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工作有方法:年轻人要掌握的101个业绩倍增法则
2967500000019

第19章 心理建设的法则(1)

法则46:心态要积极

每天精神饱满地去迎接工作的挑战,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就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你的内心同时也会变化,变得越发有信心,你的价值也越发得到别人的认可。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读后也许对你会有所启发:

一位母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做卖伞生意,小女儿开洗衣店,按说她们两个都做得挺好。可是这个母亲却天天为女儿担忧:阳光灿烂的晴天,她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出去;阴天下雨,她怕小女儿洗的衣服晾不干,于是,这位母亲日日担忧,总是愁眉不展。

后来,有一位关心她的友人问她:为什么你总是不开心呢?

她将自己的忧虑讲了出来,友人大笑:“你真是多余的担心,你看,无论是什么天气,你家里都有人赚钱,这有多好,你何必要那样想,自寻烦恼呢?”

经过友人开导,这位母亲一想也是,后来她就开朗起来,逢雨天,她为大女儿高兴。出太阳,她为二女儿开心,从此不再忧心忡忡。

这就说明,在面对生活、面对问题时,一定要乐观,不要总是想到不好的一面。正像你在生活和工作时所面对的困难和压力一样,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因此面对困难不要灰心丧气,对任何困境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其实任何压力都不重要,如何面对压力才重要,这将导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有时不良情绪积蓄太多了,合理发泄一下是完全有必要而且是可行的。合理发泄情绪是排除不良情绪的积极方式。所谓合理发泄,是指在适当的场合、用适当的方式来解除心中的不良情绪。如可以在适当场合大哭一场,使极度悲痛得到缓解;可以向亲友、知己诉说委屈、发发牢骚等,以消除心中的不平之气;还可以高声喊叫、放声歌唱,把心中郁积的"能量"释放出去,从而解除烦闷;还可以改变走路的姿势,或加大步伐或提高速度等,使郁积的怒气和其他不愉快的情绪得到发泄,从而改变消极的情绪状态。

自我暗示和自我激励都是通过理智来控制不良情绪并尽量使情绪愉悦的方法。自我暗示是指当消极情绪即将出现或刚刚出现时,自己要反复提醒自己、告诫自己,用“冷静些”、“别紧张”、“要当心”等语句来警示自己、约束自己。如员工参加操作技能竞赛,当进入竞赛场地后,面对强手如林的环境而感到紧张,这时可以用“别紧张、沉住气”、“会取胜的”等意念提醒自己,使紧张的情绪松弛下来。

自我激励则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一种手段,是一种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通过激励可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开发人的能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以说,激励是一种精神动力,是行为的钥匙,也是行为的键钮。一个人在困难或逆境面前,如用“失败是成功之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退一步海阔天空”等名言、警句来激励或约束自己,就能从不良的情绪中振作起来。

精神状态是可以互相感染的,如果你始终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办公室,工作有效率而且有成就,那么你的同事一定会因此受到鼓舞,你的热情会像野火般蔓延开来。

托尼是一个汽车清洗公司的经理,这家店是12家连锁店中的一个,生意相当兴隆,而且员工都热情高涨,对他们自己的工作表示骄傲,都感觉生活是美好的……但是托尼来此之前不是这样的,那时,员工们已经厌倦了这里的工作,他们中有的已打算辞职,可是托尼却用自己昂扬的精神状态感染了他们,让他们重新快乐地工作起来。

托尼每天第一个到达公司,微笑着向陆续到来的员工打招呼,把自己的工作一一排列在日程表上,他创立了与顾客联谊的员工讨论会,时常把自己的假期向后推迟……在他的影响下,整个公司变得积极上进,业绩稳步上升,他的精神改变了周围的一切,老板因此决定把他的工作方式向其他连锁店推广。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你责任心和上进心的外在表现,这正是老板期望看到的。所以就算工作不尽如人意,也不要愁眉不展、无所事事,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让一切变得积极起来。

查理·琼斯提醒我们:“如果你对于自己的处境都无法感到高兴的话,那么可以肯定,就算换个处境你也照样不会快乐。换句话说,如果你现在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事物,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是自己的定位都无法感到高兴的话,那么就算获得你想要的事物,你还是一样不快乐。”

所以要想变得积极起来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在充满竞争的职场里,在以成败论英雄的工作中,谁能自始至终陪伴你,鼓励你,帮助你呢?不是老板,不是同事,不是下属,也不是朋友,他们都不能做到这一点。惟有你自己才能激励自己更好地迎接每一次挑战。

总之,每天以积极的心态地去迎接工作的挑战,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就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你的内心同时也会变化,变得越发有信心,你的价值也越发得到别人的认可。

法则47:有自信才有成功

自信,即相信自己的能力,只有充满自信,才能把握住每一次机会。试想,若把机会摆在面前,你却犹犹豫豫,不住地问自己:“我能行吗?”待你做出决定的时候,机会早已弃你而去了。可见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岂能受到幸运之神的信赖,而放心地把可贵的良机赐于你呢?

大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这是很有道理的。确立自信心,就是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

自信决定成功,没有自信便没有成功。一个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人,首先是因为他自信。一个人不会轻易被他人所打败的,打败他的恰恰是他自己,你要想成大事,就必须充分地相信自己是有用之材。

增强自信是有办法的。增强自信心,关键是心态问题。下面介绍几个提高自信心的简易方法,如果你能实践和运用这些方法,那么你就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自信的人。

1.发现自己的亮点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关键是要认真地去发现、去开发。刚参加工作,你不必在每个方面都熟练掌握,这是你一个积累经验的阶段,也是允许你说“我还不懂”的时期。但是,你一定要在某一个方面有特长,有一项看家本领,让别人青睐你。

2.自我激励

经常在心里默念诸如“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黑暗中总有一线光明”、“成功一定有方法”、“你越努力,你的运气就会越好”、“决心决定成功——我要,我就能;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天助自助者”、“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之类的话。

3.永远面带微笑

微笑是上帝赐给人们的专利,微笑是一种令人愉悦的表情。面对一个微笑着的人,你会感到他的自信、友好,同时这种自信和友好也会感染你,使你油然而生出自信和友好来,使你和对方亲切起来。微笑是一种含意深远的身体语言,微笑可以鼓励对方的信心,也可以提高自己的信心。微笑可以融化人们之间的陌生和隔阂。当然,这种微笑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4.常照镜子

清晨出门时,对着镜子修饰仪表,整理着装,务必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午餐后,再照一遍镜子,修饰一下自己,保持整洁。晚上就寝前洗脸时再照照镜子。好的仪表不仅能改变别人对你的目光,也能提高自己做事的信心,使自己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做事有于劲,距离成功也会更近一步。

5.找一个能分享快乐的朋友

一个好朋友特别是一个成功的朋友会对你的人生起重要的作用。朋友的作用不仅仅是给你一份真挚的关爱,更重要的是在你消沉的时候,他会鼓励你,使你尽快振作起来;在你成功的时候,他会祝贺你,使你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对自己充满信心。这也许是你的家人和亲戚所不能给予的。

6.去做一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

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假如你做不好,别人也不会批评你,而一旦成功,会极大地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7.主动与人交流

养成主动与人交流的习惯对提高自信心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来到一个新环境,主动和人交流,可以调动自己的一切感官和积极的心态,久而久之,自己的社交圈子就会越来越大,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闭门独思、自我封闭的消极态度,无异是对自信心的扼杀。

8.提高走路的速度

假如将我们的走路速度提高25%会怎样呢?心理学家认为,人们通过改变自己动作的速度,实际上也就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如果你走路比一般人快,就像在说:我必须马上到很重要的地方去,那里有重要的工作非我去做不可,而且我将出色地完成这一工作。

法则48:摆脱心理危机

据调查显示:有相当一部分上班族精英死亡年龄段多为45~55岁。这一时期正是这些上班族精英们生理由盛而衰的“关口”,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互为影响,加剧了他们的身体负荷。专家指出:健康是一个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完整概念。“孤独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是困扰上班族精英心理的主要问题。

1.上班族心理危机的表现

健康是一个包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的完整概念。“孤独感”、“压抑感”和“焦虑感”是困扰上班族精英心理的主要问题。

(1)孤独感。工作生活忙碌,很少有时间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使他们常常备感孤独。

(2)压抑感。想“出人头地”或建功立业的愿望,和剧烈的社会竞争形势之间形成的差异,给男性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传统观念,使大多数男性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抑制,这种矛盾和冲突进一步加重了他们的压抑感。

(3)焦虑感。失去了二三十岁时的冲劲和活力,对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想不开”,使中年男性常感到“年龄性”尴尬,特别是剧烈的生存竞争,加剧了他们秘而不宣的焦虑感。

专家特别强调,“社会性健康”是不容忽视的:“有些人吃得好睡得好,身体也没什么毛病,但他的心理是反社会的,对社会及他人的敌意很容易造成心理和生理病变。”

专家指出:“长期的心理危机,会打破正常的生理机能的运转,引起人体器官病变。”上班族要想摆脱心理危机,就应当调整心态,积极挖掘自我的潜能,重新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会关心自己,给自己减压。

2.心理危机解决之道

上班族心理危机高于其他人群,除了本身的工作生活压力大,最主要的还是社会支持系统太弱小。所谓的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家人、亲戚、朋友、师长等能为你分担压力、烦恼的人。很多上班族独自出来闯荡,一旦出现压力和烦恼,往往找不到真正可以倾诉和帮助的人,从而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1)要化解心理危机,首先要建立自己的圈子。

要有情投意合的朋友,和同事、领导相处融洽,找到一批可以倾诉、可以给予帮助的人。它可以帮助你找回平和的心态,继续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2)其次是自我调节。

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目标,量力而行。比如一个30来岁的人,定下目标在40来岁的时候要像李嘉诚那样成功,那是不切实际的,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压力。在工作上,要脚踏实地;在生活上,要随遇而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对于30~40岁的白领来说,这个阶段的压力会很大:工作、购房、择偶、生小孩……每个人都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当条件不成熟或者能力达不到时,要正确对待,可以适当延缓时间来完成。

(3)再次是要多和心理医生交朋友。

如果没有条件和心理医生交朋友,出现自己调整不了的心理障碍也应该去医院找心理医生寻求支持。有些心理疾病必须得有心理医生技巧性地解决,如曾经有一个人,看了一次疾病展览后,每次吃东西都要长时间洗手,而且,要求家人出外回家后都必须洗澡换衣服,给整个家人生活都带来了痛苦。后来一个国外心理学教授来讲课,专门给他进行了治疗:让他回到家后,不准洗澡,也不准洗手,坐在那儿不许动,刚开始他完全受不了,但在多次强迫下,慢慢适应了,从此渐渐恢复正常。

而对于处于事业高峰的中年白领来讲,更是要注意心灵的休息,防止心病的侵袭。那么中年人怎样防止病从“心”入呢?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补充足够的“精神营养素”

中年最重要的“精神营养素”是夫妻、亲朋、父母和子女之爱,且其内容较青少年时代更为丰富。中年维护心理平衡的有效方法是宣泄和疏导,别故作深沉,把心里的不快倒出来,避免加重心理矛盾。

◇警惕心理积淀的潜在危机

中年人“壮”而忘忧,容易滋生麻痹思想。中年人的“过午”意识易产生颓废、消沉情绪,结果出现身体未老心理先衰的现象。中年人过分与年龄抗争,过度的日暮途穷的紧迫感,长期干一些力不从心、超负荷的工作,可能会导致身心大亏。中年人的很多陋习如吸烟、酗酒、熬夜、赌博及饮食不规律等不良行为,都是在此时期基本固定下来,成为健康隐患。

◇克服种种心理障碍

努力消除自卑、猜忌、怯懦、排他、冷漠等心理。

◇保持良好的心境

善于调适个人情绪,襟怀坦白,以诚待人,独立思考,通过思维的“新陈代谢”使自己保持稳定的心态。

防止病从“心”入比防止病从口入要难得多,每个中年人应该调动自己的心智,防止没有“病灶”也看不到“伤痕”的心理“内伤”,以良好的状态度过中年。

法则49:减轻职业危机感

数据显示,2006年职业白领心理压力指数居高不下。被调查者中的26.8%认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已严重超过自己的承受范围;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频繁在工作和生活中救火式奔波,25。35%的被调查者表示根本没有自己的一套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方面:37.95%的职场人因“不知道上司对自己的看法而忧虑”;19.55%认为“自己的生活受到工作的影响,颇为杂乱”,其中33.17%认为“根本没有业余时间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由此可见,一方面白领的工作生活压力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却缺乏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面对巨大的职业危机,男性与女性的表现和承受力是明显不同的。对于女性而言,面对职业危机,她们往往选择倾诉,这样的好处是在倾诉过后能够很好地缓解这种压力。但是对于男士白领来讲,情况就不同了。他们宁愿选择沉默,将自己的压力留给自己。这样的做法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为压力日积月累,会严重损害男性的心理健康。那么,白领男士该怎样调解自己的心理呢?

1.不妨“知足常乐”

“知足者常乐”这句俗语可能被许多人视作陈词滥调,但研究人员最新发现,“知足”确实有助于男性延长自己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