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必备的99个演讲技巧
2964200000032

第32章 演讲技能的运用(4)

让他们明白,你发表演讲是为了他们的利益。

我在想尽办法使你们免于因亲人去世没有留下遗嘱而带来的种种麻烦。

打网球大大丰富了我的生活,我希望大家能够和我分享这种乐趣。

5条理分明地组织演讲材料

演讲者的能力和胜任感取决于得心应手地处理自己的演讲材料,并且似乎很清楚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如果你从一个问题跳到另一个问题,或者抱歉地插一句“噢,我们刚才讨论……时,我忘记了还有一点”,听众可能会觉得你没有条理,而不是知识面狭窄。

利用演讲提高自己的可信度

很多专家和经过精心准备的演讲者达不到讲话的预期效果,因为他们不懂怎样向听众传达自己的素质。提纲卡片从手中不小心掉了下来,念出讲稿内容时声音发颤,不停地摆弄手中的任何东西都说明发言人缺乏自信。没有表情的面容和平铺直叙的腔调可能使听众觉得你在轻视他们或者来意不善。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有时被看做没有主见或不诚实。单调、乏味、千篇一律的演讲是缺乏热诚。为了让听众把你看做可靠的信息来源或接受你的观点,你要不断地努力提高以上所有方面的问题。

在建立可信度时你应该设定哪些限制条件?如果你本身不是非常活泼,是不是应该装出活泼的样子?是不是应该表现出胜任能干的姿态,虽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是否应该隐瞒自己的个人利益,以便显得对听众的利益更加关切?

69

演讲中的应变与控场

演讲者要想取得良好的演说效果,还应该具有应变和控场能力。即善于临场察言观色,以便把握住听众的心理变化、兴趣要求,及时修正补充自己的演讲内容,为演讲成功打下良好基础。

应变与控场能力

演讲者需要哪些应变和控场能力呢?

一、控制感情,掌握分寸

当发现意外情况时,要镇静,要有好的心理素质,能控制感情,掌握分寸。不要在讲台上惊慌失措,更不要因急躁而冲动行事。

二、从容答题,妙语解脱

演讲时,常有听众提出较尖锐的问题,欲“将你一军”,这时候该怎么办呢?要学会从容地回答听众提出的问题,特别是那些乍看起来十分棘手的问题。有的人采取压制的方法,发火批评,喊“别吵了,安静下来”,这样只会使自己陷入窘境。有的人则采用以诚相待、妙语解脱的办法,变被动为主动。

三、巧妙穿插,活跃气氛

如果会场沉闷,要尽快调节,巧妙穿插,活跃气氛。演讲者使用穿插的方法,除了把事理说得更形象、更深刻外,还可活跃现场气氛,增加听众兴趣。比如,讲个笑话,讲个故事,谈点趣闻,唱支歌儿等。

四、将错就错,灵活处理

要想在演讲中不说错一句话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一旦出错,在这种情况下最忌讳两点:一是搔头挠耳,二是冷场过久。有人观察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演说过程中冷场15秒以上,听众群中就会有零星笑声;冷场30秒以上,就有少数听众的笑声;冷场时间再长一点,听众就会普遍不耐烦了。

演说过程中,如果是漏了个别字句的小错误,只要无伤大雅,不予更改为好。如果是讲了一段之后突然忘了下一段该说什么,那该怎么办?卡耐基介绍了几种方法,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就地换掉话题,用上段结尾中的句子来发挥。

向听众提出问题。

如果实在是大脑一片空白,就应该临时编一段较完整的结束语,有礼貌地结束。

经常使用的控场技巧

控场的技巧,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发问

某学校举行纪念“一二·九”演讲报告会。当演讲者讲到当代青年学生应该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一二·九”光荣革命传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内容时,少数学生竟交头接耳地说笑起来。演讲者为了避免事态的扩大,迅速发问:

“讲到这里,我要向台下现在仍在说说笑笑的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想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来发扬‘一二·九’运动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呢……”

这样一问,不仅有针对性地启发了听众的反思,起到了控场作用,而且又自然地续接下去,推动了演讲的顺利进行。

演讲者面对台下的说笑声,可以直接发出询问。这种语势的强烈刺激,能够激发听众的心理思考,引起思想反省,达到控场的目的。

二、暂停

某县举行庆祝教师节青年教师演讲赛,在进行决赛时,一位演讲者从会场突然响起的说话声中,意识到自己讲述的某模范教师的事迹与前面一位演讲者列举的事例重复,因而激起了听众的议论。他立即暂停了自己激奋的演讲,并利用听众的瞬间注意自己的机会,迅速调整了演讲内容,紧接着讲道:

“老师们、同学们,如果因为你们对这位教育战线劳动模范的事迹太熟悉了,用不着我更多的叙说,那么,我还要向大家介绍另一位在偏僻的小村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了28年,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先后救起过五名落水学生的普通民办教师的经历……”

这样一停,使刚刚安静下来的听众稳定了情绪,随着演讲者的续讲,会场重新呈现出专注的气氛。在演讲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现场情形:一是演讲者简洁而精彩的演讲博得了听众的掌声和赞语,会场洋溢着热烈的气氛,这是演讲成功的体现。二是演讲者冗长而平淡的演讲引起了听众的闲聊和喧闹,会场充满了嘈杂的声音,这是演讲失误的反应。当演讲者遇到第二种情况时,面对台下的哄闹声,不妨暂时停止演讲。这种语流的短暂间歇,可引起听众的心理注意,从而改变听觉意向,产生控场的效果。

三、变调

某工厂团委为庆祝“五四”青年节,举办了一次专题演讲比赛。一位青年工人在演讲中谈到自己如何发挥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青年争创高产的事迹时。从会场发出的阵阵说话声中,他感觉到了部分听众的厌倦情绪。他平定了一下自己的激动心情,在一段低沉的叙述后,突然提高语调,用激昂而洪亮的声音讲道:

“青年朋友们,‘五四’运动,作为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早已载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辉史册,而历史又把一个新时代的崇高使命赋予了我们……”

这样一变,振奋了听众的精神,说话声开始平息,演讲者抓住这一转机,调整了思路,以饱满的热情和兴奋的神态结束了自己的演讲,受到听众的欢迎。

演讲者面对台下的吵嚷声,可以迅速变化语调。这种语调的鲜明对比,能够造成听众的心理反差,从而集中注意指向,达到控场的目的。

70

演讲中时间的控制

控制好演讲时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可是演讲中对时间的控制又不能只是盯着钟表的时间,而是应该事先排练,根据排练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控场时间。

对时间控制的总体要求

看看讲话内容各个部分的大致比例:开场白、主要内容、结论。一般情况下,主要内容应该构成发言时间的75%。开场白是不是因为插进题外话而拖得太长?还要检查要点之间的相对比例,自己是否用了一半时间来阐述第一个要点,这样做值得吗?

大部分演讲新手在实际演讲时语速过快,这样很多重要的地方就得不到澄清了。你的演讲排练越接近实际情况,你对时间估计的误差越小。

用手表查看自己的演讲时间,但是不要死盯着手表的指针。把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记下来。手表指针的运动会给你一种压力,让你不太自然。比如,如果你觉得自己讲得太慢,在最后一分钟可能会把速度加快一倍,或者相反的情况,把自己的语速放慢,用使人昏昏欲睡的口吻把句子拖得很长。如果能够为每个部分的讲话定时会对演讲时间的控制帮助很大。

有经验的演讲者始终明白演讲的每个部分各占多长时间。即使演讲时间在总体上控制得非常好,他或她仍然希望再把时间分割得更加细致一些。明白时间的长短有助于随时进行调整,这是演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情况。

演讲时间太长

如果演讲时间太长,超出了预定的时间,我们可以采用下面这些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检查自己的证据和例子,不要反复重申同样的内容。(把这些要除去的内容留作问答或讨论时用)

取消较长的故事、笑话、叙述等,除非它们对演讲主题至关重要。

考虑把某个要点全部取消。(相应地调整自己的主题)

例子的描述不要太过详细。(不要讲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只需包括所有关键要素的大概情况即可)

考虑用演讲以外的其他方式来解说技术和细节,如分发资料或使用视觉道具。

修饰和简化语言以及措辞,说话要深入浅出。

演讲时间太短

如果演讲时间太短,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改进:

①检查是否存在着一些重要看法没有充分发挥。

②检查自己的措辞是否过于简短。我们在其他地方已经说过,口语的语速比较快,所以要进行重复和修饰,还要加入各种说明来使每位听众完全把握你的意思以及你希望传达的重点。

③一定要保证你为自己的所有要点都配备了充分的证明材料。再次检查你的论据,确保你的论点都有根有据或者没有跳过某些逻辑证明的步骤。

④你在图书馆查找资料的工作可能做得不够。你是否确实查阅了相当多的资料?

⑤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你只用了15分钟就讲完了本来打算讲20分钟的内容,没有人会感到格外沮丧,但是,如果你用了40分钟才讲完本来打算讲20分钟的内容,那么其他人的时间安排可能完全被打乱了。

71

权威效应与第一印象

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往往成为评价一个人的关键。树立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对拉拢听众,传播自己的观点都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除了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外,演讲者还要注意树立自己的权威效应。

与人交往要注重自己的第一印象

“印象”,是一个人的某些特征在他人头脑中留下的迹象。而“第一印象”,是在与人初次接触时给对方留下的形象特征,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著名演讲家卡耐基说:“最近,我在纽约参加过一个宴会,中间有一位少女,她在不久之前得到了一笔巨额的遗产,所以她就花了大量的金钱,把自己从头到脚装饰得十分华丽。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无疑的,她是想使宴会中的宾客,每个人对她都有一个好印象。可是,遗憾得很,她的衣饰是足够富丽了,但是,她的一副面孔,好像是有着一股凌人的傲气,令人看了无论怎么也不会生出愉快的感情来。她只知道在自己的服饰上用工夫,而忘掉了人最要紧的是面部的表情。”

确实,一个人有着一张笑脸,那是谁都欢迎的,如果老是一张哭丧脸,那么无论服饰怎么富丽,也会使人讨厌。这情形不单有关于女人,凡是男女老幼,都是一个样的。两个孩子,一个是天真烂漫,十分快乐的;另一个愁眉蹙额,老是一副哭丧相,试问你喜欢哪一个孩子呢?

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定势效应有很大的稳定性,一个人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就好像深刻的烙印,很难改变。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成功交往、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良好开端。因此在与人的初次交往过程中,要注意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该怎么做呢?

首先,礼貌待人,主动热情。礼貌待人要求用语礼貌,使用请、谢谢您、对不起等日常礼貌用语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另外还要举止得体,坐有坐相,站有站姿,不忸怩作态,也不随意放肆。主动热情要求在交往中表现为喜欢、赞美和关注他人。同时良好的卫生习惯、机灵勤快也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积极求同,缩短距离。人际交往中有个重要的原则:相似性原则。双方只要在兴趣、爱好、观点、志向,甚至年龄、籍贯、服饰等方面有相同之处,往往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常言道: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故乡水。异邦遇同乡,他地谈故里。初次交往积极寻求接近的共同点,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再次,了解对方,记住特征。与人初次交往之前,如有可能要尽量了解对方的情况,作为相识和交谈的基础。比如你了解到对方喜欢养花,那你就可以在谈话时说些有关养花的逸闻趣事,对方一定对你的谈话感兴趣。

演讲中建立良好的第一形象

演讲者的形象是演讲者思想道德、情操学识及个性的外在体现,是演讲者的仪表、举止、礼貌、表情、谈吐的综合反映。演讲者一经上场,就会把自己的形象诉诸听众的视觉,直接影响听众的评价和审美。

因此,聪明的演讲者从上台到下台,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给人以完美的印象。

一、走进会场

在一般的演讲场合,走进会场时要面带微笑,不论听众是否在注意你;如果是重要的演讲者或被请的,往往由大会主持者陪同,则更要雍容大度,谦和诚挚,用眼神和微笑与听众交流,步履稳健地向安排的座位走去。

二、就座前后

演讲时如需提前上台就座,演讲者将和大会主席或陪同人员一起走到座位前,演讲者应先以尊敬的态度主动请对方入座,对方也会礼貌地恳请演讲者坐,这时方可坐下。坐下后不要前探后望,也不要和台上台下的熟人打招呼。

三、介绍之后

主持人或大会主席介绍之后,演讲者应自然起立,并向主席点头致意,并要由衷地从面部、眼神表示出谦虚之意和感激之情。

四、登上讲台

演讲者向主席点头致谢后,稳健地走到台前,自然地面对听众站好。此时应端庄大方,举止从容,精神饱满,也可面露微笑,尤其是女性演讲者。

五、演讲开始

演讲开始前,先以友好、诚恳、恭敬的态度向听众敬个礼,以表示对听众的致意。然后不要急于开口,暂停几秒钟,以亲切、尊敬的眼光遍视一下听众,表示光顾和招呼的意思,这能起到组织听众、安定听众情绪的作用。同时深吸一口气,平静一下自己的心情,以免心率过速。

六、站姿

若会场未设演讲台,演讲者一般以站在前台中间为合适,这可以统观全场,最大限度地注意到周围听众的情绪,使处在不同的位置的听众都能从各自的角度看到演讲者的表演。另外,站位也要考虑光线,要让光线照在脸上,使听众者看到演讲者的真实表情,但必须合适,不能刺激演讲者,使他看不到听众。

至于站法,没有固定模式,但要保证演讲者的表演。较好的有以下两种。

一是前进式站法。即一脚在前,一脚在后,两足成45°角,身躯微向前倾,给人一种振奋、向上的感觉。

二是自然式站法。即两足平行,相距与肩等宽,给人一种注意集中、精神抖擞的印象。

七、走下讲台

演讲完毕,应说句“谢谢大家,再见”,接着向听众敬礼致意,向大会主席致意,然后走回原座。坐下后,如果大会主席和听众以掌声向演讲者表示感谢,则应立即起立,面向听众致礼,以表示回谢。

八、走出会场

大会主席陪同演讲者往外走的时候,听众常常出于礼节鼓掌欢送。这时演讲者更应谦虚,用鼓掌或招手表示答谢,直到走出会场。

注重权威效应与第一印象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