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有心机做事有手腕(大全集)
2960700000004

第4章 做人不能太实在,凡事要多长一个心眼(3)

心机只要用对地方、用对时机,就可能博得机伶、睿智的美名;一旦用错地方、用错时机,骂名当然跟着随之而来。例如,被指为“心机重”,便是一个失败的例子,证明自己做人失败,聪明智慧有待琢磨。因此,在运用心机时,必然需要有所为而为,不该计较的时候,就不能费心盘算。

过度使用心机,想得太多、想得太美,或者是用错时机、用错地方,必然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即使能侥幸获得短暂成就、一时满足,终究是白费心机,很难长久;万一因此信用破产,恐怕就更难翻身了。

法国思想家鲁索曾经写道:“禽兽根据本能决定取舍,而人类则通过算计来决定取舍。”

该“违心”时就要“违心”

我们通常把违心说话、违心做事,看成是一种世故、一种懦弱、一种人格破损和刁钻处世。其实,这是很不公正的。许多时候,它可以是智慧,也可以是一种善良、一种献身。

如果说世界是一个矛盾复合体,那么处在这个复合体中的人,必然会领受许多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物质客体与精神自我的不协调和不统一。矛盾的错综决定了人们在解决它时出现大量“二律背反”。为了外部世界的那些需求,人们不得不做出一些牺牲自我的抉择,于是,便产生了说违心话和做违心事的现象。

许多时候,我们在做着自己并不想做的事,说着自己并不想说的话,甚至还很认真。因为慑于压力、屈于礼仪、拘于制度、限于条件,我们进了不想进的门,陪了不想陪的客,送了不想送的礼,笑了不想笑的笑……

人都想自由自在,都想随心所欲,但是,世界从来不是看你的眼色行事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被动地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事。因为,我们不仅有自身还有环境,不仅有现在还有未来,不仅追求实现自我还在追求安全、友爱和形象。奉献出自己的一部分心愿换取平静、换取尊严、换取良好的环境还是十分必要的,尽管你对这种自我背弃并不很乐意。

有一对情侣,一个脆弱,一个诚实。忽然有一天诚实的一个得知脆弱的一个患了绝症,如果直言相告必然加速脆弱者的死亡。于是,他平生第一次编出一段绝症可治、治愈不难的谎言,这可是一个最不愿说谎的人对一个最需要诚实的人说的谎啊,那滋味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违心都有痛苦,弄巧时也可以是人生的一面风光。如果你的上司十分喜欢听好话,偏偏你又不得不指正一下他的差错,这时你开门见山直言要害当然既省时间也符合你痛快为人的个性,但是,那样无论是对单位还是本人都将很糟。如果你试着先讲一通上司的成绩,再讲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尽管那些优点是勉强的,有些优点还不单属他一个人,然而,却使上司既改了差错又对你刮目相看,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就是我们自身,出于片面和执迷,也并不是处处都在为自己着想,给自己设路障、捅娄子的事也常有,违背自己的心愿接受一下旁观者的点拨和训导,也可能有别番风光。

有位年轻人小时候很不想读书,迫于父母的强制和周围的压力,不得不违心埋头于书本之中。18岁考上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他分进一家化工公司工作。公司只缺财会人员,经理要他改行为单位解难,他很爱自己的专业,出于无奈,服从了需要。谁知后来他在会计与电脑的交叉点上又开发出了会计电算化软件,不仅专业未丢,还成了单位的技术骨干和后备干部。可见,违心也有利己的时候,至少利于纠正主观偏见、克服个人膨胀、和谐全局。

这个世界上,我们不仅要自己高兴,同时也要大伙高兴,如果世界因为你的服从和委曲而有了风光,也不会少了你的那一份。当然,这风光也不会无限。如果你处处由别人支配,事事处于无自我状态,把自己规范成一钵盆景,只要别人喜欢、别人满意,自己扭曲成怎么“奇”怎么怪都可以,那就怎么也风光不起来了。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社会的环境、制度、礼仪、习俗无不作用并制约着你。台湾作家罗兰早有所告:“我们几乎很难找到一个人能够整天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过他自己所想过的生活。”随着社会文明的提高,人际间的纵向联络会日趋淡漠,但横向间的联系只会加强。如果你在交际中没有妥协、忍让和迁就的准备,那只能处于四面楚歌之中,纵使有三头六臂,也将牵制得你疲惫不堪而无法前进。所以,虽然妥协、迁就都有那种“不得不”的心态,但仍不失为人际间的“润滑剂”。

几乎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能力、智力和贡献做着偏高的估计,为了保护这种偏高带来的高期望,我们都应当多看他人的优点,少说他人的缺憾。当然,这一多一少,无疑偏离了真实,显然也有了违心的成分。但是,这确实是促成并发展企业凝聚力和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成功经验。只要优点是存在的,都应挖掘;只要缺憾无损大体或可通过暗示而改正,都应避讳。其实,为了群体和未来我们都有过献身和忍受;为了增强实现目标的合作我们都不应以自己为中心;为了避开更大损失都有过委曲求全;为了争取人心我们甚至都有过“这样想却去那样做”的经历,都曾扮演过“两面派”。为了融洽和顺利,违心应当得到允许。

当然,这都不包括虚其表面、用以心计(除非对付敌人)的那种“违心”,因为,那是超出道德规范、蓄谋策划的行为。

以说假话、使绊子为“第二职业”的王熙凤对浪荡丈夫贾琏纳尤二姐为妾是醋意刻骨的,但出于刁钻她却能违心说出万千甜蜜来,一会儿“大恩人”,一会“好妹妹”,口里全是自怨出错:“怨不得别人,如今只求妹妹疼我!”“只求妹妹在二爷跟前替我好言方便方便,留我个站脚的地方,就是叫我服侍妹妹梳头洗脸,我也愿意!”待将二姐骗及身边,设套逼死了她还假意哭道:“狠心的妹妹!你怎么丢下我去了?辜负了我的心!”那一言一行做得“和美非常,竟比亲姐还胜几倍”。

这里,王熙凤只用暂时的做作来隐蔽祸心,以达到深层的极欲,有道德的人固然不能为,而易轻信的人也不能在交际中少了防范。

违心,有自我压抑,也有融合群体的亲和力,可以是软弱者的自保,也可以是奸诈人的烟幕。它像一杯白水,可以放糖浆,可以放柠檬、放桔汁,也可以放毒药!

让违心违在情分上,又符合天理良心,才是我们应该遵从的。

做个聪明的老实人

做人应当诚实正直,不要有害人之心,不过,防人之心也不可无,毕竟人的心思是很难读懂的,必须提防别人口蜜腹剑的算计。

古人一再提醒我们:“防人之心不可无”,强调与人合作或共谋时,在尚未熟悉对方的确实情况之前,千万要小心谨慎,不要让自己过度地暴露个人心思,这样才不会被有心人利用,而让自己陷入危机之中。

总而言之,就是要设法做个聪明的老实人。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开始垂帘听政。为了顺利得到天下,并压制宗室大臣的不服与反抗,于是,在东门设立“铜匦”,下令如果发现任何图谋不轨的情况,都可以用密函的方式,将信件扔进铜匦,只要密报经查证后确实无误,告密者便可以得到封官晋禄的奖励。

当时有位胡人李元礼,便是因告密成功,而获得了游击将军的官衔。

其它像是尚书都事周兴、来俊臣等人,见状也纷纷效法,竞相罗织他人的罪名,让自己的官运扶摇直上。

在这些人当中,以周兴最为机敏狡诈,当时他豢养了一批专门告密的地痞流氓,每当他想陷害某人时,便会命令这些流氓前来告密,然后弄假成真。

周兴还挖空心思制造了一系列令人不寒而栗的刑具逼供,还将这些刑罚取了一些好听的名目,如定百脉、突地吼、凤凰晒翅、仙人献果、玉女登梯......等等。

当受审的嫌犯一看到这些“别出心裁”的刑具,早就被吓得魂飞魄散,无不宁愿立即招供,以免受罪煎熬。

然而,风水轮流转,这天周兴居然被人告密了,说他串通其它人试图谋反,蓄意夺权,武则天对此事甚为重视,立即指派来俊臣审理此案。

曾与狼狈为肝的来俊臣深知,周兴是凭着告密用刑起家的,想要让他老实招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于是,他先邀请周兴一同饮酒,席间则不断地称赞周兴,以松懈他的心理防卫,最后向他请教:“周兄,我最近碰到了一个十分狡猾的犯人,各种刑具我都用过了,他就是不肯招供,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教我几招?”

已经被来俊臣捧得飘飘然的周兴,不知其中有诈,不假思索地对来俊臣说:“老弟,我跟你说,如果你把这个狡猾的囚犯放入一个大瓮,然后架在火上烘烤,你想他招或不招?”

来俊臣一听,乐得拍手称妙,立即派人搬出来大瓮,并架起炭火。

周兴一看,原来的好气氛都被弄坏了,不悦地问:“老弟,难道你要在这里审讯犯人吗?”

只见来俊臣笑着命人撤去残席,接着拿出武则天的敕文,板起脸孔对着周兴说:“请君入瓮吧!”

果然,周兴还未置身大瓮,便马上招供。

虽然这是则发生在唐朝的历史典故,然而,却是做人做事上常用的厚黑谋略,必须时时以此警惕自己。

做人应当诚实正直,不要有害人之心,不过,防人之心也不可无,毕竟人的心思是很难读懂的,必须提防别人口蜜腹剑的算计。

如果你在得意之时,不小心谨慎,轻易地暴露了自己的实际情况,恐怕会让自己一直处于失败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