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有心机做事有手腕(大全集)
2960700000037

第37章 做事要精于谋划,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2)

真正精明的领导者成竹在胸,这使他能够有能力把握现在。而大的目标是由一连串小任务和小步骤组成的,当他集中精力于当前手上工作时,心中明白自己现在的种种努力都是为实现将来的目标铺路,劲头也会很足。

目标在胸,会使人在失意与得意时都能把握住大方向,而不断地检点自己。就如同一个立志向东的人,即使他的行程中出现多种干扰,他也不可能向南或北,更不可能掉头西退。而如果预先没有这个目标,去哪个方向全行,便会在东方出现诱惑时向东走,西方出现诱惑时向西走,南方出现诱惑时又一头奔向了南边。这样前进、倒退,最终将全部精力耗费在无谓的旅途中。

目标在胸,使领导者更能把握企业的大方向,更易事业成功。就是因为这些人始终在奔着一个目标前进,即使他的精力有限,财力和资质都不是很足,也会比那些忽而东,忽而西的人走得更远些。那些认为目标形同虚设的所谓精明人,实际上是错误地理解了设立与实现目标的过程。真正定目标的人,会仔细权衡自己设立的目标,直到认为它合适可行。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必要的修正也是无可厚非的,但这决不意谓着可忽东忽西。真正精明的领导者,是不会在做事之前没有计划的,也不会不断更改目标,让其等同虚设的。

深谋远虑,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与事之间的关系,彼此越来越复杂。怎样将各种关系调理得清清楚楚,并适当地驾驭它,这就离不开谋略。科学越发达,谋略的法门越神奇玄妙。能够就事论事,就理论理,就事办事,就理从理;能够正确计划,妥当处置,这也不失为有见识、有作为的人。

深事深谋,浅事浅谋,大事大谋,小事小谋,远事远谋,近事近谋,都要具备深远的策略和高明的见识。计谋贵在高人一筹,策略贵在高人一着。能看到别人不能看到的,能谋划别人不能谋划的,能思虑别人不能思虑的,能推测别人不能推测的,这才称得上远谋大略。

刘邦起兵后,萧何担任他的后勤部长,负责后方粮草供给,未有一次令刘邦失望。萧何每到一处,十分注意收集法令制度、图书文献,而不像其他将官那样忙着抢掠财物。刘邦当上汉王后,请萧何担任丞相。其时,项羽和一些诸侯杀死秦王子婴,烧毁咸阳城,然后扬长而去。刘邦之所以知道天下各地的要塞,形势强弱的地方、人民痛苦的事情,就是因为萧何获得了秦朝的全部地图、书籍等资料的缘故。

刘邦入关后,在张良的劝谏下,封存秦朝宫宝、府库、财物,还军灞上,以待项羽等各路起义军。在此期间,刘邦集团还实施了一系列极有远见的政治措施。刘邦召集诸县父老豪杰,对他们宣告说:“父老们,你们在苛酷的秦法之下生活,痛苦很久了。秦法规定,如果人民有诽谤朝廷的,就灭族;人民有相聚谈话的,就是犯弃市死罪。我,和诸侯有约,先入关的,就为关中之王。现在我当为关中之王。今天我要和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抵罪;盗,抵罪。此外一切秦法,完全废除。官吏都依原来位置,全不迁动。”

泰国人听了约法三章大喜,争先持牛羊酒食献给沛公的军士。沛公又谦让,不肯接受所献食物,民众们更为喜悦,唯恐沛公不做秦王。这些安民措施,为刘邦争得了民心。对于他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做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成功者需要站得高、望得远,要善于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按照事物的连续性、因果性的联系,预见它的发展趋势。而且事物是多变的,要根据其时间、地点不同以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差异来做出战略决策。这需要有统率全局的战略头脑而成为有口皆碑的人物。天玄子说:“就事计事,就事理事,因事策划,因事立功的人是行为谨慎的人,不是深谋远虑的人才。有深谋远虑的才能,就能计事于未来之中,理事于未形之中,决策于未萌之中,立功于未知之中。一个人策划出的谋略,令天下人都看得出,识得破,那么,这个谋略就不是上等的谋略,这个人才就不是上等的人才了。图谋大计的人,必须有高瞻远瞩的见识,有详尽周全的措施。”

有几十年的眼光,可以建立几十年的事业;有千百年的眼光,可以建立千百年的事业。只争一时之得失,只料一时之成败,逞强好胜于一地,作威作福于一方,不是见识远大、功德圆满,它只能祸害自己,贻害后代。

齐国太霸道,周公料定它以后必将出现篡位弑君的大臣,后来的事实确实如此;卫国太软弱,季子料定它以后必将灭亡,后来的事实确实如此;吴国破楚进入郢都,逢滑料定以后楚国必将收复失地,后来的事实确实如此;孙策自视过高,好诛天下英雄豪杰,郭嘉料定他以后必将死于匹夫之手,后来的事实确实如此。这都是知人所不能知,见人所不能见的大智慧。有大智慧,就能深谋远虑,就能料事如神。有大智慧,就能先知先觉,就能识见远大。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深谋远虑呢?

1.深谋远虑者易得好运

只有事情做得真正好,才相当于事情做得快。做事贪快,只有失败。流存久远之事,必费久远之功;受人瞩目之事,必是真正完美之事;长存不朽之事,必是真正成功之事。深邃的理解才能永恒。伟大的价值在于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提炼金属也是同样的道理,最珍贵者最费工夫,其价值也最大。

2.要善于作长远打算

有备无患方可获得成功。不打无准备的仗,不做无准备的事。理智不是要等到困难来临的时候才用的,而是要运用理智来预测困难,并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运用理智来克服困难。枕头是个不会说话的女巫,与其因心头有事不能成眠,不如把事情解决再睡个踏实。有些人总是在事后才作思考,那样只能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借口,绝不会让你成功。还有人事前事后都不思考,那他就绝对没有成功的机会。人的一生都是要在思考中度过的。事前要有所预见,遇事要深思熟虑再作定夺,作长远的打算,有所准备就不怕失败了。

3.做事要善于试探摸索

有勇无谋的愚蠢之人总是仓促鲁莽行事。他们头脑过于简单而不能预见潜在的危险,也不担心自己是否会声名狼藉。明慎之人行事必小心翼翼,做事都要有所防备,他们总是三思而后行,以确保平安无事。虽然命运之神有时会特加恩赦,但明慎之人知道鲁莽急躁必然会导致失败。过河时,若不知道河水深浅,就应当试探性地向前走,小心谨慎不会出问题。要耳聪目明,小心翼翼,只有这样才能稳妥安全。人生在世,三思而后行方为上策。

4.三思而后行

做事时预感到自己会失败,旁观者也会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尤其当旁观者是你的对手时,他会更清楚地看到你的失败。当感情动摇你的判断力时,冷静之后才发现那是多么愚蠢。最危险的事莫过于你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明智就去承担风险。在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最好什么也不干,没有对,但是至少不会错。理智是控制事情发展的最好选择,一件事还没有发生就受到了谴责,它怎么会有好下场呢?即使认真审查通过的事也往往会有错误发生,我们又能对遭到理智的怀疑和非议的事抱有多大的期望呢?

5.凡事切勿固执,深思熟虑是良策

凡事切莫顽固不化,感情用事不会有好的结局。有些人像土匪一样,干什么事都想征服别人,因此,在任何事情上他们都能挑起事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和平相处的好处。他们如果统治一个国家,那么就将国无宁日,即使你孩子般温顺的人也会成为他们的敌人。他们做任何事都鬼鬼祟祟,若是成功了,就认为自己善于谋略;一旦别人发现了他们委琐的行为,他们便恼羞成怒,视别人为敌人。因此他们总是一无所获。他们总是为了这样那样的事而烦恼,别人却因此感到高兴。他们的判断力和他们的心灵,都会因为他们的顽固不化而受到损害。

6.成功需要有所谋

万物皆有其道,就是规律。有才智的人并不事事都靠机遇。只有个人的努力才能够决定自已的命运。有些人满怀信心,期待好运降临到他的身上。有些人则更为灵活通达,他们明慎却不拘束,大胆却不狂妄。他们勇往直前,凭借勇气与美德,运用过人的胆识和明察秋毫的眼力,与运气周旋迎合,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最终如愿以偿。行动计划对于真正的贤人哲士来说,一套就够了,那就是美德与明慎。这是因为明慎或鲁莽常常会导致屈辱与厄运。

7.仔细权衡斟酌有益无害

要紧事尤其要深思熟虑。缺乏思考是愚笨之人失败的原因。他们对事情的思考总是模棱两可,无利亦无弊,所以也就不肯在那件事上下太多功夫。有的人思考问题总是本末倒置,该重视的大事他无动于衷,不该重视的小事却忙忙碌碌。有些愚笨之人根本就不会昏了头脑,昏了头脑的事只是在真正有头脑的人身上才会发生。有些事情我们要仔细权衡斟酌,在心里把它牢记。遇事则察是聪明人通常的做法,特别深奥或可疑之事尤其要详加斟酌,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现象认识本质,这样的思考才能入木三分。

先人一步,磨练你的先见之明

现实生活中的先见之明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价值。先见之明告诉我们可能会得到什么东西;先见之明召唤我们去行动;先见之明带来巨大的利益,打开不可思议的机会大门;先见之明增加一个人的影响力,越有先见之明,就越有潜能;先见之明使工作轻松愉快,令人生更有乐趣。

先见之明者,就是眼光为别人所不及,就是睿智为别人所不及,就是冷静为别人所不及。先见之明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它就会犯错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见之明能帮助我们避开面临的危险。它基于对现实的准确判断。一个人有先见之明,他必定少走弯路。少走弯路,自然能够较快成功。

看得远,才能走得远;走得远,才能做得远。

毫无疑问,工作中需要具有内心的准备和先见之明的能力。对自己的工作和上司的工作能了解,经常能有先见之明,任何事情若能抢其先机,先发制人,才是成功的捷径。

在早上上班时,想搭车去上班,那真是太难了。每一部车都是满的,有时到站不停,车内人挤人,有时气都喘不过来。可是如果在上班时,提前十分或二十分钟搭车,情形又不同了;乘客很少,而且有空位,在车上还可以看看报纸,只十分或二十分钟之差,即有那么大的差别。可能是大家都不愿提前出门,宁愿忍受挤车之苦。

工作有时好像这种乘车的情形,任何时候都要抢先一步,明知制人于先机,就是成功的捷径,但就是无法力行,这或许就是人性的弱点。

你要有洞察先机、先发制人的能力。因为竞争是真刀真枪的决斗,只许赢,不许输。

听古代剑术名家的故事,常有“在刀尖三寸前躲过”的描写。对方挥刀砍过来,刀尖快触到自己身体的一霎那,闪身躲开了。

可是对方也是高手,来势犹如闪电一般,要躲开不是那么容易。等到对方砍过来才考虑如何躲闪,是来不及的,必须靠条件反射作用,本能地闪开才行。不过,这些要靠长期磨练才会有灵敏的直觉,在无意识中,对方的一举一动都要明白于心,不必等到对方开始行动才要想办法应付,不然在真刀真枪的世界是站不住脚的。

经营事业也可以这么说。无论什么时候,公司都在激烈竞争的漩涡中,为了不在竞争中落后,必须将对方的想法、动向摸得一清二楚。

“遇到这种情形的时候,这个公司一定会采取这样的对策,那个经营者的想法是这样……”如能料事如神,才能够做到“我们公司应该用这个办法应付;他们那样我们就这样”,事先有心理准备,公司就有应变的措施。

如果待对方采取行动才来研究对策,在这个变化多端、竞争激烈的时代,是注定要落伍的。要事事抢先一步,制敌于先机。

把竞争当成真刀真枪的决斗也是必要的。真刀真枪地决斗,只许赢,不许输,输了脑袋就没有了。这个要求,虽然苛刻了一点,但是要做一个成功的经营者,就必须往这个目标努力。同时,也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出乐趣,好像玩蹦极的游戏,越紧张、越刺激,就越乐趣无穷。

深事深谋,浅事浅谋,大事大谋,小事小谋,远事远谋,近事近谋,都必须具备深远高明的见识与策略。计谋贵在高人一等,策略贵在远人一着。能看到人们不能看到的,思虑人们不能思虑的,推算人们不能推算的,这才是远谋大略。

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要想成功,就必须有先知先觉,有先见之明,这样才能使人永远追随在鞍前马后。什么事都能先人一手,先人一着,就能取胜。等他人赶到了,你又向前推进一步,与他拉开了距离,如此一来,你就永远处于领先地位,站在时代前头,引领时代潮流。

你想永远领先,就必须处处争先,永远争先。先人一手,先人一着,而又不停止在这一手,这一着上,即使他人奋起直追,却仍然保持着那段距离,你总是处于领先的地位。这样,不管面对什么工作,也都可以胸有成竹、游刃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