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2976600000022

第22章 孙子谈攻防(2)

有时间观念的人,会因为无聊地过了一个小时而后悔不迭,才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找运筹时间的方法。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物都具有时间观念。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享誉盛名。他的许多部下都领教过他严守时间的作风。他约定好时间的事情,必定会按时做到,一秒都不差。

有一次,他的一位秘书迟到了两分钟,看到华盛顿满脸怒容的样子,秘书赶紧解释说,自己的手表不准。

华盛顿正色地说:“或者是你换一只手表,或者是我换一个秘书!”

华盛顿对时间的重视,使得这位秘书从此不再迟到。华盛顿所具有的这种时间观念,正是每个现代人都应当具备的。

自我保护——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原文]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孙子兵法·形篇》)

[今译]

善于防守的军队,隐藏自己就像藏于深不可知的地下一样,无迹可寻;善于进攻的军队,展开兵力就像九霄云外突然降下,势不可挡。所以,善防善攻的军队,既能保全自己,又能获得全胜。

[历代论引]

曹操曰:因山川丘陵之固者藏于九地之下;因天时之变者,动于九天之上。

杜牧曰:守者,韬声灭迹,幽比鬼神,在于地下,不可得而见之。攻者,势迅声烈,疾若雷,如来天上,不可得备也。九者,高深数之极。

梅尧臣曰:九地,言深不可知;九天,言高不可测。盖守备密而攻取迅也。

张预曰:藏于九地之下,喻幽而不可知也;动于九天之上,喻来而不可备也。《尉缭子》曰“若秘于地,若邃于天”是也。守则固,是自保也;攻则取,是全胜也。

[兵法札记]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孙武的这种“自保而全胜”的思想,贯穿于《孙子兵法》的全书,为后世兵家所继承。如《六韬》中说:“全胜无斗,大兵无创。”清太祖努尔哈赤也说过:“当征战之际,最上者,莫过于不损己兵,而能胜敌者也。”

为了“自保而全胜”,关键在于战略战术的灵活和指挥的得法,要能做到攻守兼备。进攻虽然是夺取胜利的手段,但也不能顾主观条件而片面地强调进攻,同样,也不可片面地强调防御,一切行动要以时间、地形为转移。

公元430年(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11月,宋国派兵北上伐魏,诸军受挫,相继南撤。魏军乘势南下,兵临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防守历城的是宋国历城太守萧承之,当时他手下只有几百人的兵力。面对强大的魏军主力,一些守城官兵不禁大惊失色。太守萧承之却从容不迫,下令偃旗息鼓,大开城门。部下对此大惑不解,以为敌众我寡,如此一来,只能是自取灭亡。萧承之却认为当时敌众我寡,情势危急,如果向敌人示弱,敌人势必乘势攻城,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向敌人示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萧承之大开城门之后,魏军见历城城门大开,以为宋人设有埋伏,不敢贸然入城,后犹豫一番,引兵退去。

历城守将萧承之在大军攻城之时,临然不惧,权衡利弊,果断下令大开城门迎敌,上演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空城计”,不仅保全了自己而且战胜了敌人。当然他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也许是最好的出路。事实证明,萧承之的做法使他与全体将士“自保而全胜”。

[人生感悟]

“攻”和“守”是两种基本的态势。无论是采取“攻势”还是采取“守势”,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实力强大,具备胜利的条件,就要果断进取;实力不足,不具备胜的条件,就要耐心等待,以保存实力,寻求战机。但无论是攻还是守,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保护自己。

《斯巴达克思》一书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斗士斯巴达克思一次与三人角斗,为了避开三人联合攻击,就佯装敌不过对方,拔腿就跑;三个对手穷追不舍。等到对方三人追赶一段路程,彼此拉开一定距离后,便实行各个击破。当最先追赶上来的对手接近他时,斯马达克思迅速转过身来,乘其不备猛地一击,将他打到在地;接着又打倒第二个追赶上来的对手;最后打倒第三个对手,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打倒了对手,可谓大获全胜。

疾而有节——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原文]

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孙子兵法·势篇》)

[今译]

善于指挥战争的将帅,他所造成的态势总是险峻逼人,发起攻击的时机节奏总是短促迅捷。这样的险势像张满了的弩弓,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这样的短节就像用手扣动扳机一样,一触即发。

历代论引]

曹操:险,犹疾也。短,近也。在度不远,发则中也。

梅尧臣曰:险则迅,短则劲;故战之势,当险疾而短近也。(弓广),音霍,(弓广)张也。如弩之张,势不逡巡;如机之发,节近易中也。

何氏曰:险,疾也;短,近也。此言击战得形便,如张弩发机,势宜疾速,仍利于便近,不得追击过差也。故《太公》曰:“击如发机者,所以破精微也。”

[兵法札记]

“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在这句话中,孙子阐述了攻击时必须凶猛急促而有节奏。要恰当地等候时机,然后奋起一击,既猛烈又急骤,则必能打垮对手,取得胜利。

春秋时期,阖闾派人刺杀了吴王僚,夺权当上了吴王。阖闾当上国君后,忽然想到僚的儿子庆忌还在国外,顿时吓出一身冷汗。庆忌是当时天下有名的勇士,他力可举千斤,谋能定四言。阖闾急忙请教伍子胥,伍子胥推荐要离充当刺客。要离身材瘦小,为了完成任务,请求阖闾杀其妻和子,并断其右臂。阖闾依计而行,还故意在城中火化要离妻、儿的尸体,以使庆忌知晓。要离“逃离”吴国。庆忌与阖闾有不共戴天之仇。要离与庆忌两人“同病相怜”,很快成了“莫逆之交”。数月后,庆忌率大军打回吴国,要离与庆忌同船而行。战船行至江中,骤然刮起大风。要离觉得这是行刺良机,可以凭借风力弥补自己力量不足,于是走到上风头,趁庆忌一心指挥大军渡江之机,拿起了一支锋利的长矛,突然向庆忌刺去。要离的第一枪刺掉了庆忌的头盔,庆忌从未想到要离会刺杀他,头盔脱落,不知何故。迟疑之间,要离已挺矛刺中他的心脏。庆忌大惊,忍痛把要离头朝阳区下地提在手中,向江水中浸了三次,然后把要离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对左右士兵说:“这个人正是天下少有的勇士,不要在一天之内使天下失去了两位英雄。我死之后,务必放他回国,以表彰他对主人的忠心。”瘦小的要离刺杀力举千斤的庆忌,本不可能,然而要离站上风、借风力而“势险”;举长矛、挺枪刺则“节短”,可谓善战者。

公元986年,辽军侵宋,与宋军相持于代州城外。知州张齐贤向潘美求救,潘美发兵驰援,但在途中又接皇帝之命撤回。张齐贤了解到辽只知潘发兵而不知其收兵,于是令200名士兵一人一旗,于城西30里外设置疑兵,又于辽军退路埋伏锐卒2000人。是时,辽军见火光四起,以为宋援兵已到,立时撤退。张齐贤开城出击,伏兵在路上截击,辽军大败,代州之围遂解。张齐贤利用潘美率军来援所造之势,诱使辽军退兵,然后迅速展开伏击与出击,以少胜多,力挽危局,其势险节短,可谓千钧一发。

围师必阙——围师必阙

[原文]

围师必阙。(《孙子兵法·军争篇》)

[今译]

对敌实行包围时要留有缺口。

[历代论引]

曹操:曰:《司马法》曰:“围其三面,阙其一面,所以示生路也。”

李筌曰:夫围敌必空其一面,示不固也。若四面围之,敌必坚守不拔也。项羽坑外黄,魏武围壶关,即其义也。

杜佑曰:若围敌平陆之地,必空一面以示其虚,欲使战守不固,而有去留之心。若敌临危据险,强救在表,当坚固守之,未必阙也。此用兵之法。

[兵法札记]

“围师必阙”的实质在于欲擒故纵,欲歼故放,先从精神上给对方造成败势,使难打之敌变成好打之敌。

明代何良臣《阵纪·卷二·众寡》指出:“大抵围师必阙,阙之前面多有险伏。兵厚处必敌根本之地也,观其不治而冲之者,不但欲击,更乱其营,所谓一击而百万破。此又在用者审势相机,亦未可执其围师必阙一语,反为所陷。”“围师必阙”包含着积极歼敌以求全胜的思想,它不仅适用于攻城夺关的攻坚战,也适用于运动伏击战。

明朝时期,当时的日本浪人,常常组成团伙侵犯我国沿海地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我国沿海百姓蒙受了重大损失。当时的明朝军民就称之为“倭寇”!辽东半岛由于地理位置原因,经常受到倭寇的抢掠。因此,明朝朝廷总是派有经验的,智勇双全的大将镇守那里。

明成祖永乐十七年,由大将刘荣担任左都督,镇守辽东。有一次他视察辽东诸岛屿,观测了那里的地形。认为金州卫的金线岛西北面的望海埚,地势最高,可瞭望附近的众多岛屿,又处于敌寇侵优的必由之路,也是守卫滨海的咽喉要道。因此,他奏请朝廷在山上构筑城堡,打算设置烽火台来监视海面。朝廷就准了他的奏请,很快就在望海埚建造了堡垒,并常期驻军警戒,守备。

有一天,负责瞭望的将士前来报告说:“东南方向,夜间发现有火光。”这是有乘船工前来附近的情形,刘荣估计将有敌寇入侵,立刻派骑兵、步兵奔赴望海埚的小堡上警戒,准备迎击来敌;同时,命令犒赏将士,喂好战马,但在外面看起来全军仍然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此外,又派督指挥徐刚率兵埋伏在山下,还下令百户长姜隆定率领一些壮士潜伏着准备去焚烧敌人的船只,以截断他们的退路。并且与大家约定:“看见举旗,听见炮声,伏兵便奋起攻击,水听从命令杀敌者,定斩不饶。”第二天天一亮,果真有两千多名倭寇乘海船直抵望海埚下,登上岸后便鱼贯前行,如同走进无人之地。此时,刘荣披甲举旗,指挥将士们鸣炮,于是伏兵全都奋起,如猛虎下山,一面大声呐喊,一面分为左右两侧进攻敌人,拼命砍杀。敌寇不知有伏兵,被杀了个措手不及,如惊弓之鸟,一哄而散,这样以来败的更快,顿时就尸横遍野,失去一半的兵力了。其余的敌寇狼狈逃到樱桃园的一个空城堡里,明军又包抄攻击,将士们要进入空堡里巢杀全歼敌人,刘荣没有同意,而故意让开一面放他们逃跑,等到倭寇全部从空城堡里出来,刘荣既命令两翼部队夹击敌寇,倭寇再次四散而逃,被明军逐个消灭,结果这一战活捉了敌寇几百人,斩首一千多人。有侥幸逃到海船上的,又全都被姜隆及其部下所俘获,无一人逃脱。而明军几乎没有什么伤亡。

战斗结束,班师回营后,众将请教刘荣说:“将军您发现敌人时很安闲自如,等到临阵时却披甲战斗,把敌人逼进城堡后,不仅一个不杀,反而放走他们,这是什么原因呢?”刘荣解释说:“倭寇远道而来,一定是双饥饿又疲劳。我军则以逸待劳,以饱待饥,这是兵家常用具有效的方法。倭寇开始是鱼贯而来,组成的是长蛇阵形,这种阵势攻击强,动作灵活但两翼薄弱,易于被伏兵击溃,所以我们要摆出真武阵式来对付他们,攻击他们的两翼,拦腰截断他们,使他们首尾不能兼顾。在慌乱中,无组织没纪律的倭寇必然不会拼命互相援救,消灭了前方的任寇,后方的倭寇进入空堡内,一定有拼命战斗的决心,这时,我军如硬功夫要攻击它,怎么能不受挫折呢?虽然我们兵力有优势,但也没有必要去强攻这些凶悍的亡命徒。因此,我故意放条生路给他们逃走,然后我们待他们出来后,他们急于逃窜,已无心再战,此时再予以打击,就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巨大的成功!这是‘围师必阙’的战术。以上这些作战方法,兵书上都有记载,诸位平时没有留心吗?”

[人生感悟]

为什么包围敌人时要给他留条潜逃之道?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归处于绝境的敌人冒死反扑,自己反百措手不及。即使对方是弱敌,当他们意识到反正也是一死,拼出去可能有活路时,就会产生出巨大的反击力,处理不好,就要受其伤害。

这个道理也可适用于人际关系。人被逼急时,有的则会采取阴谋手段伺机报复。所以,“得饶人处且饶人。”是安全的做法。

在18世纪,法国科学家普鲁斯特和贝索勒是一对论敌。他们围绕定比定律争论了有9年之久。他们都坚持自己的观点,互不相让。最后的结果是普鲁斯特获得了胜利,成了定比这一科学定律的发明者。但是,普鲁斯特并未因此而得意忘形,得理不饶人。他真诚地对与他与激烈争论的对手贝索勒说:“要不是你一次次的责难,我是很难进一步将定比定律研究下去的。”同时,普鲁斯特还特别向众人宣告,定比定律的发现,有一半功劳是属于贝索勒的。

在普鲁斯特看来,贝索勒的责怪和激烈的批评,对他的研究是一种难得的激励,是贝它勒在帮助他完善自己。这与自然中“只是因为有了狼,鹿才跑得更快”

的道理是一样的。

普鲁斯特的宽容是博大而明智的,他允许别人的反对,不计较他人的态度,充分看到他人的长处,善于从他人身上吸取营养,肯定和承认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正是由于他善于包容和吸纳他人的意见,才使自己走向成功。

穷寇勿迫——穷寇勿迫

[原文]

穷寇勿迫。(《孙子兵法·军争篇》)

[今译]

对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过分逼迫。

[历代论引]

陈(白皋)曰:鸟穷则捕,兽穷则噬也。

梅尧臣曰:困兽犹斗,物理然也。

张预曰:敌若焚舟破釜,来决一战,则不可逼迫,盖盖穷则搏也。晋师败齐于鞍,齐侯请盟,晋人不许。齐侯曰:“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晋人惧而与之盟。吴夫概王谓“困兽犹斗”,汉赵充国言“缓之则走不顾,急之则还致死”,盖亦近之。

[兵法札记]

孙子为什么主张“穷寇勿迫”呢?梅尧臣的注解在《十一家注孙子》中颇丰人代表性——“困兽犹斗”。困兽犹斗,何况人呢?吴王听取了夫概的意见,先勿迫穷寇,然后在半路上攻击,取得了胜利。相反,郑成功于1661年5月在台湾进攻台湾城,由于迫城过近,受到守城的荷兰军队炮火反击,将士受到重大伤亡。

《三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一计说:“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此论意为:逼得敌人无路可走,他就会反扑,让他逃跑则可以减削敌人的气势。追击时,跟踪敌人不要过于逼迫他,以消耗子他的体力,瓦解他的斗志,待敌人士气沮丧、溃不成军,再捕捉他,就可以避免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