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焦裕禄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2950400000027

第27章 查风口

夜深人静了,焦裕禄独自坐在办公室,一边读着毛主席著作,一边回味着下乡后的收获。这已经是焦裕禄多年的习惯,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白天下乡调查研究,回来读毛主席著作,晚上‘过电影’,早上记笔记。”边读边想,焦裕禄陷入了沉思:兰考生产斗争上的三大“敌人”——风沙、内涝、盐碱、虽然已经被多数同志看到了,但究竟“敌情”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们还不了解。全县的沙荒、沙丘、风口,到底有多少?水的流向如何?哪里需要挖河开沟?盐碱地的分布和碱化程度怎样?这一切,我们心中没底,这仗又怎么打呢!他下定了决心,要把兰考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

按照他的想法,县委先后抽调了1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

一天早晨,焦裕禄带着“三害”调查队的同志出发了。他们迈开大步,登上了北大堤。眼前就是黄河故道,一眼望去,平沙无垠。村村落落,被早晨的迷雾笼罩着,迷迷蒙蒙,若隐若现,这时,只见西北方涌起一道赭黄色的沙柱,冲天而起,直冲云霄。沙柱渐粗渐大,在盘旋,在上升。过了一会儿,沙柱分成两路,一奔西南,一奔东南,迅速前进。焦裕禄指着西北方向,问道:“哪个村庄?”有人答道:“朱庵。”焦裕禄又问:“落到哪个地方?”这就没人能说清楚了。那就跟着撵呗。他们顺着风沙的方向,一直追到了胡集村西头。这时,风越刮越猛。焦裕禄把自行车放倒在地上,弯下腰,看了看地里的庄稼,吃惊地说:“哟,往北这片庄稼都被风刮平了。瞧,那一片连根都拔了出来。这家伙是厉害。”

随行的同志回答说:“这地方是风口。”

话刚出口,一阵急骤的旋风席地卷来,有的人急忙趴在地下。黄风过去,大伙的脸上,嘴上,粘满了泥沙。狂风像排山倒海样向南推进,风不停,沙也不停。大伙儿跟着风沙,向南狂追。阵阵飞沙像霰粒一样自天而降,撒在地上。落下的沙,在地上打个旋,又飞向天空,继续向南飞。大家穷追不舍,直撵到黄沙落定,才停了下来。此时已是天傍黑了。焦裕禄拍着手说:“好啊,风沙落地,咱也该落脚了。”

就这样,全县的“三害”调查队,在狂风里,扛着标尺,带着仪器,查清了全县从西到东,共有86个大风口、261个沙丘、63个沙群,还有十几条沙龙,危害农作物达30万亩。调查队把每个沙丘的方位、面积、高度,都画了图,编了号,成为治理风沙的依据,在沙区先治沙丘这个目标清楚地显露出来了。当大家坐下来,研究如何治理沙丘时,焦裕禄一个一个征求大家的意见。有讲造林固沙的,有说挖防风沟的,有说打防风墙的,意见很多。焦裕禄说:“这些办法都很好,就是慢了点。我们看着受灾的群众,再想想我们的责任,治沙的事,能不能快点?”

有人提出,外国有一种沥青固沙法,在沙漠地区,每亩沙丘上,需用30公斤沥青加以覆盖。焦裕禄听了,不禁哈哈大笑:“这个办法适合外国,不适合中国的兰考……咱们有的是人。咱们要发扬南泥湾精神,办法要到群众中去寻找。”

有一次,调查组的同志向焦裕禄汇报了一个情况:张庄附近原来有一个27户的彭庄,现在已经被沙丘湮没了。老贫农魏铎彬他母亲的坟就在这里,经常被狂风刮开,露出棺材。魏铎彬用一个早晨的工夫,挖淤土盖到坟上,淤土盖上以后,狂风再也吹不动了。

焦裕禄听了这个事例非常高兴。他霍地站了起来,提着笔,兴致勃勃地说:“这是个重要发现。一个人,一个坟,一个早晨,对我们是个很好的启发。我们要发挥集体的力量,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孩子老婆齐上阵,大筐小筐往上端,担的担,挑的挑,抬的抬,扛的扛,凡是有淤土的地方,都采用淤泥盖沙的办法,干他一年、二年甚至三年的时间,准可以在兰考来个大翻身。”

赵朵楼的小面积翻淤压沙成功了,张庄大面积的翻淤压沙也成功了。这样,大家的信心就更大了。

接着,县委在这里召开了沙区的45个大队党支部书记会议,把这两处试验成功的办法向全县推广。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战,全县为害最大的一些沙丘,全用淤土封闭了,又在上面种了各种树木。焦裕禄兴奋地看了一处又一处,他指着封闭了的沙丘说道:“沙丘为害数百年,现在我们给它贴上‘膏药’(盖上淤土),‘扎上针’(栽上树),从治病来说,这还只是个救急的办法。”

最后,焦裕禄总结出了二三条治沙经验:造林固沙,百年大计;育草封沙,当年见效;翻淤压沙,立竿见影。三管齐下,密切结合,才能根治风沙的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