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未解之谜全知道
2954100000118

第118章 魏徵为何敢直指李世民的花心

唐太宗在位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史称“贞观之治”。为兴旺繁荣感到欣慰之余,我们可不能忘记唐太宗背后的那位大功臣。他,就是魏徵,大唐赫赫有名的丞相,以敢言直谏而名垂青史。

魏徵自投入唐太宗门下后,恪尽职守,忠心耿耿,“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只要是有害于社稷百姓的事,他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在皇帝面前屡屡“犯颜”直谏。就算是唐太宗招嫔纳妃的私房事,魏徵也照“谏”不误,甚至敢直指李世民花心。

有一次,唐太宗看中一名姓郑的女子。该女子天生丽质,容貌可谓倾国倾城,且才貌双全。他就想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他下诏许聘,令下面的人尽快将这件事办好,不得有误。魏徵听说这件事后,有些不高兴,立即入宫当面进谏,说:“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家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这是为民父母做的事吗?”听完这番话后,唐太宗尽管心也疼肉也疼,但还是“忍痛割爱”,将成命收回。

然而,房玄龄对此事却不罢休,立即调查郑女许配陆家之事。结果发现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陆家也递章澄清并无定亲之事。得知此事,唐太宗再度心花怒放,立马召来魏徵核实情况。魏徵竟然毫不留情地说:“人家否认此事,显而易见是怕你加害人家。”终于,唐太宗对此事死心了。一桩美事就这样被魏徵无情地搅黄了。

魏徵如此举动,令不少大臣敬佩和感叹。我们不禁要问:魏徵为何如此大胆,敢直指李世民的花心?

第一,魏徵之所以能够“正”李世民,是因为他自己身影不歪。魏徵是一个严于律己、生活节俭的人。身为唐太宗身边的“红人”,位高权重,却没有三妻四妾,其住所也简陋不堪。正是因为魏徵亲自践行这样的生活作风,无任何“话柄”,才使他敢那样要求唐太宗。

第二,魏徵敢于直言纳谏,且屡次成功,还在于唐太宗有虚怀若谷、广纳谏言的仁君风范。对于魏徵每次的“犯颜”直谏,唐太宗都能放下高高在上的帝王架子,以礼相待,虚心学习,采纳良言。唐太宗曾将魏徵比做自己的一面镜子,这样他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得失。

有这样一首诗歌颂唐太宗和魏徵君臣二人:“诤臣善终史少有,圣君虚怀亦非常。君臣同台竞表演,悠悠千古留绝唱。”像李世民和魏徵这样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不仅古代需要,现代社会也同样需要,永远也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