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大事必备的99个演讲技巧
2964200000019

第19章 演讲中的听众因素(4)

1961年6月10日,周总理接见溥杰的夫人嵯峨浩时,了解到嵯峨浩的顾虑。嵯峨浩刚到中国,因为自己是日本人,又是伪满皇帝的弟媳,担心受到歧视。为了打消嵯峨浩的顾虑,周总理请三个人作陪,一位是老舍夫人,另一位是京剧名旦程砚秋的夫人,还有一位是照顾总理夫妇的护士。为什么请这三人?因为她们都是满族人。总理先介绍三位陪客,然后讲了我们党的政策,讲中国各族人民都有平等的地位,不会受到歧视。如果没有三位满族人在场,以事实作证,嵯峨浩未必会相信总理,未必会消除偏见,打消顾虑。

改变一个人对一件事的偏见,就要找到与他观念相悖的事实,自然而然地引进这个事实,并在时机成熟时阐述它,发挥它,使之真正成为你的有力论据。若要改变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偏见常常要难得多。但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做到,只不过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多的坚持,也即积累更多的事实。让事实说话,让说话的声音更有力。

当一种观念进入心底很长时间时,有时外人用话语的确难以改变它。此时,可用事实这种最有力的武器来说服他。

三、活用数据

A:“假如各位接纳我的提议,则公司每个月至少能节省67453750元的开支。”

B:“假如各位接纳我的提议,则公司每个月至少能节省67453750元的开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倘若这项节省下来的开支,能以加薪的方式平均分配给公司的每位成员,则每个人每个月的工资将增加3500元。”

上面的第一种数字陈述方式若能改为第二种陈述方式则其影响力将显著加大。

我们生活在数字的世界里,每天所见、所闻与所思的一切,几乎没有不涉及数字的。因此,我们也许对数字或多或少地产生麻木或厌烦的感觉。其实,这样的感觉是很自然的,因为数字只是代表事实的一种符号,而非事实本身。在说服他人时运用数字,要留意下面两个要领。

除非必要,否则不要随便提出数字。你抛出的数字过多,不但会令对方感到纳闷而关闭心扉,而且也会令听众觉得你没人情味,因为你所关心的只是冷漠的数字。

要设法为枯燥的数字注入生命,这就是说,要让数字所代表的事实,能成为一般人生活经验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人们对数字才感到亲切,也才能产生兴趣。

把劝说的动机藏起来

古希腊有个神话,说宙斯给潘多拉一个盒子,盒子里面装着这个世界所有的罪恶和苦难。宙斯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潘多拉很好奇,越是不让打开,她就越想打开盒子,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结果她打开了盒子,放出了世界上所有的罪恶。

这种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感兴趣,越难得到的东西,也就越显得珍贵。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一种探究的本能,遇事都想知道个究竟,以揭示其奥秘。就是这个本能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驱使人们去解开事物的真相。

利用这个道理,我们要劝说别人时,为了增强信息的影响力,就需要把劝说动机巧妙地“隐藏”起来,让被劝说者感到“意外”地获得了劝说的信息,可有效地增加信息的可信度。

在改变人们的态度时,也可以根据逆反心理的特点,把某种劝说信息以不宜泄露的方式表达给被劝说者,或者以不愿让人们多得的方式出现,就可能引起人们对这一信息的重视,使他们毫不怀疑地接受它。

有时候耳语也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喃喃细语是富有情趣的。你看恋人只有在很甜蜜的时候才会肩并肩地窃窃私语,吵架的时候绝不会如此。劝说他人也是如此。我国有个成语叫做“促膝长谈”,意思就是靠在一起说知心话。坐在一起面对面和风细雨地谈,比站着喊更能让人感到亲切。如果你说话的声音由于情感的融合而逐渐变小,那么心理的交流也就会逐渐顺畅,两个人的心灵沟通了,劝说自然也就容易起来。

重点安排有说服力的内容

在扎实的逻辑分析和了解听众态度的基础上进行说服策略的规划。选择和安排更具说服力的演讲内容。

我们对说服的艺术进行理论分析的做法受到两位社会科学家的影响,他们是佩蒂和卡西波。他们在大量经验证明的基础上,提出有两条截然不同的“说服途径”。

在第一种情况下,某人对支持某个观点的信息做出认真细致的考察,在认为它真实可靠后,他才被说服(理性途径)。而第二种情况则可能仅仅是因为某些启发性的提示,说服的目的就达到了。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没有对支持观点的相关信息做出必要审查就轻易地改变了态度(感性途径)。

因为听众精力有限,所以他们无法对所有的问题给予一视同仁的重视。有些情况下,说服别人可能只需稍作暗示,不需全面论证。现在我们假定你的演讲题目对听众非常重要,值得他们进行深入思考。我们一方面期望演讲者自己能具备说服他人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期望听众有能力去理解他人的演讲,但是训练如何倾听演讲却并非本书要旨所在。我们不能对听众有过多要求,因此在演讲中采用理性的说服方式是最恰当的。

如果你能够通过详尽的分析来成功地说服别人,并且已经投入大量精力精心准备你的演讲,那么为什么不采取这种方式呢?当然,如果采用某种富有感染力的演讲风格去影响听众的情绪,希望他们不假思索就改变想法,这种做法通常会更容易一些。但是,对演讲的主题进行全面、详实而充分的论证,往往能更有力地说服听众,其影响也更深远。

说得多不如说得巧

明武宗时,秦藩请求加封陕边地,而此地在战略上十分重要,与国家社稷的关系更是紧密相连,但是皇上受人撺掇,已经同意了,叫大学士们起草一个加封的诏书。梁文康承命起草了这份诏书,他巧妙地采用正话反说的方法表达了劝阻皇帝、改变封地的意见。

他写到:“过去皇太祖曾诏令说:‘这块土地不能封给藩王,不是吝啬,而是考虑到它的地广物丰,藩王得到后一定会多养士兵马匹,也一定会因富庶而变得骄纵。如果此时有奸人挑拨引诱,就会行为不轨,有害于国家。’现在藩王既然恳请得到这块土地,那么就加封给你吧?一旦得此地之后,不要在此收聚奸人,不要在此多养士兵马匹,不要听信坏人挑唆,图谋不轨,扰乱边境,危害国家。否则,那时想保全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不可能了。请藩王在此事上慎之又慎,不要疏忽。”

皇上看到诏书很忧虑,觉得不把此地封给藩王为好。梁文康在这里运用了巧妙的说服战略,从而阻止了土地的滥封。

这个故事说明在说服的过程中,与其喋喋不休地进行劝说,不如通过巧妙的方法进行点拨。前者令人生厌,效果甚微;后者巧妙而简洁,收效也很显著。

说服听众的捷径

除了上面的说服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说服听众的捷径。

一、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一个大学班主任老师为说服大学生不要把精力过多投放到谈情说爱方面时,就事先分析了这个主题讲出之后,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他知道,班里有相当数量想谈和正在谈恋爱的学生,他们都有不少“坚强的理由”作支撑。在逐一分析了那些所谓的理由之后,他发现只要说服男生一方,此风就可煞住。于是,他以《男人的魅力在于成功》为题设想了一篇演讲词。利用班会做了演讲后,效果相当好。

演讲者如果要说服听众,首先需对听众可能有的错误思想观点有充分的了解,并想出能够产生有说服力的思想观点和恰当的说服方式以对付之,做到有的放矢。

二、欲抑先扬,欲进先退

仍以上面班主任的演讲为例。他一开始是这样说的:“有人问我,大学生谈恋爱究竟对不对。要叫我说,这事无所谓对与错。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进入高校的男女青年都是生理上的瓜熟蒂落之人,婚嫁问题已近眼前,何错之有呢?马克思17岁就追求美丽的燕妮,不也没有影响他成为伟人吗?不过,话得说回来……”后面是循序渐进地抛出自己的正面观点,阐明男子的魅力在于奋斗、上进、有责任心和取得成功。

从这段演讲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班主任首先是顺着学生的思想走的,后用了一个转折语,才驶向自己的观点。

演讲者想说服与己观点迥异的听众时,一般不宜在起始处单刀直入,而需迂回绕道,运用“偷运”之功来输出自己的思想。

三、摆事实,用事实说话

常言道“事实胜于雄辩”,说服人有时候要用事实来达到目的。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由亨利所作的那场《诉诸武力》的演讲,之所以发挥了说服之力,很大程度上是用事实——英帝国主义种种虚伪欺骗——来说话的。

四、善于激发听众的共鸣

上面例子中班主任的演讲词里就有这样一段话:

作为人到中年的男人,我想特别对在座的男性青年“同胞”说几句。我不知道在座的男同学是否想过做一个男人今后肩上的负重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国外有一谚语说:“骂男人最恶毒的语言莫过于骂他无能。”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领悟到,“无能”的男人最丑陋、最不值得爱,因为他的双肩挑不起任何他应该挑起的重担。反过来说,奋发有为、上进成功的男人才最有魅力。我以为,男子在择偶问题上不必操之过急(从18岁到40岁都是择偶佳期,上帝宽限我们男子20多年时间),急的倒应该是如何快速成才的问题。俗语说得好:树大何愁不招风……

从自己是男人的角度对男学生讲几句话,这是利用了“角色”之势,引出“男人无能(才学)便是丑”的话题,完全可以激发出共鸣。

每个人坚持自己的思想观点都有其比较坚实的理由,当他与你的观点有差异甚至是对立的时候,很可能是在某个地方出了偏差,而原旨的大方向并不与你相悖。基于对这一点的考虑,演讲者要想说服听众,可以从能够引起共鸣的共同点处着手,因势利导地说出你的观点。

使用具体的事例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军事活动家,在风华正茂时,都建立起了了不起的功业的。民族英雄岳飞20多岁带兵抗金,当节度使时才31岁;其子岳云12岁从军,14岁打随州率先登城,成为军中骁将,20岁时就当了将军。曾经统率大军席卷欧洲大陆的拿破仑,从巴黎军事学院毕业时不过是炮兵少尉;法国大革命时参加革命军,1793年率部在土伦战役中击溃保皇复辟势力被晋升为少将时才24岁;统兵攻打意大利,不到30岁即当了东线和南线的指挥官;独当一面,任国防部长时才40岁。在我国军队里,许多老帅,多数不也是在二三十岁时就当了师长、军长、军团长以至方面军总指挥了吗?可见“年轻”与“办事不牢”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关键是有才与无才。套用一句古话来说:“有才不在年高,无知空活百岁。”

在这篇演讲中,演讲者为了论证“年轻未必办事不牢”这样一个观点,先后引用了岳飞、岳云、拿破仑等多个少年有为者的事例,以确凿而充分的事实证明了年龄与才能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对听众很有说服力。

事实胜于雄辩,引用确凿的事实来证明自己的理论观点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演讲者引用的事例越具体、越全面,对于理论观点的证明就越有力,理论观点本身也就越能够说服听众。

引用权威人士的话

如何培养沉默性与坚定性呢?我以为必须“知道限制自己”(黑格尔),“哪怕对自己的一次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高尔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假如你的孩子仅仅受到实现自己愿望的训练,而没有受到放弃和克制自己某种愿望的训练,他是不会有巨大的意志的。没有制动器就不会有汽车。”我是十分欣赏这句名言的。没有制动器,汽车就会像脱缰的野马,随时都会堕入死亡的深渊。马卡连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阐述“克制”的重要性的。人若没有“制动器”,后果也一样。学校是育人成才的地方,学校也必须安装“制动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渤海造船厂一中学生规矩50条》多是以否定词“不”的形式出现的,它们是在场各位同学成才的“制动器”,你们要熟悉它们,遵守它们,不能走样。只有得心应手地使用这些“制动器”,自觉接受限制,你们才会获得真正成才的自由。

陈志雄在这篇论述《青少年要有扎实的心理素质》的演讲中,先后引用了黑格尔、高尔基、马卡连柯三位名家的言论,用来阐述培养沉默性与坚定性的方法。演讲者的观点就是从这三位名家的言论中提取出来的,既对已有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发,又使自己的观点因为名家的言论而增加了说服的力量。

无论演讲者阐发的观点多么的标新立异或超常脱俗,其实都是或多或少地被历史上的名家论述过的。名家的话永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而名家所具有的影响力也是恒久存在的。演讲者应抓住听众内心深处的从上心理,恰当地引用名家权威的论述,让它们服务于自己理论观点的论证,加强演讲的说服力。

分析结果的利与弊

在美国,当初刚推广核电站时,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争论。一些专家认为建核电站是最廉价而安全的发电方法。另一些专家则坚决反对,认为一旦出事故会造成成千上万人的死亡,而社会上很多民众一听到“核”就联想到那可怕的“蘑菇状云”和核辐射,很自然地站在反对派的行列中。面对这一情况,主建派调整了方法,决定不在理论上纠缠,而用简单的数字说明问题。他们说,在美国几十年的核能发电实验史上,从未出现过事故。即使今后出现“万一”,造成死亡,也比用其他发电方式致死的人少得多。据福特财团的研究,假定某核电厂每百年发生一次重大事故,可能当场会有1万人死亡,随后有1.5万人丧生;但比在同样时间燃煤发电所造成的死亡(包括煤矿及运煤事故)要少。在美国,平均每年有140万人因煤矿意外事故丧生。如此换算一下,用原子能发1000亿瓦特的电只牺牲两名采铀矿工,而用燃煤发电要牺牲的煤矿工人则是179人。只因为煤矿事故比较常见,地点、时间又比较分散,所以人们不会产生恐惧心理。通过这些对比,说明原子能发电大大优于燃煤发电。于是大多数公众又转而赞成建站。主建派最终获得胜利,核电站也就在美国和全世界风行起来。

这是一篇向听众论述发展核电站的价值与前途的演讲。针对社会上的民众对于“核”的浅层理解和偏见,演讲者把核能发电与火力发电加以比较,估算核能发电可能带来的效益和损失,把这个结果和燃煤发电加以权衡,结果得出了核能发电更为优越的结论。这样的论证方法更容易使听众接受自己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