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2954100000130

第130章 萧衍为什么会饿死宫中

南北朝时期,天下混战,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迅速传播开来。佛教不仅在民间传播,更被当时的帝王所推崇,梁朝梁武帝萧衍就是一个典型。

萧衍,曾任齐国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萧衍夺取帝位后,励精图治,南梁初期社会获得比较好的发展。但是,这种局势并没有维持下去。梁武帝安顿好江山社稷,消除种种后患之后,很快便沉溺于佛教中而不能自拔。他下令广建寺庙,全民奉佛,并亲自主持修建了大爱敬寺、大智度寺、同泰寺等,耗费无数钱财。在他的带动下,举国上下争相修造,到处都是寺院。他还下诏优待僧尼,出巨资资助各地僧尼研习佛法、聚众讲经。不仅如此,梁武帝还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公元527年,萧衍舍身进入同泰寺,当了三天和尚。回宫后,他下令大赦天下,并改元大通。公元529年,萧衍第二次进入同泰寺。这一次,他脱下御衣衮服,在寺中沐浴洗去凡尘后穿上法衣袈裟,长住于寺中,自号三宝奴,并亲自主持法会,向五万善男信女讲解《涅经》。萧衍执意要出家,朝中大臣十分惶恐,便一起跪于同泰寺外反复磕头,叩请皇帝还宫理政。在寺中和尚的劝请下,他才极不情愿地回到朝廷。然而,萧衍极度迷恋佛教,反复四次舍身寺院。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崇信佛教的皇帝,最后却饿死于内宫,不禁让人惊诧万分。

梁武帝早年无子,便过继侄儿萧正德为嗣子做太子。可是,后来梁武帝生了个儿子,取名萧统,随即被立为太子,而侄子萧正德被改封为西丰侯。这让萧正德心里愤愤不满。加上后来梁武帝一心崇佛,荒废朝政,萧正德便勾结侯景发动政变。这就是所谓的“侯景之乱”。

侯景原来是东魏大将,因与政敌高欢不合从而转投梁朝。侯景本是奸诈小人,众人劝阻梁武帝不可用,而武帝执意接受侯景来投,并授他为大将军,封河南王,督河南诸军事。侯景看到皇族矛盾重重,认为有机可乘,便同萧正德勾结起兵发动政变,答应事成之后让萧正德做皇帝。

最后,叛军攻进建康城,困住宫城,又引武湖水去漫宫城。梁武帝这位和尚皇帝被困在宫里成为瓮中之鳖,被侯景囚禁于台城净居殿,不许人接近。刚开始的时候,侯景还派人送些粗茶淡饭给萧衍吃,后来连粗食也不给他送了。这时,萧衍已经86岁,被囚困的时候仍然诵经念佛、斋戒不辍。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营养,他便被活活饿死了。一朝君王,竟然被活活饿死,下场可谓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