制定更高的追求目标、决定掌握自我而不受制于环境、决定把眼光放远、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决定继续坚持下去,这种种决定做得好,你便会成功,做得不好你便会失败。把你的眼光放远大些,没有哪个人是因为短视而成功的。

取长补短——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原文]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孙子兵法·作战篇》)

[今译]

对于被俘虏的敌军士卒,要善待他们并给予充足的供养,为我所用。这就是所说的战胜了敌人,也使自己更为强大了。

[历代论引]

杜牧曰:得敌卒也,因敌之资,益已之强。

梅尧臣曰:获卒则任其所长,养之以恩,必为我用也。

王皙曰:得敌卒则养之,与吾卒同。善者,谓勿侵辱之也。若厚抚初附,或失人心。

张预曰:所获之卒,必以恩信抚养之,俾为我用。胜其敌,而获其车与卒,既为我用,则是增己之强。光武推赤心,人人投死之类也。

[兵法札记]

“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敌”,这句话可作两种理解:第一,被俘虏的敌兵们态度好的,应该养起来以备日后任用;第二,对被俘虏的敌士卒要善待他,照顾其生活,以便争取他们为己方工作。优待俘虏,这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新政策,但在孙子以前,屠杀活埋俘虏是常事,因为当时还不懂得使用俘虏的意义,而孙子却能提出“卒善而养之”,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主张。“是谓胜敌而益强”,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

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经率领将士浴血奋战,渐渐平定了全国的混乱局面。某一天,他展开地图,总结平乱的政绩,望着标识着密密麻麻符号的作战形势图,他不禁茫然,便对幕僚邓禹道:“天下如此辽阔,如今我才平定了一些小郡,要到那年那月,才能使全国安定下来呀?我真上没有把握呀!”

邓禹回答:“诚然,如今天下群雄兴起,战乱不息,前景不测。但是万民都眼望着明君的出现。自古以来,兴亡都在于仁德的厚薄,而不在于土地的大小。请您不要灰心丧气,只要一心一意积王者之德,天下最终会归于统一的。”

刘秀然其言。半个月后,他率兵击败了称作“铜马”的农民军。对那些愿意投降的将士,刘秀非但不治罪、反而让他们维持原职参加刘军,继续作战,且对其统领们一一封侯。他这样对叛军恩宠有如,以致于他们不敢相信,心中不免充满疑惑及不安。

对这种情形,刘秀也察觉到了,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投降军队不予整编,维护原编制,叛军各将领仍复位,带领原部下参战,本部不作干涉。命令下去后,为了观察实际反应,刘秀经常一个人单骑来往于各营地巡视。此时如果有人行刺刘秀,那真是件唾手可得的事情。但是叛军众将士看到刘秀如此诚恳,都产生了景卿之心。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刘秀推赤心置人腹中,诚恳待人,不怀疑我们,实在是一位度量宏大的宽仁长者!以前我们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怀疑他居心叵测,现在回想起来,真觉惭愧。今后为了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我们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有所不辞!”

从此以后,这些降将都成了刘秀忠实的部北朝鲜,跟着刘秀披荆斩棘、赴汤蹈火,立下汗马功劳。而刘秀凭着他们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终于平定了天下的混乱,建立了东汉王朝。

刘秀的这种作法就是运用“卒善而待之,是谓胜敌鄙益强”战略思想。他诚恳待人、宽以待人,以君子之心度他人之腹,以温和而实用的态度,感化部下,最终能笼络人心,壮大自己。这就当然能够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