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2976400000022

第22章 社交之道(3)

利用别人不知道而欺骗别人是一种最大的罪恶。许多奸恶之人大都以“别人不知道”来为自己壮胆,从而干下了许多坏事。天下的坏事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利用别人不知道而进行欺骗,一种是虽然别人知道却不害怕。前者还知道有所畏惧,说明他还良心未泯,后者就是肆无忌惮了。

《后汉书·杨震传》中记载了一则“杨震四知”的故事。东汉时期,杨震奉命出任东莱太守,中途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是由杨震推荐上来的。这天晚上,王密怀揣10斤黄金来拜见杨震,并献上黄金以感谢他往日的提拔。杨震坚决不收,王密说:“黑夜没有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这则故事不仅仅涉及到了行贿、拒贿的问题。

在一个人行动之前,良心起审查和指令作用;在行动中,良心起调整和监督作用;在行动后,良心对行动的后果进行评价和反省:或者满意或者自责,或者愉快或者惭愧。一个人做人能做到问心无愧,能在良心的引导下做事,大致上可以高枕无忧了。

《曾国藩家训》中说:“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做人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良心固然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钱使,但只要问心无愧,则乐莫大焉。

忠言逆耳——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81章》)

[今译]

真实可信的话语不华美,华美的话语不可信。

[按语]

河上公:信者,如其实。不美者,朴且质也。滋美之言者,孳孳华词。不信者,饰伪多空虚也。

王弼:信言不美,实在质也。美言不信,本在朴也。

在我国古代先秦诸子之中,儒家最重视语言之美,认为要做到“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礼记》)。儒家强调的“言语之美”,是指符合“礼”的语言,例如天子死,只能说“崩”,诸侯死,说“薨”,大夫死,说“卒”,士死,说“不禄”,老百姓死,就说“死”(《礼记》)。不同等级的人死,要从称呼上分出等级。而且认为,要赞美君王的言行,不说君王不好的地方,要“彰人之善而美人之功(《礼记》)。

老子对美言却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语言本身的表达能力就很有限,如果还要加上过多修饰美化,就更是掩盖了真实的情况。说话要干净利落,实事求是,不要在语言修饰上下太多工夫,不然,语言就变假了,就变成了纯粹的讨好。甜言蜜语愈多,愈空洞无味,真情实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张平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他的工作态度似乎有点问题。顾客们觉得他无礼又蛮横,部属们觉得他暴躁易怒。在销售会上,同事们觉得他太爱出风头。大家常在背后对他指指点点,可是就没有愿意当面告诉他,因为他们不想说伤人的话。于是张平就一直被蒙在鼓里,以为自己是个很受欢迎的人。如果有人当面指正,直言他的不足,他也许还有机会改进。可问题就在于,没有人愿意当面向他说明白。最后,张平为自己暴躁的个性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他丢掉了工作。

大部分人对别人的缺点,不是认为和自己不相干,就是常常没有勇气当面指出,结果只会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倒霉。电视广告常常教我们如何在暗地里帮别人改进缺点:在显眼的地方放瓶抗头皮屑的洗发精及漱口水,希望别人能明白其中的含义。但直接而委婉地指出别人的缺点,不是更好吗?

当面说一些别人不想听的话,也许短时间内别人会觉得受到伤害,可是这种伤害只不过是暂时的而已。他们不仅会在事后忘记所受的伤害,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一个改进自己缺点的机会。记住:只有用棍棒和石头伤人,话语是伤不到人的,除非别人愿意用你的话来伤害他们自己。

有句话说:“在对别人传递之前,有时候不得不先对别人残酷。”这里所说的残酷,不是说要你劈头盖脑一顿臭吗,或是不讲究方法地对他人进行训斥。对别人慎重地提出批评,和对别人进行恶意的攻击,二者有很大的区别。恶意的攻击是不顾一切地用最轻蔑的言语来糟蹋别人、击剑别人;然而慎重的批评,却是委婉而具体地指出别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相信你能判断出哪一种效果更好,更容易被人接纳。

当然,就是在委婉地批评别人的缺点时,也要掌握技巧,比如,先说一段赞美之言,然后把批评放在中间,再用一段赞美的话作结尾。我们称这种技巧为“三明治”技巧。比如,当你批评别人煮的杂肉不好吃时,千万不要直截了当地说:“这个杂肉太老太咸了!你实在应该好好学学怎么做菜!”而应这么说,别人会更乐于接受:“我可以看得出来,你花了很多精力做这道菜。惟一美中不足的是,杂肉好像咸了点。不过甜马铃薯和开味菜实在是好吃极了!”

总而言之,对于周围的朋友和同事,我们应该坦率直言,这是对朋友的真爱。同样,对于他人苦涩的忠言,我们更应畅快饮之,即使味道略苦,良药就是会让口苦的。

善待别人——以百姓之心为心

[原文]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老子·第49章》)

[今译]

真正圣明的人,不会执着于自我之上心,而是以百姓感受为感受,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

[按语]

河上公:圣人重改更,贵因循,若自无心。百姓之心的便,因而从之。

苏辙:虚空无形,因万物之形以为形,在方为方,在圆为圆,如使空自有形,则何以形万物哉?是以圣人无心,因百姓之心为也。

高亨:常心者,固有之心也。夫性情之凝滞以干阴阳之肖者而执,将遂以为常乎?常于此者,不常于彼矣。惟执大常以无所常,故恣阳亢阴凝之极,而百姓可坐待其极。

老子希望统治天下的“圣人”能以“百姓之心为心”,借用今天的一句话,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的口号现在提得很少了,甚至有一些人一听这种话,就认为是“老土”。实际上,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实现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关系准则,只不过许多人没有想到这一层意义。就拿经商来说吧,做买卖是为了赚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经商,但是做生意却沟通了商品流通,活跃了市场经济;就每天上班做工作的人来说,上班是为了拿薪水,从百保证自己的生活需求,但是,工作完成了社会所需要的任务,促进了工厂效益、社会效益。还有……,这不都是“我为人人”吗?反过来说,社会满足了我的生活需求,不也就是“人人为我”吗?

生活的辩证法时时处处启迪着人们:一个人价值的实现,不能只顾及个人生命和利益的存在。并且,它也不由自己给自己的生存意义给予评判。个人不能离开他赖以生存的群体,不能离开由这些群体所构成的社会;个人的生命价值是由他人、社会给予评判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人的人生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出来。因此,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征途中时刻不能脱离集体、社会;个人必须为大众,为社会承担责任,做出贡献,奉献自我。一个人只有当超越自己生命的狭小圈子,而热心投入到社会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从前有个国王,非常宠爱他的儿子。这位年轻的王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要什么有什么。可是,他从来没有开心地笑过一回,常常愁眉紧锁,郁郁寡欢。

有一天,一位魔术师走进王宫对国王说,他能让王子快乐起来。国王兴奋地说:“如果你能办成这件事,宫里的金银财宝你随便拿。”

魔术师带着王子进了一间秘室,他用白色的东西在一张纸上涂了些笔画,然后交给王子,并嘱咐他点亮蜡烛,看纸上会出现什么。说完,魔术师走开了。

年轻的王子在烛光的映照下,看见那些白色的字迹化做美丽的绿色,变成这样几个字:“每天为别人做一件善事。”王子依此做去,不久,他果然成为了一个快乐的少年。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有人之所以生活得有意义,有快乐,有丰足感,是因为他能奉献,而不是处心积虑地想到占有。奉献给人一个实现自我的空间,因为他知道要努力工作,为社会服务,他知道要肩负一个帮助和安慰大众的使命。在那努力的目标之中,他发现了生活实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