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2954100000155

第155章 冯道为何能事四朝、相六帝

纵观中国千年历史,正如《三国演义》开篇所言:“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的车轮滚动到最后一个分裂割据时代——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纷争依旧,却少了些许英雄气概。然王朝更迭、江山代谢中,竟历练出一个“乱世不倒翁”——冯道。

冯道自号“长乐老”,瀛洲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观其一生,处乱世而历巨变,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俸事唐庄宗、明宗、闵帝、末帝,晋高祖、出帝,汉高祖、隐帝,周太祖、世宗,三入中书,担任三公、三师等职,六任宰相,为官三十一年,几度处于权力顶峰而不倒。政权和皇帝轮替更迭,冯道却一路官运亨通,不但长年位极人臣,死后更被追封瀛王。冯道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够事四朝、相六帝?

1.为官不作为,圆滑应对

冯道为官,“临难不赴,遇事依违两可,无所操决,唯以圆滑应付为能事”。俸事后晋石敬瑭时,石敬瑭曾以用兵之事询问冯道。冯道答:“陛下历尽艰险,创成大业,神武睿略天下无有不知。兵伐之事,陛下一定要自己决断。臣下本是一书生,为陛下在中书,守历代成规,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差错。臣下在(后唐)明宗朝时,明宗曾以兵事相询,臣也是这样回答他的。”冯道将皇帝夸得龙颜大悦,并表明自己行宰相之职,忠心耿耿。对于用兵之事,他并未提出良方妙计,却不仅不被怪罪,反而深得石敬瑭欢心。

2.处事不执著,见风使舵

冯道不执著于大德大义,在朝权更迭的关键时刻,恰如其分地见风转舵,依附于最有实力的当权者,尽己所能地表现出对新主的“赤胆忠心”。后唐明宗死后,愍帝即位,冯道仍为宰相。其时,潞王李从珂在凤翔起兵造反,愍帝闻之遂逃往卫州。冯道一看愍帝大势已去,“视其君如路人”,亲率百官迎接潞王李从珂入城,拥立李从珂为后唐末帝,自己继续担任宰相一职。

3.做人不败德,洁身自好

冯道为人宽厚,不拘小节。从不结党营私,也不与人争权夺利。

冯道为官清廉,生活俭朴。后唐庄宗时,冯道任翰林学士,其父去世后,冯道回乡丁忧。当年庄稼歉收,冯道便把自己的俸禄拿来赈灾,地方官赠送的粮食布匹也一概不受。

冯道不好女色,济世为怀。辽灭后晋时,冯道随耶律德光北归至常山,见到为契丹所掳掠的中原女子,便私下出资将她们赎回,寄于尼姑庵中,之后再为她们寻找家人。

纵使冯道不算英雄,然历经四朝淘洗,古今多少德义之争也皆付谈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