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2952400000041

第41章 艺术名流(3)

他以深刻、锐利的眼光,敏感地把握住了时代和社会的脉搏,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伟人般的性格,而且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奋斗和希望,因而具备了鲜明的社会性和深刻的哲理性。

这就是贝多芬的故事:作为一个音乐家,他却完全失聪了。这是他最黑暗的时期。然而在这个完全安静的世界里,他听到了内心新的音乐,谱成了气势雄浑、充满欢乐、赞美上帝的杰作──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当乐曲第一次在维也纳演出结束时,全场掌声如雷。而身为指挥的他,因为面向着乐团,竟然听不见的!因为他的残缺,他成为许多人的祝福。

贝多芬承受巨大的痛苦却不轻言放弃,他没有向命运嚷嚷,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他是靠自身的力量战胜的,用他的话说:“噢,人啊,你当自助!”

贝多芬是一个从不缴械的英雄,一个真的猛士,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这一切,正是我们要学的。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谛克式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当起命运的磨难。遭受坎坷命运的人所具备的自强不息和从容豁达,从而让我们在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勇,做命运真正的主宰者。在苦难中,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我们的心灵才能渐渐成熟。

趁着人生的舞台尚未落幕之时,你愿意让上帝来编织人生的梦想吗?用你强有力的双手,“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吧!”

自由和进步是艺术的目标,就如同整个生命的目标,如果我们这些现代人不像我们的祖辈那样坚定的话,文明的精粹在许多方面就得不到发扬。

——贝多芬

我没有校改曲子的习惯(一旦完成后),我从来不这样做,因为我深信即便是部分的改动也会令作品变质。

——贝多芬

音乐神童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mg Amadeus Mozart,1756—1791)的音乐家喻户晓,拨动着亿万人的心弦,乐评家们评价为“清丽而富有诗意,具有天籁般的魅力”。他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他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

莫扎特于1756年出生在奥地利维也纳附近一个叫萨尔茨堡的小城,父亲奥波德是萨尔茨堡大主教乐队的小提琴手。幼年的莫扎特就显露出超人才华被誉为世界上少有的音乐“神童”。

据说莫扎特3岁时他便能在父亲教姐姐弹琴时在旁边指指点点,表现出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4岁的小莫扎特开始跟父亲学钢琴,还经常向家人或来客主动地表演弹奏一曲,他甚至还不会念信写信的时候,就已经能读写作曲了。莫扎特5岁时就弹得一手好钢琴了,他能操一把小提琴与父亲及朋友一起,凭直接视谱,将6支三重奏曲演奏下来。此时刚学一年钢琴的莫扎特便会自己创作各种小曲子了,萨尔茨堡这个小城市里人们都知道奥波德家有一个音乐小天才。他6岁以后的音乐作品就已独具一格,人们只需根据开头几个小节,就可以断定是莫扎特的作品,而不是其他人的。优美高雅、信心十足、生气勃勃、结构严谨、豪迈奔放,是这位音乐神童作品的独特艺术风格。

莫扎特的父亲发现儿子的确在音乐方面具有才华,为了让孩子开阔眼界,便带着6岁的莫扎特和他姐姐周游德、奥、法、英、意等各国,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旅行演出活动。他们所到之处都受到了热烈的掌声,尤其是莫扎特的表演常常让观众听得入迷。“太美了,简直是太美了!”“再来一曲,再来一曲!”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莫扎特常常要加演好多曲子,观众还仍然不肯离去。8岁的莫扎特在英国演奏时,遇到了音乐大师巴赫,巴赫非常喜欢这位音乐天才,于是亲自指导他演奏和作曲。这一年,莫扎特写了三首交响乐和几首奏鸣曲。

据说莫扎特在罗马教皇的音乐厅里听到《圣经》里的一首圣歌《主啊,怜悯我们吧!》,这是一首非常珍贵的乐谱,是一首从不外传的珍藏品,违者开除教籍。但是,莫扎特听了一遍以后,便能把这首曲子演奏下来了,他甚至凭着记忆将曲子完整地写了下来,而且只错了3个音符。从此,这首“绝密的圣歌”再也没有什么神秘性了。教皇知道此事后,被他的才华所折服,不但没有责怪他,还赐给他一个“金距轮”奖章。

莫扎特的父亲花费十年的时间在各国游历演出,有他自己的用意,那就是:一方面希望通过巡回演奏展示莫扎特惊人的天赋,以便获得皇家的赏识,赐予莫扎特一官半职;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周游列国,让莫扎特广泛接触各国作曲家和演奏家,从他们身上以及作品中,吸收新的作曲风格和各种音乐形式。这十年的旅行演奏,虽然让莫扎特闻名遐迩,并在作曲上日臻成熟,但并没有为他带来实质性的功名利禄,也并未改善莫扎特一家原本不富裕的经济状况,在旅行途中还曾遭遇一些挫折与阻挠。纵然一切不如人意,成年之前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全权安排和庇护下,在他父亲的恩主史拉顿巴赫大主教宽厚的支持下,生活可以说是无忧无虑,绚烂多彩,充满着对新奇事物的刺激与求知成长的快乐。在这期间,莫扎特将各国的音乐风格消化吸收,加以整合,逐渐形成个人的风格。

在鲜花、掌声和欢呼的背后,是艰苦的劳动、苛刻的条件和可怕的考验。为了金钱与荣誉,列奥波尔德要求小莫扎特无论旅途多么劳累,要随时都可以当众演。为了宣扬儿子的天才,他让孩子必须满足听从突如奇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如:当场视奏从未接触过的技巧艰深的乐曲;按照听众临时设想的几个低音即兴作曲,并根据指定的调性当即演奏;用多条手帕将键盘全部蒙住而不影响弹琴;在一场音乐会上从头至尾全部演奏自己的作品,等等。并且,这样的演出几乎每每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

1772年,16岁的莫扎特终于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

尽管莫扎特乃旷世奇才,尽管他享有极大的荣誉,可在大主教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奴仆,并且是一个很糟糕的奴仆。因为他拥有荣誉,莫扎特不得不像他的前辈海顿那样,每天在前厅穿堂里,恭候主人的吩咐,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大主教的斥责,甚至严厉的惩罚。为摆脱大主教的控制,他于1777年再次外出旅行演出,期望能找到一个落脚之处,永远离开萨尔斯堡。

令人深感意外的是,这位曾轰动过整个欧洲的金光闪闪的宠儿此刻竟到处碰壁!神童已经长大,已不再是神童。昔日的神童消失了,尽管他的才华随年龄成正比地增长,可现实社会却无情地冷落了他。他不得不重新回到萨尔斯堡,而这样一来,大主教当然更加刻薄地对待他。莫扎特的辛酸与窘境是任何一个有生活常识的人都不难想象的。

1781年6月,莫扎特终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他毅然辞职离去,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公开摆脱宫廷束缚的音乐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举动无疑极其大胆而英勇。因为,这意味着艰辛、饥饿甚至死亡。

列奥波尔德力劝他的儿子向大主教赔礼道歉,重归于好,莫扎特坚决拒绝。他在给父亲的回信中写道:我不能再忍受这些了。心灵使人高尚起来。我不是公爵,但可能比很多继承来的公爵要正直得多。我准备牺牲我的幸福、我的健康以至我的生命。我的人格,对于我、对于你,都应该是最珍贵的!

冲出牢笼的莫扎特定居在“音乐之都”的维也纳,开始了一个自由艺术家的生涯。当时他年仅25岁,可离生命的终点却只有10年了。

莫扎特写作之轻松与神速使他的同时代人和后辈都把他看作是无师自通、不学而成的天才,纵观他的一生,除了孩提时期受到父亲的严格教诲外,的确从未得到过正式的教师指导。天才是不容否认的,但人们往往因此而忽略了天才也离不开刻苦与勤奋。1787年10月的一天,莫扎特与歌剧《唐璜》的乐队指挥库查尔兹一起散步时说:“以为我的艺术得来全不费功夫的人是错误的。我确切地告诉你,亲爱的朋友,没有人会像我一样花这么多时间和思考来从事作曲;没有一位名家的作品我不是辛勤地研究了许多次。”

在莫扎特身上,处处都体现出典型的艺术家天性。他是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意、富于感情的人。他认为穷人最讲信义,“世界上只有穷人才是最好、最真实的朋友,有钱人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友谊”。他天真、单纯,总是兴高采烈。他易受感动,爱掉眼泪,具有女性般的柔情。他童心不泯,像孩子一样充满了好奇,似乎永远长不大。

莫扎特挚爱自己的亲人,每当他谈起父母、妻子时,脸上都不由闪现出幸福的光彩,语调也格外恬美。在神圣的婚礼仪式上,他和妻子双双落下激动的热泪。大家深受感染,都跟着一起哭了。由于他没有固定的收入,妻子康斯坦采又不善持家理财,因而婚后的生活非常穷困。为了维持日常的基本需要,莫扎特拼命工作——教课、演出、创作,应接不暇,永无休止。尽管如此,日子还是过得相当窘迫。有一年冬天的一人傍晚,朋友们到他家做客,从窗外看到夫妻俩在屋里愉快地翩翩起舞,纷纷赞叹不已。待到进屋后才弄明白,他们因无钱买煤,不得不利用跳舞来取暖,以此熬过寒冷的冬季。

俄国李奥波阿尔教授曾说过:“要是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家,那么,你生来就应该是贫穷的,因为在贫困者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极其神秘、最最美丽的,可以增强人们力量、思考力、同情和慈爱心的元素。”他说得真对,莫扎特就是这么贫穷的人,他甚至买不起木炭来温暖他居住的破屋。在寒冷的冬天里,他只好把手插进穿在脚上的毛袜里取暖片刻,然后再继续工作。

他生命中异常艰辛的阶段,恰恰是莫扎特在作曲上达到最成熟的阶段,他的几部最重要的歌剧如《费加罗的婚礼》《唐·乔凡尼》《魔笛》《女人心》等脍炙人口的歌剧和众多的小夜曲都创作于此时。

莫扎特的音乐常常被人们称作“永恒的阳光”,因为他的音乐即使在表现痛苦和悲伤时,也似乎含有天真纯洁的微笑。他那优美、机智的旋律总是充满明朗、淳朴的气质,他那典雅、热情的乐思像清泉一样纯洁、透明、自然、流畅而喷涌不尽。莫扎特的音乐给予人们的是经过生活锤炼后的纯真,他那面对严峻生活而永不泯灭的童心让人分外感动。罗马尼亚作曲家艾涅斯库曾说:“莫扎特的音乐如同火山斜坡上的葡萄园,里面火热,充满了翻腾的岩浆,外面却是一片宁静、清新、甜美的景象。”

莫扎特在维也纳的生活充满了矛盾,一面是辉煌的成就,另一面是失望和潦倒。在维也纳的最后十年,是他作为自由音乐家进行创作的最重要时期,也是他以对艺术对自由的执著信念向社会抗争的十年。自由对莫扎特来说同时意味着贫困,但莫扎特不怕贫困,坚韧地忍受着贫困的煎熬。

莫扎特晚年的生活每况愈下,身体也越来越糟,他不得不经常向朋友们求援。当他最后一部杰出的歌剧《魔笛》首场公演时(1791年9月30日),他已痼疾缠身。然而贫困却过早地夺去了他的生命,1791年12月,莫扎特病逝于维也纳,年仅35岁。在他去世的时候,屋中没有一根木材取暖,病倒在床的妻子无法为他送葬,而临死前,他仍默吟着自己心爱的歌剧《魔笛》的旋律,在音乐的庇护下他默默闭上了眼睛。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思的最复杂的创作也看不出斧凿的痕迹。这种容易使人误解的简朴是真正隐藏了艺术的艺术”。

美国音乐学者约瑟夫·马克利斯说得好:“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生活的苦难压不夸我,我心中的快乐不是我自己的,我把快乐注进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快乐。

——莫扎特

我将会在旋律中生活,也将会在旋律中死去。音乐成了我的生命。

——莫扎特

俄国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 Peter Ilyitch,1840—1893)是伟大的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舞剧音乐大师,其风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出生于乌拉尔的伏特金斯克城,父亲是一个冶金工厂的厂长兼工程师,母亲爱好音乐,很会唱歌,也会弹琴,因此,他们家庭充满了音乐气氛。他自幼便已显示出非凡的音乐才能,但是,家里的人却从来没有想到他将来会成为一个职业的音乐家。

柴可夫斯基10岁时进彼得堡法律学校学习,但他仍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钢琴,并时常去看歌剧。1859年他毕业后曾在司法部任职。在这段时间内,他一直抓紧学习音乐,参加社交性钢琴演奏和创作活动。

1862年柴可夫斯基进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终于踏上接受真正的专业音乐教育的决定性道路。毕业后,应尼古拉·鲁宾斯坦的邀请,柴可夫斯基就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历时11年之久。但是,他时常为这妨碍他的创作活动的枯燥的讲课工作而感到苦恼,既使这样,他还是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优秀作品,其中包括最初的三部交响曲、交响诗《弗兰契斯卡·达·利米尼》、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舞剧《天鹅湖》以及《第一钢琴协奏曲》等。这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第一个时期。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和民间舞蹈的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他惯于采用起伏的相对主题,利用音乐形象来表现生活中各种心理和感情状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贯穿着他全部的创作活动,他主张音乐的美,是建立在真实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础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优美,通俗易懂而著称,但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乐是社会的真实写照。透过他的艺术珍品,人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擅长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探索着人生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