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
2967500000003

第3章 计划的法则(2)

第四步,阻碍分析:确切地说,写下阻碍你达到目标的自己的缺点,所处环境中的劣势。这些缺点一定是和你的目标有联系的,而并不是分析自己所有的缺点。他们可能是你的素质方面、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创造力方面、财力方面或是行为习惯方面的不足。当你发现自己不足的时刻,就下决心改正它,这能使你不断进步。

第五步,提升计划:现在写下你要克服这些不足所需的行动计划。要明确,要有期限。你可能会需要掌握某些新的技能,提高某些目前的技能,或学习新的知识。

第六步,寻求帮助:能分析出自己行为习惯中的缺点并不难,但要去改变它们却很难。而你的父母、爱人、朋友、上级都可能帮助你,有外力的协助和监督会帮你更有效地完成这一步骤。

第七步,分析自己的角色:制定一个明确的实施计划,一定要明确根据计划你要做什么。就像任何产品在市场中要有其特色的定位和卖点一样,你在职场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需要不断进行自我澄清和他人认可。

法则4:确定每日、周、年计划

在具体的行动中,最重要的是将我们的时间按长短做出周期性的安排,这样有利于我们能够合理的利用不同阶段的时间来做短中长期计划表。我们将先从一天的周期,来考虑时间的周期。

1.每日计划

(1)一天的周期

你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你在一天内要做些什么?

每天都有固定的24个小时,如果我们将一天的时间,看成几个单位的集合的话,会比较容易安排和分配时间,并做好每日的短期计划,也就是行程表。

如果能掌握一天的结构与周期,就能对自己一天的行动在大脑中就会产生大致的一个安排。这就意味着,每天你对自己在一天的时间内能干什么,在什么时间段里完成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有了这样粗略的安排,你就可借此思考,自己能否又有能力做到这些事,并且还不浪费时间。

(2)时间分割

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考虑的话,以两个时间为单位,是一个比较恰当的单位时间。当然,这个单位时间会因个人的职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总之是因人而异的。

了解自己身体的周期(早起型、晚睡型),并配合之。创造出自己的时间周期,就可以更有效率地去运用时间。

请注意,把时间分割为几个单位,并不单只是严格照此一丝不苟的行动,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有助于我们能够合理的安排好时间。

(3)各时间段任务安排

我们应在实行的过程中着重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头脑去看时间,遇到问题时,多看看,多想想,相信一定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通过我们的这种发现,思维就有了不起的地方。藉着这样的过程,使我们产生足以创造有创意的生活的眼光。

早上2个小时,下午1个单位,晚上1个单位,通常是工作、学习效率较高的时间。在自己的生理范围内,合理利用好这些时间,将会让你省时省力的完成一个个任务。

只要思考今天要在哪个单位做什么事,日计划的时间表安排就算完成了。

2.每周计划

(1)掌握一周的周期

在掌握一天的周期与结构后,再来掌握一周的结构与周期就可以了。

一周的周期实际上是一天周期的集合,首先将一天的时间周期化,才能更好的做好一周的时间安排。如果每天的计划较为平淡,或偶有高潮,那么一周的计划只要依日计划的时间表,就能轻而易举的完成了。

掌握你日常生活一天的周期化与一周的周期化,就是你是否能逐步完成计划与时间表的要诀。

月周期与年周期,因为周期较长,面对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对我们而言是较难把握的,比较起来,一周在感觉上比较容易掌握。掌握这种让人有概念的时段,就是安排时间表的窍门。

(2)时间分割

事实上,当以周为单位时,即使其中的一天被浪费,仍有机会使这一周充实。

以天为单位的时间有时太短了,某些任务或许很难在一天之内完成,但如果以周为单位的话,就可以星期来分配每一天的性质,甚至有时一天都玩掉也不要紧。

以星期几来决定每天的性质,从快乐的星期五,转变到快乐的星期四,运动或文化的星期三,旅行的周末等,已相当一般化了。

所谓以一周为单位,安排生活计划,是说最好在星期几开会或商谈,在星期几最好能看书或上课,好不容易才拍下的录像带该在哪一天看……,给每一个日子,一个独特的个性。

3.年度计划

一年有54周,以周为单位,制造一些变化。因为每周都各有特色,生活也随之多彩,自然也就不再是一成不变的苍白岁月。

这种设计,就是充实人生的智慧。如果更极端点的话,一年只需要这个年度计划及一周或一天就足够了,其他的设计纸没有也无妨。

年度计划应该详细地标出了节假日等,使我们能好好掌握住一年的时间。我们可以边注视这个年度计划指引,重组我们对时间的笼统印象。在这附近该做这件事,又快到了该做那件事的时候了,在这周休假怎样呢?

以这种方式将一年的时间计划,区分出来。

只要去思考一下,就会明白的。结合计划与时间表,能赋予抽象的概念一个具体的形式,一个行动性的印象,使时间能更有效地被运用。

请将一年,这一个长而抽象的时间,与今天一天的行动这个具体概念相结合。在其中亦可使用月或季,甚至更短的周等时间的单位。

而如何取时间的单位,与如何使各单位联络,就是结合计划与时间表的秘诀所在。

我们也可以将时间的单位,改称为时间的周期。这么一来,就会牵涉许多个人性的问题。

这不仅是将时间的单位,分割成长与短的技术性的问题,还会因个人的生活方式、想法、工作而产生很大的差异。

因此,知道自己的“时间的周期”或去创造它,就是善于计划、善用时间的秘诀。

法则5:将计划转化为具体目标

很多人,尽管将幻想转化成了计划,但却没有将计划转化为具体的目标,进而无法去将之付诸行动,最终所有的梦想只能成为梦幻。还有很多人,付出了毕生的努力却无法获取成功,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一个清晰而量化的目标,没有确定这个目标后矢志不移,坚持不懈的付诸行动以及在行动过程中持续不断的进行反思。

一个目标应该具备以下五个特征才可以说是完整的:

具体的(specific)

可衡量的(measurable)

可达到的(attainable)

相关的(relevant)

基于时间的(time-based)

1.具体的

目标一定要是具体的,“我将来要做一个伟大的人”,这就是一个不具体的目标。如果想真正成为伟大的人,就必须将目标分解:什么样的人是伟大的人?要成为这样的人我应该采取哪些行动等等。比如你想减肥,那么你就订一个目标:每天一定要运动半小时以上,不吃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品。

从明确度来看,目标内容可以是模糊的,如仅告诉“请你做这件事”;目标也可以是明确的,如“请在十分钟内做完这25题”。明确的目标可使人们更清楚要怎么做,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目标设定得明确,也便于评价个体的能力。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他把人分成两组,让他们去跳高。两组人的个子差不多,先是一起跳过了1米。他对第一组说:“你们能够跳过1.2米。”他对第二组说:“你们能够跳得更高。”经过练习后,让他们分别去跳,由于第一组有具体的目标,结果第一组每个人都跳过1.2米,而第二组的人因为没有具体目标,所以他们中大多数人只跳过了1米,少数人跳过了1.2米。这就是有和没有具体目标的差别所在。

2.可衡量的

任何一个目标都应有可以用来量化的,或是数字化的,你的目标愈明确,就能提供给你愈多的指引。再举减肥的例子,如果你想塑造苗条的身材,就应该考虑:每天我需要做多久的运动?做哪些类型的运动?每组活动各持续多长时间、做几组?每天能吃些什么,不能吃什么?进食量大概要多少?将目标都细细的分解到数字上,我们的行动就更有方向。

3.可达到的

从难度来看,目标可以是容易的,如20分钟内做完10个题目;中等的,20分钟内做完20个题目;难的,20分钟内做完30个题目,或者是不可能完成的,如20分钟内做完100个题目。难度依赖于人和目标之间的关系,同样的目标对某人来说可能是容易的,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是难的,这取决于他们的能力和经验。一般来说,目标的绝对难度越高,人们就越难达到它。有400多个研究发现,绩效与目标的难度水平呈线性关系。当然,这是有前提的,前提条件就是完成任务的人有足够的能力、对目标又有高度的承诺。在这样的条件下,任务越难,绩效越好。

多年前在美国进行了一项成就动机的试验。15个人被邀请参加一项套圈的游戏。在房间的一边钉上一根木棒,给每个人几个绳圈套到木棒上,离木棒的距离可以自己选择。站得太近的人很容易就把绳圈套在木棒上,而且很快地就泄气了;有的人站得太远,老是套不进去,于是很快就泄气了;但有少数人站的距离恰到好处,不但使游戏具有挑战性,而且他们也还有成就感。实验者解释这些人有高度的成就动机,他们通常不断地设定具挑战性但做得到的目标。

4.相关的

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和自己的生活、工作有一定的相关性,比如一个公司的职员,整天考虑的不是怎样才能做好工作,却一心发着明星梦,又不肯努力奋斗,在一天一天消耗中丧失学习、工作的能力,不思进取,不努力提高工作业务能力,最终会被公司抛弃、会被社会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