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哈佛成长课:杰出青少年要克服的54个人性弱点
2955300000008

第8章 克服自我内在的缺点做最好的自己(7)

总之,如果繁杂的工作使你感觉厌倦不已,你就应该适时适量减少你的工作量,只要你确信这样做可以使你心情更为放松愉悦,相信必然会为你的工作带来更大的效率。有人观察,人体的精神状态一般在上午8时、下午2时和晚上8时最佳。最佳状态持续两小时左右各有一次回落。如能利用这种起落变化,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建立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智慧和潜能,既能保持大脑良好的活动状态,又能增进健康,但是,真正做到是不那么容易的。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工作多忙,任务多重,无论如何都要给自己留出一定“喘息”时间。比如,阅读、写作一小时后,最好休息片刻。最长连续写作、阅读时间也不要超过两小时,否则,不仅工作效率不高,而且非常容易产生疲劳。此外,做实验、开会、作报告也最好中间安排一下休息,到室外活动活动,再继续进行。看起来占用一定时间,但从总体来看,从长远来看还是值得的。

成功的秘诀在于开始着手

沙莉·柏格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开始着手。”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立即行动起来,着手去做。不开始行动,总是拖延,永远也不会取得成就。拖延是最具破坏性、最危险的恶习,它会使人终日懒散而无所事事。很多年轻人,恐惧困难,懒于行动,把事情一托再托,最终后果是:丧失了主动的进取心。要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始:

今日事,今日毕。

马克思50岁时想用英文写文章,他立刻就把想法付诸于行动。几个月后,他不仅用英文发表文章,还用英语和人们交谈。而他的一个年轻的朋友当时才三十岁,他发誓要学习作画,但他觉得自己还很年轻,属于他的日子还很多,这个愿望一直被搁浅。看到马克思50岁时才从头学英语还为时不晚,他便决定像马克思一样,50岁再开始学习画画。不幸的是,他42岁那年,因为一次车祸而丧生了,他的愿望就这样跟随他到了天堂。

我们应该像马克思一样,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否则无法成就大事。把握住现在的瞬间,从现在开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身上才会富有天才、能力和魅力。有些年轻人总喜欢找各种借口拖延,比如说,现在我的情绪不好,等心情好了再去做也不迟;现在我没有时间,等时间富裕了再去完成这件事;这件事不太容易完成,还是先放一放吧。殊不知,时间和机会一闪即逝。当你真的下定决心开始做某事时,你已经没有机会了。

年轻人更容易成为空洞的幻想者,他们幻想着美好的未来,却不愿采取任何行动, 哪怕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愿“亮剑”,结果只能是被空想所毁灭。

1492年,发现了美洲大陆的哥伦布回到西班牙后,出席了一个盛大的欢庆宴会。席间,有个年轻的绅士不懈地说:“我看这事算不了什么,你不过是坐船一直往西走,碰上了一块新大陆而已。任何人乘船一直西行,都会有这个发现的。”哥伦布从桌上拿起一个煮熟的鸡蛋,对年轻的人说:“你来试试,让它小头朝下立在桌子上。”绅士坐在那里想了好久,最后说:“这不大可能,你这是在难为我。”哥伦布接过来,尖头朝下轻轻一磕,鸡蛋稳稳地立住了。绅士大叫起来:“你把鸡蛋弄破了,这怎么能算!”哥伦布说:“你和我的差别正在这里,你不懈于行动,我敢于行动。不行动的人永远发现不了美洲大陆。”

可见,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一个只懂得坐在云端想入非非而不能脚踏实地地去努力的人,是永远也不会取得成功的。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贪图享受:人生真正的乐趣在于奋斗

人生的真正乐趣不在享受中,而在奋斗的过程中。一个只知道享受的人,实际上是不具有享受的资本的。作为青少年,更不应该把享受当作自己追求的目标,因为贪图享受的心理会使人堕落。

贪图享受的人生观使人堕落

深山里有两块石头,第一块石头对第二块石头说:

“去经历路途的艰险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够搏一博,不枉来世一遭。”

“不,何苦呢,”第二块石头嗤之以鼻,“安坐高处一览众山小,周围花团锦簇,谁会那么愚蠢地在享乐和磨难之间选择后者,再说那路途的艰险磨难会让我粉身碎骨的!”

于是,第一块石头随山溪滚涌而下,历尽了风雨和大自然的磨难,它依然义无反顾执著地在自己的路途上奔波。第二块石头讥讽地笑了,它在高山享受着安逸和幸福,享受着周围花草簇拥的畅意抒怀,享受着盘古开天辟地时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景观。

许多年以后,饱经风霜、历尽尘世之千锤百炼的第一块石头和它的家族已经成了世间的珍品、石艺的奇葩,被千万人赞美称颂,享尽了人间的富贵荣华。第二块石头知道后,有些后悔当初,现在它想投入到世间风尘的洗礼中,然后得到像第一块石头拥有的那种成功和高贵,可是一想到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甚至疮痍满目、伤痕累累,还有粉身碎骨的危险,便又退缩了。

一天,人们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艺的奇葩,准备为它修建一座精美别致、气势雄伟的博物馆,建造材料全部用石头。于是,他们来到高山上,把第二块石头粉了身碎了骨,给第一块石头盖起了房子。

第一块石头,选择了艰难坎坷,懂得放弃享乐,所以它成了珍品,成了石世的奇葩;而第二块石头,不仅最后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而且成了废物。

贪图享受,你就会像第二块石头那样,没有什么前途。青少年处在人生起点,只要选择奋斗,不贪图享受,就能成就美好人生。一开始就选择享受的人和一开始就执著奔波、承受千锤百炼的人最后的结局都是后者成了珍品,前者成了废料。

肯奋斗的人才会有收获

小蚂蚁趁着农民丰收的时候,忙碌着把洒落在田地里的谷子搬运到干燥的地面,晒干了存储到粮仓里。蝉每天都在树阴下歇息,叫道:“热啊!热啊!蚂蚁小弟你不怕热吗?”

“如果现在不劳动,恐怕到时候我就要受穷挨饿了!”蚂蚁仍然不停地搬运粮食。

秋天很快过去了,冬天就要来临了。蚂蚁正打算钻进自己温暖的小窝,饥肠辘辘的蝉有气无力地叫道:“蚂蚁老弟,你借给我一点吃的吧!”

蚂蚁问:“夏天和秋天那么长,那个时候你为什么不搜集食物呢?现在还来得及啊!”

“天气太热,我不想去,再说我每天都要练歌,哪有时间啊!要是有人能为我劳动就好了。”蝉回答说。

“就算有人甘愿为你寻找食物,你又拿什么付给别人当报酬呢?你什么都没有,因为你从来不劳动。我知道,不劳动的人没有任何偿还能力,对不起,我的粮食刚刚够吃,你还是自己去找吧!”说完,蚂蚁就关上了大门。

动物精灵说的好,不劳动的人没有任何偿还能力。有着获取财富的大好时机却贪图享受,等到山穷水尽时还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这就是低级动物。

不能把安逸和快乐当作生活的最终目的

相传中国古时候在北方的某大湖中有一个小岛,岛上住着一位老渔翁和他的妻子。平时,老渔翁摇船在湖中捕鱼,他的妻子则在岛上养鸡喂鸭,除了买些油盐,他们很少与外界往来。有一年秋天,有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从很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飞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见到这群天外来客,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在这儿住 了那么多年,并没有谁曾经来岛上拜访过他们。

渔翁夫妇为了表达他们的喜悦,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于是这群天鹅逐渐就与这对老夫妇熟悉起来。在岛上,它们不仅大摇大摆的走来走去,而且在老渔翁捕鱼时,它们还随船而行,嬉戏左右。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湖面封冻,它们无法继续获得食物,老夫妇就敞开他们的茅屋让它们进屋里取暖,并且给它们喂食,这种关怀与照顾一直延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同样不厌其烦的照顾着这群天鹅。终于有一天,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时饿死了。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因此,不要总是贪图享受,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一些有价值的事情上。这样,你的人生才不算虚度。

如果你已经养成了贪图享受的习惯,要改变它也不是很难,只要你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就可以远离享受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