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2954100000208

第208章 北京城为何会独缺一角

北京城最早称为元大都,距今已有3000年历史。它经过多个朝代建设,建筑工期长,工程量大。北京在做元朝都城时,建造的是南北端正、左右平直的长方形的城垣。在明代改建时,打破了元城墙规矩整齐的格局,缺了西北角。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在北京上方所拍摄的照片上,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明代修建的内城城墙的痕迹,照片显示城垣在西北角处呈现东北——西南的走向。

为什么一个规矩方正的城垣要专门削去一个角呢?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据说,北京城的建设严格遵循风水理论。连紫禁城的名字都是取自“紫微星垣”。皇帝自称“天子”,是上天的儿子。因此,皇帝居住的地方也要按照天帝的居所来布置。紫微星垣是以北极星为中心的星群,是传说中天帝的居所。紫禁城内专门设置了七颗赤金顶象征北斗七星,其中中和殿、交泰殿、钦安殿各一颗,五凤楼四颗。

传说明代修建北京城时,命令刘伯温和姚广孝重新对北京城进行设计。他俩在画图的时候,不知为什么,都看到了天神哪吒显圣。哪吒告诉他们说,他是上天派来指导他们如何建造都城的。哪吒拿出一张建筑图,让两人照着画。姚广孝画的时候,面对天神,战战兢兢,一阵风吹起了哪吒的衣角,盖住了图上北京城西北角一块,他竟然也照着描上了。到施工的时候,皇上下令,东城按照刘伯温的图纸营建,西城按照姚广孝的图纸营建。于是,北京城建成之后,城西从德胜门到西直门一块缺了一角。

传说固然让人听来着迷,却不可能是我们要找寻的真相。有人认为,城角会缺失,是地震造成的。

根据卫星照片分析,北京城西北方有两种墙基影像,一种呈直角,一种呈35度左右的夹角。这说明北京最早的城墙确实是长方形的。但是,后来为什么舍弃了直角呢?据史料载,明清年间,北京附近经常发生地震,城墙西北角经常被震塌,屡次修葺,屡次崩坏。负责营造的单位专门找来风水先生查看,发现这一区域有活断层,不适宜建筑城墙。人不能逆天而行,明朝政府最后只好舍弃直角城墙,绕过这个区域。卫星照片证实了这种说法的真实性,从车公庄到德外大街有一条地层断裂带。这里确实是地震多发区,避开此地区修建城墙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