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当代社会
2951500000008

第8章 《老子》首章的两个语文学疏证及哲学阐释(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郑开

围绕着《老子》的阐释活动已持续了千百年之久, 《老子》的注疏解说也已经有千百种之多。如果说《老子》注疏是关于《老子》的某种“笔墨官司” 的话, 那么这场旷日持久的“笔墨官司” 累积了“汗牛马、充栋宇” 的“档案” 与“卷宗”。其中, 历来注家都十分重视阐释《老子》首章, 没有例外, 而且他们对《老子》的“歧解” 也体现于首章的阐释之中,例如首句“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就不知引起了多少的争讼! 河上公把《老子》第一章题名“体道章”, 也多少说明了它的重要意义。 可以说, 《老子》首章就是理解《老子》的“众妙之门”。“众妙之门” 这个词就出于《老子》首章, 而我们这里将要探讨的两个问题之一, 就是追究“妙” 的本字; 另一个乃是辨证“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的句读问题。然而, 我们的最终目的, 与其说是“语文学疏证”, 还不如说是在语文学疏证的基础上进行哲学阐释更为恰当。

(一) 首先, 我们来讨论一下《老子》第一章第二、三句话(尤其是第二句) 的标句(属读) 问题, 原文是: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句话的“属读问题” 是: 它是读作“无名, 天地之始; 有名, 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 以观其徼。” 还是读作“无, 名天地之始; 有, 名万物之母” “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 欲以观其徼”? 这一问题尤为重要, 可以说它是理解老子哲学的“兵家必争之地”。显然, 上面提到的两种句读(标句) 的意味不同, 哲学意义更是判若云泥。那么, 这种理解上的分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宋代学者王应麟说: “(《老子》) 首章以‘有’、‘无’ 字下断句, 自王介甫始。” (《困学纪闻》卷十) 人们称“有”、“无” 字断句为“新读”, 始作俑者就是王安石。实际上, 王安石的“新读” 开辟了宋代以降的注《老》风气 , 以至“宋儒多在‘无’ 字断句” , 而且影响所及, 宋代及其后的不少注释家以及现代研究者都接受了“新读”, 例如朱谦之的《老子校释》和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

王安石“新读” 的影响还渗透于宋徽宗《御注》、释德清《憨山注》, 以及马一浮《老子注》之中, 因为他们部分地采纳了王氏“新读”。 话说回来, 王安石的“新读” 固然可以称作胜解, “异议” 仍然不少, 据说朱熹就对此不以为然。下面试就此问题略加辩证。胡适的看法比较奇怪, 他的句读是: “无名, 天地之始; 有名, 万物之母。常无, 欲以观其妙; 常有, 欲以观其徼。” 前一句以“名” 顿, 仍从旧训, 后一句于“有” “无” 为断, 与王安石相同, 其取舍不同若此。胡适说: “常无、常有作一顿, 以两欲字为顿, 乃是错的。” 其实, “两欲字为顿” 与古读正合, 恐怕并不为“错”。反而胡适语焉不详, 没有解释“两欲字为顿” 究竟为什么是“错的” 的理由。

王安石的句读所以称为“新读”, 乃是相对“旧读” 而言, 也就是说, 宋以前的注疏皆以“有名”、“无名”、“有欲”、“无欲” 属读。考宋以前文献材料, 例如唐玄宗开元《御注》和司马承祯《坐忘论》 , 以及汉晋以来《老子》古注(包括残注), 可以知道“有名”、“无名”、“有欲”、“无欲” 诸语词乃老子哲学中的固有概念, 岂容割裂? 晚近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乙本为我们提供了“关键性的证据”: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恒无欲也, 以观其眇; 恒有欲也, 以观其所曒。(甲本)

无名万物之始也; 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 □□□□; 恒又(有) 欲也, 以观其所曒。(乙本)

两本“恒无欲也”, “欲” 下有一“也” 字, 足以证明古本《老子》以“有欲、无欲”

为断而不是以“有无” 为读; 据此, 上两句也应读作“有名、无名”。现在我们确信, 《老子》古读为“有名”、“无名”、“有欲”、“无欲”, 而不是王安石所读的“有”、“无”。

然而, “新读” 不合“古谊” 反倒表明了王安石的“新读” 是别出心裁的阐释, 我们钩沉、如: “天下之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第40章) “有无相生。” (第2章) “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第11章)

关于第40章“有生于无”, 历来的注疏语焉未详, 惟李荣《道德经注》最得古义: “有者, 天地也, 天地有形故称有。天覆地载, 物得以生, 故言生于有。无者, 道也, 道非形相, 理本清虚, 故曰无。” (蒙文通: 《道书辑校十种》, 第618页) 《列子》曰: “有形生于无形, 则天地安从生?” 《淮南子·俶真训》曰: “有形出于无形, 未有天地能生天地者也。” 或许就是“有生于无” 的注解或阐释, 也就是说, “无” 即“未形”, “有” 即“有形”。而且,《淮南子·俶真训》明确地说, “有” 就是“万物始有形兆也”, “无” 就是“无可名也”。可见, 所谓“有” “无”

不仅意味着“有形” “无形”, 也意味着“有名” “无名”。以此类推, 我们可以认为第2章“有无相生” 其实就是表述了“有形” 和“无形”、“有名” 和“无名” 相辅相成的思想。这个解释虽然有点自我作古的意思, 倒也不是“于古无征”, 魏源认为第2章抽绎了“常名(案即有名)、无名之旨”, 也就是说, “圣人知有名之不可常” ,所以从根本上说“不居其名”, 所谓“有名之美善, 每与所对者(案即无名) 相与往来兴废。” (魏源: 《老子本义》)

辨证“旧读” 或“古谊”, 目的是阐明老子哲学中的“无名” 概念, 而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总而言之, “有名” 与“无名”、“有欲” 与“无欲” 确是《老子》古读, 而且“无名” 概念还是老子哲学中的最重要概念之一。当然, 《老子》中也曾出现了“有”、“无”的字样, 这又如何解释呢? 我们认为, 《老子》中出现的“有”、“无” 语词与其说是抽象概念, 还不如说是“有形” “无形”、“有名” “无名”、“有为” “无为”、“有欲” “无欲” 的略语而已。吕思勉说, “古书中语具体者多, 抽象者少。” (《经子解题》) 蒙文通说: “周秦性、道之辩不议空、有, 自印度思想入诸夏而六代议空、有者纷纷。” 吕、蒙二氏的说法似乎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老子哲学中的语词和概念。

(二) “无名” 是老子哲学中的关键概念, 有必要予以深入阐释。《老子》既言: “道隐无名。” (第41章) 司马迁又称“老子以自隐无名为务。” (《史记·老子申韩列传》) 可见, “无名” 就是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我们理解老子所说的“道”, 亦不能不诉诸“无形”、“无名” 概念, 因为“无名”、“无形” 乃是道的基本“性质”, 也是老子阐明“道的真理” 的切入点。我们还知道, “形名相耦” 乃是道家哲学的重要基石。 那么, 我们说“无名” 是老子哲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也许并没有夸大其词。

古典文献中出现的“名”, 往往兼具了政治与语言双重意涵。首先, “名” 具有语言甚至知识之意味, 《释名·释言语》曰“名, 明也” 表明了这一点。实际上, 《老》、《庄》已经确立这样的观点: 通过“名” 的建构作用, 有形的物才能在人们的思想中被把握。也就是说, 道家先哲比较明确地认识到, 形形色色的万物之所以能够被感知和被思考, 乃是因为它们是由“名” 即概念思维所建构起来的。其次, “名” 还是社会政治制度的抽象形式, 或者说, “名” 表征了建构于其中的社会实在(sociallreality)。政治意味的“名” 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 权力结构诉诸名分原则的建构; 第二, “名” 又是社会政治秩序的符号形式。《国语·鲁语上》曰: “黄帝能成命百物, 以明民共财。” 韦昭《注》曰: “命, 名也。” 这种“名”、“命” 其实就是某种建构作用, 诚如黄老帛书《道原》所说: “分之以分, 而万民不争。授之以其名, 而万物自定。”

实际上, “名” 可以看做是“礼” 的抽象形式, 而人们亦确曾以“名教” 代替“礼教”。

孔子提出的“正名”, 如果不从政治社会层面进行解读, 就无论如何也不能透彻了解“名”的意义。而且, 也只有从政治社会结构(礼) 的层面进行阐释, 才能真正直观老子哲学的现实基础和历史意义, 才能洞见“道” 高物外的精神境界, 揭示“名” 与“无名” 之间的张力。儒家学者向来热衷于批驳老庄“非毁仁义, 屏弃礼学”, 以为“大逆不道”。然而,从“同情之了解” 的角度看, “无名” 概念还包含了深宏而肆的重要意义。老子拈出“无名” 概念, “醉翁之意不在酒” (哲学), 而在乎现实诉求(政治)。“无名” 是“名” 的反面, 也是“名” 的对立面; 它深刻质疑、否定、解构了“名” ———封建宗法的政治社会制度及其意识形态。例如, 老子说:

大道废, 有仁义; 慧智出, 有大伪; 六亲不和, 有孝慈; 国家昏乱, 有忠臣。

(第18 章)

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 盗贼无有。(第19章)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38章)

《老子》第19章“绝仁弃义”, 郭店竹简《老子》甲本作“绝伪弃诈”。 曾经有论者据此以为老子并没有反对仁义的意思, 当然是误解。《老子》反对仁义, 明确无疑, 没有什么可以商榷的余地。扬雄曰: “老子之言道德, 吾有取焉耳。及搥提仁义, 绝灭礼学, 吾无取焉耳。” (《法言·问道》) 班固曰: “(道家) 及放者为之, 则欲绝去礼学, 兼弃仁义。”

(《汉书·艺文志》) 韩愈亦谓, 老子所谓“道”、“德”, “去仁与义之言也。” (《原道》) 这充分说明, 《老子》所说的“道”、“德” 不仅不是“仁义”, 而且还是“仁义” 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