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可怕的科学(大全集)
2951800000046

第46章 稀奇古怪的植物也疯狂(3)

当他准备对叶子进行一次威胁行动,并在心中想象叶子燃烧的情景时,更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他还没动手,自动记录笔就在图纸上不停地画线。

随后,他又取来火柴,刚刚划亮的一瞬间,记录仪上再次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燃烧的火柴还没接触到植物,记录仪的指针就已开始剧烈地摆动,记录曲线甚至超出了记录纸的边缘。而当他假装要烧植物的叶子时,图纸上却没有了这种反应。植物竟然还具有辨别人类真假意图的能力,真是不可思议!

无独有偶。苏联的普斯金博士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请来了一位催眠师,并叫这位催眠师对一名妇女施行催眠,还在催眠师和妇女之间放了一盆百合花。普斯金博士在百合花的小径上固定着一个装有电脑摄像仪的传送器,并连接到荧光屏上。

由于催眠的作用,这位妇女一会儿欢笑、一会儿抑郁。而与此同时,百合花也相应地表现得十分“激动”,因为荧光屏上所显示的线条就像九级风浪一样,不停地波动着。

除此之外,植物也和许多人一样,喜欢听恭维话。

德国某个公司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把番茄分成两组种植,这两组的土壤、水分、肥料等条件完全相同。唯一的区别是,甲组番茄每天听到“您长得真壮实”等恭维话,而乙组番茄却没有受到此类待遇。结果,甲组番茄长得非常茂盛,产量竟比乙组番茄高了22%。

植物也会欣赏音乐

很多人爱听音乐,因为欣赏美妙的音乐会使人心情轻松愉快。在养牛场或养鸡场里经常播放动听的音乐,可以刺激乳牛多产奶,促使母鸡多生蛋。那么,植物是否也能通过听音乐来快速生长呢?

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十分擅长拉小提琴。他每天早上梳洗完毕后,就在自己的院子里拉半个小时小提琴。拉完琴之后,他边吃早餐边听音乐唱片。一天,他突然发现院子里的植物总是比院子外的植物长得快、长得茂盛。

第二年的春天,农民们种下早稻,待到秧苗长到比较稳定的时候,这位科学家每天早晨来到院子外的水稻田边拉小提琴、放音乐唱片。这样过了45天左右,奇迹出现了:每天“听”他拉小提琴、音乐唱片的那一大片水稻,要比其他稻田里的水稻长得好,植株既高又壮。

于是,他明白了自己院子里的植物比院子外的植物长得好的原因,因此得出结论:植物也喜欢音乐。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伊利诺州有个叫乔·史密斯的农学家在温室里种下了玉米和大豆,在控制温度、湿度、施肥量等各种条件的同时,他还在温室里24小时连续播放著名的《蓝色狂想曲》。不久,他惊讶地发现,“听”过乐曲的玉米和大豆竟然提前两个星期萌发了,而且长出的茎干十分粗壮。

后来,他继续在一片杂交玉米的试验地里播放经典的乐曲,一直从播种到收获、都未间断。结果又让他很惊喜:这块试验地里的玉米比同样面积的未“听”过音乐的玉米,竞多收获700多千克玉米。

植物学家发现,含羞草每天“欣赏”20-25分钟古典音乐后,心情好像更加舒畅,生长速度会明显加快,枝叶也更加茂盛有力。

有的植物学家用黑藻进行实验,每天对黑藻播放30分钟的轻音乐。15天之后,发现黑藻的繁殖力大大加强。

有的科学家经过实验,还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如果对植物分别播放不同歌唱家演唱的唱片,会有不同的效果。播放女声的音乐所取得的效果要比播放男声音乐的好,播放高音唱片比播放低音唱片的效果要好。

植物也会“出汗”

夏季天气酷热时,人身上会出汗。有趣的是,很多植物也会在夏天“出汗”。

夏天早晨,在土豆、西红柿、蚕豆、杨树、柳树等的叶子上或者在嫩绿的杂草上会有一颗颗十分明亮晶莹的小水珠,它们犹如光芒四射的珍珠一般。这就是植物流出的“汗”珠。

许多人会说,难道这不是露水吗?怎能把露珠当汗珠呢?其实,露水固然有,但植物的汗水也是真正存在的。

观察植物就会发现,从植物叶子尖端冒出来的亮晶晶的水珠掉落下来后,叶尖又会慢慢冒出小水珠,渐渐变大,最后掉落下来。如此反复不断。显然,这不是露水。

露水是指凝集在地面及地上物体表面的水珠,通常在晴朗少风的夜晚出现。

露水水滴很小,总是一滴滴盖满整张叶片的表面,而不是从叶尖冒出来的。而植物的“汗水”通常是大滴液珠,一般在叶尖和叶缘。这样一比较,就能区分什么是露水、什么是植物的“汗珠”了。

为什么植物在夏天也会“出汗”呢?

白天气温比较高,植物会大量吸水。晚上气温下降,但湿度还较高,植物体内蒸发的水分很少。而这时植物根部的水分含量还很充足,根系大量吸水,从而产生较强的根压,促使植物把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叶缘的水孔排出,于是植物就“出汗”了。在植物生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吐水现象”。

吐水现象在盛夏的清晨最容易看到。有时在空气潮湿、没有阳光的白天,植物也会“出汗”。

植物“出汗”除了能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使植物正常生长外,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能把体内过多的矿物质排泄出来。

在热带森林中有一种树在吐水时,滴滴答答,好像在哭泣,当地居民把它叫做“哭泣树”。中美洲多米尼加的雨蕉就是一种会“哭泣”的树。在温度高、湿度大、水蒸气接近饱和及无风的环境下,雨蕉体内的水分就会从水孔溢出来,一滴滴地从叶片上落下来,好像在哭泣。

会跑的植物

一株植物除非被人移动,否则一辈子都只能在一个地方定居,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在自然界中,确实有一些会“跑”、会“行走”的植物,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

南美洲有一种奇特的会走路的植物——卷柏。因为卷柏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当水分不足的时候,它就会自己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让整个身体蜷缩成一个圆球,随风在地面上滚动。一旦滚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圆球就会迅速打开,根又重新钻到土壤里安居下来。

那么卷柏不走就不能生存吗?一位植物学家对卷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挡板圈出一片空地,把一株卷柏放人空地中水分最充足处。卷柏便扎根生存下来。几天后,空地水分减少,卷柏便抽出根须,卷起身子准备换地方。可实验者隔绝了它移走的一切路径。不久,卷柏又重新扎根生存在了那里,在几次将根拔出、几次又动不了的情况下,它便再也不动了。此时卷柏的根已深深地扎入泥土,而且长势比任何一段时间都好。这可能是它“发现”扎根越深水分就越充足的缘故吧!

秋天,草原上的植物渐渐枯黄了,这时候就会有很多草球在草原上随风飘滚。

这便是被人称为“草原流浪汉”的风滚草。

风滚草是草原上特有的一种植物类型。每到深秋季节,它们就干枯了,靠近地面的茎部变得很脆,风一吹很容易折断。而断落的“圆球”则会在草原上随风滚动起来。

植物学家经过观察研究,解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它们是在借助风的力量传播种子。风滚草的果实底部藏着许多又小又轻的种子,在滚动过程中,它们不断与地面发生碰撞,使种子不断掉出来、落入泥土中。一棵风滚草就好比一架天然播种机,经过滚动会让种子散布到广阔的草原上。

南美洲秘鲁的沙漠中有一种能自己行走的植物——步行仙人掌。它的根是由一些软刺构成的,能随风在地面上飘拂。沙漠本来荒凉贫瘠、缺少水分,它为了觅取自身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在某一地区生活不下去的时候,就会随风一步一步地移动。当遇到生活条件适宜的地区时停下来“安营扎寨”,继续生长。步行仙人掌需要的营养大部分是从空气里吸取的,故能短时间离土而不死。

植物能预知地震

预测地震,是至今还未能很好解决的世界难题。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动物在地震来临之前会出现异常征兆。而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某些植物也能预知地震。

中国地震学家很早就注意到植物对地球活动变化的敏感性:1970年,宁夏西吉县发生过一次地震。震前一个月,蒲公英在初冬季节居然开了花。平日里总是昼开夜合的合欢树的羽状叶片,在震前一个月左右竟然不分昼夜地总是呈现半开半合状态,白天开不旺,夜晚不肯安然“入睡”。

1972年2月初,辽宁省海域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震前一个多月,那里的许多杏树提前开了花,含羞草的小叶也出现了反常的闭合行为。

1976年四川地震前夕,“熊猫之乡”的平武地区出现了反常的一幕:熊猫赖以生存的箭竹突然大面积开花,花谢后竹子几乎枯死光了;一些玉兰树开花后又莫名其妙地二度开花,桐树大片大片地枯萎凋零。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爆发。事后人们调查发现,在此前一段时间,唐山地区和天津郊区的一些植物似乎早已预感到灾难的来临,纷纷“乱了手脚”,出现了异常现象:柳树枝条枯死,竹子开花,苹果树结了果实后再度开花……

这些现象不会每次都是巧合。植物异常现象的发生,必定与地震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科学家们从植物细胞生物电的变化人手,研究植物与地震之间的关系。日本专家鸟山曾用一台高灵敏度的记录仪对合欢树进行生物电测定。1978年6月10日至6月11日,果然出现了神奇的迹象,合欢树的生物电流出现了显著的异常,而这以前四天合欢树的生物电流都是正常的,这预示着可能有较大的地震发生。果然,第二天在观测附近发生了7.4级的大地震。在以后的几天里,合欢树的生物电流随着余震的减弱而又有规律地减弱了。

为什么植物能捕捉到地震前兆呢?科学家们给出了一种解释是:地震在孕育的过程中,由于地球深处的巨大压力在石英岩中造成电压,这样便产生了电流。电流分解了岩石中的水,于是产生带电粒子。在地震多发区的特殊地质结构中,这些粒子被挤到地球表面,跑到空气中会产生一种带电的悬浮颗粒或带电离子。空气中大面积带电离子(颗粒)的存在改变了当地的小气候环境,其中包括地温、地下水、大地电位、电流以及磁场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植物体内的正常生理生化规律,于是使植物产生了异常现象。

虽然目前利用植物来预报地震的研究刚起步,还很不成熟,但我们相信,通过科学家们的持续努力,用植物预报地震的理想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