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焦裕禄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2950400000023

第23章 让敌人乖乖听指挥

对于彭店出现的新局面,盘踞在彭店边缘地区的国民党残匪,怕得要死,恨得要命。他们放出风声,要血洗彭店村。为了对付敌人的突然袭击,1948年3月的一天晚上,区公所召开了区、村干部会议。焦裕禄向大家讲明了敌人的动向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怎样战胜敌人的办法。他把干部分成两班儿:一是区干部深入各村发动群众;二是村干部组织木匠做木枪。有人不同意焦裕禄的主张,说:“做木枪能打退敌人吗?”焦裕禄笑笑说:“打不退,也能吓他一家伙!”他一再要求大家:做木枪一定要保密。

各村的木匠都请来了,焦裕禄向他们作了思想动员后,选定地点,连夜赶制。几夜工夫,就制了几百支,有步枪、机枪,跟真枪一模一样。

一天晚上,一位民兵跑来报告说:“洪启龙的保安团来扫荡了,有的托着枪,有的握着刀,有的掂着手榴弹。听说还有许昌保安团来助阵。怎么办?”

洪启龙是这里有名的大恶霸地主和土匪头子,鄢陵县的保安团长。抗日时期,他给日本鬼子当汉奸;解放战争时期,他积极“剿共”、“抢粮”,闹得这一带的老百姓不得安宁,吃尽了他的苦头。听说这些匪徒来扫荡了,老百姓不安起来。

“走,去迎接一下。”焦裕禄风趣地说着,向村头寨墙上走去。他站在寨墙上仔细观察,发现前来扫荡的敌人,最多不过三百来人。他想:这些匪兵大都是抓来的乡丁,群众称他们是“杂牌军”、“吃干队”,不值得一打。但是他又一想:自己的力量总共不过15名武装干部,3支短枪,12支长枪,能抵挡这么多匪兵吗?

跟在焦裕禄身边的几个村干部,惊慌地说:“老焦,匪兵一来,咱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就保不住啦。快想办法吧!”

焦裕禄对着越来越多的村干部、民兵和群众,反问道:“大家说。应该怎么办?”

他这一问不当紧,人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老焦,咱跑吧,要不,会吃大亏的!”

“咱先躲起来,敌人走了再出来。”

“拼命吧!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还赚一个咧!”

众人说这道那,意见不一。

焦裕禄想了一阵,对两位区武装干部说:“你们立即回到区里,把全体武装干部召集起来,带上全部武器弹药,拿着军号到这里集合。”二人听后,飞跑而去。

区武装干部们带着枪支弹药和军号,跑步来到焦裕禄身边。焦裕禄要过一把军号,吹起了集合号。随着这紧急的军号声,村干部来了,民兵来了。一些群众也来了……群众都用急切的眼光看着焦裕禄,好像在问:“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焦裕禄对着大家喊道:“同志们,乡亲们,大敌当前,逃跑、躲藏和硬拼都是不行的!我们既要打退敌人,又要保存自己。大家要沉着,要勇敢,一切行动都听我指挥!”

按照焦裕禄的部署:一面把群众组织起来,从枪库里取出各种木枪,每个成年人发一支,有拿真枪的,有拿假枪的,还有掂手榴弹、鞭炮、棍棒的……让他们转移到村头的麦棵里和双泊河岸边;一面让武装干部、民兵带上真枪实弹,埋伏起来迎击敌人。

敌人马上就要到双泊河岸边了。待命还击的区武装干部和民兵,看到敌强我弱,不免有些惊慌,都交头接耳,伸长脖子望着焦裕禄。焦裕禄看得非常清楚,那骑大洋马的矮个子军官,正是土匪头子洪启龙。100米、50米……敌人越来越近了,就连洪启龙嘴里的两颗金牙也能看清楚了。“砰砰砰”焦裕禄鸣枪以后,高喊一声:“打!”三把军号同时吹响,十多支步枪一阵连发,手榴弹出手后,一齐开花。这时,村内噼噼啪啪地响起了鞭炮声。

洪启龙根本没想到有这么多的工作队。忽然,一颗手榴弹,在洪启龙的马身边爆炸了,马吓惊了,洪启龙吓呆了。惊马驮着呆人,在混乱的匪兵中横冲直撞。洪启龙藏不得,挡不住,别说“进攻围剿”,连招架之力也没有了,只得随马飞跑。胆小如鼠的匪兵就像王八拉砘子——滚的滚,爬的爬,混乱一团。这时,埋伏在麦棵里和双泊河边的群众,蜂拥而起,持棍呐喊,叫听围追。匪兵大步跑,我们小步追。追撵一阵,大家停下来,高呼起来:“敌人逃跑了!我们胜利了!”

敌人一退,干部群众把焦裕禄团团围住,齐声夸赞:“老焦,你真中!不慌不忙地把狗日的赶跑了,要不,敌人不知又行啥凶咧!”

焦裕禄风趣地说:“咱是敌人的指挥官,不让他们进村,他们敢来吗?”

刘庚申拍着焦裕禄的肩膀,说:“老焦,这一仗真奇怪,敌人为啥会听你的指挥?”

焦裕禄笑笑说:“老刘啊,你想想,敌人咋不听咱的指挥呢?短枪排住打,长枪集中打,形成了机枪的效果。这样就造成了敌人的错觉。估不透咱的兵力,不敢冒险前进,又不愿站那儿挨打,只好溜走了。”

有人又问:“敌人那么多,为啥害怕咱这几支枪呢?”

焦裕禄又笑了笑说:“这就像毛主席说的,人民战争,威力无比。你们想想,群众穿的衣服跟我们工作队一样,满地黑压压的都是人,敌人也分不清谁是兵,谁是民,这就叫全民战术。”

群众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说:“老焦真有种!你肚子里多长了一个胆。以后,敌人来得再多,咱也不怕啦!”